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文/圖通訊員吳端聖
書包,陪伴孩子度過很多校園時光。但你知道一個書包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嗎?不同材質的書包製作流程又有什麼不同呢?
日前,豐州中心小學近50名小記者來到南安市森源美包袋有限公司,走進位作車間,了解一個書包的「前世今生」。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書包,製作卻需要經過多道工藝:設計、剪裁、縫製……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小記者們一步步了解了一個書包是如何誕生的!「看似簡單的產品,背後是無數人的心血和勞動,長知識了!」從包袋公司車間走出來後,小記者們紛紛表示。
書包
小記者蔡鈺霖
現在很多人都要用到書包,而有人就會問了:「書包是怎麼做成的呢?」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今天我們來到了福建省南安市森源美包袋有限公司。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樓上的一個車間,耳邊便傳來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響聲,怎麼回事呢?原來,這是用石油造出的線,然後用織布機形成書包的背帶,再讓阿姨把做好的背帶放在一個機器上,自動且快速地捲成一捆,再用插針固定,拿到2樓給做書包的阿姨織成一個完整又好看的書包。
之後,我們到了2樓。只見車間裡有十幾個阿姨做著各自的工作,有的做書包的背墊,有的做書包的提手,有的做書包的正面,有的做書包的背帶……原來織一個書包是要大家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呀!看來織一個書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背墊要怎麼做呢?經過觀察:阿姨先用一個鋪墊在桌子上,然後拿一片彩色的薄布鋪在鋪墊的正反面,再放到一個織線的針車下,把薄布與鋪墊織合在一起,不過還得用腳踩下一個開關,針車機才會啟動,還要邊織邊移動,讓每個邊都織到,這才算做好一個背墊。
最後,阿姨還要檢查每個書包有沒有質量問題,把掉出來的多餘的線剪了,再包裝,貼上商標,再掛在包裝上。
由此我明白了:看起來很小,很容易的事,實際上有多麼不容易,一個小小書包也要大家團結合作,所以大家一定要多交朋友,與朋友和諧相處,不分你我他,齊心協力。
森源美包袋廠參觀記
小記者郭卉妍
星期日的上午,我們中心小學的小記者來到了豐州東門工業區的森源美包袋廠參觀。聽說參觀的是包袋廠,我不明白包袋是什麼,事先問了媽媽,媽媽告訴我就是書包啊,旅行包之類的,我很高興:原來是要去看書包是怎麼生產的。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包袋廠,工廠有三層,主要在二樓和三樓生產包袋。二樓放著很多五顏六色的布,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布是生產包袋用的。我們還看到了一間展示廳,裡面擺放著很多很漂亮的書包,我還看到其中我用過的書包款式。
我們接著參觀了書包的生產過程。工作間裡有很多織布機,發出很大的聲音。我看到有些布像棉花糖一樣,在工人手中飛快地轉動著。大家都很好奇地看著工人們如何把布做成書包的。聽了工廠裡的人介紹,我們才知道做一個書包要經過三道工序:抽線-整經-纏帶。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的樣子。我看到工人們都很熟練的樣子,應該是做了很多次。最後,我們小記者也動手嘗試最簡單的工作——貼標籤。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書包是怎麼做的,也知道每一項工作都不是簡單的。
採訪包袋廠
小記者傅煜煒
今天雖然天氣陰沉沉的,但我的心情卻異常興奮。因為今天我將以一名小學記者的身份去採訪及參觀豐州包袋廠。
包袋廠的一位老婆婆專門為我們解答問題。這時我們一個同行的小記者問道:「婆婆,你們一天要工作幾個小時呢?」婆婆笑了笑,回答:「沒有固定時間,訂單較多的時候需要加班,不然就是正常時間上下班。」
接著,老婆婆就帶著我們了解皮包的製造過程,我才知道,原來一個小小的書包,就要經過二十幾道工序,少一道也不行,製造完成進行包裝時,還得一再驗收,以免出現問題。我不禁對工作人員肅然起敬,每天在這一道道煩瑣的工序下,為我們製造出了書包!
採訪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包袋廠。在今天的採訪裡,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看到了勞動的成果,看到了原來我們的書包需要有這麼多工人辛苦地製造,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