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在南京東路平均駐留時間是多少?大數據告訴你

2020-12-24 上海政務

  隨著電商崛起、實體店鋪的式微,不少人在問如今的商業街怎麼樣了?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的南京東路以及更大範圍的黃浦商圈,無疑有著標本意義。

  其實逛街的幸福感,是很難被代替的。而令人更感高興的是,如今這種幸福感的背後又增添了不少新意。位於南京東路的新世界大丸百貨開業四年多來實現了客流量與銷售額「雙豐收」:去年進店客流總人數達1343.02萬;銷售額達15億元,是開業首年的三倍,今年有望達到20億元。大數據正是其經營的「秘密武器」之一。運用大數據,新世界大丸百貨實現了精準營銷、促進調整轉型、優化用戶體驗。

  新世界大丸百貨只是一道縮影。其實,黃浦區一直在推進「智慧商圈」建設並走在上海全市前列:早在2015年,「兩街」(南京東路、淮海中路)就被認定為上海首批「智慧商圈」創建活動試點區域;2016年,豫園商城獲評第二批智慧商圈創建活動試點區域。近年,黃浦區著力加快「智慧商圈」建設,促進商業結構優化,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大數據告訴你,商圈一年有多少遊客?

  在選擇引入商戶時,位於南京東路的世茂廣場瞄準時尚、喜愛新鮮潮流的年輕消費者。讓世茂廣場有底氣這樣定位的原因之一,是大數據對南京東路的解讀。

  「很多人認為,南京東路缺少年輕消費者;但大數據顯示,南京東路上的『90後』客群佔比達到36.21%,『00後』消費者也在逐年增長。如果南京東路上能有更多適合年輕人集聚的業態與空間,這一比例還會上升。」世茂廣場相關負責人說。

  「商圈一年到底有多少遊客?這些遊客的情況是什麼樣?人流高峰出現在什麼路段?遊客逛完商圈還會去什麼地方遊玩?……」這些問題,對於商圈與商業體的管理者、經營者都非常重要;但大數據技術應用之前,這些問題很難精準回答。

  如今,南京東路上的十多家大型商業體每個季度都會收到一份由黃浦區商務委提供的「南京東路大數據分析報告」:遊客在南京東路平均駐留時間為28分鐘;到訪尖峰時段下午1點到6點,下午5點客流達到最高峰;到訪遊客中本地客佔45.51%;6.08%的遊客同時逛了豫園……報告中的不少數據,都顛覆了人們對南京東路的認知。

  藉助專業第三方力量,黃浦區對「兩街」建立了「客流分析平臺」,可實時掌握「兩街」路面上的客流情況。去年起,每個季度以及全年會出具分析報告,內容包括客流分析、遊客行為分析、畫像分析、商圈聯動分析等,發放給沿街大型商業體,作為商業體進行經營決策的參考依據。

  區商務委還在構建「商業信息資料庫」,首期圍繞南京東路商圈,目前處於前期採集數據階段。「南京東路商圈內的品牌、商鋪更新非常快,商圈內品牌詳細信息、細分業態布局等數據很難及時掌握。」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打造「商業信息資料庫」,可以分析出更多有用信息。如可以了解某一業態在商圈中的生存現狀,如果這一業態數量在商圈內過多或者頻繁更替,那麼商場在引入這一業態時,就要慎重考慮了。

  不是一塊大屏那麼簡單

  淮海中路與瑞金二路路口,一塊矗立的大型電子屏,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周邊有什麼可以逛的地方?要去新天地南裡北裡怎麼走?附近有哪些咖啡店?……」用手觸摸一下電子屏,淮海中路商圈周邊的餐飲、娛樂、文化、旅遊信息一網打盡。這是區商務委去年初在淮海中路試點的首塊「慢行導視系統」電子屏。

  「智慧商圈」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讓商圈內的遊客獲得良好的體驗。「淮海中路商圈周邊商業、旅遊、文化等資源豐富,但很多值得逛遊的資源,遊客單單通過手機上的一些通用程序不一定找得到。」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這樣介紹設立「慢行導視系統」的初衷:希望遊客能更深度地、更便利地遊覽商圈。

  呈現在遊客面前的是一塊電子屏,背後卻有著非常複雜的軟體架構。「關鍵在於『注入』的內容。與淮海中路相關的內容非常多,且商鋪更新頻次很高,所以內容選取要豐富並要經常更新。」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綜合比較了多個內容提供商,最終選擇了一家經驗豐富、資源庫強大的市場化企業進行合作。

  正在進行的南京東路改造中,「慢行導視系統」也將作為改造的一個重要部分。「南京東路上有些信息亭,未來將進行改造,不僅是外觀上變化,在內容上還會增加更多便民服務、與『演藝大世界』相結合的票務服務以及『慢行導視系統』功能。」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南京東路上的「慢行導視系統」將注入更多內容,如在電子屏上除了可以查到南京東路商圈周邊的商旅文資源,還可以查到黃浦區以及上海市重要的商旅文資源,為遊客提供更多遊覽服務。

  「兩街」周邊寸土寸金,停車難一直是困擾傳統商業街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黃浦區將通過信息化技術打通商場之間以及周邊公共停車資源的信息壁壘,實現商圈內的停車共享。

  南京東路公共服務提供方——南京東路步行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紐約第五大道、日本銀座等國際頂級商圈都有自己的商圈宣傳網站,展現商圈形象。今後南京東路商圈將結合南京路步行街IP打造,建立自己專屬形象網站、微信公眾號,並同步開發手機APP。在設想中,手機APP除了向遊客呈現各種公共服務信息、商業活動信息等,還將集成商圈共享停車等服務。如消費者在市百一店消費購物,未來可以在新世界大丸百貨享受停車抵扣與減免。這一模式不僅會方便消費者在商圈購物,也能促進商場之間的客流互導。

  「兩街」覆蓋5G信號

  「智慧商圈」最基礎的服務,是讓消費者能在商圈內隨時隨地享受免費的高速網絡。這樣的體驗,在「兩街」早就實現了。

  早在2015年底,黃浦區就完成了「兩街」總長共計4.7公裡的基礎硬體鋪設、免費WiFi建設等工作。為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2017年,區商務委與中國電信加強合作,對「兩街」WiFi逐步優化和完善,實現區域WiFi全覆蓋。根據網絡使用情況,區商務委還因地制宜地提高總接入帶寬,擴大上網容量,讓公共網絡的速度「跑起來」。在黃浦區推進5G建設中,「兩街」也在首批推進名單中,現在南京東路、新天地、外灘、人民廣場等「兩街」以及周邊區域均已實現5G信號覆蓋。

  其實,在「兩街」上構建WiFi服務網絡,建設與運營難度非常大。「南京路、淮海路沿線建築多為歷史保護建築,可供布點的點位相對較少;設備點位主要是在沿街建築外牆、公共電話亭、電線桿上,容易受建築裝修、公共空間整治管理等影響;公共開放區域內,無線信號發射源眾多,信號相互幹擾嚴重。」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

  黃浦區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一方面,與具有豐富WiFi設備建設、運營與維護經驗的單位合作,儘可能多挖掘空間、布設點位;另一方面,結合黃浦區推進的「多杆合一」工程,將WiFi設備整合進新型杆中,增加了不少點位布置,提升了「兩街」公共空間WiFi上網體驗。

  過去,街面上的WiFi設備壞了,都必須靠人工現場檢測才能知道。去年,以南京東路為試點,區商務委委託運營服務商開發了「WiFi設備運行情況實時監控平臺」。通過平臺的後臺,區商務委可以實時了解「兩街」上WiFi設備的運營情況,一旦有WiFi設備顯示「紅燈警告」,就能通知運營方的專業人員及時維修,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

 

相關焦點

  • 遊客在上海南京東路平均駐留28分鐘,90後客群佔比超三成
    巢克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黃浦區是全市首批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之一,商業特點鮮明,客流量大(2019年遊客數量突破2億),應用場景豐富,首店數量、品牌集聚度在全市名列前茅,一些著名品牌單店銷售額位居全國乃至全球第一,2019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2.36億元。
  • 南京東路消費者行為基本分析
    主要收集了消費者在南京東路、四川北路、淮海中路三條商業街消費的頻率與到達那裡所花的時間方面的信息。對他們在南京東路上去幾大商業設施(新世界商城、第一百貨西樓、第一百貨東樓、華聯商廈、置地廣場、中聯商廈、上海書城)光顧頻度作了記錄。  對消費者行為的基本分析包括問卷的前兩部分內容。本研究主要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通過頻度統計、相關檢驗、交叉分析、方差檢驗等,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檢驗。
  • 南京人胃口有多大?大數據告訴你
    你知道南京人飯量多大麼?南京的「菜籃子」最新數據顯示,平均每天南京人要吃掉550噸豬肉、3500噸蔬菜、450噸淡水魚、210噸雞蛋……南京近期推出「菜籃子」工程社區行活動,6月14日,在南京市秦淮區富麗山莊小區,20多家企業帶來米麵油、肉蛋菜等「菜籃子」產品的展銷。
  • 你每天有多少時間花在路上?大數據告訴你,寧波城區單程平均通勤時...
    你每天有多少時間花在上班路上?是否曾為堵車的等待傷透腦筋?事實上,寧波在通勤方面的舒適度,已經「跑贏」了不少兄弟城市!平均通勤距離:6.6km顧名思義,通勤距離的指標,意思是居住地到就業地的距離。一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越大,居民在路上會花費更長的時間,也會給城市交通系統帶來考驗。寧波在通勤距離上的表現相當「給力」,平均通勤距離為6.6km,在全國36個主要城市中僅超過拉薩、呼和浩特。
  • 南京東路東段支馬路冷清 老字號陸續搬離
    另一名顧客則表示,這家商場靠近南京東路的門口有幾家商鋪,有的店通過話筒「吆喝叫賣」,使得整個商場感覺「亂鬨鬨」。南京東路上的老介福,是昔日上海灘響噹噹的大布店,各種面料應有盡有。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到老介福買布料都是一件相當「扎臺型」的事情。2004年左右,老介福一樓的面料經營場所悄然縮減成一家單開間的真絲專賣店,面料經營被轉至二樓。
  • 南京東路東段漸陷「商業盆地」
    周思立 李欣欣 馬一凡(新聞晨報供稿)曾經雲集諸多百年老字號、商業鼎盛的南京東路東段,如今卻面臨著老字號陸續關門、商業雜亂的無奈現狀。日前,具有70多年歷史的老介福商廈悄然關門,門前一片寂然。在此之前,中央商場、東海咖啡館、德大西菜社等老字號都陸續搬離南京東路東段。
  • 日本的大丸百貨來上海開店 想在南京東路走高端路線
    今年2月,日本百貨品牌大丸與上海新世界合作的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在南京東路開始試運行,在過去的2個多月時間裡,其主力品牌和門店相繼開張。坐落於南京東路步行街末端的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位於上海市內客流量最大的南京東路與著名旅遊景點外灘地區之間。在其附近,除了有兩處購物中心,還有女裝品牌Forever21和蘋果的門店,日均人流量達到50萬。
  • 上海上半年重點商圈誠信指數發布,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和徐家匯位列...
    據了解,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廣泛採集商圈及重點商家的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在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徐家匯、淮海中路、小陸家嘴、中山公園、五角場、豫園、四川北路、中環真北等十個重點商圈,結合疫情後復工復產形勢開展2020年上半年誠信指數測評工作。
  • 南京東路食事江湖
    一場秋雨後的上海,雲白天藍,涼風拂面,趁著旅遊節,我也去南京東路走走,嘗嘗美食。南京路步行街東擴連接外灘,此地是百年來中西文化交流的起點,最早的南京東路是一條不足500米的小路名為花園弄,又叫派克弄,1865年改為南京路。
  • 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徐家匯3大商圈名列「上海購物」誠信指數前三
    今年「五五購物節」期間,上海市線下零售企業「七日無理由退貨」服務承諾試點進一步推進,上海10大商圈的663家購物中心、約5600個品牌商承諾7日(或30日)無理由退貨服務並統一公示亮牌;上半年,上海市10個重點商圈「上海購物」誠信指數為87.72,相比2019年下半年的87.34有了穩步提升。
  • 華為全球最大旗艦店在上海南京東路開業
    排在隊伍第一位的楊先生告訴記者。 旗艦店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233號-257號,佔地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三層空間為進店顧客提供產品體驗及沉浸式互動體驗。
  • ZARA在上海最大形象店落戶南京東路
    曾經是本土體育品牌李寧旗艦店所在地的南京東路592號,如今已成為快時尚領地。上周六,ZARA形象店正式在此開業,這家銷售區域超過2000平方米、共四層的店鋪也成為了ZARA在上海最大的門店。  這家門店提供包括女裝、男裝,童裝以及配飾在內的全系列商品。
  • 影像志 | 南京東路的歷史瞬間
    歷史影像宛如時間膠囊,它收藏著塵封的記憶,每一個細節都引導著我們開啟對往事的探究。那就讓我們跟隨鏡頭,來一次時空穿越之旅,感受「中華第一街」的深厚底蘊。1945年,西藏路以東改稱南京東路(該圖為右北左南方位) 1850年前後站在第一代聖三一教堂鐘樓上向北望去,可見花園弄及遠處的拋球場。這可能是關於南京東路最早的影像之一。
  • 南京東路商圈多商業集中調整 「中華商業第一街」如何煥發新活力?
    商業井噴發展之際,各大商圈不斷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有著百年發展之久的南京東路步行街也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改造升級」的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黃浦區以打造「上海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為契機,推動傳統商業街區轉型升級,商圈升級成了南京東路步行街多個項目改造、調整的共同原因。   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對此認為,受電商興起和消費者升級的大環境影響,不僅南京東路商圈在改造,徐家匯、淮海路等商圈也都在調整,可以說整個實體商業處於調整中。
  • 上海南京東路景點全攻略,去南京東路必看的景點都在這
    南京東路上的萬國建築群是歷史給這座歷史悠久的街道留下的痕跡,它滲透、融匯著各國異域文化的精華,是上海百年滄桑歷史的印記。這些歷經滄桑的萬國建築群中,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成為南京東路最美最壯觀的景色。
  • 南京東路,變長了!
    原本已經足夠豪華的南京東路,隨著延長路的開放,更多經典建築即將加入南京路步行街豪華街景套餐! 在酒店五層,有一個可以俯瞰南京東路景觀的泳池,酒店七層的健身中心有一個戶外露臺
  • 南京東路選擇最多,陸家嘴飯店少且貴
    其中包括了南京西路/靜安寺、南京東路/外灘、淮海中路、徐家匯、陸家嘴這樣的傳統中央商務區,也有五角場、上海火車站、長風、四川北路/北外灘等正在崛起的非中央商務區。 要用數據了解在這些商務區上班午飯是否成問題,就要先明確公司人吃飯的一般方式:除了公司有食堂(這個情況比較難統計),剩下的就是出去找家餐館、買便利店的便當,或者點外賣。
  • 春節南京哪裡好玩?大數據告訴你!
    春節在南京去哪兒玩?如果你正打算安排鼠年春節黃金周的行程,這份大數據榜單可以幫你做參謀。近日,南京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市級新型智庫——南京政務輿情研究院發布《2020春節南京景點熱度報告》,該報告基於旅遊大數據、交通大數據,並結合遊客口碑指數,綜合全市部分景區在過去一年的遊玩滿意度,推出景區景點熱度TOP10。
  • 南京日平均車速28.58km/h 十大城市中排第四
    2017年,南京道路高峰時期平均車速24.28km/h,全天平均車速28.58km/h,在城市規模和機動車總數綜合排名的前十大城市中排名第四。昨天,根據高德地圖發布的2017年數據報告,市交管局向社會公布並解讀了這一份「成績單」。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部科學技術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全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 年終專稿:南京東路另類行攝線路
    ,利用地圖軟體加載景點信息,從文字直接轉換為語音告訴你所在地點的故事和傳說。百多年,滄海桑田,我看到一份資料:每年,南京東路要接待2億人,中華商業第一街,不是自封的。而今,網際網路經濟大潮對實體店衝擊巨大,南京東路因時升級、調整,第一百貨和世茂國際廣場先後完成了閉館大修、重新定位諸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