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把郵筒都設計得這麼讓人心動!看完又想拿起筆給別人寫信了

2020-12-13 日本5ch冷吐槽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網絡的發達,各種即時通訊軟體層出不窮。大家有什麼事就是直接發qq或者微信過去,即使是電子郵箱也只在傳文件的時候使用,文本什麼的也可以直接列印出來,現在想想你有多久沒有提起筆寫過字了?

那麼你給別人寫過信嗎?以前還流行有相互寫信的筆友這樣的說法,現在估計給別人寄信別人都不一定會拿到吧……

日本街頭卻還有好多外形十分令人心動的郵筒,看完真的少女心泛濫了!好像回到了那個,寫一句話斟酌好久,漫長地等待那個人回信的日子……

小夥伴們你們有關於寫信的記憶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分享!

相關焦點

  • 寫信的人越來越少 海口海甸島7個郵筒一天收不到一封信
    你寄或者不寄,綠色郵筒它都在那裡一天開箱兩次,郵遞員常常空手而歸  寫信的人越來越少 街頭那抹「綠」會消失嗎?6月29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其中一座郵筒前看到,開筒時間為上午9:30以及下午17:00。記者在郵筒旁邊站了一個小時,路上的行人和車輛來來往往,卻沒有一個人往郵筒裡投遞信件。  郵筒不遠處一家文具店的老闆告訴記者,每天早上8點多到9點多這個時間段,都會有郵政車輛經過,郵遞員都會下來打開郵筒,但信件卻寥寥無幾甚至常常空手而歸,「現在電話、微信都能聯繫,哪還會有人寫信啊。」
  • 鎮上郵筒二十天沒有一封信,你有多久沒寫信了?
    鎮上的郵筒一連二十天沒有一封信   你有多久沒寫信了?按規定,郵遞員每天都要打開郵筒攬收信件,然而現在的信件量越來越少,往往幾天都沒有一封信。「這還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區,我有個在鄉鎮的同事,曾經連續二十天打開郵筒都沒有一封信。」據了解,瀏陽目前只剩下四十多個郵筒,整體的使用率都不高。
  • 想寄封信,卻不太容易找到郵筒
    一位外來務工人員聯繫上記者,他想給一位不常聯繫的好友寄封信,卻發現現在郵筒越來越少了,不知道還會正常開箱取信嗎?近期,記者走訪了解傳統郵物的變遷,推出了這組「逐漸被淡忘的『綠色記憶』」系列報導。   今年41歲的張先生,曾經是少年宮民樂隊的一員。他在上初中時,和一位日本來鎮江四中交流的男孩成了筆友。此後,他和這名日本男孩通信通了10多年,郵寄出的信件、賀卡無數。
  • 智慧型手機普及的現在,你還會寫信,用郵筒寄信嗎
    以前手機不流行的時候,那綠色郵筒,就是人們最濃烈的情感期盼,期盼它能帶來遠方親人,朋友的關愛思念。如今智慧型手機這麼普及,人與人之間聯繫越來越方便,不在寫信郵筒漸漸被人遺忘。其實郵筒是需要珍視的一種文化的符號,它傳遞著綿延數千年的文化,那就是書信文化,郵文化。
  • 海口郵政花12萬元換郵筒遭質疑:有人寫信嗎(圖)
    海口街頭更換的新式郵筒。南國都市報記者秦銘攝  有市民認為寫信少了花巨資換郵筒是浪費,郵政部門稱為延伸服務而設置  「近一個月來,海口街頭新增了一批新郵筒,似乎都成為擺設。隨著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飛速發展,還有多少信件需要通過這裡寄出?」
  • 「拾信者」神秘郵筒地點大公開!
    在回顧當天擺攤情況前,先看看更重要的,郵筒的放置點在哪吧。予未來參與方式將想對未來的自己或者是對他人說的話,寫成一封信,在信封上寫上收信的時間和地址,並將信投到我們的郵筒裡,我們會在那一天將信送到收信人手上。
  • 日本網友票選:美得讓人窒息的絕境排行榜TOP8!
    除了到處是旅行團的富士、袛園,真正的小眾遊還要看這裡:天皇每年前去的賞櫻之地、四季風物不同的古老禪院、可以走進其中的水簾瀑布...一定要和最愛的人一起去走走~ 鎌倉 明月院 如果你問我「下次再去鎌倉的話,你最想去哪一個寺院
  • 書信少了街上郵筒成擺設? 郵政:不管有無信件每天按時開箱
    台州日報4月12日訊(記者 盛鷗鷗)近日,租住在黃巖江口街道上輦村的汪先生撥打本報熱線88894000詢問,自己想給安徽老家的親戚寫封信,但想到現在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了,不知道信投進郵筒後能不能寄到。  市民關心信件投遞事項  「不少老鄉和我一樣習慣寫信。」
  • 日軍想炸毀長城,溥儀馬上寫信給日本人,他們茅塞頓開:還好沒炸
    日軍想炸毀長城,溥儀馬上寫信給日本人,他們茅塞頓開:還好沒炸 日軍在侵華戰爭時氣焰十分囂張,他們在中國橫行無忌,還虜了末代皇帝溥儀為傀儡皇帝,建立了偽滿洲政權,日軍司令部還曾揚言他們有個3月滅國計劃,要在三個月內將中國完全吃掉,更有過激者還想要把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萬裡長城給炸毀,不得不說日軍的罪惡實在是不可饒恕
  • 曉念作品《寫信年代》心香文藝
    曉念 作品欣賞,主編黃幼中一方綠色的郵筒終於消失在街的盡頭,似乎也帶走了喜歡寫信的人們,帶走了一個時代的印記,一個時代的凝重,帶走一個用筆墨紙張傳遞情感的篤戀時光。當寫信的人攤開他的信箋,握起手中的筆,無論是無痕的白紙,還是有條印的彩張,無論是毛筆還是鋼筆,那一刻,思念襲來,心事襲來,詞彙襲來,想說的話,想表述的心情都聚集在紙筆之間。
  • 世界公民,拿起你的筆
    ∞《雲遊》,2020 Bieguni 託卡爾丘克 著 於是 譯 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世界公民,拿起你的筆
  • 大連80後拉郵筒上街喚醒書信記憶(圖)
    參與的市民與3米高的郵筒合影。圖/網友提供  繁華的街頭人來人往,突然,一群「郵差」小哥和幾位快閃美女當街跳起歡快的舞步。他們的身邊,則出現了一座3米高的郵筒和復古電話亭。歌舞結束,年輕人向圍觀者遞上明信片、信紙和筆,邀請他們現場寫一封家書,寄給最牽掛的人……這是近幾天,在大連市內和開發區多個商圈出現的鏡頭。發起方一封信工作室的負責人龍小飛是名80後,他稱之所以做這項公益快閃活動,就是為了重喚人們的書信記憶,重溫純樸的親情。  這群年輕人的快閃活動最先被網友發現,並且拍攝下來,發布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
  • 世界上「最特別」的郵箱:寄信件需要潛水去深海中,讓人意外
    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還有寫信這種方式。以前,我們想要給別人傳遞消息,必須通過寫信的方式。現在我們想聯繫親戚朋友,直接打電話,或者視頻就可以解決。現在出現在街道郵局的郵箱已經成為一種裝飾品,寫信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 小飛俠可以給肖戰寫信了!開小灶線下郵筒上線,餘生請多多指教
    小飛俠可以給肖戰寄信,開小灶開啟線下郵筒。小航聽說後羨慕不已,聽聞這是太原粉絲的專門福利,漫長等待換來了熱愛無期。大家能通過寄信方式跟偶像傾訴生活的艱難,成人世界的煩惱,實在是一個大大福利。真心妒忌。有心的品牌方展現了暖心的一面,他們會設立某某某幸運箱標語,信件會保留,小心翼翼放入郵筒,送入肖戰手中。
  • 日本旅遊攻略:日本那些造型獨特的郵筒(組圖)
    通常而言,郵筒雖實用,卻看著無趣。但日本的郵筒有那麼一些不同尋常。   There, post boxes can be shaped like anything from cartoon characters to bird houses. Occasionally, they are also decorated with special items.
  • 【日本小常識】為什麼日本郵筒是紅色的?
    綠皮動車日本小常識 第 51 期 「 這是一個介紹日本的模塊 在這裡,你們可以問任何日本相關的問題 我們會一一解答,每日一題!
  • 記者調查北京市中小學生寫信現狀:現在的孩子都不會寫信
    作為一種獨特的情感交流形式,寫信在網際網路時代似乎成了「奢侈品」。據報導,北京市教委日前呼籲同學們遠離手機,拿起紙筆。京城孩子如今寫信的時候多嗎?背後有怎樣的現實。未來如何讓孩子更「勤快」地提筆寫信?
  • 書信時代漸行漸遠街頭郵筒「餓得慌」
    郭師傅說,雖然信件在郵筒裡出現的次數有限,但其他雜物卻是屢見不鮮,有的時候自己看了都替這郵筒感到委屈,「有的人好像把郵筒當成了垃圾桶,我不止一次看到工作人員從裡面掏出垃圾和枯葉。」記者踏察:三小時內 無一人向郵筒裡投信路邊的郵筒真的像郭師傅所言的那般寂寞嗎?
  • 日本人一日三餐吃什麼?看完恍然大悟,難怪他們這麼長壽!
    日本人一日三餐吃什麼?看完恍然大悟,難怪他們這麼長壽!經濟是經濟水平好了以後很多人都喜歡去旅遊,可以品嘗到不同國家的美食,滿足自己的味蕾。要說到美食,中國的可多去了,但每個國家的味道不同,自然也就給人不同感覺了。
  • 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你還會往郵筒裡寄信嗎?
    原標題: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你還會往郵筒裡寄信嗎?   紅網郴州站12月13日訊(通訊員 周慧)在電子郵件、電話、簡訊、QQ、微信、視頻聊天等科技手段的「圍剿」下,曾經承載著厚重情感的信件和郵筒,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寫信這種與遠方親友溝通的方式,被新潮的年輕一代視為過時、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