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鄉 愛新疆】「西瓜大王」帶領鄉親闖市場

2020-12-25 天山網

  新疆日報訊(通訊員郭城報導)「從6月中旬開始,每天2—5輛東風大貨車把我的瓜運到烏魯木齊。別看我的瓜地頭價比一般西瓜的市場價還貴,但客戶們還從沒說過二話,現在已經賣完了。」8月28日,說起自己種的西瓜,博湖縣博斯騰湖鄉庫代力克村村民尤努斯·馬木提特別自豪。

  以前,博斯騰湖鄉村民用傳統方式種植西瓜供自家食用。2000年初,尤努斯在博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支持下,拿出50畝地嘗試採用溫室育苗、小拱棚移栽技術,開展西瓜科學化種植探索。

  小拱棚以竹條為骨架,再用薄膜覆蓋,拆裝簡易,成本低廉,好像瓜苗頭頂上的一把「傘」。用小拱棚技術,不僅可以減少倒春寒帶來的影響,也可提高溫度使農作物提早萌芽。

  「等長出瓜蛋子後,我們就把小拱棚取掉,讓西瓜享受充足的日照、感受明顯的晝夜溫差。」尤努斯說,這樣種出的西瓜個大、皮薄、瓜瓤細、果肉紅、纖維少、汁多爽口還耐儲運。

  而通過這種方法,6月下旬西瓜即可上市;西瓜賣完後,再種上玉米,等於一塊地一年有兩份收益。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全鄉西瓜種植面積已達600餘畝。

  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尤努斯申請註冊了「南山沙」牌商標,並通過自治區無公害西瓜認證。現在,「南山沙」牌無公害西瓜遠銷北京、蘇州等地,種植西瓜已成為庫代力克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

  26年前,尤努斯跟隨父輩來到博斯騰湖鄉開荒種地,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自己的日子好了,他又想著帶領大夥一起走向富裕。

  「我受黨教育34年,要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幫助周圍人。」70歲的尤努斯說。

  2019年5月,尤努斯牽手全鄉6戶瓜農成立博湖縣南山沙西瓜種植合作社,借著博湖縣強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東風,大家抱團闖市場,日子越過越得勁。尤努斯也成了聞名全縣的「西瓜大王」。

  「富裕起來的尤努斯老哥沒有忘記鄉親們,他不僅免費為農戶提供技術幫扶,還保障大家的銷路,形成產、供、銷完整的產業鏈。」博湖縣博斯騰湖鄉黨委書記張子揚說。

相關焦點

  • 【愛家鄉 愛新疆】「胡蘿蔔大王」的心願
    新疆日報訊(記者趙悅 王新紅報導)在烏魯木齊市西域紅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守良家的牆上,有一面畫了很多小旗的新疆地圖。「畫旗之處,就是我成功推廣壟上機械種植胡蘿蔔的地方。每畫一面旗,我就增加一份成就感。」12月14日,朱守良說。
  • 「西瓜大王」的甜蜜事業
    新華社南昌6月14日電 題:「西瓜大王」的甜蜜事業新華社記者郭傑文夏日炎炎,走進江西省分宜縣鳳陽鎮的麒麟西瓜種植基地,滿地圓溜溜的西瓜引人注目,種植戶陳小紅正忙著採摘西瓜。「今天採摘的這些西瓜發往鷹潭,明天早上消費者就能在市場上買到新鮮的西瓜了。」
  • 兩個「大王」帶路 鄉親脫貧致富(圖)
    ■記者何琪 文/圖    中國江西網訊 分宜縣鳳陽鎮農業產業大戶郭紹勇和陳小紅,分別具有「藥材大王」、「西瓜大王」美稱。他們在大力發展自己產業的同時,帶領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郭紹勇種植藥材1800餘畝,帶動了220多戶農民致富,人均年增收1.8萬元。
  • 岐山籍在外優秀人士專訪——「火補大王」王文會
    今天岐山籍在外優秀人士專訪欄目播出火補大王王文會。王文會,我縣益店鎮人,高級工程師,曾任中國發明協會會員,中國鄉鎮企業協會理事,陝西省鄉鎮企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輪胎保修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西安市文會輪胎保修設備廠廠長,西安文會輪胎保修技術培訓學校校長等職,時任陝西省副省長王雙錫題贈「火補大王」稱號。
  • 香港「丁屋大王」的傳奇人生
    高中畢業後,由於歷史因素,程練傳沒能再繼續學業,回到了家鄉。一回村,家鄉人就將他當作稀缺「秀才」重視起來,加上他那個時候就已經對公眾事業的熱情和付出,程練傳很快就被鄉親們推舉為生產場長,希望他能帶領大家擺脫貧困,走向富裕。這一次,程練傳也沒有讓鄉親們失望。
  • 設置農業科技超市 「西瓜大王」王宏山的致富經
    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雲臺村的「西瓜大王」王宏山,通過建立農業科技超市,打響了橫溪西瓜品牌,並帶領村民走上了幸福和諧的康莊大道。 1999年,王宏山主動辭去橫溪中藥飲片廠廠長工作,創辦了南京綠橋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通過考察全國各大西瓜主產區,尤其在與臺灣農友種苗公司接洽中重點考察了農友提供的「特小鳳」、「小蘭」、「黑美人」等名優品種。
  • 阜城王集鄉張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玉軍帶領鄉親脫貧奔小康
    響應號召,滿懷熱情回鄉創業「跟鄉裡其他村相比,原來張家莊村兩委班子有些軟弱,發展緩慢,我們在挑選村幹部人選的時候,有人提到了張玉軍,他在外創業有成,而且關心家鄉發展,我把玉軍從內蒙古叫回來,深談了一次,感覺這個小夥子有思路,有想法,試探著建議他回村任職,帶領全村群眾發展產業擺脫貧困,他回內蒙古後,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回到了家鄉
  • 「愛新疆 遊家鄉」冬春遊65個主題活動等你來
    原標題:綜合:「愛新疆 遊家鄉」冬春遊65個主題活動等你來 11月初,新疆「愛新疆·遊家鄉」冬春旅遊系列主題活動啟動。活動期間,不但疆內各大景區門票均實行最低價格,而且遊覽景區時,遊客還能享受到一定的補貼。
  • 為啥現在的新疆西瓜都那麼大以前西瓜那麼小?原因竟然是……
    原標題:為啥現在的新疆西瓜都那麼大以前西瓜那麼小?原因竟然是……為啥現在的新疆西瓜都那麼大以前西瓜那麼小?原因竟然是……新疆愛種大西瓜 內地人偏愛吃小西瓜亞心網訊(首席記者 於江豔)一個西瓜八九公斤,這麼大的西瓜從市場上買一個抱回家都很費勁。
  •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2020-12-08 16:59:35   友誼花海建設初期,吳祥帶領著村班子集體通過置換、租賃,結合退耕還林政策解決了土地問題。為挑選適合東北種植的花卉品種,吳祥通過網上搜集資料、外出學習,最終選定百日草、波斯菊、紅亞麻、醉蝶草、黃金葉、玫瑰花及各類菊花等40餘種花卉。這些花卉花期長,對土壤要求不高,花期能一直維繫到霜降。
  • 全國勞模劉仙會:為家鄉更美,鄉親們更富做出更大貢獻
    探索種植,成為致富「拓荒牛」2013年,在外闖出一番事業,遍嘗艱辛的劉仙會,毅然辭掉了待遇優厚工作,回到了家鄉武功縣大莊鎮大西村,決定在黃土地上幹一番事業,帶著家鄉父老鄉親致富。長久以來,大西村的土地上除了秋種小麥,就是夏播玉米,種植大棚蔬菜還是首創。
  • 對玫瑰過敏的雲南「花香蘭」 靠種花帶領村裡鄉親致富
    幼年時,父親入獄母親改嫁,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長大。長大後,她發現家鄉特產玫瑰花可以作為特產銷售出去,幫助村民致富。通過學習和努力,一個對玫瑰花過敏的姑娘,卻種植了千畝花田,將花朵進行加工後銷往全國各地,用真金白銀來回報老鄉。用玫瑰幫助鄉親致富的李香蘭。受訪者供圖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李香蘭是一個標準的南方妹子,面容娟秀,聲音溫柔,介紹自己也是娓娓道來。
  • 「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 齊曉景: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齊曉景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的一個普通村莊,2004年,她考上了內蒙古科技大學,成為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當時家裡連學費都交不起,都是村裡人給湊的,鄉親們都說她「要出息了」。
  • 歡樂愛家服裝公司走進遂平大王臺開展「守初心、擔使命」捐贈活動
    11月21日上午,歡樂愛家服裝公司總經理王綠紅,帶著米、油、牛奶等生活用品和禦寒棉衣,走進遂平縣常莊鎮大王臺村開展「守初心、擔使命」送溫暖獻愛心捐贈活動,滿載著企業的社會擔當和濃濃愛意,為27個貧困家庭送來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 據說這才是真正的新疆西瓜,老闆切開後,刷新了我對西瓜的認知!
    說起水果尤其是西瓜,大家肯定認為只有新疆的西瓜最甜最好吃。特別是西瓜的愛好者,尤愛新疆的沙瓤西瓜。雖然平常看到水果攤上標榜著新疆的西瓜特別甜,其實裡面幾乎沒有真正的新疆西瓜。只有內行人才知道想要吃到真正的新疆甜西瓜,只有去到新疆才有幸能嘗到。
  • 曲子戲《戈壁花開》新疆首演
    央廣網昌吉回族自治州2月24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昌吉臺記者張鵬)新疆曲子戲《戈壁花開》本周起在天池腳下的阜康市拉開全疆首演序幕。曲子戲《戈壁花開》是國家藝術基金全額資助項目。  曲子戲《戈壁花開》是根據全國勞動模範、新疆奇臺縣西戈壁村支書馬國良帶領鄉親戈壁創業、改變自身命運的真實故事創作編寫而成。
  • 「西瓜大王」李勇軍
    他文化不高,但他通過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與將扶貧政策同扶志、扶智深度融合,成為遠近聞名的「西瓜大王」。我出生於農民家庭, 12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因此意志消沉,整天喝得醉醺醺,感覺家裡的天一下子塌了。作為家中長子,我輟學承擔起了照顧3個弟弟和償還兩萬元債務的重擔。這期間,我收過破爛、賣過早餐、當過貨車司機等,日子過得十分拮据。2015年,我家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新塘鄉「譚老闆」,不當老闆回家鄉,無償出資300萬修路、興產業···帶領鄉親奔小康!
    譚家國從家電維修學徒起步,如饑似渴地學技術,學管理,跑市場,通過十多年磨礪,在州城開起了自己的空調專賣店,年盈利過百萬元,成為聞名新塘的「譚老闆」。2012年冬天,闊別家鄉多年的譚家國帶著欣喜回到村裡,卻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
  • 「愛國愛黨愛家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我校於2021年1月6日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組織開展了"凝心鑄魂開展愛國愛黨愛家鄉教育,奮力前行推動教育事業振興發展"主題教育活動,號召廣大教師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持續開展愛國愛黨愛家鄉主題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校長講給教師聽。
  • 江華:80後「鴿王」返鄉創業 帶領鄉親抱團養鴿共致富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李江輝 蔣林鋒)江華瑤族自治縣80後「鴿王」唐喜忠在廣東養鴿17年後,回到家鄉創業,打造鴿子產業鏈,帶著鄉親們一同抱團養鴿致富。在江華沱江鎮大幹村的種鴿養殖示範基地,五個鴿棚裡養滿了雪白的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