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入門的50個關鍵概念(7)】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

2021-03-02 元昊的澄言澄語

近來事務繁忙,無心更新公眾號,但又不願棄置,所以我決定結合剛開始看的一本書《法學入門的50個關鍵概念》一書,不定期地翻譯一個概念。初心僅僅是為了記錄閱讀過程,如果有隻言片語觸發了大家的興趣,並且讓大家願意以此為窗口繼續探尋下去,那也是我的榮幸。

今天是第七個概念: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L』AUTORITE PARENTALE SUR NU ENFANT MINEUR)。

監護權(autorité parentale)是一套「以孩子的利益為最終目的之權利義務的總和」(《民法典》(下同)第371-1條)。它不再是專屬於父親或母親的權利(apanage),而是由「父母雙方」共同擁有。監護權的最終目的乃是孩子的利益,尤其是對其「安全、健康和道德」的保護(第371-1條,第2段(alinéa))。

監護權區別於撫養權(exercice de l』autorité parentale)。一位家長可以是監護權人但不享有撫養權。

(一)監護權意味著(supposer)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子女負責

父母是享有對孩子的撫養權(droit de garde)的人。因此,他們有權確定未成年子女的住所並限制其居住於該住所內(第371-3條)。

父母負有對孩子的監督義務,該義務表現為(se traduire par)對其生活的監督,無論是家庭內的生活還是家庭外的生活。

監護權意味著父母要保護孩子的健康,即使人們越來越將孩子的健康與醫療聯繫在一起。

(二)監護權意味著父母要負責子女的教育

監護權讓家長有權負責孩子的學校教育。但是必不可少的並不是「學校」本身,而是要讓三至十八周歲的孩子能夠入學(scolarisation)接受教育。在國家教育制度下,沒有什麼能夠阻止父母讓(dispenser...à)其子女接受教育。

(三)雖然共同行使監護權是監護權的規則之一,但是它也可以只由父母其中一方行使

不管親子關係(filiation)是以何種方式建立,撫養權的轉移(dévolution)須由父母雙方共同完成。因此(partant),父母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這就決定了監護權由父母雙方共有(coparentalité),並由此決定了父母雙方需要共同行使監護權而非將其據為己有。如果產生了矛盾且該矛盾持續存在,則該矛盾將由家庭案件的法官通過司法程序來解決(trancher)。

父母其中一方也可以例外地單獨享有(être investi de)撫養權,但這並不會完全排斥另一方繼續享有附屬於該撫養權的一些基礎權利(prérogative),並且,除非另一方存在重大過失(motif grave),否則其可以保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和留宿權(droit de visite et d』hébergement)。

(四)在父母離異的情形下,撫養權通過司法程序確定

共同行使監護權是一項原則,幾乎不存在例外,即使是在父母離異的情形下,除非為了孩子的利益而要求(commander)突破該原則。

不過(reste que),父母離異確實意味著需要對撫養權進行特定的安排。因此,孩子會發現其住所可能會固定在父母其中一方處,也可能會在父母雙方的住所之間交替變化(en alternance)。但是父母離異應當允許與孩子分離的一方仍然能夠與孩子保持聯繫。違反這一規則將會觸犯「阻撓行使監護權(non-représentation d』enfant)」之罪,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五)父母不可自由行使或決定(discrétionnaire)其監護權[①]

父母享有的撫養權可以排除孩子與父母的聯繫,但不會排除孩子與其他人的聯繫。

監護權和撫養權會同孩子享有的一項權利相衝突(se heurter avec),這就是孩子保持與兩類特定主體的聯繫的權利:一是其直系尊親屬(ascendant),二是在重組家庭(famille recomposée)的情形下,曾經與其長期居住在一起的第三人(第371-4條)。

(六)在父母不作為(carence)的情形下,監護權可以委託(déléguer)或者撤銷(retirer

由於監護權和撫養權以孩子的利益為最終目的,為了孩子的利益(dans l』intérêt de),父母一方可能會被剝奪監護權,這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

·通過委託(délégation),只有通過判決,該方式才產生法律效果。監護權可以委託給「值得信任的近親」(第377條,第1段)。委託能夠產生將全部或部分撫養權轉移給新的監護人/撫養人的效果。

·通過撤銷(retrait),何時使用該方式由法律規定,該方式會導致喪失對孩子的全部監護權。但是該措施並不是不可更改的,父母雙方可以重新獲得對孩子的監護權。


[①]這一部分理解不了。

相關焦點

  • 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有關問題的探討
    之後,這一原則被擴大使用,幼兒的年齡不再限制在7歲以下,進而包括了所有未成年兒童,除特殊情況外,法院的判例均將未成年兒童的監護權判給了母親。  三、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行使的原則  (一)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行使的類型  關於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的行使原則,從現代國外立法看,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  1、單方行使原則,即離婚時法院確定由父或母一方單方行使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這主要以本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修訂後的立法為代表。
  • 離婚後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和監護義務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享有監護權和監護義務,不因離婚而發生改變。
  • 父母雙亡後子女監護權如何確定?
    生活中,一旦遇到小孩子闖出了什麼事情,我們總是會找他們的父母來商量解決,這是因為父母是子女的監護人,他們享有監護自己子女行為的權利。那麼父母雙亡後,子女監護權該由誰來承擔?監護權承擔的順序是怎樣的?以下找法網小編帶您一起去具體了解下父母雙亡後子女監護權承擔的相關內容。
  • 論離婚後父母之撫養權與監護權
    撫養權的概念法律並無詳細的規定,個人認為撫養權是由傳統民間的一種說法引申而來,包含了父母對子女生活的照顧、教育的督促和管理等等。我國婚姻法第36條第1款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由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 離婚後子女監護權如何確定?離婚後怎麼爭取子女監護權?
    孩子是父母心血的結晶,是父母在這個世界的延續,在孩子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時候,父母要擔當起孩子的監護人。但是離婚時夫妻對孩子的撫養權、監護權往往爭執得不可開交,那麼,離婚後子女監護權如何歸屬?離婚後怎麼爭取子女監護權?
  • 論離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監護
    ,如何讓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不受父母離婚的影響,是一個始終需要關注並解決的問題。在美國,基於對傳統的單獨監護的反思,為防止造成離婚時針對子女的監護之爭,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了共同監護的概念。  1995年,美國有11個州的立法傾向於適用共同監護,推定共同監護符合子女的最大利益,只要一方要求共同監護,且不存在不適合共同監護的情況,法院即判決共同監護。[2]共同監護意味著對子女生活方式的決定權由父母雙方共同享有。
  • 剝奪失職父母監護權?是真的!
    剝奪監護權制度真正的難點,也恰是司法程序外的未成年人安置撫養問題。國務院兒童工作智庫專家、重慶市法學會少年法學研究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高維儉教授認為,我國剝奪監護權條款之所以近30年才誕生首個案例,關鍵難點就在於剝奪監護權之後,對未成年人後續監護體系的缺失和不完善。
  • 失職父母監護權會被剝奪?是真的!
    剝奪監護權制度真正的難點,也恰是司法程序外的未成年人安置撫養問題。 國務院兒童工作智庫專家、重慶市法學會少年法學研究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高維儉教授認為,我國剝奪監護權條款之所以近30年才誕生首個案例,關鍵難點就在於剝奪監護權之後,對未成年人後續監護體系的缺失和不完善。
  • 每日一題2013年應用法學簡答題:簡述監護權的概念和特徵
    真題中涉及的相關考點不僅具有直接再考可能性,而且通過相關典型真題的分析和講解可以幫助我們徹底掌握人大法學考研答題要求、答題思維和得分關鍵。因此,此題雖然是2013年應用法學簡答題,但是試題的答題思路和要求與現今人大法學考研答題是相同。請大家務必認真閱讀、領悟和加以演練!
  • 撤銷父母監護權制度的司法經驗及完善建議
    必要性指的是除了撤銷父母監護權外,其他幹預措施無法避免父母對兒童的嚴重傷害;比例性指的是國家幹預親子關係的力度與父母傷害兒童的程度成正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傷害越嚴重,國家為了保護兒童幹預親子關係的力度就越大。
  • 民法典丨父母一方喪失監護權,還用承擔子女撫養費麼?
    下面跟小編一起去學習《民法典》小案例第十期▼《民法典》小案例(19)——父母一方喪失監護權,還用承擔子女撫養費麼?問:小明遭父親虐待,父親被法院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付撫養費嗎?答:《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 子女監護權可隨意變更嗎?法官說不!
    親生父親因病去世,年輕的未婚媽媽因為要結婚,與孩子的祖父母協商一致,欲將孩子的監護權變更到祖父母名下,是否可行?近日,廣東省蕉嶺縣人民法院對這起變更監護權糾紛案件給出了明確答案,沒有法定事由,孩子的監護權不可隨意變更。
  • 夫妻離婚時,子女監護權應為歸誰?如何爭奪監護權
    離婚時,無論男女,都容易發生子女監護權和子女監護權的糾紛,婦女如何獲得子女監護權?一個女人要得到孩子的監護權有什麼策略?我來詳細介紹一下。1什麼樣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是判給女人?7、男女在如果沒有中有明顯的錯誤,條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如果女性的想法質量更好,她們將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孩子,有可能將獲得孩子的監護權。8、8歲以上的孩子想和母親住在一起,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2該婦女要求未成年個2歲以上的孩子判給。
  • 代孕子女的監護權
    2014年2月7日羅乙因病經搶救無效死亡,嗣後,陳某攜羅某丁、羅某戊共同生活至今。2014年12月29日,羅某甲、謝某某提起本案監護權之訴。原審另查明,2014年3月31日及同年6月10日,羅某甲、謝某某及陳某先後向原審法院提起法定繼承訴訟,後均因故撤回起訴。
  • 撫養權和監護權的區別?
    一般人很容易混淆孩子撫養權和監護權的概念,認為二者差不多,但其實差很遠,因為是兩個性質不同的權利,雖然存在一些重疊,但是總的來說孩子監護權的範圍更大一些,只是人們更重視孩子的撫養權而已。在審判實踐中,不少離婚案件當事人往往將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和監護權混為一談,有的當事人甚至在訴請或者答辯中直接提出請求要將孩子的監護權歸屬一方所有。法妞網友諮詢:撫養權和監護權的區別?
  • 【法林】撫養權與監護權有區別嗎?(圖)
    一般人很容易混淆未成年人撫養權與監護權的概念。實際上,監護權和撫養權是不同的。本期《法林》介紹這兩個概念。  撫養權  我國《婚姻法》第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 父母監護權怎麼被撤銷?剝奪父母監護權後由誰撫養孩子?
    如果現實生活中父母其中一方不能行使子女的監護權,相關部門可依法撤銷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父母監護權怎麼被撤銷?剝奪父母監護權後由誰撫養孩子?網友諮詢:監護權的轉交我現在25歲了 監護權還有意義嗎? 是否還可以轉移。
  • 爭取監護權的父母知道的有什麼,爭取監護權需要了解的是什麼?
    夫妻離異之後,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不受影響,因為,父母對子女的親權、監護權不受父母之間婚姻關係解除的影響。父母離異之後爭奪的是子女的撫養權,那麼爭取監護權的父母知道的有什麼,爭取監護權需要了解的是什麼?
  • 淺析離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的權益保護
    如何在離婚案件中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益已經成為民事審判中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因此在審理離婚案件時,對未成年子女合法權益的保護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如何有效地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既關係到廣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千萬個家庭的幸福。為此本文就如何在離婚案件中最大限度地維護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一抒管窺之見,以期拋磚引玉。
  • 未盡監護責任,父母被撤銷監護權
    父母是兒童法定監護第一責任人,必須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不能因為自身原因疏於或放棄對子女監護和撫養,否則將被依法剝奪監護人資格。近日,京山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依法撤銷了父母對兩名未成年女兒的監護權,指定京山市救助管理站為兩人的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