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終身「掉秤」,「補血」同樣是女性畢生所追逐的,這可能和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流血有關,其實只要你營養充足、月經量正常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貧血的。既然談到了「補血」,那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樣的食物才能做到真正的補血呢?(註:本文只針對缺鐵性貧血討論)。
血當然沒法直接補,而是通過補充造血原料——鐵,來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而血紅蛋白是運輸氧的載體。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秉著「以形補形」的樸素思想,血是紅色的,所以把各種紅色的食物當做補血的良藥:比如櫻桃、桑葚、火龍果、紅豆這些,最最經典的「補血良藥」——紅棗、紅糖和阿膠,這三個可是補血界炙手可熱的明星。但是.............它們不補血!!!
紅糖的主要成分是糖類,含鐵量非常低,100g紅糖含鐵量2.2mg;紅棗也是,100g幹紅棗含鐵量只有2.3mg,含糖量卻高達67.8g;阿膠,由驢皮熬製,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沒有什麼鐵,所以也沒有補鐵補血的作用,而且製作的過程還會加黃酒和冰糖,增加含糖量。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食物中的鐵主要以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兩種形式存在。血紅素鐵又叫動物鐵,可被腸黏膜上皮細胞直接吸收,因而吸收率高,可達20%~30%,主要存在於紅肉以及動物的心肝中;非血紅素鐵又叫植物性鐵,主要以Fe(OH)3絡合物形式存在,需要在十二指腸還原成二價鐵離子才能被吸收,一般不到10%。主要存在於蔬菜、豆類、穀類、海藻、蛋、奶酪、貝類。而剛才提到的紅棗、紅糖不僅含鐵量低,而且還是植物性鐵,吸收也很低,所以吃多了,血沒補到,還會越來越胖!
那麼哪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補血」高手呢?
1
動物的瘦肉、心、肝
動物製品是補血優先選擇,不僅含量高,而且很容易被我們人體吸收。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鐵攝入量為成年男子12mg,成年女子20mg,孕婦25mg左右;所以男性一天吃100g的雞肝、女性吃100g的豬肝即可滿足一天的鐵含量。
但是動物肝臟的膽固醇和嘌呤普遍較高,高血脂、痛風人群尤其要少吃!一個月攝入量100g以內較為安全。
2
蔬菜中鐵含量
紫菜54.9mg/100g木耳5.5mg/100g莧菜5.4mg/100g菠菜2.9mg/100g
維生素C能與鐵形成螯合物,促進鐵的溶解且有利於鐵的吸收,蔬菜中雖然鐵的吸收不算很好,但是只要注意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不失為一個「補血」的途徑。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有菜心、西藍花、青椒、西紅柿、柿子,水果有草莓、獼猴桃、鮮棗等。
3
保證維生素B12和葉酸的量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維生素B12和葉酸是合成血紅蛋白必需的物質,攝入量充足可保證紅細胞的正常增長。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肝臟、肉類和海產品等動物性食物中,而葉酸廣泛存在於各種動物性食物中,但以肝臟、酵母、蛋類、豆類中含量豐富。
綜上所述,總結如下
紅棗、紅糖、菠菜,花生這些補鐵意義不大
真想補鐵,還得靠動物瘦肉、肝臟,血製品等
食物各種營養素之間相互作用
只有合理搭配才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
溫馨提示:如果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貧血症狀,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