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代表辜美華。
湖南省人大代表宣桔仁。
紅網專題:2017湖南兩會
紅網長沙1月15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肖懿)「需求激增與嚴格控制的教師編制總量嚴重不符,教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湖南省人大代表宣桔仁、辜美華建議,儘快落實新的編制標準,加強對縣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根據中編辦發〔2014〕72號文件規定,確保中小學教職工編制足額安排。
2014年11月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於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明確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一到城市標準,即教職工與學生比為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學為1:19。而湖南省地方現行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核定的依據仍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意見》,且明確編制總量控制不能突破。
「編制標準沒有及時調整,也沒能實行編制核定動態管理,導致中央政策不能及時兌現落實。」宣桔仁說。
從《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十三五」規劃》數據中可以看出,到2020年,全省中小學學生數將增加約102萬人。若編制總量不增,這102萬學生將存在無在編教師任教的情況。
宣桔仁介紹,以山區縣市瀏陽市為例,近五年來,瀏陽市中小學學生人數每年增加4000人以上,而現有編制是根據2014年春季學生人數核定的,2014年之後沒有核定中小學校編制。根據瀏陽市2016學年度在校學生數,按新標準核算,瀏陽應該配備中小學教職工10677人,而目前瀏陽全市現有教師僅為9076人,缺編1601人。「一個縣就缺一千六百餘個編制,整個省的缺額將觸目驚心。」
辜美華介紹,學校的專技崗位、教師職稱、教師工資待遇等均與學校的編制數密切相關,在編制總量不增、教師崗位職數不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在職在編教師難以晉級,提升待遇,部分中小學校無空編,不能新招錄帶編教師,只能招錄臨聘代課教師應付,而這些教師的待遇又無政策保障,晉級、評職稱也沒有依據。所有這些都直接影響教師隊伍的配備、管理和教職工工作積極性的發揮。
另外,農村中小學校近年來儘管生源減少,但學校沒有減少、班額沒有減少,單純以生師比核定教師編制不盡合理,導致山區學校教師編制嚴重緊缺。中編辦發〔2014〕72號文件中也有明確要求:「各地在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向農村邊遠地區傾斜等規定的同時,重點對學生規模較小的村小、教學點,按照教職工與學生比和教職工與班級比例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教職工編制」。
為此,宣桔仁、辜美華建議,統籌全省教師編制,採取動態管理和調配,儘快落實新的編制標準,確保中小學教職工編制足額安排。
充分考慮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小班化、山區縣市教學點多的現狀和趨勢,以師生比為基礎,科學合理設置班師比,動態調整優化編制標準設置結構。
將學前教育納入編制管理,指導各地制定學前教育編制標準,統籌核定學前教育編制,防止學前教育佔用中小學教育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