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麗娟建議:調整城鄉倒掛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

2020-12-13 搜狐網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董洪亮)「我國農村教師隊伍不僅在質量上與保障兒童"上好學"的要求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數量上要保障農村全部兒童"學有所教",也不容樂觀,形勢嚴峻。當前,我國農村教師隊伍編制緊缺、數量不足的問題不僅嚴重存在並日益凸顯,與長期積累的多方面因素有關,但不合理的城鄉倒掛的編制標準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做了充分調研後,全國人大常委、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龐麗娟近日說。

  龐麗娟認為,當前,隨著我國義務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推進,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全面實施,農村兒童「上學難」的問題已基本解決。目前農村兒童能否真正實現「有學上」特別是「上好學」的目標,日益突出集中在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及其發展上。近年來,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隨著義務教育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新、舊矛盾日益凸顯。

  她說,編制標準政策是決定教師編制數量與合理有效配置的核心。我國現行的是2001年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城市、縣鎮和農村分別規定小學生師比為19:1、21:1和23:1,初中生師比為13.5:1、16:1和18:1。這一編制標準以壓縮編制和效率優先、城市優先為導向,存在編制標準整體偏緊、城市偏向和城鄉嚴重倒掛的突出缺陷,與我國廣大農村地廣人稀、生源分散、交通不便、學校規模較小、成班率低,存在大量村小特別是尚存在10萬個分散教學點的實際情況嚴重相違。此標準實行幾年來造成我國中小學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編制大幅減少,全國和各地中小學教師編制數量整體壓縮近10%。山西省實行2001年編制標準後教職工人數減少了5萬,減幅高達15%左右。山東省濟南市實際需要4.8萬名中小學教職工,但按照2001年標準核定的編制數僅為4.1萬個,編制缺口達7千餘個,造成了中小學校運轉和發展實際需要與人員編制的嚴重不匹配。而由於編制標準的城鄉倒掛,各地編制數量下降和裁減的影響主要集中於農村地區,加劇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與數量的嚴重不足,造成農村學校運轉和發展的困難,一些規模小的農村學校與教學點甚至由於缺少編制而難以為繼。據不完全統計,2004-2006年全國約有10%的縣連續三年未補充正式公辦教師。不少農村中小學教師一人兼任幾個班級的全部課程,周課時數平均為17-18節,教師長期超負荷工作;不少農村學校無法開齊、開足全部課程;一些農村學校更由於教師編制進口卡死而難以補充新教師,部分農村學校不得不為了保證學校正常運轉而聘用代課教師。當前,在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特別是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新背景下,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緊缺、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廣大農村兒童「學有所教」和教育質量提高的瓶頸之一。城鄉倒掛且多年不做調整的不合理的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已嚴重滯後於我國義務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求,不能滿足當前農村學校正常運轉和教育教學的基本需要,更難以滿足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和國家建設對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的發展及其教育質量提高和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龐麗娟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並儘快調整我國較長時期以來城鄉倒掛的不合理的教師編制標準,抓緊研究和建立「新雙軌制」編制標準,完善中小學教師編制政策與制度。她強調,編制標準應以公平、均衡和弱勢補償為基本價值取向,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將城鄉倒掛的編制標準轉變為向農村傾斜。在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及其趨勢進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以滿足學校基本教育教學需求為核心目標,研究制定國家城鄉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為此,應充分考慮我國農村、山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學校規模較小的實際情況,適當放寬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的編制配置標準。建議建立「新雙軌制」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與計算辦法,即城市和縣城地區按師生比配編,鄉鎮地區根據學校實際規模分別採取師生比或班師比配編,而鄉鎮以下規模小學校和教學點則採取班師比配編,適當增加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編制數量;此外,為保證特殊地區、學校的實際運轉需求,滿足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在編制標準中應該明確規定必要的附加編制,特別是對山區、牧區、林區和邊遠地區等特殊地域,寄宿制和分散教學點等特殊學校,以及民族地區雙語教育和教師培訓交流等教育發展需求,根據其實際情況為這些地區和學校配置一定比例的附加編制。同時,為保障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政策的切實落實,還應健全和完善相應的編制管理制度,如在領導管理機制上,強調多部門協同並明確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統籌責任與權利;在財政保障機制上,明確各級政府對農村新增教師編制的工資、待遇福利等的保障;在編制管理機制上,強調動態核編,核定編制周期為兩年,並適當下放中小學教師編制管理權限,由省政府總量控制、市政府根據需要動態調整;並且非常有必要的是,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編制落實的監督問責機制,將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落實情況作為考核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要內容,納入對各級政府和相關領導的考核評估體系,特別是將此納入各級人大、監察和教育督導檢查的範圍,以切實保障農村教師編制及編制政策的貫徹執行。

(責任編輯:楊笑)

相關焦點

  • 山東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 高中師生比1:12.5
    齊魯網9月2日訊 記者今天從省政府辦公廳了解到,為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省將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    城鄉實現統一編制標準 高中師生比例1:12.5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編委辦公室等三部門關於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意見的通知。
  • 山東將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 高中師生比1:12.5
    ,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省將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編委辦公室等三部門關於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為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結合我省實際,現就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提出以下意見:
  • 山東細化中小學編制標準 破解編制難取得明顯成效
    山東省在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構建起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特殊情況適當傾斜的編制核定標準。一是對達到標準班額數的學校,按國家2014年生師比標準核定編制。二是對鄉村小學、教學點等達不到標準班額數的學校,按班師比配備教職工,小學按照每年級(教學班)配備2.4名,初中按照每年級(教學班)配備3.7名。
  • 我國中小學教師配置標準政策變遷的制度邏輯
    北京 100088  內容提要:中小學教師配置標準政策對師資配置科學與否具有關鍵性作用。基於歷史制度主義的視角,對改革開放以來這一政策變遷歷程分析發現,在城鄉二元發展到城鄉一體化發展宏觀背景下,教師配置編制標準也由城鄉差別走向城鄉統一,越來越突出公平取向。師資配置標準政策變遷表現出較強的路徑依賴,歷經漸進式和決裂式。
  • ——山東省、安徽省中小學教師編制改革經驗介紹
    ,適應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改革的新形勢,各地結合實際,在現有編制總量內,按照統籌城鄉資源、盤活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的要求,積極探索創新編制管理辦法,採用多種方式滿足中小學教師編制需求,湧現一些典型經驗做法。
  • 公平核定城鄉教師編制
    農村教師編制  公平核定城鄉教師編制    問題: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編制中存在某些失衡現象 >  方案:以教育公平原則矯正   教育公平是在進行教育資源配置時所必須遵循的合理性原則,核定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編制時要遵守教育公平包含的三項合理性原則,即平等原則、差異原則和補償原則。
  • 雲南:統一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
    本報訊(楊雲慧)一名教師只教幾名學生,但學生屬於不同年級,對同一年級學生還要承擔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這樣的現象在雲南規模較小的村小、教學點仍然存在。按照城鎮學校師生比,這些學校教師數已明顯高出編制標準,但教師工作量卻超負荷,難以開足開齊課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 增加中小學教師編制 小班化後老師更專業
    調整:小學專任教師編制數不低於90%,中學專任教師編制數不低於85%。優點:更有利於老師教學的專業化,代課老師也有更多轉正的機會。昨天,《成都市城鄉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增加了教師編制數量,並要求今後所有新進中學教師必須達到本科以上學歷,以此進一步鞏固城鄉教育均衡。
  • 福建省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
    福建省政府日前印發實施《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出臺一系列舉措,促進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結構優化,解決農村教師結構性短缺等問題,有效保護教師合法權益。    根據該意見,福建在全國率先提出將縣鎮、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提高到城市學校水平。
  • ...編辦:鄉鎮農村中小學師生比已提至城市標準 鼓勵地方增加教師編制
    中國網9月3日訊(記者 金慧慧)中央編辦四局巡視員、副局長田中今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編制標準不斷提高。2014年,鄉鎮和農村小學、初中、高中師生比標準提高至1:19、1:13.5、1:12.5的城市標準,分別提高了10.5%、18.5%和4%。
  • 教育部:增加中小學教師編制,優化農村地區教師資源配置
    最新消息發布  權威政策解讀申報諮詢輔導  個性發展引導據了解,2019年教育部共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879件(較2018年增加83件,增長4.6%),其中人大代表建議1130件,政協委員提案749件;牽頭辦理951件。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我省重新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中小學編制實行...
    《關於全省新一輪中小學教職工核編定崗全員聘任工作的指導意見》稱,2013年下半年以來,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根據國家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小學編制標準的精神,調整了我省中小學編制標準並重新核定了全省各市縣及省屬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
  • 中小學校在職教師編制按師生比核定,並定期進行動態調整
    中小學教師編制的核定,是根據2014年中編辦、教育部、財政部聯合頒發的《關於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4〕72號)設置的方法和標準,由同級機構編制部門,會同教育主管部門統一核定的。為了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機構編制部門要求,教師編制應根據學生數的變化,定期進行核定,以適應基礎教育發展需要。
  • 教師隊伍建設典型工作案例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創新工作案例
    (一)創新編制管理,多渠道增加中小學教職工編制  一是加強市域內教師編制調配力度。對編制總量達不到規定標準總量的縣(市、區),可在縣域事業編制總量內調劑用於補充中小學教師,縣域內難以調劑的,可在地市級事業編制總量內調劑解決。二是建立農村教師機動編制。以縣為單位,按不超過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總量5%的比例核定教師機動編制,用於補充農村中小學急需學科教師。
  • 海南將提高教師待遇!中小學班主任按每人每月不低於500元標準提高...
    從2019年起,省級財政給予師範類專業(教師教育專業)學生每生每年不低於500元的教育實踐、頂崗支教補貼;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單獨核定高中教師編制;簡化縣域內教師交流調配人事手續;提高教師待遇,按每人每月不低於500元標準提高中小學班主任津貼……
  • 關注丨實施「縣管校聘」,全省義務教育教師編制將動態調整~
    義務教育教職工編制總量每3年核定一次,並根據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結構調整、城鄉區域生源流動、各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因素,以年度為單位對編制進行動態調整。02LAOSHI實行編制和崗位總量管理縣級機構編制部門按照雲南省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下達縣級教育部門。
  • 推動教師編制跨區域動態調整
    教師編制是中小學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因素。近年來,我國教師隊伍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各級各類專任教師數達到1674萬人。隨著教師隊伍規模的擴大,教師編制總量也得到增加,各省在事業編制總量只減不增的同時,均保持了教職工編制的基本穩定和逐步增長,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需要。但是,受人口密度、生源數量和經濟發展等因素影響,教師編制也存在突出的區域結構性差異,缺編和超編問題並存。
  • 湖南省人大代表:統籌全省教師編制 確保足額安排
    湖南省人大代表宣桔仁、辜美華建議,儘快落實新的編制標準,加強對縣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根據中編辦發〔2014〕72號文件規定,確保中小學教職工編制足額安排。   2014年11月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於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明確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一到城市標準,即教職工與學生比為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學為1:19。
  • 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 - 政協提案...
    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B類) 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   你委提出的第0288號「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的提案收悉。
  • 昆明中小學教職工編制3年動態調整
    【昆明出臺新規:昆明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每3年動態調整1次】近日,昆明出臺《昆明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市級統籌跨區域動態調整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明確建立中小學教職工編制跨區域動態調整機制。《辦法》明確,按照嚴控總量、盤活存量、動態調整、增減平衡的原則,由市級機構編制部門加強與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協調配合,結合縣(市)區學校布局調整、不同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原則上每三年對全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進行一次動態調整,實現編制資源城鄉統籌、動態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