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專權的神秘西夏王朝,皇帝短命內亂不斷,滅亡是必然嗎?

2020-12-15 簡史大大
西夏王陵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長河之中,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為數不多,而在這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政權當中又有一個王朝在很長時間內不僅不被中原正統王朝所接納,甚至還被同為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而藐視,這個王朝就是党項人所建立的西夏。  

說起西夏,人們更多的聯想詞是神秘和寶藏。而說起党項人,人們卻了解甚少。党項一族是我國古代居於北方的一支少數民族,按我國現代地理位置劃分,他們大約是生活在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域,或許大家對其了解不深,但大家一定看過電視劇中常出現的一個姓氏——拓跋氏,而拓跋氏便是党項一族中最為強盛的一支部落。可党項人所建立起來的這個西夏王朝,歷史發展脈絡卻又極為詭異,這個神秘的王朝仿佛受到詛咒一般,幾代皇帝都是主少母壯且早早夭亡。

西夏王朝皇帝一覽圖

西夏王朝一共歷經十位皇帝,總在位時長達一百八十九年,在這十位皇帝中,活的最長的以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是夏仁宗——李仁孝,16 歲便登基稱帝的他在位 54 年,享年 70 歲,也許是他在位期間的西夏還算和平,既無大的對外衝突,內部經濟也還算繁榮,國力強盛,所以不用身心俱疲才會壽命更長吧。

而另外一位皇帝與他相比起來可就怎一個慘字了得,他就是夏末帝李睍(xiàn)。生年不詳的他在位僅 2 年,是所有皇帝中最為短命的一位了,這位皇帝的一生可以用悲壯來形容,在一朝末代亂世之中,他曾率領軍民拼死與蒙軍抵抗,但天要亡國,人力是改變不了的。後來西夏的國都中興府被圍,李睍又堅決反抗,不但拒絕成吉思汗的幾次招降,反而誓死不屈,戰鬥至最後一刻彈盡糧絕,而此時又遇大地震,瘟疫橫行讓軍民毫無還手之力,許是認清現實,許是為了百姓一絲生機,李睍最終迫於無奈才選擇了投降。可投降了的他最後還是被成吉思汗的一紙遺令而殺死,王朝的所有皇族也全被蒙軍所屠盡,西夏王朝就此絕種亡國,党項人也消失於歷史的滾滾車輪之下。

夏仁宗 李仁孝
夏末帝 李睍

除開這兩位在位時長兩個極端的皇帝之外,如開頭所言,西夏皇帝多主少母壯,所以西夏的歷史其實是一部女性專權史,而在這部由母親譜寫的歷史中,有三位太后使母黨專政發展到了巔峰,接下來咱們就聊聊這三位西夏國奇女子。

首先第一位要數被稱為西夏艷后的宣穆惠文皇后——沒藏氏,這位太后本來是西夏大臣天都大王野利遇乞的老婆。野利遇乞家族顯赫、手握重權,他有兩個兄弟分別是野利大王野利旺榮和廣惠王野利任榮,還有一個為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生下三個皇子的妹妹——憲成皇后。按理說嫁於如此豪門貴族沒藏氏應該心滿意足恪守本分,可這個女人先是趁丈夫在外徵戰與王府的管家李守貴私通,而後又在丈夫死後恩將仇報,與自己的小姑子憲成皇后搶起了老公,可憐她的原配老公野利遇乞卻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被盡心寵愛的老婆給戴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

影視劇中的沒藏氏

在 1046 年,西夏皇帝李元昊因為中了宋國種相公的離間之計而誤殺了野利遇乞,憲成皇后因此日日到李元昊面前哭訴,請求皇帝撫慰野利遇乞在外逃難的一家人,於是李元昊派人找回了沒藏氏,而憲成皇后可憐嫂子沒藏氏孤苦無依便將其帶回宮中,同吃同住悉心照料。可憲成皇后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此舉猶如引狼入室,因為沒多久,沒藏氏就和自己的妹夫皇帝李元昊滾到了一張床上,在憲成皇后的眼皮子底下成為了皇帝的情婦。憲成皇后知道後除了大吵大鬧之外也無計可施,後來李元昊被她鬧得煩了又礙於諸臣壓力,便下令讓沒藏氏出家為尼,號「沒藏大師」。李元昊本以為憲成皇后會就此罷休,可哪個女人能咽得下這口氣,於是依然因此事與皇帝吵鬧不和,時間一長,李元昊忍無可忍,以「有怨望語」廢除了憲成皇后,又讓沒藏氏以「沒藏大師」的身份填入了妃位。而沒多久,沒藏氏便為李元昊誕下皇子李諒祚,沒藏氏的哥哥沒藏訛龐也被破例提拔為國相。

西夏開國皇帝夏景宗 李元昊

時間轉眼到了 1048 年,太子寧令哥因其妻被父皇李元昊強行霸佔而心傷、又為其母憲成皇后蒙冤被貶而不忿,再加上被沒藏訛龐所挑唆,便怒而弒父,於是這個枉為人夫、枉為人父的西夏開國皇帝夏景宗李元昊終於死了。在他死後,沒藏氏便攜不足一歲的幼子李諒祚登臨大位,開始了她垂簾聽政的生涯。而在沒藏氏掌政期間,她廣施仁政,一方面與大宋友好相處,避免了生靈塗炭;另一方面她又杜絕貪汙腐敗、練兵強國。當然,生性放蕩的她在專權之後必然更為放肆,她又選拔了二任丈夫李元昊之前的近侍保吃多作為自己的近侍,陪伴她出行、狩獵,而她的前任姘頭李守貴因此憤憤不平,便使蕃騎數十埋伏於沒藏氏和保吃多打獵夜歸必經之地,趁沒藏氏策馬無備而群起攻之,導致沒藏氏身中數劍而死,保吃多也被蕃騎圍而絞殺。至此,這位赫赫有名的西夏艷后沒藏氏最終香消玉殞。或許,很多年前的那個充滿背叛的選擇就早已為她註定了最後會是是何種下場吧!

西夏艷后沒藏氏攜子登基

而繼沒藏氏之後的第二位西夏母黨專政垂簾聽政的皇太后便是恭肅章憲皇后——梁氏。這位梁氏本來是夏毅宗李諒祚的第一任皇后沒藏氏(李諒祚母親的親侄女)的親嫂子,可這李諒祚隨了他母親的放蕩不羈,在他十三歲的一天去了舅舅沒藏訛龐的家裡撞見了梁氏,便一見鍾情。

此後兩人開啟了偷情之路,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終於有一天,兩人的私情被沒藏訛龐家裡人發現了,氣不過的沒藏訛龐父子便一怒之下打起了弒君篡位的算盤,可他們的盤算卻被梁氏知道了,這梁氏便急匆匆地向李諒祚告了密,於是李諒祚下令將舅舅沒藏訛龐一家全部誅殺,包括自己的表妹兼現任皇后沒藏氏,可梁氏反倒因為在這場血腥政變中有功便被李諒祚立為第二任皇后,於是這個冷血奸詐的女人踩著丈夫整個家族的人頭登上了權力的頂端。而夏毅宗李諒祚在 1067 年因為和北宋交戰傷重不治而亡,享年 21 歲。這之後,梁氏便迫不及待的攜年方七歲的太子李秉常登基為皇,而自己也正式升格為西夏王朝的皇太后,因子年幼,她便順理成章的代替兒子掌管天下,成為了又一位攝政太后,此時的她也不過二十歲出頭。

夏毅宗 李諒祚

但這一位太后可不像她的婆婆沒藏氏樂施仁政,反而是一位戰爭狂人。因為她是一個漢人,所以由党項人建立的西夏王朝和党項貴族們怎可容忍異族還是一個女子來發號施令?於是党項貴族們便處處與之作對,梁太后為鞏固政權,只能連連討好他們,先是廢除她老公夏毅宗李諒祚的所有漢化措施和禮節,接著又為轉移党項貴族內部的各種利益矛盾,單方面撕毀李諒祚和宋朝籤訂的宋夏和平條約,頻頻發動戰爭,搞得西夏百姓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內部矛盾也日益激化,朝野上下怨聲載道。連年的徵戰讓西夏陷入疲弊境地,整個王朝成為了梁太后鞏固權力的政治犧牲品,這種情況直至 1085 年十月,梁太后病死,才結束了她對西夏王朝長達十八年之久的政治掌控,諡號恭肅章憲。這一位西夏皇后是大大最為討厭的一位,因為她的執政措施讓百姓無辜受難,何其哀哉!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她的。

梁太后畫像

最後大大要講的這一位太后,她的舉措導致了整個西夏王朝跌入了深淵,而她的掌權經歷也讓人充滿唏噓和詫異,她就是章獻欽慈皇后——羅氏。如梁太后一般,羅太后也是一位漢人皇后,她是夏仁宗李仁孝的第二位皇后,李仁孝在 1193 年駕崩之後便由其十七歲的皇子李純祐即位。按理說,這頂多又如前兩位皇后一般垂簾聽政即可,名正言順又可掌實權,但這羅太后不知哪根筋搭錯了,在 1206 年 1 月,夥同自己的侄子鎮夷郡王李安全發起政變,廢除了自己的親兒子李純祐,改立侄子李安全為西夏皇帝,並且還把自己的親生兒子囚禁關押了起來,導致李純祐受難早夭於獄中。之後羅太后又上表宗主國金朝,說西夏要立李安全為帝,金朝本是不予承認的,還派專人赴西夏查問,但經不住羅太后多次上表,最終勉強應允。而就在李安全登帝後,羅太后也並沒有得到什麼,反而不知所終,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裡也沒人知道她最後的結局如何,讓人唏噓不已。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 羅太后

羅太后為何要廢黜自己的兒子改立侄子為皇帝的原因在史書上並未提及,這也引得世人猜測紛紛,為西夏王朝更加增添了幾分神秘。但考古學家曾經在西夏黑水城發掘出了大批量由羅太后翻譯的佛經,而這些佛經中又有非常多的經書是由大唐女皇武則天組織刊印的,羅太后在其上做了諸多題記。我們都知道女皇武則天為了給自己的稱帝一舉找個合理的理由,曾經翻閱大量佛經找到了天光淨女的故事讓自己登臨大位有了佛學依據,所以考古學家便猜想是否羅太后也想學習武則天,才選擇廢了太子轉而立一個看似能受自己操控的侄子,以便自己日後能坐上皇位?可這一位羅太后既沒有武則天的政治才能與魄力,她的侄子李安全也不是那個懦弱、任人擺布的唐中宗李顯。

而李安全在位期間,不僅破壞了西夏同金朝的和睦關係,而且還大肆發動同金朝的戰爭,長達十三年的戰爭讓整個西夏損失巨大、疲累不堪,精兵也所剩無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知羅太后在地下見到那個被自己親手害死的兒子時,內心會不會有那麼一絲絲的愧疚之心。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那個篡位好戰的李安全在 1211 年由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發起的政變中被廢,一個月後,他和羅太后一樣不知所終,死的不明不白。

西夏黑水城

在西夏一百多年的歷史中,母黨專權和連綿不斷的戰爭成為了這個王朝的標誌,國土並不廣闊的它對外擁有勃勃的野心,不斷的挑釁周邊其他國家;對內又充滿了漢族與党項族的利益爭奪、民族矛盾。可老話說,有多大的碗就吃多大的飯,內部混亂不堪、缺乏勵精圖治的皇帝帶領,又被母黨專權的西夏王朝,它的滅亡只會是必然。

西夏徵戰圖

我是簡史大大,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評論收藏哦,想要了解更多有意思的歷史也要記得持續關注我哦,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武威西夏木緣塔 解密神秘的西夏王國
    神秘的西夏人西夏王朝一直以來都以神秘著稱,他們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與中原文化大相逕庭,讓今天的人們看起來大跌眼鏡。西夏是個神秘的國度。党項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他們最早生活在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
  • 中國最短命的正統王朝,總共只有2位皇帝,創建不到4年便滅亡
    大大小小的朝代中,最「短命」的非劉知遠創立的後漢朝代莫屬,立國不到4年就滅亡了,前後只有2個皇帝。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後漢這麼「短命」?所有,都要從劉知遠的經歷說起。劉知遠,晉陽人,生於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出身於沙陀族貧民家庭,年幼時隨養子李嗣源(後唐)到河東節度使李克部下當馬卒,生活十分艱苦,30多歲時搶到農家女子李三娘為妻,才算是成家。
  • 強大的元朝為什麼會滅亡?
    我們首先元朝是否短命的問題。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元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那么元朝到底是不是短命的王朝呢?
  • 西夏何時出現的,西夏皇帝是拓跋氏之後,為何姓李?
    滅亡時間沒問題,史所公認,但西夏的建立時間實際上並不始於1038年,而要更早。早在唐朝末年,西夏就已經存在了,當然那個時候還不能稱為西夏,而是定難軍。 西夏皇帝姓李,但這是唐朝皇帝的賜姓,他們自己則認為是北魏拓跋皇族之後,李元昊就常稱自己是拓跋魏之後。拓跋氏入唐後依然混得風生水起,傳到唐末有個牛人叫拓跋思恭。唐末天下大亂,拓跋思恭趁亂佔據宥州。宥州在哪?
  • 神秘的西夏 被蒙古滅亡時,興慶府被屠城,西夏王族幾乎被團滅
    一、解密神秘的西夏 隋大業末年,甘肅、四川等地 的党項諸族強大起來,他們的強大也是有賴於中原王朝的力量。
  • 中國歷代王朝滅亡的真相竟是......總結得太牛了!
    滅亡原因:1、外戚、宦官勢力膨脹,各自結成利益集團,無休止的爭鬥亂政;2、娃娃皇帝太多(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臨朝,依靠外戚掌權);3、土地兼併嚴重(私有化),大量農民失去土地;4、地主豪勢力強大,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5、黃巾起義導致地方武裝興起,中央失去控制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哪個朝代最有名?哪個朝代貢獻大?
    相反,那些統治幾十年甚至十幾年的「短命王朝」就不值得大家去多費口舌了,其實這些統治時間短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數量,要大於那些統治幾百年的朝代,今天咱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都有哪些「短命的王朝」,接下來給大家簡單羅列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朝代,看看它們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多少年,都發生過哪些歷史事件,出了幾位皇帝,它們是怎麼滅亡的。
  • 一個可以領略西夏王朝歷史的地方,你知道在寧夏的哪裡嗎?
    今天說的景區就是西夏風情園,位於寧夏銀川市西夏區北京西路1496號,進入景區領略西夏王朝的歷史氛圍,寓教於樂、休閒放鬆之地。市井街,仿造西夏的當時街區面貌,特色的建築特色的商鋪特殊的西夏文字,耳目一新的感覺。
  • 遙望西夏:西夏皇族後裔在洛陽
    李春光老人寫的西夏文 對洛陽人來說,西夏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王朝。陸秀夫背著小皇帝投海而死,南宋滅亡。 此後,李恆又拜資善大夫、中書左丞等,在任時禁止掠民為奴,積極賑濟饑民。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他在隨鎮南王脫歡徵越南時膝中毒矢,不治身亡,終年50歲。
  • 歷史上滅亡的王朝背後:因為這些戰略性錯誤,讓王朝成為歷史
    比方說上個世紀末,一個人選擇努力做一個優秀的車夫,儘管他再努力,在汽車普及的時代浪潮面前,這種努力其實一文不值,這也可以理解為戰略失誤,那麼歷史上有哪些王朝曾經犯過戰略失誤?一、戰略錯誤分類幾乎所有王朝的滅亡原因,都在於戰略失誤,而且,戰略失誤從根本上可分為兩類。
  • 北宋強於西夏,2個王朝交戰多年,北宋始終沒能滅亡西夏!為啥?
    北宋、遼以及西夏本質就是一個地域更遼闊民族更複雜的三國版本。西夏的實力在三國之間是比較弱小的,北宋和遼國相對強大得多,奇怪的是北宋和西夏交戰多年,北宋卻沒能一舉剷除西夏,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得分時期分析。
  • 中國皇帝順序大全,16朝225位,收藏這張表就夠了!(唐朝-清朝)
    唐朝(長安)簡介: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漢朝後歷史上又一個強盛的王朝,唐歷經21位皇帝(含武則天),共289年。可以概略分成數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唐太宗時期國力逐漸復甦,擊敗強敵東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
  • 珠穆朗瑪峰下住著神秘夏爾巴人,專家說:他們有可能是西夏人後裔
    再強盛的王朝,也逃不出歷史更迭的規律,隨著草原民族的崛起,西夏王朝也開始走下坡路了。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之下,所向無敵的蒙古鐵騎踏遍了西夏王朝的每一寸土地,最終於公元1227,西夏覆滅。可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西夏滅亡之後,元朝卻對西夏人的後裔,進行長達百年的驅趕和屠殺。
  • 商朝那些事11:商朝的滅亡是必然的結果
    編輯:秀乃一個王朝的沒落絕不是因為一個決策的錯誤,原因是千千萬萬的。很多人提起商朝滅亡的原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最後一位皇帝的荒淫無道和暴虐成性。如果現在小編告訴你商朝的滅亡是必然結果,你信嗎?為什麼商朝的滅亡是必然結果呢!其實商朝在傳給最後一位皇帝的時候已經是千瘡百孔不說還有很多的暗傷,這些都是在商朝前期時期留下的歷史遺留問題。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1,內部紛爭不斷:商朝建立發展進步後原本的矛盾也慢慢也在一步步地激發。
  • 漢桓帝劉志,雖終結了東漢外戚專權現象,卻開啟了宦官專權時代
    而大漢王朝自劉邦建立之後,中間經歷了王莽篡權,不過好在劉秀的出現又另漢王朝的壽命延續了一段時間,但到了東漢末期,這個王朝終於要走到盡頭了,之後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現象。而提起東漢末期一定不會錯過的就是漢桓帝與漢靈帝二人,像諸葛亮還曾有提及二人,無不痛恨。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漢桓帝劉志。
  • 成也外戚,敗也外戚——西漢的「外戚專權」
    自楚漢爭霸後,劉邦建立漢朝,為了防止秦朝滅亡的事情在漢朝發生,他採取休養政策;同時,為了讓劉家天下傳承下去,他採用了對皇室直系親屬封地為王,繞是這樣,西漢也沒能逃過外戚幹政的局面。其整個歷史時期,出現過好幾次外戚專權的局面,但是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三次,分別是呂后專政,霍光專權,王莽篡漢。
  • 西夏國的滅亡,連同它的文化也被埋沒
    結果翻到最後才發現用繁體字寫著《西夏國書字典音同》一卷,劉楚人題籤。才想起前年的時候一家人去賀蘭山巖畫博物館參觀時看到的文字。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西夏文。後查閱資料發現此版本先由羅振玉先生手抄,1935年,又經羅福成重新抄寫在大連刊印,名曰:《西夏國書字典音同》一卷,由劉楚人題籤,庫籍整理處印。
  • 神秘的王陵:這個王朝興起於賀蘭山麓,王陵中還藏著啥秘密?
    神秘的王陵:這個王朝興起於賀蘭山麓,王陵中還藏著啥秘密?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於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西夏王陵營建年代約自十一世紀初至十三世紀初。
  • 王朝滅亡前的10大徵兆
    >一旦國家出現這種現象很普片,這個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從秦朝到清朝王朝滅亡前都是從官民對立開始的。幾乎都是官逼民反。一旦社會出現動蕩,就會出現一系列事件,增加對社會的控制,這樣就要增加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又要發工資,徵稅,總之越忙越亂,直到忙到滅亡還沒有想明白啥回事。思想一亂,人就很難一條心了。每個王朝滅亡前思想上一定混亂了。唐朝中期思想混亂,韓愈柳宗元發起了一場運動,大體穩住了國家思想,為唐朝延續了近百年。
  • 漢武帝最忌諱的外戚專權,還是成了漢朝衰落的原因
    董仲舒認為一旦王朝社會出現動亂,或者皇帝本人執政出現巨大失誤,不順從天意和民意的話,那麼上天必然會收回他的皇權,找合適的人代替他。 這種思想,其實在漢宣帝時期影響非常大,因為當時的社會危機比較嚴重,因此許多有實力且有不懷好意的貴族、大臣等等勢力,便會因此為藉口,想要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