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要拼媽,你們卻都在拼爹

2020-08-21 吳鳳琴老師

前兩天,有人在網上發問,在家庭教育裡,到底是爸爸的責任大,還是媽媽的責任大。我回答,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雙方各有各的責任,如果一定要說出誰的責任更大,那媽媽的責任無疑是更大。

前幾年出差,經常看見窗外的民房牆上寫著:女孩是祖國的未來;關愛女孩就是關愛未來等類似的標語。當過母親的人都知道,讓一個嬰兒不哭不鬧的最好辦法就是媽媽抱她。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母親生出來的,對母親有天然的依戀,天然的依賴。母親的氣息、性格,無疑對一個人終身的成長都會有不可磨滅的烙印。

母親培養一個孩子基本的責任心,基本的禮貌和原則。

很難想像,一個終日不著家,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母親,會培養出一個有責任心的女兒。一個人小時候的基本底線和原則,都是母親建立起來的。如果一個沒有原則和良知的,強勢的母親,又遇到一個懦弱無主的父親,無疑對孩子是一場災難。

新聞裡,自己的孩子碰到一個年輕女孩的屁股,反而被母親破口大罵:長這麼醜,誰會摸你,然後掄起包就打女孩,而且全程是當著自己孩子的面。

1997年12月9日,《雲南法制報》刊發報導《可憐天下父母心——孫**父母訪談錄》,文中,孫母對自己兒子所犯的罪行表示了震驚、憤慨和譴責。

1998年初,《南方周末》以《昆明在呼喊:剷除惡霸》為題,曝光了孫**在昆明惡行。文中提到,孫的母親多次找到有關辦案人員,要求翻看有關孫的案情材料及索回孫被警方扣留的一些物件。

2019年5月16日,《南方周末》再度發文稱,每次犯事之後,都是孫母在背後為其四處活動奔走。


但最終,孫母被判處有期二十年。孫被判極刑。

很多曝光出的大案件或小新聞事件,挖掘後都有母親的影子。

母親教會孩子善良和同情心。

小學四年級的童童喜歡騎自行車,恰逢暑假她幾乎天天出去騎車玩。

一天童童照例去外面騎車玩,到點還沒有回來,童童的媽媽李女士有些擔心,正要出門去找時接到一陌生電話,說自己是派出所民警,有人懷疑童童騎車撞了人,現在和傷者一同在醫院,必須要家長過來一趟。李女士聽了之後二話不說便急忙趕到醫院。

原來童童和往常一樣在小區後面騎車玩時發現前面有位老人不小心自己摔倒了,坐在地上起不來。童童趕緊過去幫忙,將老人扶了起來。沒想到老人的家人剛好出來叫老人回家吃飯,他們便一口咬定是童童騎車將老人撞倒的。童童嚇得抓著媽媽的手一動都不敢動,只是一個勁的搖頭說:媽媽相信我,我沒有撞倒老爺爺,急的眼淚不住的往下落。

老人的子女見到李女士之後紛紛圍了過來,說老人的手臂骨折,李女士必須要為此負責,只要李女士一次性拿兩萬塊錢出來這件事就可以一次性解決。民警說事發地點沒有監控,也沒有目擊證人,只有童童一個人在場,他們也沒有辦法。

甚至有人呵斥童童,童童嚇得大氣都不敢出。這時候李女士說我相信我自己教育的孩子,她從來都沒有說過謊,她說沒有撞人就一定沒有撞人。你們既然一口咬定是我的孩子撞了人,那這錢我可以出,對作惡的人我不會有內疚之心,之所以答應出這筆錢,是因為我不想讓這麼小的孩子背負任何的心理負擔,我們只是用這錢來保護孩子脆弱、童真的心。

之後她轉身對童童說,孩子別怕,媽媽相信你,以後遇到同樣的事你依舊可以大膽的去做,就像媽媽之前教過你的一樣,人不能沒有同情心、沒有愛心。之後的事只是我們大人之間的一種遊戲,你不用擔心。小姑娘聽後一邊哭一邊點頭。

在醫院圍觀的人群中有人錄了視頻,並將該視頻放到網上,引起了一番熱議。有人讚揚李女士的表現,有人指責老人及其家屬,也有人懷疑小女孩是否在說謊。

不久之後事情出現了轉機。原來一小夥當時開車剛好路過此處,他看到老人自己摔倒後是小姑娘跑過去將人扶了起來,當時以為老人沒事就沒有太在意,而行車記錄儀剛好錄下了事情的經過。小夥的行車記錄儀視頻放到了網上,還原了事情的經過。

真相大白後,網友一致聲討老人及其家屬,並對李女士大加讚賞。

當社會不善良時,或許母親還需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前提下的善良和同情。

並不是每一次都會有行車記錄儀。不是每一次都會得到對方的理解。

夢鴿

母親教會孩子自律。

自律能力,是一個是貫穿一個孩子整個學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每個父母都想讓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但自覺性,也就是孩子自己的自律能力,已經決定了小學初中高中,一個母親的勞累程度。古人云,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三歲看大,7歲看老,如果我們在一年級之前,培養好孩子的基本自律能力,那麼何愁他在課堂上不聽講不自律呢?又何愁他的書包整理的不好,他的寫字桌打掃不乾淨?

有一個大佬曾經說過,對孩子的教育,小時候越努力,長大越不需要努力。

一部分考入北大清華等頂尖名校的學生,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基本上初中以後就不怎麼管了。這就與初一之前,母親對他的生活、學習、自律能力的培養有極大關係。

嚴家無悍虜,慈母有敗子。

說的是:嚴厲管教的家庭,不會出現強悍不羈的奴僕,慈祥母親過分的溺愛孩子,也會使孩子有可能成為敗家子。

母親要有愛,但並不是溺愛,溺愛孩子並不利於孩子的獨立自強,從這一點來說愛就會變成害,愛的越多害的也越多。上一個案例中的孫**,就是無限制的溺愛,導致孩子最終步入黃泉。自己的老年要在監獄中度過。包括著名歌手夢鴿和李雙江之子等等,有太多太多的公開案例。


拼爹拼不過,所以就要拼媽

「拼爹」是一個人成長中,家庭經濟、權利背景作用誇大的說法。中國有6億人平均月收入低於1000元。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半中國人屬於普通家庭。普通家庭何談金錢和權利,能勉強溫飽,沒病沒災已經算是萬幸了。所以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拼爹是不存在的,因為你想拼也沒的拼。拼爹拼不過,所以就要拼媽,拼媽的什麼?拼媽對孩子天然的影響和教育。拼媽對孩子一生的素質的培養,做人守信、做事堅持有方,自律獨立,善良等。


當我們把課本上的知識都忘掉,那麼剩下的,就是我們學到的。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學習又學到了什麼?當我們把課本上的知識都忘掉,那麼剩下的,就是我們學到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當老師,也不搞尖端研究,也不靠課本上的函數、方程等等去謀生吃飯,所以學到的真正的東西,是來源於家庭一點一滴的培養,來源於父親母親的做事風格,來源於題目中的方法邏輯對思維的鍛鍊的結果。

支撐支撐一個人短期目標的是學歷或知識,支持一個人長期發展的,是母親的培養,家庭的培養。

相關焦點

  • 一年級開學兩周,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拼爹拼媽!
    上學前,很多人都說讀這個學校,就是拼爹拼媽。心裡暗暗想,反正我沒錢也沒什麼拿出去拼的。但幾天下來,我理解了大家口中的拼爹拼媽。一要拼爹媽的時間,一個是接送,學校因為沒有午餐,包括中午接送次數,一天就得8趟,中午11點10,下午16點40,都是下班未到的時間點,一個是回家作業,雖然一年級的晚託解決了大部分作業,但回家的運動打卡、閱讀打卡、剩餘作業等各類也是需要專人陪伴才能完成的。二要拼爹媽的才藝。
  • 拼爹拼媽是拼娃的基礎,但更重要更有效的是拼娃的學習習慣
    正如節目中孫紅雷說的那樣:「現在站在前排的你們,和你們自身的努力沒有任何關係。」言外之意:那些孩子們之所以站在了前面,是因為來自父母的支持。真的,拼娃之前肯定是一場拼爹大戰。首先,你得有個學區房,讓娃有個不錯的對口小學和對口初中。誇張如漢口,據說有的對口小學好的,對口初中不太好,對口初中好的,對口小學不太好。
  • 教育,就得拼爹拼媽
    01拼父母的教養與言行英國作家波伊斯說過這樣一段話:「任何人,不論多麼博學,只要他的學問和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從蘇洵的身上,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件事,最高級的教育是拼爹。第一,父親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第二,父親的眼界決定孩子的未來。第三,父親的格局影響孩子的命運。
  • 幼兒園裡的「拼爹拼媽」知多少
    也有家長直接拿個繪本充數,還有的家長就用兩張紙簡單的畫了兩張畫,還有三個不同班級的繪本竟然是同一個內容,想必這幾個家長都是從網上搜的所有的班級的小朋友,都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繪本展示區,有些小朋友會拿著自己的繪本給同學看,「這是我爸爸畫的烏鴉,一個小男生驕傲的說」
  • 真正的拼爹拼媽,其實拼的是眼界和格局
    可我就是孤注一擲選擇了國際化大都市,我瞭然孟母的苦心:所謂的拼爹拼媽,拼的不是誰更能為孩子傾其所有當年在學校,我們班有一個所向披靡的學霸,每天走路去圖書館的路上都要和陌生人比賽,是個自律性和智商雙高的人。
  • 小學面試要家長帶學歷證書?孩子拼爹拼媽,爹媽拼什麼?
    出錢,出時間這都不需要說,即便是上學了,在家長群裡也是保持活躍度,積極配合學校的一切要求。這條消息曝出之後,網上熱議,也有人質疑:現在孩子上學,還要考核父母的學歷了嗎?是不是如果父母的學歷不夠,會影響到孩子的入學呢?根據最新的反饋來看,校方表示:「面試是不看家長學歷的,要求帶學歷只是登記,以後搞活動的方便聯繫。」校方並沒有明確表示要篩選家長學歷,擇優錄取。
  • 原來這些高考狀元真的是「拼爹」啊
    現在,一個狀元的養成需要拼爹拼媽。在這裡,「拼爹拼媽」不是指家裡有礦,也不是父母位高權重而是指父母所營造的家庭氛圍2018年高考狀元熊軒昂在接受採訪時說過「我父母都是外交官,從小給我營造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包括我這種學習習慣、性格上的培養,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
  • 讓家長開直升機進校科普,是為孩子「拼爹」「拼媽」打開了通道?
    箇中原因,有孩子在學校讀書的家長估計都能理會。學校動輒徵用學生家長資源,有轉嫁責任之嫌,把本該由學校承擔的工作推給學生家長。學校倒是省錢省事省力了,卻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負擔,而學生家長並沒有為學校「擔活」的義務。學校即便需要家長幫助,也應該是自願的、有償的。學校活動是公事,相對而言,家長資源是私人的,公是公,私是私,應做到公私分明。兩相混淆,模糊家校邊界,容易讓人對學校產生負面聯想。
  • 幼兒園畢業走紅毯,家長帶著孩子盛裝比拼,網友:拼媽時代
    最可怕的是,現在這種攀比的現象越來越常見,並且「拼爹拼媽」逐漸進入小齡化。「拼爹拼媽」時代進入小齡化原因是每次李先生騎電瓶車送孩子去上學,同學都會嘲笑兒子,別的爸爸都開轎車。李先生無奈道:「你說,這叫什麼事啊?」
  • 春季是孩子竄個的黃金期,拼爹拼媽不如做好3件事,助力孩子長高
    春季萬物都在萌發,生機勃勃,這時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細胞的功能都在活躍,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明顯加快,血液循環加快,呼吸和消化功能也有提高,體內生長激素分泌增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也證實,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其中春季(3-5月)長得最快。
  • 孩子不拼爹拼什麼?拼媽啊!滿足這幾點的媽媽最讓孩子驕傲!
    母親認為女孩子嫁得好就行,結果女兒結婚三次都離婚了琳達媽媽認為,女孩子只要嫁得好就行了,學習再好最終也是要嫁人生子的。後來琳達高中畢業就嫁人,但時間長了,琳達除了逛街美容什麼都不會,很快男方就跟他離婚了。後來琳達又結了兩次婚,都沒能長久。
  • 高峰花式誇郭麒麟不拼爹拼實力,郭德綱炫娃姿勢好高級
    高峰花式誇郭麒麟不拼爹拼實力,郭德綱炫娃姿勢好高級 文丨悠悠閒雲 任何時候出行都像是皇宮裡的帝王后妃出巡一樣:除了引起擁堵,身邊還有大堆的助理保鏢,對年輕人極具誘惑力。
  • 拼媽時代你落伍了嗎 榆林市民稱當全能媽媽不易
    「女兒就讀的幼兒園舉行親子手工大比拼活動,看著女兒滿滿期待的眼神我焦急萬分,幼兒園都開始『拼媽』了,我想說自己完全落伍了。」近日,榆林市民邢女士在論壇發帖訴說「拼媽」道路上的艱辛與苦惱。繼「拼爹」之後,「拼媽」一詞又浮出水面。
  • 幼兒園畢業典禮,讓寶媽帶娃走紅地毯,網友:「拼媽」時代到了
    前段時間有網友把某個幼兒園的紅地毯之爭分享到網上,引起網友的爭議,有的網友認為這樣太誇張了,就一個簡單的畢業會,搞得像明星走紅紅地毯那樣;也有的網友認為現在就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孩子在紅地毯上的表現就是他的競爭力,而「拼媽」的時代也到了,媽媽不僅要有顏值、氣質,還要有才華。
  • 幼兒園畢業典禮,家長走紅毯走紅網絡,網友:拼媽的時候來了
    導語:上一代人養孩子的時候,總是隨心所欲,覺得無論怎麼養都差不多,只要孩子能健康就行。然而現在的人在養孩子的時候,不僅要孩子足夠優秀,還會強迫自己變得優秀。因為大家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的話,孩子未來的路可能會有些難走。於是,「拼爹」和「拼媽」這兩個詞就誕生了。
  • 幼兒園搞畢業典禮,家長「千奇百怪」走紅毯,網友感慨:拼媽時代
    很多小朋友的媽媽都來了,但媽媽們的穿著非常的隆重。有穿禮服的,有穿旗袍的,就連穿最普通連衣裙的媽媽手裡拿的都是一個某奢侈品牌的包包。」時代7年前,網絡流行一個詞語「我爸是李剛」,那時候人人調侃「拼爹」的流行。
  • 幼兒園畢業典禮,家長帶娃盛裝走紅毯,網友:拼媽的時代來了
    無論拿孩子的成績,長相來攀比,還是父母拿自身的經濟實力來攀比,他們總要在自己能比得過其他父母的領域&34;。01.而攀比的風氣就連在象徵著純真與稚嫩的幼兒園中也存在。,而網友們也是紛紛調侃道:現在不僅拼爹了,拼媽的時代也來了。
  • 選擇「拼爹」結果各不同
    從古至今的傳承以致於現在的父母更是拼了身家性命也要購的學區房,也正是體現出了家裡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的父母對孩子在品性、習慣、性格等方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決定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多遠,可能跟成績無關、金錢能力家境無關,卻與家教與門風有關。
  • 牛娃養成路上,如何科學的「拼爹」?
    教育語境下的拼爹,可不是王思聰王健林式的遺傳,也不是裡皮父子的權勢庇護…我們要講的「拼爹」,是幫助孩子更好的長成他該有的樣子的「拼爹」,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化資產就已經代表了很多。說到這裡,我們有必要來看下教育意義中的「拼爹」的真相。
  • 李光洙拄拐上節目,明明可以拼爹非要拼命
    偶遇李光洙出院的粉絲,拿到了光洙的口罩籤名李光洙的拼命是有目共睹的,從最初的高臺跳水中流露出的白痴眼神到和傻瓜天熙的剃鬚泡對決,再到泥潭大戰和麵粉大戰,作為隊中晚輩的李光洙(當然現在有全妹和小不點墊底了),一直都衝在拼命隊伍的最前端。讓人一度會忘記他富二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