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商課  第22堂: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

2020-09-11 半杯錦屏的教育分享

如果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對情感有較強的敏銳覺察力,並能儘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而合理的調控自己的言行,才能更好地駕馭自己的人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避開自己的情緒盲點,避免情緒的無節制發洩,避免隨心所欲和喜怒無常,減輕情緒壓力,利於良好情緒的養成。

父母要幫助孩子提高對自己情緒的全面認知能力。孩子只有在對事物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才有利於孩子形成積極樂觀的情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給孩子帶來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如果不引導而導致孩子苦悶煩惱,將會造成孩子悲觀情緒的產生。


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消極情緒,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和進取心,發展它的積極意義,使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有利於孩子成長。

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情緒,非常利於孩子健康成長。而在孩子情緒的發展中,通過直接的觀察和模仿,是最重要的途徑。所以,作為父母決不能忽視自己的榜樣作用。通常情況下,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會形成什麼樣子的情緒。父母要積極促使自己養成熱情、積極、穩定的情緒,結合語言和行為示範,對孩子的情緒養成加以影響。

讓孩子參與情緒體驗,切實感受到情緒。通過參加活動,調節自己情緒的緊張,控制情緒發生的強度,能夠理智的分析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引導不能忽略,在孩子逐漸掌握控制情緒的能力之後,父母可以慢慢放手。


認識自己的情緒,需要孩子逐漸養成自覺性。父母監督孩子檢查自己的情緒,並逐漸養成習慣。對孩子的自覺性培養,父母不能事無巨細,要給予一定的指導性意見,在沒有原則性問題的前提下,在孩子完成以後,再和孩子交流。切忌中途隨意打斷孩子,碎碎念非常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父母情商課  第22堂:孩子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對情感有較強的敏銳覺察力,並能儘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而合理的調控自己的言行,才能更好地駕馭自己的人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避開自己的情緒盲點,避免情緒的無節制發洩,避免隨心所欲和喜怒無常,減輕情緒壓力,利於良好情緒的養成。
  • 父母情商課  第7堂:包容孩子的壞情緒
    父母感受孩子的情緒,能夠認可孩子情緒感受,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孩子學習如何出來了情緒的重要一步。從中,能夠幫助孩子樹立換位思考看待別人情緒的思維。孩子生氣,發脾氣,這個時候屬於情緒混亂,父母不能為了控制場面,採用責罵等施壓的方式。應該嘗試安慰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對孩子的情緒表達表示認同。
  • 父母情商課  第21堂: 教會孩子真正認識自己
    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夠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獲得快樂。父母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加強對自己的了解,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揚長避短,獲得不斷的進步。父母要幫助孩子避免自以為是。不能讓孩子養成以自己為中心,別人都應該聽自己的觀點。
  • 父母情商課  第10堂:情商從第一句話開始培養
    父母對孩子的培養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從父母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就開始了。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用自身的行動、語言、神態、待人處事的方法等,給自己的孩子做足了示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這種影響力就越大。即便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也可嘗試跟孩子進行對話。父母說完整的話,孩子咿咿呀呀。先說比較簡單的單字、詞語,然後再到短語、句子。從簡單的句子,到複雜的句子。孩子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逐漸發現語言表達的魅力,逐漸掌握語言表達的能力。
  • 父母情商課  第11堂:帶著孩子探索世界
    對於孩子而言,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新奇的。所以讓孩子去真實的感受這個世界,才是最直接的培養情商的途徑。帶著孩子用眼睛去欣賞,用耳朵去聆聽,用鼻子去聞,用心去感受。父母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微笑面對孩子,可以激發孩子興趣,引起好奇,產生嚮往和探索的行為。這探索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認識世界的能力,提高判斷思維力。
  • 父母情商課  第9堂:教會孩子解決情緒問題
    孩子的認知是遠不及成人的。孩子越小,他的生活經驗和道德概念就越模糊。在近乎所有的事情中,都是以自我喜好為中心。他的情緒產生也是由此。所以,父母需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有了一定規則的約束,孩子才能逐漸根據這些規則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便違反了規則,孩子也能夠較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產生過多的消極情緒。有些規則的建立應該和孩子協商訂立,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吸納孩子的合理建議,有助於孩子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
  • 父母情商課  第5堂:做一個有心的父母
    孩子情商的培養,應該是和父母情商發展一致的。很少會出現,低情商的父母,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前面我們講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待人處世接物的方式,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礎。而作為父母,要做一個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發現孩子細微的情緒變化。比如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以期洞察孩子心情的變化。
  • 父母情商課  第6堂:允許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不同於成年人,情緒的表現也和成年人絕不相同。俗語說,童言無忌。孩子的情緒表達同樣的,是直接的、外露的。在孩子的世界,喜怒哀樂,都會毫不掩飾的,似乎在一瞬間他們就哭了,一瞬間又笑了。各種情緒的切換,往往和父母不在一個頻道。
  • 王芳《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讀者見面會
    7月22日,著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王芳攜新作《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空降深圳,在第二十八屆全國書博會期間帶來了三場新書分享。東方出版社總編輯孫涵、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副總裁肖剛等出席了新書分享會。王芳女士在現場與南方的讀者朋友們親密互動。
  • 給孩子的禮物 主持人王芳「給孩子帶來50堂情商課」
    ,著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王芳攜新作《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到場,與書迷朋友一起交流分享。&nbsp&nbsp&nbsp&nbsp《給孩子的50堂情商課》是王芳繼《最好的方法給孩子》《最好的方法讀唐詩》之後出版的又一冊暢銷書,這本書上市短短兩個多月,銷量就突破了20萬冊!迄今為止,王芳出版的四冊親子教育圖書就受到了百萬媽媽的認可。王芳還曾創下國內微課三百萬媽媽同時在線聽課的記錄。
  • 父母情商課  第8堂:教會孩子表達情緒
    如果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正確的疏導,沒有發洩的途徑,久而久之就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孩子就會出現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不如打架、摔東西等等。父母要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發洩情緒。這樣才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當孩子回家向父母袒露自己的不愉快的時候,父母不能應付了之,也不能簡單粗暴地認為一定是孩子犯了錯。即便那個時候,你很忙或者很煩。
  • 父母情商課  第3堂:營造適合孩子的家庭環境
    每一個孩子都是造物主的得意之作,我們不能要求孩子活成別人。而孩子健康的成長,情商的培養,需要適合孩子的家庭環境。父母努力塑造的,應該是一個讓孩子能夠獨立自由、和諧民主、不卑不亢、自尊自愛的家庭環境氛圍。
  • 父母情商課  第19堂:讓孩子不再自卑
    自卑是對自己的否定。具有自卑情緒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一定會失敗。這種消極情緒的影響,會讓孩子時刻處在失敗的焦慮之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自卑苗頭,及時引導,讓孩子遠離自卑,樹立自信。
  • 書評 | 孩子遇事就知道哭?害怕孩子情商低?《寫給孩子的第一堂情商課:情緒認知》幫你完成兒童情緒管理
    孩子遇事就知道哭?害怕孩子情商低,《寫給孩子的第一堂情商課:情緒認知》幫家長完成兒童情緒管理。 幼兒園的老師聯繫說,兒子都挺好的,就是愛哭。玩的時候別人碰倒他的玩具了會哭,寫作業寫的慢會哭,犯錯誤了剛說了一句又哭,在幼兒園,每天至少哭兩三次,這麼愛哭,以後可咋整? 情緒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
  • 父母情商課  第20堂:  教會孩子表現自我
    自我表現欲是孩子最重要的表現欲之一。如果孩子的自我表現的欲望受到壓抑,非常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感,不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孩子需要自我表現,尤其是表達自我的真實想法。作為父母要學會幫助孩子,教會孩子正確表現自我。
  • 父母情商課  第4堂:蹲下來和孩子溝通
    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成為有效溝通。所謂「蹲下來」,是讓父母和孩子處於同一個高度,彼此目光碰觸,能夠清晰感受到互相內心情感波動。給與孩子足夠的時間,傾聽和感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完整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和耐心,才能真正打開心扉,父母才能真正發現孩子的問題。 而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給孩子以正確的指引。
  • 父母情商課  第12堂:孩子需要學習平衡情緒的能力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可以試著改變環境,更多的時候,是要適應環境。作為父母,就應該教會孩子學會面對不同的環境,平衡自己的情緒。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孩子優秀的表現。如果孩子幫助別人或者想幫助別人,作為父母應該大力支持,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在與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們不約而同的做法可以使他們彼此默契中獲得快樂和成長。父母儘可能的創造讓孩子和同齡人遊戲、活動的條件。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服務意識,具有為他人服務情趣的孩子,才是高情商的孩子。
  • 父母情商課  第1堂:打開正確的教養方式
    作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樣子,就是將來孩子的樣子。父母首先要學會正確的辨認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能夠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要能夠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和過激情緒。這其中包括克制衝動,克服焦慮。
  • 父母情商課  第14堂: 教孩子樹立自信心
    關鍵是要看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其做事的態度、方法等,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是否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等技能,能否在做事是準確把握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感受。能否熟練掌握做事的動作技巧等。父母要從這些方面發現孩子的優點,鼓勵讚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在不擅長的地方進行彌補。只注重結果,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認知。孩子會因為一時的領先而驕傲。
  • 父母情商課  第23堂:必須培養孩子的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種積極而豁達的心態,可以幫助孩子遠離嫉妒,遠離攀比,避免氣餒喪氣等弱點,可以讓孩子有更平常、積極的情緒迎接生活。父母要教會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將情緒引向積極,適應周遭的環境。現在的孩子面臨的壓力其實很大。不斷增加的壓力,很容易讓孩子心態失衡。而降低希望的預期,可以緩解這樣的壓力或者心態失衡。教育孩子凡事朝好的方面想,不要將自己執念於失敗的結果,而要多想想自己過程中的收穫,進而反思過程中做的不足的地方,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