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負面情緒:消沉抑鬱只是人生路上的短暫「紅燈」

2020-08-28 夸父的行囊

引子

娜拉從一所211名校的中文系畢業後,進入一家頭部廣告公司從事策劃。廣告行業競爭激烈,公司常年保持10~15%的淘汰率。儘管娜拉學習能力很強,不久就能獨當一面,但還是經常加班、熬夜。同事們玩命兒工作的環境壓力,加上自己的完美主義,娜拉的精神負擔越來越重。晚上失眠,整宿琢磨還沒完成的工作,工作狀態明顯下降。

她被安排到外地接洽一個新客戶。本應是鍛鍊提升的好機會,卻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她深怕表現不好給公司造成損失,焦慮演變成了恐懼。新業務沒有談成,在自我懷疑的重壓下,娜拉崩潰了。

她開始害怕出門,不敢見陌生面孔;一個人會長時間發呆;簡單的日常小事變得困難無比,要下很大的決心才能做到。

很多人對「抑鬱症」的最初了解,可能來自張國榮。他在自傳裡寫道,

每逢遇上一些朋友聊天,他們會問我為什麼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我想自己可能患上了抑鬱症,至於病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不滿。

另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是崔永元

1999年,紅遍全國的《實話實說》經過了巔峰時期,收視率開始走下坡路,崔永元感前所未有的焦慮和危機。2001年,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崔永元從睡眠障礙發展到了嚴重的精神抑鬱,服用鎮靜類藥物沒有緩解病情,反而傷害了身體。他很難控制注意力,有一次在節目中與嘉賓交流時,精神恍惚的崔永元多次忘記對方剛剛說了什麼。

後來他回憶說,那時經常一回到家就把頭往牆上撞,罵自己沒用。


01 什麼是抑鬱症?

與一般意義上的病症不同,抑鬱症並沒有明確、可測量的病理診斷標準,既無法準確地在身體上定位,也無法清晰定義病理特徵。

抑鬱症更像是「疑似病例」,雖然出現發燒的症狀,但未經檢測確診——沒有檢測的手段,無法確認病因。心理醫生或者精神科醫生,只能依靠自身經驗和問診,作出主觀性的判斷,所依據的是目前公認的三個典型症狀:

一是情緒低落,經常處於消沉、萎靡的狀態,疲憊無力,對所有事情都沒有興趣,即使以前的愛好也無動於衷。

二是嚴重程度,普通的情緒低落不會影響社交能力,而抑鬱症往往對人際交往、自主行為能力造成損害。

三是持續時間,通常認為上述表現連續半個月以上,就大體上可以判斷是抑鬱症。

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心理障礙的患病率為4.06%,比前兩次調查時的萬分之幾相比,大幅上升。按全國14億人口換算,相當於5600萬人。而且,4.06%是調查時報告病例的比例,如果按照累計病例(歷史病例)計算,累計患病率達到7.37%,即有1億國人曾經或正在經歷某種心理障礙。

在各類心理障礙中,抑鬱症是最常見的類型,患病率約2%,超過七成有復發的可能。

02 抑鬱與抑鬱症:情緒VS.心理障礙

科學地區分抑鬱和抑鬱症,是解決這類問題的第一步。抑鬱和抑鬱症彼此關聯,但是不同的兩種精神狀態。

抑鬱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當個體面對失敗、挫折、壓力時,常常會出現這種表現;抑鬱症是抑鬱情緒長期鬱積、得不到有效疏導和處理而產生的心理障礙,是抑鬱的過度表現。心理障礙是個體心理與社會互動中出現重大衝突的結果,是情緒紊亂、無法協調自身行為的病理化症狀。

具體來看,從一般的抑鬱發展到抑鬱症,多與以下兩方面因素有關:

一方面,遺傳因素和生物性因素(例如大腦的情緒調節功能異常),決定了每個人所能承受的壓力水平——閾值。一旦壓力超過了這個基準(例如發生重大變故),抑鬱症的概率就會大幅升高。

人的情緒受到很多與生存、繁殖有關的因素影響,例如陽光、溫度。北歐高緯度國家的抑鬱症發病率比其他地區更高,就與白天時間段的光照少、冬季時間長有關。另外,人在生病的時候,總會感到低落、萎靡,這正是情緒系統在發揮調節作用,提醒你要放鬆下來、好好休息。

另一方面,社會性因素對情緒塑造和轉變也起著很大的作用。現代社會生活的節奏與壓力,與人體的自然要求、情緒系統之間存在明顯的衝突。有人說,人類是帶著石器時代的大腦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

近年來心理障礙患者數量上升,與社會轉型加快、傳統的人情文化衰落有很大關係。過去的密切人際關係網絡,在大規模城市化、人口流動、生活方式轉變等因素的衝擊下,變得更脆弱、動蕩、不穩定。

在職場中,同事之間很難建立親密關係;在社區鄰裡之間,缺乏信任、有效的支援體系,人際關係斷裂。整個社會猶如大小的漩渦匯聚而成的激流,人與人很難建立穩定、信任的關係網絡。同時,睡眠時間少、工作壓力大、生活俗務繁冗不堪,這些都導致人們的精神負荷越來越重,情緒調節系統頻頻「爆燈」,出現抑鬱症狀的人越來越多。

03 大腦:情緒的生理基礎

從大腦結構來看,與抑鬱情緒密切相關的有三個區域:海馬體、杏仁核和丘腦。


海馬體:在處理長期記憶、回憶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精神壓力會抑制海馬體產生新的神經元、以及現有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導致海馬體變小。平均而言,抑鬱症患者的海馬體比正常人的小10%左右,抑鬱發生的次數越多,海馬體越小。

杏仁核: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與憤怒、愉悅、悲傷、恐懼等情緒相關。當人們回憶起有強烈感情的情景時,杏仁核就會激活。

丘腦:丘腦負責接收來自感官的信息,並傳遞到大腦皮層的相關區域,控制語言、行為、運動、思維等高級認知活動。

基於這些新的研究,科學家將促進腦部神經元生長、改善神經元之間的信息交換,作為抑鬱症藥物的開發研究方向。

04 演化:情緒的積極意義

了解了作為情緒的抑鬱與作為心理障礙的抑鬱症的不同之處,以及情緒的生理機制,我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是,為什麼會產生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它對人類而言究竟有什麼意義?

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看,人是一系列適應、調整、演化的產物,除了物質性的身體,還有認知模式和情緒調節機制。

情緒是人體對外部世界的反應機制,是個體與環境之間關係的信號燈、指示器:當兩者彼此協調、平衡時,我們感到愉悅、積極的情緒;當兩者失衡、出現矛盾時,我們感到焦慮、挫敗、憤怒等負面情緒。

因此,情緒也是生物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提醒我們壓力已經超出自身的承受閾值,必須採取行動,作出改變、調整。試圖消除負面情緒不僅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險的。如果我們失去了對抑鬱、悲傷、焦慮的感知,與麻木不仁有何區別?

具體來看,負面情緒的作用和意義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負面情緒是一種保護機制,通過緩解衝突、使衝突降級,使對抗中的失敗一方選擇認輸而不至於戰死(從生存的角度保護了失敗者);

第二,負面情緒是一種停止機制,阻止個體追求超出個人能力、不可實現的目標;

第三,負面情緒是一種認知方式,將我們帶入「反省心智」,促使我們更好地分析環境,特別是在面臨複雜的情況時。

將這三方面綜合起來,我們就能看出,負面情緒也有「積極意義」,即驅動人的行為向正確方向開展。

在這個意義上,情緒,是行為的組織者、協調者積極情緒是對正確行為的獎勵,鼓勵個體採取行動;負面情緒是對錯誤行為的懲罰,制止、約束行為繼續發生。當情況不利於個體時,負面情緒的出現,是對當事者的警告,停止行動,不要再做無謂的努力。

而且,負面情緒幫助人們更好地分析環境。心理學實驗表明,情緒低落(呈現一定程度的抑鬱)的人能夠更準確地評估自身能力,而情緒正常的人則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

在生物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中,在資源有限、競爭激烈的世界裡,這樣的自我保護機制對生存繁衍是至關重要的。

但事實上,我們已習慣於把抑鬱「默認」為一種不良反應,必欲除之而後快。這種認知模式,正是抑鬱問題難解的根本所在。這導致很多有抑鬱症狀的人不願意求助,怕被貼上「精神缺陷」、「心理障礙」的標籤,自己在泥沼裡越陷越深難以自拔,病情越來越重。

05 情緒 VS. 理智

除了情緒,人類的行為還受到另一個系統的影響——理性,或者說意志。

當人們主觀的判斷與情緒發生矛盾時,人們可以選擇按照哪一個系統的指令行動——取決於人定勝天的意志與機體本能的情緒之間的較量。

如果兩種力量難分伯仲,情緒將會被激發到最大化——像聖鬥士的小宇宙爆發,導致所有的行為動機系統「宕機」、「大罷工」,人會喪失做任何事的意願,乏力、疲憊、反應遲鈍。情緒像一個黑洞,吞噬了全部動機,人會變得如同行屍走肉。

那麼問題來了,鍥而不捨、意志堅強不是一直被視為人類的美德嗎?我們不是一直被鼓勵要迎難而上、不畏險阻嗎?

愚公移山

儒家講究「中庸之道」,《孟子·盡心上》雲,「於己能中正平和,於人可兼濟天下。」 老子也崇尚「柔弱勝剛強。」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凡事都要講究「度」。意志是勇往直前的動力,但不看實際情況的盲目死磕、乾耗,就是「愚」了。橡皮筋雖然彈性很大,但不能無限拉長。人的心理也是一樣,一旦超過了自己的承受力,就會崩潰、解體。爭取上進是好事,但是,別跟自己太較勁。

負面情緒,如同紅燈,警告我們停下;正面情緒,如同綠燈,促使我們一往直前;理智,如同交通警察,全盤考量、權衡利弊,作出使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06 對待負面情緒的正確之道

雖然情緒系統是演化的結果,我們無法控制它,但這不是說我們就無能為力,任由情緒驅使。

由於情緒對身體內外部的很多因素敏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調節情緒的方法,例如,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調整過高的預期和目標、給自己更大的容錯空間等等。

現在的情緒是過去行為的結果,只有從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出發,才能真正扭轉不利的情緒。而不管採取什麼辦法,都是從「改變」入手,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認知和行為,否則,改變不會自動發生。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擺脫抑鬱的困擾、折磨,是因為自己跟自己較勁,不甘心、不願意承認失敗,反覆給自己「施咒」:「為什麼是我?」 「我這麼盡力了為什麼還是失敗?」 「為什麼我還不是不能放下?」

正如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的一次總動員,抑鬱也是一次對身心的全方位考驗。經過了這樣的「破壞性的重建」,就會對未來的困難阻礙有更大的耐受力,增強抗擊打力。

情緒是大自然造化給人類的饋贈。負面情緒的價值在於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告訴我們自身與外界的關係失調、失衡了,需要作出改變,否則身體將面臨傷害。

這樣天賜的稟賦,我們理當珍視、善加利用才對。

回到文章開篇娜拉的故事。

後來,家人把她送到醫院接受精神科治療,半年以後才逐漸好轉。她最終想明白了,為什麼一定要優秀?為什麼不能承認,我沒那麼優秀、我可以不必那麼優秀?想通了這些問題,她不再委屈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儘管有時還會情緒低迷、消沉,但沒有再出現「跳樓」之類的念頭。


相關焦點

  • 抑鬱的情緒需要宣洩嗎?通過三個例子說明,宣洩後能緩解抑鬱情緒
    抑鬱的情緒需要宣洩嗎?如何來進行宣洩?最近在網上收到一位來訪者的信息,來訪者這樣進行詢問。其實在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時,自己的內心也咯噔了一下,畢竟抑鬱情緒是一種消極的、消沉的、低迷的,如何來進行宣洩呢?但是既然來訪者提出來這個疑問,不免產生一種反向思考:也許抑鬱情緒通過宣洩的方式更有效果呢?
  • 如何管理好負面情緒?你需要認識到這五個點!
    人不能像一個乾燥的車輪一直空轉,情緒就是我們前進路上輪胎裡的空氣,如果它越均勻和諧,我們就會在生活的大道上前進得越順暢。而這樣的情緒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正面的,一類的負面的,而負面情緒的崩潰造成的後果尤為嚴重。有專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之中,他的身體免疫力會受到損害,更容易生病,如果在負面情緒中迷失方向,更是有可能出現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現在想一想,在辦公室裡,在家裡,因為一時的情緒衝動,你曾犯過多少錯誤?如果給你一臺時光機,你是不是希望回到過去,告訴那個發脾氣的自己,這個時候,該管好自己的情緒呢?那麼,情緒是什麼呢?我們如何客觀認識它?我們的情緒為什麼會失控呢?我們怎麼才能管理好情緒呢?
  • 心情總是抑鬱焦慮?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讓人感到鬱悶的事情,可能是上學學業不順,可能是畢業找工作不順,也可能是在家庭中和家人有衝突,時間久了之後,難免會有抑鬱情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關於抑鬱症的那些事。抑鬱症症狀及患病人群調整作息時間我們經常會聽到朋友說「我最近好抑鬱啊」,但是這與抑鬱症卻不一樣。
  • 怎樣對治抑鬱等負面情緒的襲擾
    一種負面情緒一旦形成習慣,在西醫講就是病了,需要吃藥,嚴重的甚至要住院,對個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我來分享一個方法,用來對治焦慮,抑鬱,失眠多夢等負面情緒,不用花錢,但是需要具備意志力和付出勤奮。不管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可以歸納到五蘊裡的受,即被動的接受,比如債務,以及由此帶來的不良情緒。 什麼是五蘊?心經裡講,色受想行識是五蘊,五蘊都是空的,假的,虛幻的,這個「受」也是一樣。話好講,理解起來太費勁。先不管那麼多,就說怎麼治好使,從而讓抑鬱消失掉吧。 主要用觀。因為一開始用止不好使,一下子止的住嗎?那個債在自己身上,麻煩一時半會不那麼容易止,沒那麼大的能量。
  • 為什麼人們不喜歡「抑鬱情緒」?迴避負面情緒會帶來更消極的結果
    抑鬱是一種情緒體驗,大多時候,它指的是心境低落、缺乏動機、感覺麻木。與悲傷、憤怒、沮喪、緊張、焦慮等情緒一樣,抑鬱也是大眾認知裡的負面情緒。人們不喜歡這種負面情緒。人們對於類似「抑鬱」這類負面情緒的討厭,並不僅僅基於上述的個人原因,更多的是因為社會傳達給我們的價值觀。消費主義的盛行註定了這是一個追求幸福的社會,這個社會希望人們能夠快樂而不是悲傷。電視上琳琅滿目的廣告裡,有多少人是愁眉苦臉的呢?舞臺上酣暢淋漓的演出中,有多少是消極黑暗的呢?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有差別的:抑鬱症一般不傳染,抑鬱情緒會傳染
    就比如說:來訪者有很多的情緒問題,這些情緒問題其實是帶有傳染性的。多接觸正能量的人,內心就會變得更加正能量;多接觸負能量的人,渾身都會充滿了負面情緒。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會帶給自己每一天不一樣的心理感受。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有差別的:抑鬱症一般不傳染,抑鬱情緒會傳染
    就比如說:來訪者有很多的情緒問題,這些情緒問題其實是帶有傳染性的。多接觸正能量的人,內心就會變得更加正能量;多接觸負能量的人,渾身都會充滿了負面情緒。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會帶給自己每一天不一樣的心理感受。曾經遇到一位朋友,他問了一個問題:抑鬱症是可以傳染的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直接回答傳染,那麼心理諮詢師都會被傳染了。
  • 在情緒上出現抑鬱症狀,比較壓抑,從「四個層面」來減輕抑鬱症狀
    於是在個人的情緒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抑鬱症狀是一種心理疾病,它的出現有時候是很突然,自己都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察覺到。當發現自己產生持久的情緒低落、意志消沉,那麼就有可能出現了抑鬱症狀。這是抑鬱症狀的典型特徵。長期在家待著,那麼難免會出現各種軀體的不適感,就感覺要發黴似的。
  • 當發現自己有抑鬱情緒後,多問自己這三個為什麼?減輕抑鬱症狀
    所以就會出現很多方面的抑鬱、焦慮。當抑鬱情緒出現的那一刻,其實就是在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一個巨大的反思點。反思自己的成長,反思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出現目前的這樣狀態?抑鬱情緒是長期負面情緒積攢的一個過程,並且沉澱下來,隨後爆發了。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
    病因還在研究當中,但是人們遇到挫折或者經歷重大變故,也可能會導致抑鬱。尤其是女性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曾遭受過虐待或忽視的人群,易得抑鬱症。(當然這並不絕對)抑鬱情緒,顧名思義,他只是一種情緒。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抑鬱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麼怎麼區分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呢?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在哪裡?千萬別自己嚇自己了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千萬別搞混淆了!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就是跟大家講解講解一下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以便掃除大家內心的盲目和緊張。 抑鬱情緒,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它,抑鬱情緒其實是人的一種常態,時不時低落消沉一下,過幾天或者出去散散心、聊聊天、轉移一下注意力,它就消散了,那麼這就不能看作是抑鬱症,頂多就是一種抑鬱情緒罷了。
  • 「抑鬱症」入侵時,身體這3處會「亮紅燈」,學生黨別強裝無所謂
    抑鬱症不同於通常的情緒波動和對日常生活中挑戰產生的短暫情緒反應。尤其是,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疾患。患者可能會受極大影響,在工作中以及在學校和家中表現不佳。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每年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是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 十個抑鬱九個裝?那只是你不懂女人
    面對抑鬱情緒,大部分男生會擇分散注意力,而女性會更容易沉浸其中,反覆思考負面事件,受困於反芻思維。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擅長進行自我表達,更願意對外表述個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所以看起來比男性有更多的抑鬱情緒。還有一點就是,女性具有內部歸因的思維特質,而男性則是外部歸因。
  • 如何管理負面情緒?
    如何管理負面情緒?大任我要好好想一想 。我們都說人嘛,總有七情六慾的,所謂情呢就是我們的感情,而情緒呢又是影響我們感情最重要的一種方面 。我說了那麼多,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負面情緒吧 負面情緒是指一種不積極的情緒和想法,它包含了焦慮,憤怒,悲傷,懊悔,委屈,急躁,仇恨,消沉,恐懼,哀怨,壓抑,緊張等等。他產生的原因呢,就是生活中各種不如意,造成的一系列後果 。如何去控制這種負面情緒?
  • 做一個對負面情緒有警覺的人,讓樂觀帶領自己生活在陽光裡
    當我們為某些事憤怒的時候,我們用理智去調控心中的火焰,以免自己受到傷害;在我們為某些困難挫折而消沉的時候,我們用理智去調控退縮的心態,去找回重新出發的力量。負面情緒會使人沉淪,樂觀一些,讓生活少一些陰暗。這個世界很美好,我們的人生應該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就做一個對負面情緒有警覺的人。
  • 當我們遭遇負面情緒時,我們該如何破?
    但是&34;也如一把雙刃劍,當我們遭遇一些困擾和威脅,會展示出焦慮、憤怒、抑鬱等的消極反應,這些反應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能負面、消沉、麻木的死循環,如果得不到指引、解決方案,將會導致情緒徹底崩潰。,只是我們身體的一個本能反應,所以也沒有必要去刻意尋找消除的方法。
  • 怎樣舒緩抑鬱情緒?
    我們每天都在面臨很多的困難與壓力,難免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尤其近年來,大家對抑鬱症的關注越來越多,也慢慢的對這個名詞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也許很多人已經患有此種情緒或者症狀。 而如果不能及時消除悲傷等負面情緒,就會逐漸產生抑鬱思想,最終會形成抑鬱症。
  • 正確認識自我,做情緒的主人
    關鍵詞:自我意識 情緒管理 人際關係 一、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的察覺和認識,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和周圍世界的關係。 [1]顧錚教授書中提道:「自畫像作為一種表現形式,與人的自我意識的甦醒和確立有著密切的關係。」
  • 這7種異常別忽視,抑鬱不只是情緒低落
    生活中,不少人對於抑鬱症的理解,都停留在情緒低落上和自我懷疑上,其實抑鬱並不只是情緒上的低落 1、 疲憊感 很容易就出現一種疲憊感,這也是抑鬱的一種典型症狀。抑鬱患者在生活中會對生活感到力不從心,身體和心理上都是十分疲倦的,缺乏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