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潮」效應:
效應解釋: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引力過弱則無潮。
效應啟示:
企業普遍反映人才缺少,可是否想到是自身的吸引力不足引起的?有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企業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可以在物質上,用優厚的待遇;在精神上,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在發展上,把企業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聯繫到一起。
二、「羅森塔爾」效應:
效應解釋:
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效應啟示:
在企業管理中,對員工傳遞積極的正向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員工傳遞消極的負向期望則容易使他自暴自棄,放棄努力。管理者也可以針對那些希望員工擁有的能力和品質,表達出自己的期望,促進員工進步。
三、「霍桑」效應:被關注
效應解釋:
或稱「霍索恩」效應,是指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
效應啟示:
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誇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員工受到公司管理者的關注或注視時,工作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
四、懶螞蟻效應:
效應解釋:
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懶螞蟻」們卻在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帶領其它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食物源轉移。原來「懶螞蟻」在隊伍中很重要。
效應啟示:
企業在用人時,既要選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也要任用運籌帷幄、對大事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沒有人能靜下心來思考、觀察市場環境和內部經營狀況,就永遠不能跳出狹窄的視野,也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也不能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作出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
五、鰷魚效應:
效應解釋:
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並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將一隻稍強的鰷魚腦後控制行為的部分割除後,此魚便失去自制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
效應啟示:
在一個企業或者組織中,只要經理人出現問題,那麼整個企業或者組織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問題。經理人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脊梁,必須為企業的發展承擔責任。所以,下屬的悲劇總是領導一手造成的。下屬覺得最沒勁的事,是他們跟著一位最差勁的領導。
六、近因效應:
效應解釋:
實驗證明,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現的場合,印象形成的決定因素是後來新出現的刺激物。
效應啟示:
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衝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所以,最近或最後的印象對人的認知有強烈的影響。
七、牢騷效應:
效應解釋:
凡是公司中有對工作發牢騷的人,那家公司或老闆一定比沒有這種人或有這種人而把牢騷埋在肚子裡公司要成功得多。
效應啟示:
對那些未能實現的意願和未能滿足的情緒,千萬不要壓制,而是要讓它們發洩出來,這對員工的身心發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利。牢騷雖不總是正確的,但有人發牢騷,說明他對現狀的改變有信心,沒有信心,他就不再發牢騷!
八、磨合效應:
效應解釋:
新組裝的機器,通過一定時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跡磨光而變得更加密合。
效應啟示:
群體心理學中,新組成的群體相互之間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磨合才會產生更加協調契合。要想達到完整的契合,須雙方都做出必要的割捨。
九、定位效應:
效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曾作過一個試驗:在召集會議時先讓人們自由選擇位子,之後到室外休息片刻再進入室內入座,如此五至六次,發現大多數人都選擇他們第一次坐過的位子。
效應啟示:
凡是自己認定的,人們大都不想輕易改變它。「生行莫入、熟行莫出」的觀念是定位效應在企業進行戰略選擇時的折射。
十、權威暗示效應:
效應解釋:
一化學家稱,他將測驗一瓶臭氣的傳播速度,他打開瓶蓋15秒後,前排學生即舉手,稱自己聞到臭氣,而後排的人則陸續舉手,紛紛稱自己也已聞到,其實瓶中什麼也沒有。就是指說話的人有影響力如地位高、有水平、受人敬重,則所說的話容易引起別人的重視,並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效應啟示:
在企業中,領導也可利用「權威效應」去引導和改變下屬的工作態度以及行為,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個優秀的領導肯定是企業的權威,或者為企業培養了一個權威,然後利用權威暗示效應進行領導。
十一、犬獒效應:
效應解釋:
當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裡讓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隻犬稱為獒,據說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
效應啟示:
困境是造就強者的學校。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只有主動迎接競爭的挑戰,才能成為強者。
十二、馬太效應:
效應解釋: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裡,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效應啟示:
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十三、美即好效應:
效應解釋:
對一個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們很容易誤認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錯。
效應啟示:
企業管理者不要因為某個員工某一方面優秀,其它方面也都是優秀的。所謂「尺短寸長」,每個員工身上都有特長,也有不足,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用發展的、辯證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員工。
十四、擬態效應:
效應解釋:
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或色澤斑與其它生物或非生物的周圍自然界異常相似的現象,目的是藉此保護自身,免受侵害。
效應啟示:
企業中,一些有見解的員工為了保護自己往往跟隨其他人的步調,發現了公司不合理的方面也不提意見。為此,企業管理者平常應該有自己的言行樹立聞過則喜、從善如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