「老師老師,我的孩子說話不清楚,老鼠老虎分不清楚,他語言有問題」
「老師老師,隔壁老王的小孩跟我們家小孩一樣大,他家小孩都會數數了,我家的小孩爸爸媽媽都說不好,他語言是不是有問題」
這樣的對話常常出現在語言治療臨床工作中,大多數人,只要察覺身旁的人講得少、或講不清等等,大概都會說,這人語言有問題,或是這人說話有問題。事實上,所謂的「講得少」,只是一種行為表現,會造成這樣的行為表現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語言」 (language)能力、「言語 /說話」 行為、又或者是 「語言」和、「言語 /說話」兩者同時影響。因此,不論是語言治療師或是家長,在發現「講得少」時,應該要了解,這樣的表現到底是語言還是言語所造成的,這樣,我們才能針對問題提供治療。以下就針對 「語言」和、「言語 /說話」簡單說明。
語言
大多數語言學家同意語言包含:
1.特定的一群人之間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符號系統中,又分為語音和文字符號
2.主要是用來傳遞訊息使用
3.這群人使用同樣的語音來表達同樣的事物
a.鼠 vs 虎: 差一個音,意思就不一樣了。
4.使用同樣的意思來理解及表達一項事物
a.舉例來說 : 大家都認定是蘋果是一種長這個樣子的水果,所以看到的時候,我們不會稱之為蘋果,因為這不是大家所理解的蘋果
5.使用同樣的文法規則
a.舉例來說 : 「我今天去同學家玩 」,是大家認同的句子, 「我去同學家玩今天 」雖然大部分的人可以理解,但是他卻不是個大家認同的句子,因為這個句子不符合大家約定俗成的語法規則。
6.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同樣的約定俗成的規則
a.舉例來說,初次見面的的人,我們會稱呼她 /他,某某先生 /某某女士,而不會直呼對方名諱,因為這樣很不禮貌。
言語/說話
言語/ 說話則是一種口語溝通的方法,也就是說,我們由控制發聲器官、呼吸方式、共鳴方式發出語音來溝通。言語 /說話一般包含下列三種 :
1.構音 (Articulation):產生語音的方法,以先前例子來說,我們要學會發出 ㄕ (Sh)和ㄏ (h)的音,才有辦法說出鼠跟虎。
2.嗓音 (Voice):利用聲帶、呼吸器官,調節相關器官來發出聲音,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的聲帶功能受損或發炎,他的聲音可能聽起來很沙啞或是很刺耳。
3.語暢 (Fluency): 表示說話的流暢度,如果一個人講話斷斷續續、不流利,可能有語暢的問題,也就是俗稱的口吃。
當一個
人對於理解他人的話有困難,或是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他有可能是有「語言」問題,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明顯的理解困難,也能表達自己,但是講話不清楚、聲音沙啞、或是講話斷斷續續的,他有可能是「言語」問題。「語言」和「言語」問題可能同時並存或是單一存在,也可能一種比另一種更嚴重。要知道一個個案到底是語言問題還是言語問題,要靠語言治療師完整的評估來決定,分辨出哪類型的問題之後,才可能針對問題進行正確且有效的治療。在天使啟音希望讓大家了解兩者之間的差別,當你或你的家人,需要接受治療時,也可以由這些內容,跟治療師討論治療內容。
文章內容部分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本站刪除,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