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古詩詞誤會太深?看這本書如何把古詩詞拉下神壇

2020-12-13 海右讀書

人人都可以從當代人的當代思維出發,用通俗的語言去講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那些故事。

我們對通俗解讀古詩詞的這種狂熱,或許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與古詩詞之間的一種誤會。很多讀者都是自小便要背誦唐詩宋詞,幼小時候不得解,只覺得朗朗上口,憑著一生中的記憶力高光時刻跟著讀幾遍也就背下來了。開始上學後,多了理解。可是,很多時候,這種理解是為了在考試時能完美解答跟它們有關的試題。那時候,我們對古詩詞的了解無外乎解詞釋義,熟悉作者的流派以及得志還是不得志的中心思想,清楚浪漫主義抑或現實主義的歸屬等。我們將古詩詞放到了一個僵硬的框架裡,卻忽視了它們實際上是古時人物的一種語言表達,就像我們今天發朋友圈、寫微博一樣。

終於有一些人,有意無意中將古詩詞和他們的作者拉下神壇,再包裹上大眾傳播所需要的外衣,迅速就能收穫一批擁躉。他們解讀得正確還是錯誤,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受讀者喜愛的。

也有人偏偏不愛這樣的熱鬧,就是要用嚴肅而且傳統的方式解讀古詩詞,比如王充閭和他的那套《詩外文章——文學、歷史、哲學的對話》。單看書的題目,就知道王充閭的解讀不是面向普羅大眾的,而是寫給同好的。王充閭對詩詞的解讀裡並沒有戲謔調侃的故事,更沒有那種因為揭露了偉大詩人B面生活的得意,儘管在今天這些才是最能博眼球的內容。一詩一篇,字裡行間,皆見他的嚴肅與認真。

柳宗元的《江雪》,王充閭為自己的那篇解讀取名為《遺世獨立》。如果按照我們已經熟悉的那種通俗解讀,定是要將柳宗元的生活故事寫個遍,再絮叨一番他的性格與為人,以及他與同朝詩人的朋友圈關係。可是王充閭就詩論詩,自始至終不失對詩人的尊重和敬意。

「詩人盛年貶謫蠻荒,壯志難酬,情懷抑鬱,遂以山水景物作為發洩滿腔悶氣的突破口,抒懷寄慨。」王充閭如是寫道。這幾句點評,言簡意賅到讓讀者會誤以為回到中學時代的詩歌理解。可是,仔細讀完全文就能意識到,王充閭並非不熟悉詩人的生平故事,只是不屑於用大眾化的敘事博關注。讀他的解讀,就像讀那些詩一樣,需要靜下心來,一字一句讀進去。王充閭的解讀裡,信息量十分豐富,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他不拘於一家之言,僅僅是柳宗元的一首《江雪》,他便列出了沈德潛、蘇東坡、徐增等人的評價。

這似乎又是該書作者的可愛之處,不屈於潮流,倔強地端著姿態,不討好,不取悅,將古詩詞從今天娛樂至死的大眾狂歡中盡力往回拉那麼一點點。這是知識分子的驕傲,不合群,但是守衛著自己難得的清醒。

在這套書的序言裡,王充閭誠懇寫道:「確信讀者諸君,手此一編,面對數百個文學、哲學、美學、心理學的課題,將會和作者一樣,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出發,同時經歷著直覺的體悟與理性的接引,靈魂交替著經受痛苦與陶醉的洗禮。」

王充閭對待古詩詞的態度,讓我們覺得我們好像再一次誤會了古詩詞。那些精緻且意蘊深長的表達裡,藏著濃得化不開的哲思,需要我們一點一點理解,而之前的那種快餐式解讀好像有些潦草膚淺了。

作者:江丹

編輯:任曉斐

實習生: 田曉月 潘文琪

相關焦點

  • 古詩詞, 跟現代人有什麼關係
    在當下,古詩詞也許是小眾的,但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中選手們的出色表現,讓觀眾領略到中華古詩詞的無窮魅力。有網友說:「看了節目,體會到詩詞的意境美,原來中國古詩文這麼有趣。」套用詩詞大會奪冠者武亦姝的話說,古詩詞裡有「現代人給不了」的那種東西,可以直指心靈,觸動我們的靈魂。
  • 這5本書,教你鑑賞古詩詞
    千百年來,「古典詩詞」 正如伴隨我們的益友,這益友需要我們用心地品讀,細心地篩選,當我們打開書本,走進屬於自己的心靈世界,與古人巧遇。自然能夠體驗那種君臨一切的奇特感覺,恰如室外無言的星月,美文佳句不期而至時,或擊案稱絕,或吟誦出聲,讀書的愉悅與快樂正在於此。
  • 張曼娟:用古詩詞的建立現代人的「愛情學校」
    張曼娟曾說:「現代人,什麼都不缺,唯獨面對愛情的時候會變得手足無措。」面對快節奏的生活旋律,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遊走於其中的現代人展現了怎樣的愛情體會?是「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的隱秘?是「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的濃烈?還是「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哀愁?張曼娟傾力之作《此物最相思》由王維之筆開篇,借今引古,以古說今,深入闡述了自己的古典愛情新主義。
  • 「你被綠了」如何暗示,居然藏在這100句冷門古詩詞裡!
    當然了,「綠鬢」在古詩詞中是黑髮的意思。小編只是惡搞一下!小夥伴們不要誤會哦!02 比喻式如果你覺得直白式不夠味,那就來點比喻式的吧!1.古詩詞4:只恐晚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古詩詞5:看綠陰結子,成功調鼎,有甚遲和晚。古詩詞6:綠樹陰陰春已休。群花飄盡也,不勝愁。
  • 讀解新詩話:文化學者王立群推出新作,妙評100首經典古詩詞
    我最感興趣的是名句,我最感興趣的是作家寫這首詩、這首詞時的生存狀態、心理狀態,這是我最關心的。所以我在這些地方往往有自己的見解,這樣一來,就造成了這本書的點評往往是發前人所未發,道今人所未言。記者:您書中一共寫到多少位詩人,您最喜歡哪位詩人?理由是什麼?
  • 6句古詩詞組成一道高考作文,死記硬背古詩詞真的會吃大虧
    (魏源)⑤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併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 大語文時代古詩詞啟蒙,如何做到簡單好玩又有效?看這一篇就夠了!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這本古詩書,收錄了《經典詠流傳》中適合孩子背誦和學習的30多首古詩詞,還有簡單清晰的文字解讀,書的裝幀非常精美,拿在手裡能感受到出版這本書的用心。童子吟兩本,第一冊都是孩子耳熟能詳的五言律詩,第二冊有七言律詩。
  • 古代詩人對愛情的神往,都在這本《歐麗娟品讀古詩詞》裡了
    以前品讀古詩詞,總覺得自己理解的不夠透徹,太過於淺白,以至於無法讀懂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直到,前段時間收到歐麗娟老師的《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後,發現歐老師解讀的非常很好,古代詩人對愛情的神往,都在這本書裡了。作者歐麗娟,是大學中國文學系的教授,難怪作者能對古詩詞領悟的如此透徹。
  • 古詩詞啟蒙方法~陪娃如何學習古詩詞
    最近幾年,古詩詞很熱,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節目的熱播點燃了全民學詩詞的熱情;高考語文古詩詞佔比的增大,促使一些有遠見的家長開始早早重視孩子的古詩詞啟蒙和學習。您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和心態讓孩子學習古詩詞的呢?是有用之用還是無用之用呢?我覺得大家有必要問問自己,多想想。
  • 關於如何讓現代人愛好古詩詞並將之傳承下去?
    要想古詩詞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首先得培養孩子們對古詩詞的興趣與熱愛,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與熱愛才能使人全身心的投入,去了解和發現古詩詞的內在美,學習並掌握詩詞的寫作技巧,試著自己去創作,身體力行的去展示這種奇異的美,從而達到傳承的目的。建議每個學校每周能專設兩三堂針對詩詞文化講解的課程。
  • 小學生如何學習古詩詞和蒙學經典?
    而且,這子些書作為古代孩子識字的課本,也是有教學價值的。史書記載梁武帝讓人從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書碣碑石上拓下來1000個各不相同的字,一字一字地教授給皇子,但是這種教法雜亂無章,枯燥、難記憶,收效甚微。於是,梁武帝就命周興嗣用這1000個字寫一篇適合皇子皇孫的啟蒙讀物,周興嗣接到命令連夜伏案編集,一夜白頭,寫出了一篇韻文。
  • 古詩詞你背誦了嗎?讓孩子出口成章有涵養
    語文改革中的趨勢下,大語文時代,對古詩詞、成語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放到實際生活中,成語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
  • 發掘古詩詞中的快樂,從小培養孩子的古詩詞興趣,有多重要
    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對知識的興趣,比如從小開始接觸古詩詞,拋開「學」的成分,以興趣入手也能讓孩子愛上它們。發掘古詩詞中的快樂在讀書階段,古詩的背誦讓很多人頭疼,其實應試教育會讓一些本該散發魅力的內容變得刻板,不管是古詩、地理還是歷史,有的人就能投入其中感受到樂趣,因此發掘學科以外的樂趣,其實可以從小就埋下這顆種子,這樣孩子會有更大的動力去了解。
  • 發掘古詩詞中的快樂,從小培養孩子的古詩詞興趣,有多重要
    ,其實應試教育會讓一些本該散發魅力的內容變得刻板,不管是古詩、地理還是歷史,有的人就能投入其中感受到樂趣,因此發掘學科以外的樂趣,其實可以從小就埋下這顆種子,這樣孩子會有更大的動力去了解。武亦姝從1歲半就開始啟蒙教育,而古詩詞就是她兒時的陪伴,厚積薄發下才有了節目中的一鳴驚人。
  •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5個月賣50萬冊的兒童古詩詞讀本
    前一段時間,突然意識到兩歲多的兒子要進行古詩詞啟蒙了,但苦於平時關注太少,就陷入了選擇困難,最後在朋友的推薦下,入手了一套《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 對於細細品過這套書的讀者來講,這本書賣這麼好完全是意料之中,因為它真的是一本很適合孩子啟蒙的古詩詞讀物。 跟著名人足跡學古詩,集古詩詞、地理以及歷史於一體古人作詩,基本是走在哪作到哪,絕不是始終待在家裡。
  • 一幅中國地圖,學會古詩詞;一首古詩詞,遊遍中國大美河山
    但是,如果配上古詩詞的,往往會增添幾分意境,幫助孩子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形象、準確地描繪了陰山腳下的河套平原坦蕩遼闊的地形和牛羊肥壯、牧草茂盛的溫帶草原景觀。在孩子學習古詩的時候,大聲背誦,既加強了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又促進了對新知識的學習,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 這5種古詩詞,被現代人改得面目全非,讀完是不是哭笑不得?
    我們就去看看有哪些被玩壞的古詩詞吧!1.常說民以食為天,那麼,先來看看吃貨們腦洞大開,改編的古詩詞。來幾首完整的哈。《詠鵝》鵝鵝鵝,曲頸讓我捉。拔毛再滷水,成盤擺上桌。吃完魷魚就結帳,不後悔,來這趟!果然不愧是吃貨,不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面跑的,甚至水裡遊的,都能穿腸而過。2.吃貨張口閉口,那都是吃呀。來點學術點的,看看愛玩數字的人們怎麼玩的古詩詞。日啖荔枝三百顆,年啖荔枝十萬零九千五百顆。
  • 古詩詞背誦「老大難」?掌握這3個「訣竅」,古詩詞背誦輕鬆搞定
    徹底改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內容和考試內容,如果家長們還不知道的話,可要好好看看老師這篇文章,明白現在語文考試的風向如何,才能更好的應對考試。現在的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不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特別加強了對古詩詞的學習。大幅度增加了古詩詞和文言文的閱讀比例。
  • 孩子多大開始學古詩詞?尹建莉:越早越好,從幾個月就可以開始學
    這其實就已經說明,古詩詞正在成為語文的拉分項,而且大語文時代已經到了。現在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中也加入了古詩,那麼讓孩子學習古詩,其實已經是一件家長必須要重視起來的事情了。所以說,如果家裡有幾個月的寶寶,那麼家長完全可以將古詩文當做哄孩子的一個工具,讓孩子生活在古詩詞的浸潤下。前幾年在微博上被央視新聞誇讚過的,5歲能夠背誦出400首詩詞的萌娃王恆屹,其實就是奶奶從小就給王恆屹念古詩詞,念著念著,王恆屹興趣就來了,也就背了下來了。
  • 我們再也用不著古詩詞,為何還要學古詩詞?這是我見過最美的答案
    如果有人說背讀古詩詞有很多好處,那都是騙人的。讀古詩詞除了讓你的生命更豐滿之外,這件事根本毫無用處。讀古詩詞究竟有什麼用?沒用!小的時候," 臥看牛郎織女星 ";大的時候," 金風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詩詞,像是看不懂的畫面,存在心裡。一天,遇到了某個風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詩,那句詞,那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