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高調紀念英雄飛行員,那蘇聯軍隊為何不攻自破?

2020-12-12 中華小神兵

(文/後沙)

羅曼·菲利波夫少校,這個名字這兩天傳遍俄羅斯大街小巷,2月6日俄總統普京籤署命令,追授他為俄羅斯英雄」稱號。

2月3日,他駕駛的俄蘇-25戰機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被恐怖分子擊落, 被恐怖分子包圍後,菲利波夫戰鬥到最後一刻,並喊出「為了兄弟們」後,在武裝分子離自己幾十米開外時引爆了手榴彈,光榮犧牲。

這是一件令人傷感的事跡,但又讓人隱隱覺得有某種精神在俄國人身上復活。

史蒂夫·索拉,一位美國前空軍老兵被此事觸動,寫信給俄羅斯方面,表達自己的悲傷和敬佩,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忍著淚水表示願意為菲利波夫少校家屬捐款出資,向英雄致敬。

對於菲利波夫少校,中國,英國,法國,美國等網友紛紛表示欽佩,單單英國《每日郵報》評論欄裡的讚美留言就達到兩千多條。

「光榮彈」,仿佛是上個世紀的傳說,戰鬥英難,無論在哪裡都會得到尊重,那些娘娘腔兵,草莓兵能跟他們相比嗎?

中國亦不乏戰鬥英雄,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還有老山前線的無名英雄 ,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一代人的和平年代。

為什麼要謳歌英雄?因為這關係到國家精神,國家戰力,國家尊嚴。

和平與戰爭,是一種辯證關係。無原則追求和平,以聖母情懷看待戰爭,是精緻的投降主義,是某些人在長期安逸舒適生活之後的徹底鬆懈,許多影視作品已經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武器再強大,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在於人。

菲利波夫少校被高調紀念,戰鬥民族果然名不虛傳,但事實上,西方的防線已經成功的推進到了烏克蘭。

當年不可一世的蘇聯軍隊,在國家解體之時,居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連象徵性的戰鬥也不存在。

美國,北約不費一槍一彈,就徹底改變了歐洲軍事格局。事實上,沒有人敢用武力摧毀蘇聯,這意味著摧毀者自己也會被摧毀。

它們是用軟刀子殺死了蘇軍,但根源還是在於蘇聯自己的意識形態崩潰,導致沒有人在乎這個國家,更沒有人站出來維護蘇共。

精英們只是想著如何瓜分國家遺產?跟著起鬨的民眾,發現自己一家人被騙得一無所有的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蘇軍的瓦解

所謂瓦解就是指思想瓦解。這種瓦解首先發生蘇共身上,進而滲透進了軍隊之中。

勃列日涅夫死後,1983年安德羅波夫接任,安德羅波夫死後,1984年契爾年科接任,然後是1985年戈巴契夫上臺。

1986年蘇共27大之前,蘇聯軍事路線一直是「保衛社會主義蘇維埃」,外在表現就是與美國分庭抗禮,互相威懾。

蘇聯在官方用詞上也強調「和平共處」,此中涵意是以鬥爭求和平。雖然中共以前老罵蘇共是「蘇修」,鬥爭意識不強,但那時候蘇聯還是有鬥爭意識。

27大,戈巴契夫提出了蘇軍力量「合理夠用」 觀點,放棄了互相威懾思想。這些論述都是雅夫科列夫(意識形態負責人,蘇聯掘墓人)給他設計的。

從這時開始,傳統的蘇聯軍事路線被改變,蘇共把國家安全建立在美國的和平承諾之上。

1987年5月28日,一起很小的事情,導致了一場軍內風暴。

這天,西德青年魯斯特的一架小飛機在莫斯科紅場降落,停在了聖巴西爾大教堂後面,當時戈巴契夫在柏林訪問。

蘇軍開會反思這起意外,主要是技術層面分析防空雷達體系存在的缺陷,並準備處理相關責任人。

但是,戈巴契夫妻子賴莎認為這是軍隊故意要讓他們在柏林丟臉,他的辦公室主任鮑爾金支持夫人的看法,戈巴契夫私人高級顧問契爾尼亞耶夫,當晚就起草了一份怒火翻騰的備忘錄。

回到莫斯科後,戈巴契夫帶著情緒召開政治局會議,對軍隊進行了報複式批評。

在輿論上,雅科夫列夫掌握的報紙,大肆渲染蘇軍的無能,使得老百姓對蘇軍產生了輕蔑態度,連紅場保護不了,還怎麼保衛國家?

這樣,一個軍事技術問題,被有意變成了政治問題。蘇軍不是偵察不到這架飛機,而是1984年擊落韓國「迷航」客機後,沒有人再敢下令擊落型號不明的飛機,戈巴契夫人卻在國外。(此事到現在還是個謎)

國防部長索科洛夫元帥辭職,因為戈巴契夫會上說了「如果我是你,我現在就辭職。」

接著150名軍官被撤職並送上軍事法庭,到1988年底,除了兩名副部長外,國防部領導全體換人,從華約司令到艦隊司令全都撤職。這個比例比史達林1937年搞得還要高。

亞佐夫元帥成了國防部長,這樣,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就鬆了口氣,因為國防部再也沒有人敢去指責他對美國的退讓政策。

1987年7月,戈巴契夫團隊推出《新思維與改革》一書,以他的名義出版,出書的想法是由西方出版商通過雅夫科列夫提出來的。

這本書對新思維核心精神解釋是「人類利益高於蘇聯利益」。

軍事方面戈巴契夫認為:

一,蘇共拋棄打贏核戰爭的想法,希望美國也要承認人類的價值。

二,摧毀馬克思戰爭理論, 這是蘇軍的理論根基。列寧推崇的克勞塞維茨戰爭理論,被掃地出門。

三,推翻了蘇軍必須擁有足夠打敗對手的力量舊觀點,改為「合理夠用」。

四,通過與美國達成各種裁軍協議,來實現「人類利益」。

這些拼拼湊湊的東西得到西方輿論讚美,在蘇軍內部引起極大的意識形態混亂,元帥,將軍,校官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為何而戰?連確保打勝仗也不對?

在軍隊思想一片混亂之時,戈巴契夫忙著去找英國的撒徹爾夫人,義大利的安德烈奧蒂,德國的科爾,法國的密特朗去建立「親密」的私人友誼,並想通過他們去說服裡根總統。

在跟裡根談裁軍協議時,戈巴契夫屢次自作主張,無原則退讓,讓一些極其困難變得輕鬆簡單,契爾尼亞耶夫則把西方報紙對戈巴契夫的讚美之辭收集起來,編成報告來滿足戈巴契夫的陶醉感。

「合理夠用」落實下來,就變成了裁減軍費,這嚴重影響了軍隊日常事務,但不能反對。因為理由很充分,經濟停滯,就是因為軍費開支過大。

1988年12月,戈巴契夫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要單方面裁軍。裁軍每個國家都會進行,目的都是:精減冗員,增強效率,提高戰鬥力。當然還有對外宣傳作用。

戈巴契夫卻把裁軍視為贏得美國信任的手段。無原則,無計劃的把軍隊搞得怨聲四起。本來蘇軍軍餉就低得可憐,士兵一個月五盧布,還能減到哪裡去?

然後,法律黨也介入軍隊事務,他們在輿論場聲稱,你看人家北約,美軍駐軍都是有條有款,合理合法。我們在華沙各國駐軍,就不合法,沒有法律依據。

除此之外,蘇聯知識分子還鼓動戈巴契夫去打壓軍工體系內的科學家,當時,蘇聯科學家待遇並不好,待遇好的是作家,文人。

1989年戈巴契夫嘲弄國防工業委員會主席巴克拉諾夫:你向太空吐口唾沫,幾十億盧布就飛走,而他們(科學家)卻在申請麵包屑。

聽起來戈巴契夫像是在為科學家討公道,其實就叫停科研工作,而科學家待遇根本沒有改善,榮譽和獎勵總是給了文人們。

外長謝瓦德納澤則抗議蘇聯的武器出口交易,他說這些交易被美國抓了把柄,會懷疑蘇聯的和平誠意,讓外交很難辦。

搞得國防工業委員會,撥款得不到,外匯也賺不到,改善條件成了空談。

在媒體上摧毀蘇軍意識形態的人,恰恰又是來自軍隊。

一個是軍史研究所所長沃爾科戈諾夫上將,他以反史達林著稱,把史達林二戰中的戰績全部抹殺,並認為蘇聯對戰爭爆發負有責任。

沃爾科戈諾夫上將在蘇聯解體加入葉爾欽政府,終身從事」歷史真相「還原,這種研究成果大受西方歡迎。

還有一個《軍史雜誌》主編菲拉託夫上校(國防部編制),他把希特勒的《 我的奮鬥》拆散,每期進行摘錄刊登,再加進私貨。就是說,一個共產黨軍隊的刊物,在傳播希特勒言論,卻沒人制止。

最終《軍史雜誌》這本嚴肅的學術刊物,為了促銷,變成了一本地攤,黃色報紙風格的雜誌。而菲拉託夫上校變成了少將。

所謂「新思維」會將蘇軍搞成什麼樣?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今天,俄羅斯如此隆重追悼菲利波夫少校,從這個側面可以看出,俄羅斯軍事思想路線已經發生重大轉變

俄國要喚醒真正的戰鬥精神,跟美國硬碰硬。

從三十年前把和平希望寄托在美國承諾上,到今天被北約擴張到自家門口,俄羅斯再傻也該醒醒了。

某些國家的忽悠把戲並未停止,相信的人還是很多很多。關於俄(蘇軍)的三十年代變化,足以令中國人深思。

為什麼無良大V要詆毀英雄?因為只有消解愛國精神,它們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狗糧。

他們讚美投降,美化「曲線救國」,歌頌逃跑,大講「人性」,於是《敦刻爾克》也有了一個古怪的光環。

和平,是打出來的,決不是乞求得來的,軍隊就是為了戰爭而存在。

只有鍛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才能有真正的和平。

一個沒英雄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

相關焦點

  • 衛國戰爭中手風琴成了蘇聯軍隊的有力「武器」
    手風琴,早就成了俄羅斯民間的樂器,是俄羅斯民歌的靈魂,許多能歌善舞的俄羅斯人,都喜歡用手風琴來伴奏;原蘇聯戰爭題材的老影片中,常出現有手風琴的鏡頭。當手風琴響起時,剛戰鬥激烈不斷有戰友犧牲,還死氣沉沉的氛圍,頃刻之間,就變得非常熱烈,突出了蘇聯軍人視死如歸、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的特質,這樣的鏡頭隨著手風琴動人的樂曲,也非常感染觀眾。
  • 美國有一支軍隊全套俄式裝備,牆上美國國旗,機上蘇聯紅星
    對一支軍隊而言,戰爭年代的敵人絕對是自強的動力。可如果到了和平年代,沒有明確的敵人了該怎麼辦?那就自己「創造」一個。比如說誰都想「活捉」的這個男人。這就是堪稱士兵夢魘的假想敵部隊,又被稱為影子部隊。大家都知道,不久前,美國空軍假想敵部隊接受新戰機,他們的新裝備是一架塗了俄羅斯蘇-57迷彩的F-16C戰機,是專為本國飛行員提供對抗訓練。這不得不提到美軍很早之前的假想敵部隊。世界上第一支正規的假想敵部隊,是1966年以色列組建的「外國空軍模擬大隊」。
  • 冷戰時,蘇聯軍隊的全稱是什麼?蘇聯紅軍為何改名?
    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國軍隊最開始叫紅軍,後來叫八路軍,最後叫人民解放軍。那蘇聯紅軍,威名遠揚,本來好好聽的名字,冷戰時卻為何突然「改名換姓」?上面也說了,我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最開始就叫中國工農紅軍,這也是跟著蘇聯老大哥「蘇聯紅軍」叫的。在二戰時期蘇聯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不僅阻止了德國一統歐洲的步伐。
  • 李橋銘:蘇聯軍隊「非黨化」的歷史悲劇
    1935年5月,史達林在紅軍學院學員畢業典禮上提出的「幹部決定一切」的論點,是蘇共指導軍隊建設的綱領性口號。為確保各級軍官特別是高級指揮員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並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蘇共及其軍隊採取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幹部晉升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嚴格的選人用人標準和軍官政治審查、實踐考驗識別制度。
  • 朝鮮戰場上的蘇聯飛行員,穿中國軍服講漢語,被俘前必須自殺
    這批人就是蘇聯空軍飛行員。當時中國的補給線受到美國的巨大威脅,為了幫助中國渡過難關,蘇聯決定出動空軍來保護中國的空中交通線。經與蘇聯政府商議,自1951年1月10口起,由蘇聯空軍出動兩個師掩護輯安至江界、安東至安州兩條鐵路運輸線,以保證後勤的供應。
  • 1950年蘇聯空軍秘密入朝,美軍不僅不揭穿反而為其保密38年
    後來,蘇聯解體,俄羅斯也開始談論這一敏感話題.1992年6月,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給美國參院戰和失蹤人員調查委員會的信件中公開承認:「我們認為,有1309架美國飛機在北朝鮮上空被擊落,有262名美國飛行員得救。"
  • 俄羅斯國防部給一位華中大校友頒發了獎章!什麼來頭?
    9月10日,俄羅斯駐華大使館隆重舉行「紀念獎章」授頒儀式,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向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2005級碩士研究生校友、長江日報記者諶達軍頒授「俄羅斯國防部紀念保衛祖國烈士貢獻獎章」。
  • 空軍英雄人物追蹤 擊落美王牌飛行員震驚世界(圖)
    英雄是人類文明皇冠上的鑽石,人類各個民族史詩的主角都是英雄,軍隊就像一座錘鍊英雄的洪爐,是一方生長英雄的沃土。空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劉天增日前做客人民網向我們講述了人民空軍的英雄故事。  東北老航校:艱辛孕育藍天英雄的搖籃  人民空軍在我們陸海空三軍當中是非常年輕的軍種,但是,人民空軍創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民軍隊誕生之前。
  • 愛沙尼亞為何與俄羅斯關係不和?兩國有什麼歷史恩怨?
    愛沙尼亞曾經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宣布脫離蘇聯而獨立,獨立以後的愛沙尼亞選擇遠離俄羅斯,在2004年正式加入歐盟和北約。愛沙尼亞曾經和俄羅斯是一個國家,為何獨立以後與俄羅斯關係長期不和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愛沙尼亞的地理區位
  •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一開始無人機操作人員只能從現役飛行員中挑選,因為無人機的佔位,攻擊都需要有戰術經驗,不是像打電子遊戲那麼簡單。但後來無人機發展,這部分戰術動作已經實現了自動化,所以不需要專業的有人機飛行員來完成,另外有人機飛行員去飛無人機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人才也是浪費。所以現在基本都從士官中,培養專業的操作人員。讓停飛/退役的飛行員做無人機操作手那是發揮餘熱,從士官裡選拔無人機操作手,縮短培訓時間,降低培訓成本。
  • 蘇聯最霸氣的飛行員:給美國軍艦頭上澆油,把戰機當鋸子用
    引發這一值得被命名銘記的空戰上的重大事件的飛行員便是當時蘇聯空軍上尉瓦西裡·辛巴爾。這一事件直接在空戰領域也極大地佐證了證明了戰鬥民族的勇猛。蘇27飛機具體事件經過是這樣的,在1987年9月13日,蘇聯北部警戒雷達發現一架602號P-3B戰機越過國際海域進入了蘇聯領空,隨即蘇聯方面就派遣瓦西裡·辛巴爾大尉駕駛36號蘇27進行攔截。
  • 杜達耶夫在尋求車臣獨立之前,在蘇聯軍隊中,是個什麼樣的人
    車臣獨立後不久,強大的蘇聯也在一夜之間轟然解體。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對杜達耶夫明目張胆的分裂行為忍無可忍,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俄軍終於攻陷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將杜達耶夫趕到了南部山區。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由於發不起工資,飛行員駕駛數架圖-160轟炸機叛逃,俄喜出望外
    有這樣一個國家,因經濟拮据發不起工資,導致大量軍人倒賣軍隊物資,轟炸機編隊更是集體跑路,投誠俄羅斯。軍費支出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國家的經濟實力,而如何有效管理軍費則會影響到軍隊戰鬥力以及保障力,有這樣一個國家,因為常年經濟水平低迷,無法負擔龐大的軍隊,拖欠工資成了常事,使得士兵們怨言載道,為了維持基本生活,他們不得不將軍隊的裝備售賣到黑市上,轟炸機編隊的飛行員們更是做出轟動世界的事情,即駕駛轟炸機集體叛逃俄羅斯。
  • 俄羅斯祖國保衛者日怎麼慶祝?祖國保衛者日紀念活動及來源
    每年的2月23日是俄羅斯的祖國保衛者日。這一天本是蘇聯紅軍的建軍紀念日,是所有現役軍人和曾經有過軍旅生涯的人的節日。在蘇聯解體後,這一天已經成為所有男人的節日。​
  • 各國飛行員在空中吃什麼?美軍吃的是披薩,那俄軍飛行員呢?
    導語:各國飛行員在空中吃什麼?美軍吃的是披薩,那俄軍飛行員呢?眾所周知,飛行員是一個國家最為精銳的部隊,而且還是軍隊中非常危險的一個職業,畢竟長年累月都在空中飛行,遇到的危險也是極大的。所以各國對於空軍飛行員都是非常愛護,畢竟想要培養一個飛行員,所需要花費的金錢可是巨大的,由此可見飛行員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很多時候飛行員的吃喝住行也就成為了很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比如在空中長時間航行時,如果肚子餓,飛行員怎麼解決?據悉美國的飛行員居然能夠在空中吃披薩,不得不說也是十分寬鬆了,那麼俄羅斯呢?
  •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倒向西方了,為何歐美國家還集體敵視它
    上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欽天真地認為,只要肢解美國的冷戰對頭蘇聯,然後全盤西化,加入歐盟,走上和美國一樣的資本主義,從此就能過上和歐洲各國一樣的富裕生活。昔日的對手美國,就會伸出援手,救俄羅斯經濟於水火之中。
  • 繼承蘇聯衣缽,俄羅斯經濟卻滑落深淵,俄國實力為何下滑嚴重
    普京說,不懷念蘇聯的人沒有良心,想回到蘇聯的人沒有腦子,如今的俄羅斯是當年蘇聯唯一的繼承人,為何經濟會如同陷入泥地一般難以移動,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個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在歐洲的那一部分是屬於東歐平原,北邊是北冰洋,東邊是太平洋,西邊有大西洋、波羅的海、芬蘭灣。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如何稱中國?聽起來很是耳熟
    很多年前,我們稱呼俄羅斯人為蘇聯老大哥,到了後來,蘇聯解體,我們管他叫「老毛子」,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俄羅斯人相對於中國人體毛較為旺盛。而如今,這個稱呼又發生了變化,俄羅斯新一代年輕人憑藉自己硬核且富於挑戰的精神,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戰鬥民族」。
  • 「軍隊裡拼10年不如空軍裡當3年」,為何空軍飛行員軍銜這麼高?
    「軍隊裡拼10年不如空軍裡當3年」,為何空軍飛行員軍銜這麼高?   一說到軍人,那可是讓很多人都熱血澎湃的一個存在。因為很多人都是嚮往著可以成為一個軍人,能夠履行保家衛國的職責。那麼我們國家也是存在著不一樣的兵種的。不過其中有一個是很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