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要和keep們剛正面,閃電戰還是持久戰?

2020-12-22 劉曠

咕咚終究還是要和keep們剛正面了。

19日,咕咚在北京舉行了主題為「健身3.0,Alive」的咕咚戰略&秋季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包含智能硬體、AI虛擬教練系統以及」數據+直播」課程—咕咚LIVE在內的多款產品。這次發布會還向外界傳達了一個核心信息:一直做跑步騎行的咕咚要進軍健身界了。

巧的是,咕咚還藉機定義了「健身3.0」時代,其實對標的正是處於「健身2.0時代」的當紅在線健身App們,而keep這個在線健身的老大首當其衝。換句話說,把自己定義在3.0時代,顯然咕咚是在向整個在線健身領域開火,頗有一種「我行我上」的感覺。

在外界看來,咕咚一向比較低調,和keep們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但這一次咕咚一反常態,跨到了keep們的賽道上,這明擺著是要真刀真槍地幹,難道咕咚有秘密武器?或者說,咕咚有必勝的把握?否則誰會去惹氣焰正盛的「小夥子」呢?

咕咚的差異化

進軍健身,咕咚必然要去思考怎麼俘獲用戶,尤其是那些被keep們所吸引的用戶。

從這一次發布的幾款產品來看,咕咚的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差異化,做和keep們不一樣的產品和服務。至於怎麼差異化的,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智能硬體生態。

咕咚這一次發布了兩款智能硬體產品,分別是智能心率手環和智能心率耳機HiFi,加上咕咚此前陸續發布的智能運動BAR、智能跑鞋、體脂秤等智能硬體,咕咚在智能硬體上已經形成生態化。此外,咕咚成立的Hub開放平臺也已經先後接入了Apple Watch、卡駱馳、佳明、頌拓、宜準等近百家第三方知名運動裝備。

但keep在智能硬體上的進度卻要慢不少,第一款智能硬體K1智能跑步機誕生在今年,加上剛剛發布的體脂秤,keep顯然距離「智能硬體生態」還有一段距離,走的太慢了,這與其以往在健身領域快跑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咕咚走了八年,keep才走了三年,也許時間是一個很好的解釋。但正因如此,咕咚也在不斷擴充自身的智能硬體版圖,以期在關鍵時刻能擰成一股繩向敵人揮去。這次再添兩款智能硬體,於咕咚來說是錦上添花,但於keep來說可能又平添一份壓力。

在智能硬體豐富度上,咕咚要拉開和keep的距離的決心毋庸置疑。因為一個豐富的智能硬體生態,起碼在輔助用戶健身這件事上,會讓用戶更快進入狀態,更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態以及接下來要做什麼。這一點即使是keep也不會懷疑,否則它也不會走在完善智能硬體生態的這條路上了。

第二,大數據價值。

在36kr最近對咕咚CEO申波的一次採訪中,申波反覆強調了一個觀點:咕咚是一家數據公司。為什麼?因為從客觀環境來看,數據是驅動力,AI、大數據這些前沿技術的進化,都是以數據的質和量為基礎的。

咕咚八年,現在有1.5億用戶,積累了50億條運動數據。單從量上面來看,咕咚的確有非常大的資料庫,這些數據的來源無非是APP、智能硬體以及第三方品牌接入。keep用戶數截止目前有1.4億,但是智能硬體數量和發展時長上的落後,讓咕咚在數據量上佔盡了先發優勢。

不過,光憑「數據量」的多少還不足以說明咕咚和keep誰更靠近一家數據公司,數據的質量,其實更重要。拿現在的AI醫療行業舉例,只有給AI「餵」有價值的可靠數據,才能驅動AI進化,更準確地分析出各類病情。

有價值的數據,在健身行業該怎麼定義?在咕咚看來,就是「高維度」數據。何為高維度數據,區別於步數、距離、軌跡這些中低維度的數據,咕咚認為高維度數據包含心率、體脂、血糖等。

更直接地來說,高維度數據是APP難以獲取的,但智能硬體可以,這也是咕咚馬不停蹄豐富智能硬體矩陣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了智能硬體,就能產生高維度數據,加以技術輔助,就能提供多樣化服務吸引更多用戶,用戶繼而持續產生數據。這個完美的閉環,其實就是咕咚一直在追求的一個生態動因。

的確,因為智能硬體種類不足,keep不可能生產太多的高維度數據,因此keep自身的數據挖掘能力多少都會受到限制,自然服務用戶的能力也存在天花板。反觀咕咚,對高維度數據這麼上心,無非是想藉此來打keep們的「七寸」,好在數據上形成一種居高臨下的勢態。

第三,基於數據和技術的產品和服務。

這次咕咚發布的兩個產品分別是虛擬教練——CODOON V-COACH和視頻+數據直播服務——CODOON LIVE,這兩款產品也被咕咚定義為「戰略級」產品。

根據咕咚的介紹,虛擬教練系統包括智能訓練計劃、互動式訓練課程、實時語音指導和運動評價系統等四大智能化的服務。這麼來看,這個虛擬教練系統其實就是基於AI技術的一種智能化健身服務,只不過比起很多純軟體的智能服務,這個AI教練還把硬體加了進來。

比起keep的私人虛擬教練,咕咚仍然還是佔了優勢,原因就在於咕咚把底層的數據和智能硬體搭建得更豐富,所以在此之上的AI教練也因此受益,在服務寬度和廣度上都要優於keep。不得不說,keep在產品高度上並沒有輸給咕咚,但是「底層架構」卻沒有咕咚好。

比起AI教練,CODOON LIVE可能被咕咚視作一個更強力的「殺手鐧」,因為咕咚將其定義為「連接教練和用戶的開放平臺」,還說這是健身行業的首個「數據+直播」服務。具體來看,CODOON LIVE就是讓教練通過直播的形式對學員進行教學,而且因為智能硬體的輔助,加上團體課的形式,仍然保留了強互動性和社交元素。用咕咚CEO申波的話來說:咕咚LIVE是將線下健身房的兩大優勢服務私人教練和團操課程搬到了線上,與線上健身APP的優勢進行了完美的結合。

這麼來看,咕咚仍然認為最合適的媒介是線上,但是它知道如果解決不了1.0和2.0時代的這些用戶痛點,一切都是白瞎,所以把自己的數據服務(基於智能硬體)加了進來。

keep怎麼做的?今年3月份keep在北京開了第一家線下店,主打智能化小團課,課程容量20多人。咕咚和keep,一個回到了線下,一個還在線上。一目了然,keep用的其實是O2O的思維,雖然部分優化了課程模式,但其實和線下健身房沒太大區別。

咕咚顯然不屑於此,所以才有了CODOON LIVE。但是咕咚卻一不小心佔據了一個天時。試想為什麼keep這樣的在線健身軟體能夠興起,一是因為人的惰性,二是因為時間的碎片化,家庭場景反倒成了主流。也就是說,大趨勢是用戶更願意在家裡健身,keep反其道行之,想把大家拉回線下,能行嗎?

以上三點,已經非常明確地說明了咕咚和keep在智能硬體、數據維度和健身教學模式上的差異化,但咕咚的對手不止是keep,還有線下健身房這個強勁的對手。

說來也奇怪,都說大家更願意在家裡健身了,各種高端家庭私教也在一二線城市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因為健身觀念的改善,我國的線下健身房數量和市場規模還一直在增長。

線下健身房雖然互動性高、激勵性強,但是貴、效率低這些問題已經備受消費者詬病,咕咚的AI教練和CODOON LIVE是基於技術的線上服務,所以在成本上佔有更多優勢,而且CODOON LIVE並沒有忘記教學中的互動和激勵問題,取長補短會讓咕咚吸引到那些忠於家庭場景的健身者們。

拋開所有的競爭因素,回頭想想咕咚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入局健身行業,難道不也是看準了行業大環境下的機遇嗎?這個機遇包括兩點,其一就是整個全民健身的重心逐漸向家庭場景、輕模式傾斜;其二就是現有的在線健身模式不夠完善,否則咕咚也不會率先3.0模式了。

不過話說回來,咕咚雖有野心要大幹一場,但並非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要成功超車,咕咚還得想明白兩個問題

一系列產品的鋪墊下,差異化是打出來了,想開創健身3.0時代的咕咚也一幅勢如破竹的樣子,但有一個事實無法忽略,在健身賽道,keep比咕咚起步早。

所以要成功超車keep,咕咚還必須想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keep營銷能力極強,咕咚要怎麼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

為什麼要提到營銷能力,keep僅三年就發展成了一個超級App,有1.4億用戶,而且比keep更早入場的健身軟體不在少數,但卻是keep成為了「最快的那匹馬」,其營銷能力可能要居首功。

在keep的強大營銷能力下,其呈現給外界的品牌形象是年輕有活力。反觀咕咚,太過於低調,反倒有股「中年男人」的味道在裡面,沒有去把自己更多地推銷給市場。但是現在進到健身行業了,這個市場內的用戶大多都是年輕人,咕咚必須要學會取悅他們。

既然要取悅他們,咕咚必然要去更積極地改善品牌的形象。是像keep那樣去策劃更多年輕化的品牌營銷事件,還是說咕咚要另闢蹊徑去討好年輕人?咕咚應該要仔細考慮好這個問題,雖然現在咕咚有1.5億用戶,但假設計劃再去拉5000萬的年輕健身用戶,如果不具備合適的營銷能力,咕咚可能就走的相對較慢了,這不是咕咚想要的。

第二個問題,整個涵蓋軟硬體、視頻、數據和技術服務的產品生態,到底能在keep們的輕健身土地上撕開多大的口子?

咕咚的野心到底是什麼?肯定不止是打敗keep這麼簡單,大概率是要吃下足夠多的健身市場蛋糕,成為健身行業的「BAT」。有理想總是好的,但是現在這一切還沒有發生,咕咚胸有成竹的整個產品和服務生態,最終能收割多少用戶,又能在市場獲得什麼站位?

咕咚只有想清楚這個問題,才能更好地制定戰略,奪取更多的高地。假設咕咚意在快速佔領足夠分量的市場份額,與keep抗衡,那麼咕咚可以先從自身所擁有的1.5億用戶下手;假設咕咚想借3.0健身模式一躍成為健身行業的超級霸主,那麼咕咚在全面提速的基礎上,可能更需要專注自身的產品進化。

只要這兩個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彎道超車對咕咚來說,絕非一件難事。

咕咚VS keep們,閃電戰還是持久戰?

咕咚前腳宣布進軍健身,keep們後腳肯定會緊張地動起來。

但keep們到底該緊張什麼?是咕咚的產品生態,還是說咕咚的1.5億用戶基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keep們真正需要緊張的,其實是咕咚野心的邊界。

咕咚的野心,怎麼去衡量,CEO申波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咕咚不是競爭者,我們做好基礎設施,賦能健身行業。」這是申波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

基礎設施是什麼意思,好比陽光和水,是生存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且基礎設施、賦能的概念,其實都出自BAT這樣的巨頭口中。咕咚的野心很明顯了,就是要成為所有人的必須,起碼要把健身行業做滿。

但縱使咕咚有此野心,年輕氣盛的keep們會束手就擒嗎?誰能說keep的野心不大呢?況且咕咚面對的對手也並不只有一個keep。野心對野心,獅虎狹路相逢也好,群狼雄獅對峙也罷,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這是一場持久戰,還是一場閃電戰?咕咚和keep其實有著一樣的訴求:速戰速決、擊敗對手。但商業競技場風雲變幻,稍有差池就可能前功盡棄。也許咕咚的發力給keep帶來了足夠的壓力,從而讓keep換了賽道,那麼這可能就是一場閃電戰;也許咕咚的挑釁激起了keep的鬥志,那麼這可能就是一場持久戰。

雖然過程存在無數種可能,但既然仗打起來了,就沒有講和的餘地,結果其實很簡單,咕咚和keep只能有一個勝者。咕咚到底能在keep們的輕健身土地上插多少旗子,還須靜觀其變。

相關焦點

  • 從電商和社交看咕咚、keep們的痛與愛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澱之後,咕咚和keep們將會在電商和社交功能的挖掘上更進一步,為熱愛體育運動的人們提供更加親民的服務。其中,咕咚和keep分別作為細分和綜合領域的兩位重量級選手,值得研究,而在電商和社交這兩個角度下,我們或許能將他們看得更清楚。從電商功能看:轉型困難,發力不足據悉,在運動健身軟體市場,頭部玩家主要有悅跑圈、咕咚、樂動力、keep等,隨著國內加入體育運動的人口不斷增多,人們對體育用品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
  • 咕咚和Keep,是時候盈利了
    咕咚果斷在2012年「拋棄」了PC端、推出「咕咚APP」。並且在2013年發布了第一款運動手環,開始構建「硬體+APP」的生態。咕咚手環s和咕咚手環2都很成功,一年就給咕咚帶來了數千萬的收入,也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咕咚。但在發布了咕咚手環2之後,沈波再次帶領公司轉向。咕咚毅然決然地「拋棄」手環,專注做軟體和服務。
  • 咕咚和Keep,誰才是國內的Peloton?
    但是從用戶量、模式特性等方面來看,目前國內做得不錯的健身平臺主要有兩家,分別是咕咚和Keep。為什麼要單獨拎出來這兩家,是因為這兩家和Peloton很像,或者說,它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Peloton的影子在。如此說來,咕咚和Keep都是有望成為國內Peloton的,但兩者的基因卻大相逕庭。
  • 產品分析 | 咕咚—立志打造運動健康的「FACEBOOK」
    高度重合的用戶人群,殊途同歸的產品和市場定位,讓keep和咕咚的競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比於更偏重服務健身人群的keep,專注服務跑步用戶的悅動圈可以說有著和咕咚更高的用戶重合度,而遊戲機制的玩法和高度精確的計步準確率,讓悅動圈成為運動領域用戶活躍數僅此於keep的第二大APP。因此,咕咚的競品選擇為:小米運動,keep,悅動圈。
  • 運動類APP寒冬季,咕咚、Keep、Feel們如何才能逆勢而上?
    也正是對市場的樂觀估計,創業者們紛紛下注,最熱鬧的時候,隨便在在App Store裡搜索「運動」兩字,就會跳出來3000多個結果。於此同時,各類資本也「添油加柴」,尤其是2014年,十幾個運動類App扎堆獲得風險投資,其中包括咕咚、去動、跑跑、Feel、約運動等。
  • 坦克世界閃電戰金幣彈屬性 坦克世界閃電戰金幣彈數據介紹
    坦克世界閃電戰金幣彈詳細數據說明 Su-100M1 330的金幣彈是十級MT普遍的金幣彈穿深。作為一個7級車扛著九級炮的車體 即便是懟八級車330依然是無腦穿,然而優... 坦克世界閃電戰金幣彈屬性怎麼樣?
  • 江蘇消保委通報10家運動APP Keep咕咚小米不符合標準
    此次比較試驗的樣品均為線上購樣,由江蘇省消保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從咕咚、keep、小米運動、每日瑜伽、悅跑圈、悅動圈、即刻運動、馬拉馬拉、樂心運動、Fit健身等10個運動APP平臺或者其推介的商鋪購買,涉及運動文胸、運動服裝、運動頭巾、運動手套、運動毛巾、防曬手袖、運動襪、運動髮帶、運動帽、瑜伽墊等10個品類,共計90款樣品。
  • 咕咚、keep 等十大運動 App 售賣商品問題多,江蘇消保委已約談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省消保委從咕咚、keep、小米運動等 10 個運動 App 平臺或者其推介的商鋪購買了 10 個品類,共計 90 款樣品。比較試驗發現,有 47 款樣品沒有達到相關國家標準或者其標稱執行的標準。其中,49 款樣品宣稱具有吸溼、速幹或者防紫外線等功能性,但有 23 款樣品未達到宣稱的功能,涉嫌誇大和虛假宣傳。
  • ——再讀《瑞幸閃電戰》
    身邊沒有瑞幸咖啡館,也沒喝過瑞幸咖啡,只是早前讀過沈帥波寫的《瑞幸閃電戰》。讀了《瑞幸閃電戰》,對瑞幸咖啡頗具好感,打算有機會去大城市喝一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瑞幸咖啡還沒喝,「造假門」已讓它蜚聲海外。為了看清「造假門」,又重讀了一遍《瑞幸閃電戰》。
  • Keep要瘦身
    看似一個極其合理且多元化的營收結構正式keep今天裁員的原因。2014年9月keep上線,憑藉極簡的產品設計,keep在用了2年半的時間就將用戶做到了1億,keep速度成了健身領域獨特節奏,但也就是在此時keep完成D輪融資之後,看著過億的流量,它開始膨脹了。以線上APP為出髮帶點。
  • keep、咕咚等運動APP銷售的商品超半數不達標 江蘇消保委已約談
    報告顯示,省消保委從咕咚、keep、小米運動、每日瑜伽、悅跑圈等10個運動 App平臺或者其推介的商鋪購買了10個品類,共計90款樣品。比較試驗發現,有47款樣品沒有達到相關國家標準或者其標稱執行的標準。本次比較試驗樣品中,有49款樣品宣稱具有吸溼、速幹或者防紫外線等功能性,其中僅11款樣品在吊牌上明示了相關功能,與網頁宣稱一致。
  • 產品分析 | Keep,你的專屬私人教練
    2.2 明確競品因為Keep現在發展的越來越完善,無論是線上線下課程,還是健身周邊的商品提供,也已經大大超越同類競品,但是國內還是仍有幾款產品對keep所佔領的市場虎視眈眈,譬如咕咚運動,悅動圈,其業務:
  • 重量僅240克 咕咚智能跑鞋21K超輕款體驗
    如果大家談不上跑步裝備黨的話,但最基本還是需要一雙合適的入門級跑步鞋。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款來自咕咚最新推出的——咕咚智能跑鞋21K超輕款。而我個人更看重這雙鞋的原因是「智能」二字以及與咕咚APP的無縫對接。
  • 咕咚X3,入門跑友的「悶騷」裝備!
    咕咚不只是一款在跑友圈裡最常用到的 App,它還是一家智能設備廠商,推出了咕咚跑鞋、咕咚智能手錶等一系列頗具特色的運動專屬產品。下面,老Q 就跟大家聊聊咕咚X3 這款智能手錶!1.悶騷的外觀先來一張開箱圖,咕咚X3 採用了方形包裝盒,盒子上有咕咚的英文拼寫,黑綠搭配非常酷炫。打開包裝盒,裡面的物件很簡單,總共四樣——手錶、充電器、說明書和一本跑步手冊(旁邊的小擺件是拿來充數的)。值得一提的是,跑步手冊對於初入跑圈的小夥伴很有用。
  • 運動無限,咕咚陪伴-咕咚智能運動手錶X3測評報告
    今天的這款來自咕咚的智能運動手錶X3,不僅方便我們掌控自身運動數據,而且還可以利用咕咚平臺進行運動數據分析,提高出自身運動能力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還能在這裡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X3外包裝整體採用純黑色的抽屜式包裝,咕咚綠的抽條輔以點綴,盒子正面是手錶的簡易的產品圖,中間則是綠色的LOGO外包裝背面標籤則是產品的名稱、型號、廠商、條形碼等信息。包裝盒側邊是咕咚綠色的抽條,拉動抽條可以將盒子側拉出來。
  • 咕咚造句和解釋_咕咚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六-20、咕咚)2、最後問兔子,兔子說:「是我聽見的,『咕咚』就在那邊的湖裡。」(出自: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六-20、咕咚)3、大象說:「沒看見,大夥都說『咕咚』來了。」
  • 輕量緩震,運動更高效--咕咚21K超輕版體驗
    跑步運動目前變成了潮流,這項運動不分年齡和性別,無論晨跑,夜跑,我們都需要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在跑鞋的選擇上很多跑友會有所顧慮,自己的腳適合穿什麼樣的鞋子呢?對於初級跑者來說鞋子的選擇還是非常重要的,初級跑者經驗少需要防護性較好,包裹和緩震強的鞋子,對於長期堅持運動的跑者來說需要輕量化一些的跑鞋。
  • 倫敦閃電戰:德國襲擊倫敦時的真實場景
    在閃電戰中,倫敦人躲在地鐵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8個多月裡,倫敦一直是德國轟炸機無情空襲的目標。德國人將這次轟炸行動稱為「倫敦閃電戰」。德國人取名「閃電」一詞,意在挫傷倫敦人的士氣,迫使他們撤軍和投降,但德國人大大低估了英國人的應變能力。
  • 心率監測、睡眠監測,咕咚智能手錶F4給您貼心服務
    前沿作為打工人的我們對生活充滿著各種嚮往,去追尋新的事物、去提升我們的幸福度,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為了家人的幸福朝九晚六、三點一線的努力拼搏,但是在拼搏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體健康,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 體溫測量,更懂健康——咕咚智能手錶F4開箱上手
    除此之外,包裝盒其實也沒有什麼需要特別講的點了,在包裝盒的正面就是咕咚智能手錶F4的產品渲染圖,整個包裝盒的設計是方方正正的,包裝盒的配色也是以黑色為主,希望能推出白色的包裝盒配色,這樣看起來會更加的舒服好看,整個包裝盒其實還是比較的小巧,非常方便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