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陳鋒和他的特別教育

2021-02-28 宜昌陳鋒專門學校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的變遷,青少年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青春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惑的時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範圍和活動內容逐漸複雜化,社會環境要求青少年能夠正確地回答「我是誰」這一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這一問題,青少年就不能很好地和他人相處、適應社會。

那麼,如何才能喚醒叛逆少年最純真最柔軟的內心,變成真正的孩子,如何讓一個個已經迷失方向的青少年重新插上夢想的翅膀,蛻變成嶄新的自己?其實已經不在學習狀態的他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教育、一種特別的教育。

我們滿懷激情

在特別教育中堅持「戰鬥」

紅色遠足拉練

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創辦了特別教育學校——宜昌陳鋒專門學校(原宜昌少年西點陽光學校)。特別教育是針對「問題學生」而展開的教育訓練,無論是辦學理念還是教育方法,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鑑,一切需要去摸索和探討。

回顧十幾年建校歷程,我和我的團隊始終以轉變「問題學生」的不良行為,培養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為根本宗旨,截止目前,在宜昌陳鋒專門學校得到轉變的學生達6000多人,就是這些案例成為了我辦學以來最大的財富。

究竟從宜昌陳鋒專門學校畢業的學生轉變效果如何?學校每年會組織專門的回訪小組,對已經畢業的學生進行跟蹤調研。從回訪的效果看,完全達到了預期效果。結果顯示,僅貴州籍、四川籍、廣東籍、湖北籍等學生,轉變率達90%以上。宜昌陳鋒專門學校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遠至香港、臺灣、澳門、新疆、西藏等30多個省市自治區,這裡的學生都是慕名而來。

從事特別教育具有很大的風險,每個「問題學生」的轉變工作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學校就像一所新兵訓練營,採取全封閉的軍事化管理,意在讓學生脫離以前的生活環境,重塑自我。他們在這裡沒有零食,沒有零花錢,不能玩手機,不能上網,不能對外打電話,相比在家裡家長有意無意的嬌縱嬌寵,這裡的生活顯得異常「艱苦」。

我們有一支精悍的教員教師隊伍,他們甘於吃苦、樂於奉獻,24小時和學生在一起,和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同訓練、同娛樂。教員對於學生的教育轉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2007年教員會議上我提出「教員強則學生強,教員敬業則學生進步」的要求。

建校以來我提出必須對學生實行兩個第一:安全放在第一、健康放在第一。始終把嚴管和關愛放在重要位置,要求教員要嚴格管理好每一名學生,又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兄弟姐妹一樣,去關愛每一名學生。每次新來的學生需要教員24小時的陪護,甚至時間更長,有的學生晚上不睡覺,教員就在身邊陪著學生。

每一個「問題學生」的成功轉變都需要一群人的不眠不休,正是有這些敬業的教員和學校完善細緻的管理,才有了宜昌陳鋒專門學校十幾年安全無事故的保證。

訓練

通過不斷地摸索和實踐,我將特別教育定位於一種十分明顯的個性教育,無論是它的教育內容,還是其教育方法,都與一般教育有著明顯區別和不同。根據這種區別與不同我們建立了對「問題學生」的完整教育訓練理論,通過一系列的教育訓練項目來轉變學生的思想。

這種「完整教育訓練理論」的基礎是素質教育和紅色教育,表現為思想道德素質、心理健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基本生活技能素質等,具體包括生活能力訓練、行為習慣訓練、意志力的磨練、親情的培養、紅色遠足拉練、《弟子規》背誦學習、小小指揮員自信培養、軍事隊列訓練、紅軍精神的傳承、學生一對一心理溝通等幾十個方面的內容。

在眾多教育訓練項目中,「傳承紅軍精神」是特色訓練科目。「傳承紅軍精神,紅色基因永不褪色」學習紅軍有信仰、艱苦樸素、知難而進、自力更生、勇於擔當、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紅色遠足拉練」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體會到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讓學生體驗到行走的力量。在行走的過程中輕則鞋底磨穿、襪子穿洞,重則腳底起泡、精疲力竭。但學生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堅持!追求這種憑藉著信念換來的成功,讓自己在成功中得到快樂。

十幾年來,我校「紅色遠足拉練」的步伐已經穿越了十幾個省市,有革命聖地井岡山、延安、韶山沖、廬山、紅安、洪湖等,累計行程超兩萬五千裡。通過紅色遠足拉練,學生走出了親情、走出了友情、走出了團隊精神、走出了愛心、走出了恆心、走出了自信、走出了健康的身體,磨練了他們的意志和毅力。

我們滿懷熱血

在默默奉獻中註解人生

學生在勞動

在特別教育中我始終用一種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為了培養出一支優質的教員隊伍,我告誡所有教員:責任勝於能力,我們做每件事對自己、對別人都有益處才是大智慧!現在學校教員隊伍是一支不怕吃苦、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隊伍,他們24小時和學生在一起,身為教學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深知「安全是天,責任是山」,這份厚重的責任心、永不鬆懈的職業道德水準是他們對做一名合格教員的最好詮釋。

「從事教員這項工作,需要無私奉獻,要具備藝術、技巧、愛心、責任。這是個勇於奉獻的事業。」學生家長、著名作家徐世立先生在201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個孩子的戰爭》中這樣評價我校的教員工作。

學校實行小班制,一名教員帶十至十五名學生,對於不配合的學生,教員會通過觀察和分析來針對學生問題而展開教育教學。教員面對沉默的網癮少年,首先是讓他們開「金口」。與孩子交流是進入孩子內心的第一步,站在學生的位置幫他們分析身上存在的某些問題會產生的利害關係,再不斷深化溝通的內容。

第二步通過訓練來充實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沒有時間去瞎想,有時間的時候就讓學生反思、認識到以前種種行為的危害性。

第三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員主要培養學生快速閱讀和快速記憶,在反覆的訓練中,他們將閱讀、記憶和書寫進行穿插,自創「重複螺旋式記憶法」。學生在訓練時,教員在一旁用秒表計時,逐個監督,逐個檢查。

除去訓練時間,教員用真情去感染學生,他們身體力行,他們以身示範,他們的耐心與責任心,讓學生折服。

春暖花開,冬雪夏雨,鬥轉星移。十幾年,時間讓我們的教員紮根於「特別教育」事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腳踏實地、他們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十幾年如一日,我們的每一名教員始終牢記我為學生提出的「現在為祖國讀好書,將來為人民做好事」,他們始終身體力行地註解「把事做好,要做好事」的完整內涵,熱情是他們生命長河中最本質的元素,奉獻則是他們實現人生理想的價值航標。

我們滿懷熱忱

在社會認可中不忘初心

由於我校轉變學生的高成功率,得到了社會和廣大家長的廣泛認可,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湖南電視臺、重慶電視臺、湖北電視臺、大公網、澎湃網等幾十家媒體先後對宜昌陳鋒專門學校(原宜昌少年西點陽光學校)進行了報導。學校年年被上級部門評為「先進單位」。

學生參加鳳凰衛視節目

宜昌陳鋒專門學校已走過十五個年頭。十五年,足夠讓一個學生從少年走進大學,足夠讓無數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叛逆少年浪子回頭,擁有自己新的人生。我們不忘初心,我們依舊在努力,我們必須要努力,用我們的智慧、付出和責任將特別教育事業發展的更好。然而,特別教育背後的苦與樂,只有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有體會,當「問題學生」發自內心感悟到自己需要改變時,他們的成長與收穫,讓每一名特別教育工作者吃過的苦、受過的累都化作一縷青煙,隨風散去。

展望未來,我和我的團隊將會更加努力的工作,幫助千萬家庭的「網癮少年」、「學困生」、「問題學生」陶冶靈魂、認知社會、改變思想、樹立目標、重返學習課堂,讓迷途的孩子在這裡重拾信念,插上夢想的翅膀,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來源 | 宜昌陳鋒專門學校官網

編審 | 陳鋒

編輯 | 馮蓉

相關焦點

  • 湖北宜昌陳鋒專門學校校長陳鋒和他的專門教育
    陳鋒校長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的變遷,青少年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經濟快速發展所引發的信仰坍塌和價值觀變化,要求當今的青少年,必須具有正確應對種種挫折與誘惑的能力,才能在學習、生活中避免角色混亂的衝突,形成良好的自我認同感。
  • 獻身中國專門教育的年輕人——記宜昌陳鋒專門學校校長陳鋒和他的...
    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楊叔子和陳鋒校長親切交談4月29日,在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之際,共青團宜昌陳鋒專門學校委員會被授予全市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10年前的2009年,宜昌陳鋒專門學校校長陳鋒榮獲了湖北青年五四獎章。「湖北青年五四獎章」是授予湖北省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
  • 中博教育陳鋒:從中學教師到CEO 解不開的教育情懷
    他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從人身邊經過,總有像是颳了陣風的感覺;他說話時,語速比較快,總是能切中問題的精髓,開門見山尋求解決方案;他戴著銀色框架眼鏡,時常穿藏藍色的西裝和棕色的皮鞋在北京、蘇州、上海、廣州的機場、火車站出現,趕往一個又一個的會場,出席一場又一場的會議。
  • 沉痛哀悼陳鋒老師
    中國共產黨黨員、東北育才學校退休教師陳鋒同志,於2021年2月2日7時04分在瀋陽市遼寧電力醫院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74歲。陳鋒同志於1982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生物系,理學學士,中國共產黨黨員,東北育才學校教師,曾任東北育才學校教學處主任,劍橋高考補習學校校長。先後獲得瀋陽市「生物學科帶頭人」,瀋陽市政府授予的「瀋陽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 創全國一流專科醫院是我的夢想——《陶紫說健康》專訪陳鋒
    陳鋒:其實當時他的骨頭比較碎,精確地量比正常短了兩毫米。但是看不出來。主持人:功能怎麼樣呢?陳鋒:功能非常好,他是一次手術就做好了。主持人:除了這例手術,渭南手足外科醫院還有很多手術是被業界所認可的。甚至是全國首例。
  • 中國職教學會成立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 陳鋒任主任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8月11日電(何淼 實習生羅麗莎) 為直面人才短缺、人才技術技能儲備不足等產業發展難題,使集成電路產業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8月10日,中國職業教育學會(下稱中國職教學會)召開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下稱微電子專委會)成立大會。
  • 國營南濱農場黨委書記陳鋒
    本報訊 (記者曹颺)4月15日,省檢察院發布消息:日前,經三亞市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海南省國營南濱農場黨委書記陳鋒(正處級)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學習方式的變革一定是未來...
    未來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它與新技術、新科技應該有著怎樣的關係?當我們的教育正在從工業化時代教育向數位化時代轉變,未來教育應該如何變化?12月18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在「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上表示,未來教育的轉變是教育形態和學校形態的轉變,是系統性和體系性的變革。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陳鋒:未來學校新核心平臺的五大特徵
    會議宣布實施「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測評和論證項目。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表示,「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點聚焦0-18歲兒童發展。未來學校創新實踐的關鍵是需要構建學校新的核心平臺,該平臺應當具備五個特徵:首先,用新一代技術促進學習方式創新;第二,要創建新的學習場景,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元素、更加多樣的課程樣式;第三,要不斷拓展學習時空。
  • 全日制教育和湖北成考業餘函授教育有什麼區別?
    [導讀]湖北成人高考網權威發布《全日制教育和湖北成考業餘函授教育有什麼區別?》,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全日制教育和湖北成考業餘函授教育有什麼區別?
  • 湖北高考日語加盟怎麼收費_和櫻前線教育
    湖北高考日語加盟怎麼收費,和櫻前線教育,不僅開設相關的課程,兼顧教研科研等一系列核心業務,支撐了教學的長效發展,是國內最專業的高考日語教育機構之一。湖北高考日語加盟怎麼收費, 這在一般學英語的人眼中看來,是決不能及的神速。然而恰恰正因為這樣,漢字就成了一副墨鏡,擋住了自己的視線,讓我們無法正確評價自己的水平。
  • 一封來自湖北天門的特別「家書」
    紅網時刻3月19日訊(通訊員 馮謐 羅坤)日前,國網湖南技培中心(長沙電力職院)黨委收到了一封來自湖北的特別「家書」,寫信的是老家在湖北天門的段科威。至3月19日,他已經在家隔離快兩個月了。「你找了個好工作,遇到了好單位,一定要把感謝送到單位。」
  • 廣西的教育實力和湖北差距到底有多大
    廣西和湖北,是我國中西部的兩個省區。廣西地處南部北部灣沿海,隸屬於華南地區,而湖北處於長江中遊,隸屬於華中地區。廣西常住人口約5000萬,湖北為5927萬,兩個省的流出人口都比較多。雖然廣西和湖北常住人口差距不算太大,但是教育實力差距就比較大了。
  • 我院領導赴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交流研討
    2020年12月4日下午,我院副院長王金以及後勤處長王慶雲在美和易思湖南區域總監吳章濤的陪同下赴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交流研討。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和易思)董事長兼總裁海克洪、黨支部書記兼常務副總裁郭梁、副總裁張永龍負責接待。交流研討會在美和易思厚德會議室舉行。
  • 姜允珍:一次採訪,終身難忘——《湖北教育》編輯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故事 | 人教社70周年徵文來稿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湖北教育報刊集團編審姜允珍的《一次採訪,終身難忘——湖北教育編輯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故事》,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文章,一起了解李潤泉、袁微子、劉默耕三位老師的動人故事!1982年,到人教社採訪李潤泉和袁微子1981年,我從武漢鋼鐵學院調到湖北教育編輯部,從教金屬學的教師轉變為《湖北教育》刊物的編輯,這個彎子轉得可真不小。要做個《湖北教育》的好編輯,就必須儘快熟悉中小學的教材教法。
  • 姜允珍:一次採訪,終身難忘——《湖北教育》編輯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故事 | 人教社70周年徵文來稿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湖北教育報刊集團編審姜允珍的《一次採訪,終身難忘——湖北教育編輯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故事》,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文章,一起了解李潤泉、袁微子、劉默耕三位老師的動人故事!要做個《湖北教育》的好編輯,就必須儘快熟悉中小學的教材教法。1982年4月,編輯部領導派給我一項任務——到北京,去人民教育出版社了解當年秋季小學語文和數學教材的修訂情況,最好能夠得到出版社的編輯說明,準備登載在當年第6期《湖北教育》上。與此同時,領導還希望我能夠採訪小學語文和數學教材的主編袁微子和李潤泉,向兩位大師請教和約稿。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
    那個時代和現在的孩子們應該學習同樣的內容嗎?」朱永新拋出了問題。他認為,「學什麼」是教育的重要出發點之一。如今,舊有的課程體系沒變,新的知識又洶湧而來。每一次課程改革,都意味著進一步增加課程內容,也就意味著進一步增加孩子們的負擔。朱永新認為,未來教育要整合課程。「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沒有必要學習目前所有的課程。」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教育該如何應變?
    那個時代和現在的孩子們應該學習同樣的內容嗎?」朱永新拋出了問題。  他認為,「學什麼」是教育的重要出發點之一。如今,舊有的課程體系沒變,新的知識又洶湧而來。每一次課程改革,都意味著進一步增加課程內容,也就意味著進一步增加孩子們的負擔。  朱永新認為,未來教育要整合課程。
  • 湖北師範大學怎麼樣,湖北教育師資的重要基地!
    在我國,教育水平與地方經濟掛鈎已是共識,這也導致無論是省際還是省內,我國的教育資源都存在分配不均衡的現象,高校主要集中於省會城市、中心城區。湖北師範大學依據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針對不同專業、不同類型人才培養特點和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分類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畢竟「合格+特長=優秀」,只有重視師範生個性發展,才能實現師範生的特色培養。
  • 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方向 推動中國教育的創新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張歌)近日,未來教育創新周·第二屆學校(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全國近2000名校長和教育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學校的重構與創新,共同探討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未來學校的構建模式以及未來校長的培養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