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誦不衰.在我國浩瀚的文學海洋裡,有許多描述地理景觀、地理規律和地理原理的名詩佳句.因此,在學習地理知識時,若能將古詩詞進一步深化理解,不僅能學到很多的文學知識,還可以學到不少的諸如氣候、地形、水文等有關地理知識。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許多描述地理景觀、地理規律、地理原理的名詩佳句,例如,唐朝詩人王勃曾有「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的詩句,此句中「星移」的原因是什麼?這與「地理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有著密切聯繫。這種學科與學科的聯繫,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時,引用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來講解氣溫的垂直變化,即垂直地帶性,正是由於這種地帶性,才造成了山上山下桃花盛開的時期不同。再如,講農業生產的地域性時,可用蘇軾的《詠荔枝》中「羅浮山上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該詩點出荔枝生長的地域性特點。這樣教學與科學相結合,使地理知識形象化,既易於學生理解,又豐富課堂內容,從而使教學效果良好。
我們知道,在學習地理時,有很多知識點比較晦澀難懂。但是,如果配上古詩詞的,往往會增添幾分意境,幫助孩子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形象、準確地描繪了陰山腳下的河套平原坦蕩遼闊的地形和牛羊肥壯、牧草茂盛的溫帶草原景觀。在孩子學習古詩的時候,大聲背誦,既加強了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又促進了對新知識的學習,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套《跟著古詩詞學地理(便攜版)》(共4冊),就很創意地將古詩詞與地理串聯起來,構成一部藏在古詩詞裡的中國地理!
這套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地理作為背景介紹詩詞,用古詩詞作為線索串聯地理特徵、地理地形、文化遺產、社會發展,將詩與地理知識巧妙結合起來。
很多邊塞詩裡都提到「輪臺」這個詞,比如,陸遊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岑參的」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等等。
很多孩子一定好奇,「輪臺」是地名嗎?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需要戍守?
書中《輪臺,夢中也要戍守》,就介紹了輪臺的地理位置。然後還講述了漢武帝的」輪臺罪己詔「、三壠沙雅丹的流動沙丘,塔裡木河金鑰匙的民間傳說等,幫助孩子更容易理解。
再如,讀到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岱宗」「齊魯」是指哪裡?有什麼地理特徵?有什麼歷史故事?
也許背誦古詩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也許好不容易背下一首詩也一知半解,很容易遺忘。通過古詩與地理知識、歷史故事的巧妙結合,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引發孩子更深刻的思考。
比如,四月山下的桃花已經「芳菲盡」,為何廬山上大林寺的桃花才「始盛開」?這是什麼地理現象?
這套書以古詩詞切入東北、東南、中原、西南等十二大地理區域,從大區域到細分地點,由大到小,層層精解,搭建完整的地理區域框架,脈絡很清晰。
比如,講到江南地區,從杜牧《江南春》中的江南好風光,到杜甫《絕句》中的東吳船舶,再到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揚州明月夜,張繼《楓橋夜泊》中的寒山寺鐘聲,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北固山……串起江南特色的人文地理風光。
還有跟著隋煬帝去揚州賞瓊花;嘗一嘗乾隆讚不絕口的三丁包;了解下寒山寺的建築、和合二仙……
整套書包含320幅手繪插圖,把不同地區地理風貌都清晰地呈現在孩子的眼前。
更棒的是,隨書附贈300+分鐘配套動畫視頻,配合著抑揚頓挫的講解,實景圖片,孩子可以準確學習詩詞發音,理解詩詞及其創作背景,激發其對地理學科的興趣。
這套書,既讀古詩詞,又能學地理,還能積累各種各樣的傳統文化素材,再配合有趣的動畫視頻課程加深記憶,讓孩子的學習更加輕鬆、愉快!讓孩子打心底愛上古詩詞愛上學地理~
這樣一套有創意的古詩詞&地理讀本(4本書、300+分鐘配套動畫視頻課程)共四冊,每本108頁左右,定價是112元,咱們團購價只要59元包郵!
要知道,市面上光是這樣品質的一套在線詩詞課程,都不只這個價錢了!這樣的好書,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