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民俗:戴春雞吃春卷 祈望好年景

2020-12-23 齊魯網

立春民俗:戴春雞吃春卷 祈望好年景

  視頻來源:山東衛視《新聞聯播》

  齊魯網2月4日訊 山東衛視《新聞聯播》欄目報導,立春這天,民間有戴春雞、吃春卷的習俗,祈福有個好年景。

   迎春的娃娃打春的雞。立春這天,魯西南地區的很多農村,習慣用彩色棉布和棉花縫製成公雞飾品,縫在孩子的衣帽上,俗稱戴「春雞兒」。寓意著孩子吉星高照,來年能討個好彩頭。

  今天,文登市的農民們忙活著製作立春麵塑「小龍」,栩栩如生的麵塑上還配上元寶、萬福等圖案,用麥秸串成「龍尾」,掛在家中或孩子衣服上。

  東營廣饒市的王玉民老人一家聚在一起剪窗花,金蛇納福、龍蛇飛舞、靈蛇之珠等窗花活靈活現,剪出了春天的祝福。

  民間還有 立春「咬春」的習俗。 淄博的家家戶戶做春卷,吃春卷;德州的人們則習慣咬一口生蘿蔔,希望咬出希望和平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江蘇沛縣戴春雞,一項針對新生兒的養育習俗正在逐漸消失
    那麼,淮海地區的立春「戴春雞」習俗究竟如何表現,本文將以沛縣為例,和大家看看這項日漸消失的民間習俗。戴春雞:一項針對新生兒的養育習俗「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的到來預示各類生物的復甦,其中當然包括「病毒」。
  • 立春日"咬春":南京人講究吃春卷嚼蘿蔔(圖)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立春了,要啃上幾口大蘿蔔!」昨天一大早,70多歲的李大爺便早早趕到了菜市場,買了2斤白蘿蔔。2月4日是24節氣之首的「立春」節氣。民俗專家告訴記者,中國3000年前就有迎「春」儀式,古時江南百姓對立春十分重視,講究要吃蘿蔔和春卷,名曰「咬春」,此習俗流傳至今。   南京人立春有吃春卷和吃蘿蔔的風俗,這是由「咬春」而導出的節日習俗。2月4日,記者在菜市場裡頭看到,不僅有賣春卷皮的,也有炸好了的春卷賣。只見一家製作春卷皮的店裡,擺著一隻煤爐,上頭放一張厚的圓鐵板,攤主把乾麵加水、加鹽,先和後拌。
  • 南方人立春喜歡吃春卷,這幾種美味的春卷,你最喜歡吃哪一種?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萬物復甦。這一天民間有「咬春」習俗:吃春餅、吃春卷、嚼蘿蔔。立春那天,北方流行吃春餅,而南方,流行的就是吃春卷。
  • 立春吃春卷,傳統美食,別有一番滋味
    中式傳統豆沙春卷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咬春和嘗春作為一種傳統的飲食文化,是立春節慶習俗中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春卷這一食品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該書中曾提到過"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這兩種春卷。到了明清時期,春卷已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風味食品。時至今日,春卷已經成為中國餐桌、甚至世界餐桌上一道風味獨特、備受歡迎的名點。春卷在立春日這一天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 今天立春,預測天氣和年景好壞的立春諺語較多,2020年會怎樣?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今天立春,預測天氣和年景好壞的立春諺語較多,2020年會怎樣?今天就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節氣的到來,也就預示著氣溫會逐漸的回暖,農業生產也就正式進入到了起始時間。在農業生產當中,人們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出來了不少依據立春當日天氣狀況,對影響未來天氣的預測,以及莊稼收成、年景好壞判斷的諺語。
  • 立春到,吃春卷!嘎嘣脆的春卷你會做嗎?
    俗話說「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意味著春季的開始。
  • 二十四節氣立春|農諺「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2020年景如何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一,陽曆2月4日,二十四節氣中的打頭節氣「立春」,在農村也叫「打春」,過了立春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的暖和。立春節氣將至,「立春」在農村老百姓的眼裡,是「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隆重,是春夏秋冬四季之首,是大自然發出要修整土地,播種入土的信號,是莊稼進入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模式的開始,萬物開始復甦生長,春天的到來。立春又稱咬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
  • 今日立春「巧遇」除夕 大地陽和暖氣生
    古時農業靠天吃飯,一家老小全指著老天爺,因此賦予了立春民俗以祈禱之義。比如,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地區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
  • 2017年今年立春(打春)要吃什麼菜好?立春適宜傳統食物推薦
    民俗專家介紹,立春(由來及習俗介紹)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據了解,為了慶祝立春的到來,自古以來,除了要舉行一些「迎春」祭典外,在立春日這天,我國民間還要喝春酒、吃春餅、打春牛、咬蘿蔔等習俗,俗稱「咬春」和「打春」。
  • 成都味|立春那天你吃春卷了嗎?
    春卷,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立春吃春卷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習俗,就像端午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餃子一樣,伴隨人們千百年來一直的延續,春卷也叫春餅,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春天意味著新生。名字裡有「春」字的食物,聽起來就讓人心生歡喜,春卷就是這樣的一種食物。
  • 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吃蘿蔔「咬春」。(來源:新華網)    立春這天,一項重要習俗就是「咬春」。大家都要吃春餅、春卷,薄餅卷上豆芽、蘿蔔、韭菜、菠菜、雞蛋、土豆絲,美其名曰「探春蠶」。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因此,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咬春」的另外一種食品是蘿蔔。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其意義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蘿蔔還可以解酒、通氣,具有營養、健身、祛病等功效。
  • 素食食譜:今日立春該吃春卷了,春卷這麼做最好吃,做法簡單,吃一次就上癮!
    「咬春」的說法南方流行吃春卷。民間喜在這天吃春餅,立春吃春餅與普通的烙餅不一樣,餅裡要夾上菜,菜樣一定要多菜。吃春餅還講究有頭有尾,就是吃春餅前用菜蘸甜麵醬,抹到春餅裡,夾上合子菜一卷,從一頭吃到另一頭,這就叫作「有頭有尾」,寓意闔家歡樂!下面分享大家幾道道美味的春卷做法,酥脆不油膩,吃一次就上癮。
  • 立春來了,春卷花式吃法品味春天!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寒冬已過,萬物復甦,天氣轉暖。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伊始,一道應時應季的美味菜餚不僅能補充營養、滋補身體,更能帶來一年的好運氣哦。春卷,又稱春餅、春盤等,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立春時節一道經典美食,流行於中國各地,不同地方的做法也略有不同。除了大家熟知的傳統做法,春卷還能怎麼吃呢?
  • 立春吃春卷,做法簡單,一口下去酥脆不油膩,天天吃都不會膩
    宅在家的第十一天,不知不覺今日已立春。立春日老蘇州會吃春卷稱為「咬春」。中國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春卷,又稱春餅、薄餅。是漢族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目前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
  • 那些「除夕恰逢立春」的年份,年景如何?有什麼好的寓意?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歲交春」,大年三十與立春相逢或者大年初一與立春相逢,都屬於「歲交春」,大年三十或者大年初一都是辭舊迎新之際,在這兩天恰逢立春,都是比較少見的,但大都是年景不好。2019年更特殊,兩大原因預示著今年農業生產難有好收成。
  • 立春了!三角咖喱春卷做起來
    今日立春,是咬春的時候。不管是吃春餅還是春卷,一定要在這一天咬春來應個景。
  • 廈門立春習俗要吃薄餅「咬春」 探訪春卷皮的故事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肖家豪)詩句有雲「春到人間一卷知」,這「一卷」便是春卷,也就是廈門人所說的薄餅。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按廈門習俗,這一天要「咬春」,也就是吃薄餅。除了立春,薄餅也是不少老廈門過年最喜歡的食物之一。做過薄餅的人都知道,餡料好準備,不過好的春卷皮卻難買:太薄的容易破,太厚的口感又不好。
  • 今日立春,春卷這樣做太好吃了,皮薄香脆又營養,咬一口香掉牙
    今日立春,春卷這樣做太好吃了,皮薄香脆又營養,咬一口香掉牙今日立春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民以食為天,這一天各地有用「咬春」的習俗來歡迎春天的到來。例如攤春餅、炸春卷、吃春盤、吃蘿蔔等美食,以此表達自己對春天美好的期望。在這麼重要的節氣裡,不知大家有做美食「咬春」了嗎?
  • 春卷:東風解凍裡的春日香氣
    蔡襄曾寫過一首《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其中正提到了春卷的前身春盤:「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曉煙。 景色似看名畫展,醉魂猶憶壽杯傳。 春盤食菜思三九,人日書幡誦百千。 南國逢君唯道舊,後時何處笑今年。」從詩的標題來看,這一年立春正逢人日,也便是農曆正月初七,這也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好時節。
  • 今天立春,教你做春卷,皮薄餡多,外皮酥脆,餡兒鮮美,特香!
    今天立春,您「咬春」了嗎?每年立春,奶奶都會做春卷,皮薄餡香酥脆可口,寓意一年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宅在家無聊,奶奶手把手教我做春卷,皮薄餡多,炸熟的春節外皮酥脆,餡兒鮮美,特別香,一手拿一個,好吃的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