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訂了承包協議,能被認定勞動關係嗎?

2020-09-09 蚌埠檢察


基本事實

2006年4月8日甲公司(甲方)與陳某(乙方)籤訂了《NTN項目承包協議書》,載明:「一、為充分調動NTN項目經理及員工的積極性,保障協議雙方的合法權益,制定本協議。二、乙方實行獨立核算,業務承包。三、乙方自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上繳甲方純利潤300萬元。四、乙方2006年上繳甲方純利潤300萬元以上部分,甲方享有40%分紅,乙方享有60%分紅。五、甲方對乙方財務實行全面管理。六、甲方負責NTN項目投資。七、甲方負責乙方的全面財務工作,每月向乙方通報經營情況。八、甲方負責乙方的對外合同籤約。……十六、在乙方無法完成上繳利潤時,甲方有權免去乙方門市經理職務並終止本協議。……二十、乙方必須重視公司信譽、陸輻品牌和企業文化,不許經營任何假冒偽劣產品,無條件執行公司規章制度和經營方針。二十一、乙方定期向公司匯報工作。……二十八、乙方本人工資由甲方制定,本協議期內乙方工資為稅前12000元。……三十、本協議自甲乙雙方籤字(蓋章)之日起生效,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至2009年3月31日止。……」落款處顯示加蓋甲公司合同專用章及陳某籤字,2006年4月8日。

陳某以要求確認與甲公司存在勞動關係、甲公司支付工資差額、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未籤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為由,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該委裁決如下:一、確認陳某與甲公司於二〇〇八年四月三十日至二〇一九年四月八日期間存在勞動關係;二、駁回陳某的其他仲裁請求。

陳某與甲公司均不服該裁決,於法定期限內向法院提起訴訟,陳某起訴在先。

陳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其與甲公司自2006年4月1日至2019年4月8日期間存在勞動關係;……

甲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其與陳某自2009年4月1日至2019年4月8日期間存在勞動關係。


一審法院認為

陳某與甲公司籤訂了《NTN項目承包協議書》,雙方針對協議期間(即2006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建立法律關係的性質各執一詞。經審查協議內容,從締約目的為充分調動項目經理及員工的積極性、甲公司負責陳某方的項目投資、財務管理、對外合同籤約、職務任免、發放工資、以及陳某應當執行公司規章制度等方面可見,上述協議雖名義為項目承包協議書,但內容並非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關係相關,實質體現的是甲公司與陳某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符合建立勞動關係的基本特徵。鑑於上述期間陳某所從事的業務屬於甲公司的經營範圍,甲公司按月向其發放工資,陳某接受公司規章制度管理等事實,結合雙方均具備建立勞動關係的主體資格,一審法院確認2006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間雙方存在勞動關係,對甲公司所持雙方間於該期間不存在勞動關係的主張,不予採納。

雙方間籤訂的《NTN項目承包協議書》,明確載明了雙方主體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報酬等,實質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的條款,故認定上述協議書雖名義上為承包協議書,實際內容為雙方間籤訂的勞動合同,故對陳某要求2006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期間未籤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的請求,不予支持。至於協議未載明的勞動合同其他必備條款,陳某享有的救濟途徑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而不適用該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在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情形下的雙倍工資罰則。另,雙方均確認2009年4月1日至2019年4月8日期間存在勞動關係,經審查,法院對此不持異議。

……

一審法院判決:確認陳某與公司於二〇〇六年四月一日至二〇一九年四月八日期間存在勞動關係。

甲公司不服,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

雙方對於《NTN項目承包協議書》的履行期間成立何種法律關係存在爭議。現陳某主張為勞動關係,甲公司對此不認可,主張雙方為承包關係。本院認為,勞動關係與其他由於提供勞務而形成的法律關係的本質區別在於勞動關係中,勞動者相對於用人單位,具有人身從屬性。依據雙方訂立協議的內容來看,其中,明確約定諸如甲公司負責陳某方的項目投資、財務管理、對外合同籤約、職務任免、發放工資、以及陳某應當執行公司規章制度等內容;而從實際履行中來看,甲公司按月向其發放工資,陳某接受公司規章制度管理。由此可知,前述協議雖名為承包協議,但實質體現了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再結合陳某所從事的業務屬於甲公司的業務組成部分、雙方均具備建立勞動關係的主體資格等因素,一審法院確認2006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間雙方存在勞動關係並無不當。甲公司所持因協議中包含獨立核算的內容,應據此認定為承包關係的主張,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綜上所述,甲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號:(2020)京01民終5958號

來源:子非魚說勞動法

相關焦點

  • 通過好活平臺籤訂《項目轉包協議》,是勞動關係嗎?
    樂食樂派公司為抗辯,向法院提交了楊某和好活(徐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籤訂的《項目轉包協議》,該協議明確約定「甲乙雙方均明晰雙方系獨立的民事承包關係」,並非勞動關係,由楊某承包「青島樂食樂派商貿有限公司-即時配送」業務,楊某自帶交通工具,樂食樂派公司是按單支付楊某承攬服務費,雙方不符合勞動關係的特徵。故,對於楊某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
  • 最新:員工籤訂承包協議後,二審認為雙方是合同關係!
    事實和理由:(一)雙方籤訂有承包經營協議,約定承包費為300元/天,是每月月底由陳某向某物業公司繳納下一個月的承包費,陳某支付的承包費用,並非源於陳某的勞動收益;(二)陳某持有的工作證、工作服是某物業公司在陳某作為單位職工期間向其發放的,雙方解除勞動關係後,陳某不具備繼續使用工作證、工作服的條件;(三)在區政府規定的上午7點至晚上9點期間,陳某的上班時間由其自由安排,收取費用也是在區政府的限額範圍內
  • 籤訂兼職勞務協議雙方勞動關係的認定
    支持存在勞務關係的認為,原、被告雙方籤訂的是《兼職水電工勞務協議書》,且籤訂該協議的主體是榮城金典物管處並非原告,該協議的條款並不是勞動合同獨有,被告在原告處從事兼職工作,不是原告的業務組成部分,也不受原告考勤限制,薛某隻是聯繫羅某而非領導管理,且羅某的工資待遇不能達到最低工資標準,均表現出羅某屬於兼職的屬性,雙方不具有勞動關係隸屬性,因此雙方應為勞務關係。
  • 平等主體之間籤訂的兼職協議能否認定為勞動關係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
    社保行政部門受理申請後,依法向B公司送交《工傷認定限期舉證通知書》,要求對不認為是工傷和是否存在勞動關係進行舉證。B公司在收到舉證通知後提出認為該公司與馬某不存在勞動關係,並提交了2012年5月馬某又B公司籤訂《兼職協議》。經查,馬某原系A公司在職人員,於2012年初從A公司下崗後自主職業,但與A公司沒有解除勞動關係,社會保險費仍由A公司繼續繳納。
  • 非典型性勞動關係的認定
    筆者稱其為非典型性勞動關係。這樣的勞動關係發生糾紛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能夠認定為勞動關係,實踐中有著兩種認定結果:1、存在勞動關係;2、不存在勞動關係。筆者試圖通過二則案例,談談認定標準。  案例一  某農墾公司將其中標的農業開發項目的土地整治項目承包給第三人李某施工,雙方籤訂了協議書、承諾。
  • 勞動關係認定典型問題分析
    司法實踐中既有簡單、典型的勞動關係認定問題,也有複雜、新穎的勞動關係認定問題。本文主要通過5個勞動關係認定方面的典型問題剖析目前勞動關係認定領域存在一定爭議的情形。第一種是籤約模式,即直播平臺與網絡主播籤訂了勞動合同,主播為該平臺服務,接受平臺的管理,平臺則向其支付勞動報酬。這種關係屬於勞動關係,適用勞動法。第二種是合夥分成模式,直播平臺與網絡主播籤署,或者口頭達成鬆散型的協議,雙方約定分成比例。網絡主播的「自由度」和「打賞獲益」特性決定了,其與直播平臺之間只是契約合作關係。在這種模式下,就不能按照勞動關係來約束雙方,而應依合同約定,明確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 員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籤訂解除勞動關係協議要慎重,小心被坑了
    法律知識要點:在勞動關係到期之前,因出現重大變故的,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勞動關係的解除可能會籤訂相關協議,至於協議的內容,則完全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自行商定,一般情況下會包括支付未領取的工資、經濟補償、年休假工資等內容進行一次性約定。
  • 企業內部經營承包後,還是勞動合同關係嗎?
    劉某是某商場售貨員,其與商場有籤訂勞動合同,且合同中有約定基本工資。2007年8月商場實行內部承包經營責任制。劉某與商場籤訂內部承包合同,承包了一個櫃檯,向商場上交承包費,期限為1年。由於經營不善,自2008年3月份連續兩個月虧損,為此,商場方以經濟效益不好為由,停發劉某3月份以來基本工資,劉某不服,於2008年6月8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補發其自3月份以來的工資,並支付賠償費用。你認為劉某的訴訟請求能得到支持嗎?
  • 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不是一紙協議說了算
    應根據雙方實際情況綜合判斷,只要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認定勞動關係閱讀提示農民工與企業籤訂了勞務協議,而非勞動合同,那麼,雙方就是勞務關係,而非勞動關係嗎?近日,一名農民工在遭遇工傷後進行維權時,就面臨著這樣的難題,而不同的關係也意味著維權結果不同。專家表示,雙方屬於什麼關係,不是一紙勞務協議說了算,而要以實質關係為準。農民工和企業籤了勞務協議,在農民工受傷後,如果主張雙方是勞動關係,該如何判斷雙方之間的關係呢?
  • 承包了某公司的外包業務,會與其成立勞動關係?挺好!
    例如,有的用人單位將車輛服務工作承包給個人,由個人承接用人單位的所有用車服務。由於實施外包服務的勞動者如果與用人單位之間成立勞動關係,那麼該類勞動者發生工傷或者其他依據勞動法規定的相關權益受到損害時,則可以依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而勞動法相關的法律責任與其他普通民事責任相比往往對受害人更為有利。
  • 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的籤訂
    4.2.1 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的異同 大學畢業生在正式工作之前,都會與用人單位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一般籤訂就業協議在先,籤訂勞動合同在後。的確,畢業生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並不是完全相同的,那麼他們的共同之處與區別分別在哪裡呢?我們大致可以進行這樣的歸納:相同之處就業協議是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係的法律依據。就確立勞動關係這一點來說,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是相通的,可以這樣認為,就業協議的實質就是準勞動合同,是勞動合同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 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 不是一紙協議說了算
    農民工和企業籤了勞務協議,在農民工受傷後,如果主張雙方是勞動關係,該如何判斷雙方之間的關係呢?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二中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認為,民事法律關係的性質不能僅依據雙方的約定來確定,而應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綜合認定。
  • 僱傭關係還是勞動關係?沒有籤訂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麼辦?
    僱傭關係還是勞動關係?沒有籤訂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麼辦?個體工商戶與員工是什麼關係?……2019年10月17日,於某終於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工傷確認行政判決書。法院審理認為於某與用人單位之間成立勞動關係,這一事實已經由兩級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決確認,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被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符合法定程序,判決駁回該餐館要求撤銷工傷認定決定書的訴訟請求。
  • 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如何區分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
    自2008年8月起,林業站的負責人多次找王某談話,要求與其籤訂承包協議書,由其承包林業站的綠化和消防工作。王某諮詢了勞動局的工作人員,搞清楚了他與林業站是事實勞動關係,如果轉為承包關係,他的勞動權利就得不到保障,因此拒絕與其籤訂承包合同。2008年10月,林業站通知王某解除雙方的勞務關係。
  • 電子郵件版的Offer Letter 能被認定為勞動合同嗎?
    雙方未籤訂勞動合同,口頭約定B 2015 年1 月5 日至同年3 月5 日期間月工資為4,000 元,之後每月工資4,500 元,A 公司每月中旬以銀行轉帳形式支付B 上月自然月工資。2015 年3 月11 日,A 公司以B 學習進度不盡人意,不能勝任崗位為由解除雙方勞動關係,B 在A 公司處最後工作至2015 年3 月11 日,工資結算至2015 年2 月28 日。
  • 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有什麼區別,勞務關係能否認定工傷?
    很多人以為只要是在工作中受傷都可以認定工傷,其實不是,申請工傷必須是勞動關係,而生活中除了勞動關係最為常見的是勞務關係,勞務關係是不適用《勞動法》相關規定的,本文帶你解惑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的區別,申請工傷又有哪些流程?
  • 認定勞動關係的情況包括什麼,怎麼認定勞動關係?
    所謂勞動關係,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實現勞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係。其基本內容是勞動者提供勞動,用人單位使用該勞動並支付工資。那麼認定勞動關係的情況包括什麼,怎麼認定勞動關係?網友諮詢:認定勞動關係的情況包括什麼,怎麼認定勞動關係?
  • 股東對公司內部承包經營,籤訂的承包合同有效嗎?
    ;3、股東與股東之間籤訂。對於公司承包經營合同效力的認定,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無論何種承包形式,只要未違反我國合同法或相關法律禁止性規定,不違反我國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原則,不侵害他人利益,在保護商事交易市場的基礎上,不應否定和排斥,應當認定承包合同有效。 誠然,我國部分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中對認定股東承包經營公司的合同效力也有作出判決無效的案例。
  • 沒有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哪些證據能證明存在事實勞動關係?
    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嗎?用人單位的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因為雙方即使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如果雙方之間有實際存在勞動關係的內容,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可以構成事實勞動關係,在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與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時是完全一樣的,並且一旦事實勞動關係確立,用人單位的損失會更大,例如出現工傷的,由於沒有繳納工傷保險,所以只能由單位全部承擔,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第二個月開始要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等
  • 靈活用工協議竟然無效!這類小時工被法院認定為勞務關係
    4.勞務外包是一種合法合理的用工形式,陳海明雖然在樂店公司門店工作,但與樂店公司無勞動關係。5.與樂店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由樂店公司發放工資。而陳海明工資並非由樂店公司發放,陳海明工資系由上海拓耘企業服務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耘公司」)發放,樂店公司與拓耘公司間並無協議,故其與陳海明不存在勞動關係。綜上,請求支持其上訴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