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識:孕媽媽如果遇到下面10種狀況,需要看醫生!

2020-12-23 淺淺媽媽育兒經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孕期準媽媽需要注意一些情況,在出現的時候如果拿不準或者是自己覺得異常,一定要及時去看醫生,避免耽擱了影響胎兒的健康。

孕期有的孕媽媽會遇到下面這些狀況,提前了解一下,免得到時候不知道怎麼辦。

嘔吐嚴重

如果在孕早期孕媽媽的嘔吐情況太嚴重的話,吃什麼吐什麼嚴重的喝點水也能吐,甚至吐膽汁,有個同學就是這種情況,懷大寶和二胎都是孕吐嚴重,住院輸液才緩解了。

孕吐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最好是能夠及時看醫生。

陣發腹痛

預產期前,孕婦如感陣陣腹痛,且伴有下墜感和陰道出血,為防止流產、早產、胎盤早剝,要及時就醫。

過分「顯懷」

胎兒大小與妊娠月份不符。懷孕三、四個月卻似五、六個月大,多表明雙胞胎或並發葡萄胎,應及時就診,不可拖延。如果是懷的多胞胎那挺好的,如果是異常妊娠早點檢查才能早發現並及時給予治療。

陰道流血

孕期的任何時候出現陰道流血均屬異常,如伴有小腹痛,多為流產、宮外孕、胎盤早剝或早產,要及早就醫。

頭暈眼花

孕期如出現頭暈眼花,同時伴有浮腫、血壓增高等現象,為防止妊娠中毒症,應及時檢查治療。頭暈還有可能是貧血的症狀,所以要放在心上才行。

嚴重浮腫

妊娠中晚期,孕婦下肢可有輕度浮腫,如無其它不適,即屬正常生理現象。但如出現嚴重浮腫,且伴有尿少、頭暈、心慌、氣短、尿中出現蛋白等現象,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心慌氣短

妊娠後期,由於胎兒增大,孕婦在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時會出現心慌氣短,屬正常規象。但輕度活動或靜止狀態也出現明顯的心慌氣短,應考慮到並發心臟病的可能,應及時檢查。

全身黃染

孕期如發現皮膚及鞏膜發黃、小便顯濃茶色、且伴有噁心、嘔吐、厭食油膩及乏力等症狀時,應想到並發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應及早就醫,以防止病情惡化。

風疹感染或用過致畸藥物

孕婦如在頭四個月內確診為風疹或與風疹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則應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因為風疹感染對胎兒危害甚大,可使30-50%的胎兒致畸。如果檢查有異常的話,最好是人工流產避免胎兒越發越不好處理。在孕早期如果用過諸如鏈黴素、卡那黴素等藥物者應及時就醫檢查。

陰道流水

孕婦未到預產期就發生陰道流水,可能是早期破水,為了防止難產,減少對胎兒的威脅,故應立即去醫院住院治療。

希望孕期的你沒有遇到過上面的異常狀況!

相關焦點

  • 孕媽媽孕期遇到羊水過多怎麼辦
    今天小編和網友媽媽們聊聊孕媽媽在孕期遇到羊水過多怎麼辦,身邊好多孕媽媽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分享分享我身邊孕媽媽羊水過多是怎麼解決的,下面下班就和大家一一講一下。。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羊水?所謂羊水,是指懷孕時子宮羊膜腔內的液體。
  • 孕中晚期,孕媽身體若出現3種現象,是早產的預兆,快去看醫生!
    #孕期#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中晚期,孕媽身體若出現3種現象,是早產的預兆,快去看醫生! 各位孕媽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避免出現早產情況。平常也儘量留意自己的孕期症狀,如果出現一些現象,有可能是早產的徵兆,孕媽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 孕中晚期,孕媽身體若出現3種現象,是早產的預兆,快去看醫生
    #孕期#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中晚期,孕媽身體若出現3種現象,是早產的預兆,快去看醫生!平常也儘量留意自己的孕期症狀,如果出現一些現象,有可能是早產的徵兆,孕媽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所以今天蘿爸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孕中晚期,孕媽身體若出現3種現象,是早產的預兆,要多留意,快去看醫生!
  • B超檢查不容忽視,孕媽媽必知的「全攻略」,全面了解寶寶狀況
    孕期不同階段的B超檢查,準媽媽必須了解這些常識1)孕期6~8周孕早期,孕媽媽會進行血液HCG檢測,或是尿妊娠試驗,然而這些檢查是媛媛不夠的,不能足以判斷妊娠情況。2)孕期11~13周第一次檢查確定妊娠之後,準媽媽會開始擔心寶寶的發育狀況。第二次的超聲檢查,是一個特殊的情況,需要篩查「唐氏兒」。寶寶頸項透明層增厚與染色體異常、畸胎以及遺傳症候群有關。如果寶寶NT>3cm,那麼胎兒的染色體異常的可能性會很高。
  • 孕中期出現見紅、腹痛等五種常見不適,不要慌,應對方式先看看
    懷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適的症狀,雖然處在孕中期沒有孕吐的困擾,孕媽媽相對輕鬆一些,但是隨著孕齡的增長,孕肚的增大。因人而異,不同的孕媽媽可能會遇到不同的不適症狀。比如見紅、便秘、腹痛、貧血、血糖偏高五種不適,這都是孕期很正常的不適症狀,遇到了先別顧著慌張,知道如何應對才更關鍵。
  • 孕期可能遇到「6種疼痛」,孕媽媽要不忽視,可以這樣緩解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期會出現各種不適,孕媽媽有可能遇到六種疼痛,不要忽視,緩解方法了解一下。孕期的你是不是遇到過骨盆區域疼痛、腿疼呢?其實還有四種常見的疼痛,如果遇到了該怎麼緩解呢?1、頭痛有個朋友開玩笑說她懷孕本來好好的,她家老公還說人家都頭疼,你怎麼不疼呀?結果當天晚上就頭痛了。孕期很容易出現頭痛、頭昏的現象。
  • 孕期產檢會查到的15種項目,各有重要意義,孕媽媽可別忘了檢查
    導語:孕期的每一次產檢都是為了胎兒和母體的健康著想,所以提醒各位孕媽媽一定要按時產檢,有15種產檢項目,各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孕期的每一次產檢肯定有它自身的意義,為了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醫生建議的各項檢查,孕媽媽最好都要做。而且有的檢查項目是有時間規定的,孕媽媽千萬不要任性的錯過了最佳時間。
  • 孕晚期牙齦出血正常嗎?如何緩解牙痛?出現這一狀況,及時看醫生
    不少準媽媽到了孕晚期又攤上牙齦出血、水腫、脆弱的問題,水腫嚴重時感覺牙齒脫離牙齦似的,還有的準媽媽牙齦問題嚴重,連嚼食物都出現困難,準媽媽異常痛苦。到了孕晚期為何會牙齦出血呢?出現這一狀況,及時看醫生孕晚期牙齦出血的原因孕晚期牙齦有出血、水腫現象,其原因在於準媽媽體內雌激素、孕激素增加過多,牙齦的毛細血管出現彎曲、擴張,其彈性變弱,讓血液停滯於牙齦處,出現牙齦炎,屬正常現象。其症狀會隨孕期結束而自然消失,若症狀見輕,就沒有必要進行治療了。
  • 孕期飲食:推薦18種食物,有利於孕媽媽強身健體!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期孕媽媽需要吃的食物太多,有育兒專家推薦一周要吃好幾十種食材,感覺是不是有難度?
  • 孕期孕媽媽都會經歷的8種疼痛,這樣緩解最有效
    懷孕,對於媽媽們來說,是一件幸福又痛苦的事情。可以感受到腹中胎兒健康發育,但也需要忍受各種身體上的疼痛。孕期伴隨的8種疼痛,你遇到過幾種?又該如何緩解呢?如果頭疼很嚴重,而且還伴有眩暈,建議去看醫生。牙齦腫痛  隨著孕周增加,受大量雌激素影響,準媽媽的齒齦變得肥厚,易患齒齦炎,並且出血疼痛。
  • 孕期如果有以下這幾種狀況,證明寶寶發育得好,孕媽要引起注意
    林林這才恍然大悟,其實,胎寶在媽媽的肚子裡,發育得好不好,是有規律可循的,身上如果出現這幾種狀況,其實意味著胎寶發育得好孕期如果有這些種反應,證明孩子發育得比較好一:孕早期容易犯困且胸部脹痛一般孕婦懷孕之後,由於體內的激素會發生不同的變化,也會呈現不同的狀態。
  • 孕期常識:孕媽媽若陰道流血、腹痛,很有可能跟4種情況有關!
    導語:懷孕之後孕媽媽很怕出現陰道流血的情況,如果再加上腹痛,更加讓人擔心,這是因為可能跟四種情況有關係,孕媽媽提前了解一下。孕期我是出現過褐色的分泌物,不是紅色的那種,持續了將近兩周左右,這種情況不用擔心。
  • 孕期胎盤低置時,孕媽媽們需要重視的一個暗記
    在妊娠時期胎盤是一個妊娠的關鍵物質,胎兒在宮內和母體是由胎盤銜接的,孕期的時間孕媽媽們應當要重視到我們的胎盤質量。,或許會導致胎盤剝離,這類狀況或許會瀕臨早產,所以孕媽媽們需要得到重視了。,孕期對待體力活、抱重物這些事件必定不要去做,因為本人的大略舉動會幹脆的作用到宮內的胎兒妊娠發展,孕媽媽們需要認知到這一點。
  • 孕期產檢,孕媽媽到底需要被抽多少管血?
    多久需要產檢一次?一般情況下,懷孕在28周以前,每4周產檢一次即可。28周以後至34周,每2~3周做一次產檢。35周以後,每星期都應做一次產檢。這是因越接近產期,母親與胎兒的狀況可能變化較多之故。測量血壓和體重,是每次產前檢查的保留項目;而首次檢查這兩項的結果,有助於醫生掌握準媽媽的健康狀況,如果以後某次檢查孕婦的血壓或體重上升得比較快,醫生就會有所警覺,並採取相應的方法解決。孕期必不可少的產檢項目:一、NT檢查通過B超手段測量胎兒頸項部皮下無回聲透明層較厚的部位,用於評估胎兒是否有可能患有唐氏症候群的一種方法。
  • 孕16周寶寶發育狀況,準媽會遇到哪些問題?第5個嚴重會導致早產
    其實還是有很多變化的,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寶寶的發育情況怎麼樣,然後再說下準媽媽會有什麼感覺,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麼,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第一次聽到寶寶的心跳聲還是很激動的,尤其是那些多年備孕才懷上的準媽媽們。寶寶的胎心搏動在120到160次每分鐘,如果大於160次,每分鐘小於120次每分鐘應及時看醫生。說完了寶寶的發育情況,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準媽媽有什麼變化或感覺。準媽媽會有什麼變化或感覺?
  • 影響胎兒宮內發育是這3症狀,要及時看醫生,孕媽大意就晚了
    孕期胎兒順利出生是孕媽最大的願望,但身體有時候自己不能控制的。如果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就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增加胎兒死亡率的風險。就算是順利生下來的寶寶,在兒童時期也會影響智力發育。孕媽如果遇到這3種症狀,就說明胎兒不健康了,趕緊看醫生才是上策。1、要看宮底高度有無增長宮高是子宮高度的簡稱,跟胎兒的發育有關。
  • 孕期出現這幾種情況,是胎寶寶在提醒孕媽媽:體內「鈣」不多了
    2、通過身體的狀況判斷除了檢查之外,孕媽媽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判斷是否缺鈣,一般有下列幾種情況。因為小腿抽筋:一般到了懷孕5個月左右,缺鈣變得比較明顯。骨盆疼痛:如果孕媽媽出現缺鈣的情況,我們的身體會啟動應急機制,無論如何要保證血液中鈣的正常濃度,給胎兒提供充足的鈣,這時會從孕媽媽的骨骼中釋放一些鈣,孕媽媽就會感覺到關節疼痛、或者骨盆疼痛。
  • 孕媽媽孕期需要做哪些檢查呢?有4項很重要,孕媽媽要知道
    現在的寶媽在孕期需要做哪些檢查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孕3-5周:絕大多數懷孕的準媽媽會在這一時期出現月經不來的情況,這個時期可以去醫院驗血檢查HCG來確定是否懷孕。隔天可以再查一次HCG的翻倍情況來觀察胚胎發育情況。
  • 孕期有這幾個徵兆時說明胎兒缺氧了,孕媽別不在意
    自從知曉了那件事,每逢遇到身邊朋友說自己預產期已經到了時,我都會替朋友緊張,會極力建議她及時去看醫生,做體檢,深怕會出現什麼問題。無疑,對於每個準備懷孕或者已經懷孕的準媽咪來說,最擔心的就是胎兒的宮內缺氧了,那麼,胎兒在子宮內缺氧是什麼症狀,我們又是該如何識別孩子的「求救信號」呢?
  • 孕期長期臥床危害大,但準媽媽身體有這6種情況,最好臥床保胎
    就這樣,小林「豬」一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懷孕3個月,最近幾天,小林的胃口一直不好,心情也是鬱鬱寡歡,像是得了抑鬱症一樣,於是她決定去看醫生。醫生是這樣說的:胚胎就好像我們種的莊稼一樣,一顆茁壯的幼苗,適度的風雨,反而更有利於它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