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培養常規的方法,家庭可以借鑑

2020-12-25 大木c老師

孩子的常規不好!一天工作下來,老師會累成狗。

孩子在家行為習慣差,家長會被逼瘋。

幼兒園老師培養常規的方法很多,我總結了3點,家長可以借鑑。

1.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裡強調的是身教重於言教。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家長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都是他們模仿的榜樣。大人的行為。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所以,在平時一日活動中,老師、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須自己做好榜樣作用。如:在教育孩子講文明、講禮貌活動中,大人首先要對孩子有禮貌,孩子問老師好,老師必須用親切的語氣回答「小朋友好!」遇見幼兒園有人參觀,老師應熱情打招呼。

平時要求孩子小聲說話,老師平時就應該輕聲細語。要求孩子安靜在睡室睡覺,老師也不許在睡室大聲說話。

因此,老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形成一種無聲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孩子。同時,同伴間的影響力對孩子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時機,讓孩子教孩子,這是常規培養中的非常有效方法。

2.利用生動形象的標誌規範孩子的行為。

日常規範融入遊戲,讓常規變得輕鬆,我是這樣做的。讓圖標規範孩子的行為。我們班的區域圖標是用英語的26個字母作為標記,每一個區域用不同的顏色,孩子們在區域活動時,就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取材料,用完後,還會根據圖標把它放回原來的位置。

這樣,區域活動時,孩子選擇材料時,不僅省時又省力,還保持了良好的活動秩序,同時又讓孩子熟悉了英文字母。還有,每天孩子午睡時脫下的鞋子,總是散亂地扔在地板上,不但影響了午睡室的整齊和美觀,還在起床時到處找鞋。

無論老師在他們上床前做怎樣的提醒,效果始終不盡人意。於是,老師剪了黃色圓形和綠色正方形兩種圖案貼到線上,讓孩子們把鞋子放在自己喜歡的、相同的兩個圖形上。這樣,孩子們的鞋子就整整齊齊地擺好了。起床後,孩子們再也不會找不到鞋子和襪子了,放鞋子的常規就這樣形成了。

在家裡可以效仿幼兒園的做法。家裡的物品也可以貼上標誌,如貼上小鞋子的是寶寶放鞋的地方,大鞋子的是父母放鞋的地方,玩具有不同的柜子等等。家長一定要要求孩子,把自己玩過、用過的東西放回原來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養成孩子良好的常規需要講究方法。如一日生活中要有音樂來提示,老師的語調、語速也要適合等等。

3.制定常規,教師做好監督和檢查工作。

在常規的制定上,我們是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一日生活的常規要求,小朋友都非常清楚,哪個音樂該幹什麼了,孩子們也基本能做到。但常規培養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日復一日的一項工作,好的常規要在不斷的強化中養成。

「中二班,不打架,團結友愛、開開心心學本領。」這是我們班的口號,從小班開始喊到現在,喊出了良好的常規和班風。

「不打架」是要求孩子們相處中不衝突。

「團結友愛」讓孩子們體驗一起生活時同伴間的美好情感。

「開開心心學本領」讓孩子們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小班的時候,孩子們經常會抓同伴,老師也經常告訴他們打架是不對的,可是打鬧還是會發生,而且孩子間的衝突會影響老師和家長的關係,又傷害了孩子間的感情。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和健康,家長放心和老師省心。

因此,我們班的班風口號就這樣出臺了。每一天老師點完名,老師就會和孩子們一起邊做動作邊喊出口號。孩子們非常樂意地和老師一起喊。久而久之,這個口號從老師的要求變成了孩子們內化了的習慣了,打架少了,孩子們互相幫助的時候多了,每個孩子都開開心心的了。

這個口號就像是家裡的家規,家長可以定一個。

幼兒的可塑性很大,心理學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習慣、態度、傾嚮往往是在六歲前培養起來的。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點滴開始,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良好常規的培養。

讓他們在幼兒時期便養成對他們一生都很重要的習慣,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常規】幼兒園常規快速養成的方法,掌握這些,常規培養so easy!
    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因在組織上課時要分散精力去維持秩序而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常規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常規不好,老師只會感覺越來越累,老師又影響孩子,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平日老師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嚴於律己。
  • 高新區第一幼兒園開展班級常規培養經驗交流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規並堅持執行。良好的班級常規常規能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環境 ,幫助幼兒學習在集體中生活,還能維持班級活動的秩序。1月17日下午,高新區第一幼兒園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班級常規培養經驗交流活動。
  • 幼兒園常規培養全書,齊全了!超讚的哦~
    一、幼兒園常規培養的內容及作用  常規就是需要經常遵守的規則和規定。一些學者對常規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認為常規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而有的則將「常規」視為規定。同時剛從家裡來到幼兒園,什麼常規和習慣都不懂。因此,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強調了形成常規的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常規是保證孩子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一名新教師,一定要了解生活中的常規,並首先把常規建立好。下面,我交流一下學習活動中常規培養。  1)坐姿常規的培養  這是最基本的常規。
  • 小班幼兒常規差 最佳培養方案在這裡
    親貝網小編告訴你,別擔心,新生入園問題很普遍,關鍵在於幼兒園老師要有耐心,要講究方法,讓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並逐漸培養日常常規。據親貝網小編了解,每年新生入園,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教師的重要工作。為了使幼兒儘快熟悉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有知名教師在歷年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在深入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及家庭狀況的基礎上,嘗試採用幼兒園教育趨於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做好新生入園適應1、標記——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將認識標記安排在幼兒與家長共同來園熟悉環境的時候。
  • 男孩在幼兒園午睡傳出「嗯嗯」聲,老師的解決方法,值得借鑑
    導讀:男孩在幼兒園午睡傳出「嗯嗯」聲,老師的解決方法,值得借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男孩在幼兒園午睡傳出「嗯嗯」聲,老師的解決方法,值得借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老師要想嗓子好,常規一定要這樣抓!
    同時剛從家裡來到幼兒園,什麼常規和習慣都不懂。因此,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強調了形成常規的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常規是保證孩子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一名新教師,一定要了解生活中的常規,並首先把常規建立好。下面,我交流一下學習活動中常規培養。
  •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9個好方法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9大有效方式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 如何進行小班幼兒一日常規培養
    如何進行小班幼兒一日常規培養?小班幼兒初次上幼兒園,難免會把在家裡養成的習慣帶到幼兒園,表現出沒規沒矩,想怎樣就怎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面對小班幼兒出現的種種的不適應,小班老師該怎樣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幼兒小班幼兒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呢?
  • 小班常規培養有哪些
    幼兒園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園的小班一般都是開始培養孩子的一些好習慣,通常小班的常規培養有:  1、上學期、下學期的良好習慣意識培養:要注意常規設立目標的循序漸進,常規培養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如培養幼兒穿脫摺疊衣服,小班上學期的培養目標是:認識自己的衣服和正反,會脫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
  • 新生入園,不適應幼兒園、常規差,怎麼辦?
    為了使幼兒儘快熟悉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教師在歷年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在深入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及家庭狀況的基礎上,嘗試採用幼兒園教育趨於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良好常規的培養1.設立規則明確、要求統一:良好的常規是在不斷鞏固中建立的,兩位老師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們就有了標準,如搬椅子的姿勢一定要兩邊手,聽到哪種音樂就坐在哪種線條上。
  • 《幼兒園開學班級常規攻略》
    在開學常規這件事上,家庭也可以發揮巨大作用。在開學前及開學初期,老師們也可以通過家園聯繫欄、微信家長群給家長一些在家調整作息、培養習慣的建議,也能從家庭的角度幫助孩子恢復常規哦。老師可以根據前些天觀察到的常規問題,尤其是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的方面,和家長推薦在家注意改進的方法。也可以制定一個小小的「好習慣打卡」活動(3-7天),讓孩子在家也能鞏固「班級常規」哦。這樣順完一周,孩子們的「開學常規問題」,肯定就迎刃而解啦!
  • 孩子在幼兒園常規不好,該怎麼辦?
    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是幼兒學會適應集體生活並具備初步的獨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好的組織紀律性的重要手段,常規的培養可以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常規的建立,無論對於班級保教秩序,還是對於幼兒發展自身,都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 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常規培養計劃!幼師必備
    常規是指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安排順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個環節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所以常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由此可見,常規教育的重要性。那應該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的常規呢?
  •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方法,如何做好常規工作呢?
    今天與你分享,說一說管理班級的方法的事兒!一、營造寬鬆,溫馨的家庭式氛圍1, 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首先要創設寬鬆、愉悅、溫馨的家庭式氛圍,這對班級子的常規形成十分重要。教師每天應該主動熱情地接待孩子,和孩子拉近距離,親切呼喚孩子的乳名,和孩子交朋友,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孩子溝通與交流。
  • 巧用兒歌培養幼兒日常生活常規,幼師值得借鑑
    兒歌這種教育形式,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形象生動、短小精練,適用範圍廣,尤其是在常規培養當中,能夠幫助幼兒生動準確地記憶常規要求和回憶常規要求。它是教師工作中的好幫手、孩子們生活中的好夥伴。
  •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幼兒園小班生活常規教育有多重要
    在幼兒園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小班幼兒進入幼兒園後,有部分家長總是請求老師「多照顧」自家的孩子。「老師,我們家孩子小,可以幫忙餵一下飯?」「老師,我家孩子為什麼不睡覺呢?「老師,我家孩子有沒有好好吃飯?」
  • 《幼兒園開學班級常規攻略》
    不需要材料也能玩、還需要孩子高度集中的談話遊戲,正適合手忙腳亂的「開學常規培養季」。活動介紹:幼兒喜歡應答遊戲,因為這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某個整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幼兒開始新的一天。有句話說:「幼兒園是家的延伸。」在開學常規這件事上,家庭也可以發揮巨大作用。在開學前及開學初期,老師們也可以通過家園聯繫欄、微信家長群給家長一些在家調整作息、培養習慣的建議,也能從家庭的角度幫助孩子恢復常規哦。
  • 幼兒園班級常規有效管理策略
    所謂幼兒園班級常規,是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則。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激發幼兒良好的情緒,還可以促進他們對生活及社會知識技能的掌握,增強行為的目的性、意識性,發展自律能力,學習與他人與集體的關係形成。它是幼兒園一日活動質量保證的潤滑劑,是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更是有效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
  • 如何做好幼兒一日常規——淅川縣毛堂鄉中心幼兒園幼兒一日常規教研
    毛堂鄉中心幼兒園9月17日中午,孩子們午休以後進行校內教研!園長主持本次教研一、建立合理的常規要求常規就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生活規則。它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的生活內容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採取的措施。它把一日生活活動中對幼兒的基本要求規範化、固定化及制度化,通過常規教育讓幼兒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以及不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以及不應該怎樣做。藉以形成幼兒—系列神經聯繫,提高動作的自動化程度,減輕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緊張。同時也有利於成人的工作,以保證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
  • 託兒所幼兒園所說的常規是什麼?為什麼歐美國家很少聽說
    我反思了下之前是不是對那個孩子評價太過單一了,他雖然自控力差綜合素質卻沒啥大問題,可以說是一可愛聰敏小男孩,只不過,在一個班集體中,一個老師要帶一群孩子,工作壓力比較大,而熊孩子又花樣百出片刻不停,所以幼師們形成了類似於軍訓化風格的班級管理這樣當然就很難注重到班集體中的個體及個性差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