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的。但是越是到了臨近預產期,小美就原來越焦慮。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從自己懷孕開始,婆婆就一直在小美耳邊嘮叨「你得多鍛鍊啊,到時候生孩子的時候產程快,好生,我那時候懷孕還照樣去爬山呢」小美對婆婆的話已經倒背如流了「您生孩子就用了個把小時,對吧!」
小美知道婆婆的一直嘮叨是對她好,希望她在生孩子的時候能夠輕鬆順利。可是小美自從懷孕以來已經胖了20幾斤,和以前瘦小的自己相比就是活脫脫的兩個人。
到了孕晚期的時候腳已經腫了,就連彎腰繫鞋帶都成了困難。小美每晚睡覺腿還會抽筋,自己要怎麼鍛鍊嘛。唯有對著手機熬日子,想著趕緊發動了就輕鬆了。臨近預產期,小美每天都在育兒軟體上像有經驗的人請教生孩子的注意事項什麼的。
有的說千萬不要順產,會疼的撕心裂肺「那種疼痛我可不想再經歷了
有的說順產恢復快,以後少受罪
每個人回答都不一樣,只要自己經歷了才知道。
很快小美就到了預產期,孩子也如期發動了。只是小美因為孕期胖了太多,缺少活動。孩子後期也發育得很快,導致孩子太大,順產一直沒有生下來。小美折騰了許久,到最後醫生直接告訴小美的家人,必須選擇剖宮產。不然對大人和孩子都是危險的。
最後小美和家人都在手術通知書上簽了字,讓醫生儘快動手術。孩子也順利出生了。真是九死一生的經歷。過了幾天小美剖宮產的刀口恢復的好點了,小美躺在病床上回憶起了自己生孩子的經歷,好在危險的時候醫生提出剖宮產了,於是小美不禁開啟了腦洞:
但是古時候那個只有產婆的年代,如果她們經歷了難產會是怎樣的呢?
那時候沒有剖宮產,難道她們就只有聽天由命嗎?在古代,她們的醫療技術根本沒有那麼發達,從事接生的工作也只有年長的有經驗的人去幫孕婦接生。稱為「產婆」。
到真正生孩子的時候才去產婆家把產婆接來。古代交通也沒那麼發達,在路上也就耽擱了不少時間。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孕婦的危險。
那時候產婆接生就是準備熱水和剪刀。熱水是用來消毒的,剪刀等孩子出生的時候剪斷臍帶。這樣簡陋的設施,也無疑為產婦帶來了感染的風險。
如果說產婦產程順利的話,產婆也是相對輕鬆,又接生了一個健康的孩子。但是孕婦難產的話,產婆也只有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孕婦,或者自己沒遇到難產的經歷,那產婦也只能在產婆的幫助下聽天由命了。
所以說,在古代生孩子人們都說是九死一生的經歷,一點都不為過。想著在古代能順利度過難關的婦女們,可謂是皆大歡喜,但是那些因為難產的孕婦們,小美也不禁有點慶幸自己生在這個時代了。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