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聞網訊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西漢時期的中山國的故事。
西漢時期的中山國最早設置是在公元前154年,當時漢景帝劉啟封自己12歲的兒子劉勝為中山王。根據《漢書·地理志》等資料的記錄,當時的中山國轄區範圍包括了北平、唐縣、深澤、苦陘、安國、曲逆、望都、新市、安險、盧奴等14個縣,戶數有160873,人口有668080。
中山國大致的轄區範圍包括了滹沱河以北和易水以南的地域,涵蓋了石家莊北部和保定中南部地域。當時的國度盧奴在今天定州市區一帶。這片區域有滹沱河等自然河流,土地肥沃,山河縱列分布,既有平坦易於耕種的平原也有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山地。可以說,西漢時的中山國那是要人口有人口,要經濟水平有經濟水平,還有著非常豐富的物產。
所以,不難理解,為啥中山靖王墓中會出土那麼多精美的陪葬文物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河北中部地域經濟發達的一個旁證。
劉勝被封為中山王后41年後,他因病去世,享年52歲。後來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令,原來的封國被越分越小。劉勝本人喜歡酒色,有記載的子女就有120多人,後來有記錄的得到封爵的兒子只有16人。
劉勝死後,他的兒子劉昌接替了他的王位。不過劉昌只做了兩年王,就因病去世,史稱他為中山哀王。劉昌的嗣子劉昆繼承了王位,此君在位21年,但是他的作為比他的爺爺更過分。當年劉昆不管政事,死後得了個「中山穅王」的諡號。
古書說,好樂殆政曰穅,這個諡號可謂是名副其實。其後是中山頃王和中山憲王劉福(在位十七年)。公元前70年,劉福去世後,王位由劉休繼承。這個王爺在位期間還是做了一些好事,起碼促進了轄區範圍內的農業生產。另外,封國內的手工業比較發達,和周邊郡國的商貿往來也比較多。
劉修在位有15年時間,死後被稱為「中山懷王」。不過,劉修死後沒有子嗣,原來的中山封國成了郡縣。由此,存在了100年(公元前154年到公元前55年)的中山國暫時消失了。漢元帝時的公元前44年,中山國復國,那就是後話了。
中山懷王劉修去世後,葬於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八角廊一帶。他是穿著金縷玉衣下葬的,其墓中出土了不少文物,一些文物因造型精美被看看做是國寶。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今日頭條搜索「青史觀」查看更多內容。
文並編/河青新聞網編輯郭會哲|頻道主編李若星|頻道監製李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