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遊樂場都不香了嗎?能娛樂的只有手機該是多悲哀的一件事…

2020-09-14 小安聊生活

星期天陪孩子去遊樂場玩耍,身邊的小朋友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低頭玩手遊。看起來像三四年級的樣子,耳邊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身旁是各種各樣的遊樂設施,有蹦蹦床、沙堆、大型積木、手工製作區、淘氣堡……正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法抗拒的快樂,這孩子卻巋然不動,不為外物幹擾。

孩子是跟著奶奶和弟弟來的,弟弟不斷的呼喊和央求哥哥一起玩,奶奶也在耳邊不停的嘮叨著別玩手機了,等來的只是哥哥的不耐煩,頭都不抬一下的玩耍。

在我身邊呆了兩個半小時,確實聽話,一動不動,也不找事也不怕有危險,我都一度懷疑我身邊的孩子是個機器人。我試圖跟孩子聊天,勸導他去玩會,遭到無情的白眼和沉默。突然我就成了那個多管閒事的大媽,瞬間石化,尷尬的不再做聲。也是!孩子的成長環境不改變,怎麼可能因為我的一兩句話而動容呢?

一個孩子能娛樂的就只有手機了,是多麼悲哀。看著這個孩子,我內心是無比疼痛的。每個孩子都是希望,每個孩子的未來都有無限可能,他們該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讀書、跳繩、散步、書法、舞蹈、樂器……如果能從中選擇一件,長久堅持,將終身受益。他們該有一群的小夥伴一起玩耍,嬉鬧中開懷大笑。

這是我前兩天在朋友家參加聚會時拍的視頻截圖

家長在客廳聊天、吃飯、喝酒,孩子們躲進屋子裡玩手機,都玩得很盡興!

強烈呼籲家長積極幹預

1、刪掉不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手機遊戲

很流行的王者榮耀時、和平精英,這些屬於十八歲以上可玩,裡面可能會有暴力場面,並不適合小學生接觸。對於低齡孩子可以選擇一些識字、故事、益智類小遊戲。三年級以上可以看一些紀錄片、話劇等,讓孩子開拓視野,接觸新的世界。

2、幼兒玩手機需家長陪同

之前新聞上出現的兒童邪典片,把兒童熟悉的童話故事加入血腥暴力畫面。這就需要家長先提前觀看或者及時陪同觀看。

3、控制好時長

4-5歲的孩子看手機 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6-7歲的孩子不要超40分鐘,大些的孩子需要自我管控時間,提前商量好時長,定好鬧鈴。

請把家庭環境排在首位置

孩子晚上放學回家,家長在做什麼?大部分家長回答:「我們辛苦了一天在外面邊燒飯邊看電視,讓他寫作業,總是找藉口。我們辛苦了一天回家看電視無可厚非,但孩子看到悠閒看電視的父母催促著自己回屋寫作業,肯定心下不悅。放學後本需要與父母多交流,在父母自顧不暇又煩躁的催促聲中消散了,孩子也想要尋找交流發洩的地方,就變成了網絡。

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條件不是首位,輕鬆、適宜的學習環境才最為重要。擁有濃厚學習氛圍的家庭,不用刻意教導,孩子也會有強烈的學習欲望。一個家裡充斥著洗腦的音樂、打遊戲的聲音、電視劇的聲音,那還怎麼要求孩子上進學習呢?

相關焦點

  • 當媽最悲哀的一件事,是孩子都覺得你沒價值
    文丨橘媽今天刷手機看到我一個小學同學連著發了好幾條朋友圈,照片上是她在吃喝玩樂,文案大概傳達出來就是要為自己而活。留言裡問她孩子呢這樣話的,她都沒回。定然是有事兒,我發微信問她:「你怎麼了?」「沒什麼,就是覺得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除了拉扯了兩個孩子,還幹了點什麼?」
  • 有的孩子因為父母不讓玩兒手機從而跳樓輕生,這到底該怪誰呢?
    現在有的孩子,叛逆期十分嚴重,比如,有的孩子就僅僅只因為父母不讓他玩兒手機,從而選擇跳樓輕生,那這說到底該怪誰呢?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怪孩子自己了,不懂得感恩父母,果然父母的心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心卻在石頭上。但真的是這樣嗎?
  • 手機「沉」進遊樂場的海洋球池
    武漢晚報訊(記者李愛華)帶孩子去遊樂場遊玩,不慎遺失手機,失主找尋時恰逢遊樂場閉館,找不到人,所幸報警後民警及時趕到,幫助聯繫上了遊樂場工作人員,失主終於在海洋球池中找回了手機。近日,一市民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為漢陽區公安分局國際博覽中心派出所民警點讚。
  • 孩子愛看電視刷視頻?用一招,把被動娛樂變為主動娛樂
    ,讓孩子更多地宅在家裡,守著手機和平板,孩子的身體素質因為參加的戶外活動少而越來越差,更直接的是: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的視力情況越來越不容樂觀。開始孩子感覺只要能玩遊戲或刷視頻,就非常開心,對於「心得報告」沒有放在心上,於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孩子寫了1周的報告,他突然對遊戲和視頻沒有了熱情。
  • 杭州只有西湖、古鎮?這個堪稱「航母級」的遊樂場,到底有多好玩
    毋庸置疑當然是遊樂場了。想要找到一個小朋友能快樂安全玩耍並且家長放心的遊樂場當然是要花費不少心思,然而就在杭州這個城市,坐落著一個周末遛娃絕佳之地——奈爾寶家庭中心。 現在的杭州可不僅僅是只有西湖和古鎮這樣的歷史景點,現代網紅的遊樂場可不少,奈爾寶家庭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 為孩子揪心!遊樂場裡淨是玩手機的「低頭」父母
    儘管站在場外的娃媽幾次提醒,坐在兒童遊樂場中的娃爸還是低著頭玩手機。遊樂場邊的安全提示上,卻明確要求家長必須全程陪伴孩子,履行監護義務。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的遊樂場中,低頭看手機的家長廣泛存在,隨之產生的安全隱患也相伴左右。
  • 手機「沉」進遊樂場的海洋球池 民警出手幫市民「撈」出
    武漢晚報訊(記者李愛華)帶孩子去遊樂場遊玩,不慎遺失手機,失主找尋時恰逢遊樂場閉館,找不到人,所幸報警後民警及時趕到,幫助聯繫上了遊樂場工作人員,失主終於在海洋球池中找回了手機。近日,一市民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為漢陽區公安分局國際博覽中心派出所民警點讚。
  • 英語啟蒙之前,必須先做一件事
    仔細一問,這孩子平時經常抱著ipad看《熊出沒》、《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什麼的,有時玩玩手機遊戲,5歲了,英語有在機構學過,但是不會開口說。我一聽就明白了,這種就屬於山珍海味吃多了,看不上清粥小菜。這其實很難怪孩子。我常常想古代那種文言文晦澀地要死,古人照樣讀得如饑似渴,其實根本就是因為沒有別的娛樂活動嘛。
  • 臺灣:玩,是一件不能妥協的事!拒絕「罐頭化」遊樂場,還孩子特色公園!丨想像·一座城
    」對於不同年紀的孩子來說,需要不同高度的滑梯、不同尺度的鞦韆,遊具乃至遊樂場的設計,都應該由孩子們去決定。△士林四號廣場包含臺灣第一座可直接推輪椅上去的輪椅鞦韆,還有共融鞦韆、攀爬架、滾輪話題、沙坑、遊戲牆等多樣綜合性遊具,無論大小身障孩子都能一起玩的舞蝶
  • 5歲娃玩滑梯門牙被撞壞 遊樂場安全管理隱患多
    5歲娃玩滑梯門牙被撞壞遊樂場安全管理隱患多原本打算帶孩子在遊樂場過一個愉快的夜晚,可誰曾想,孩子在滑滑梯時竟出了事故。文/圖記者施娟實習生王廣通玩滑梯被撞王女士帶著女兒去遊樂場的當天正是星期天,場內遊玩的孩子比較多。王女士說,由於人多,孩子遊玩的時間被限制,一個人一次只能玩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收費80元。家長可以進場陪同,不過也需要收費,一次40元。
  • 白巖松:拉開人和人之間差距的,只有一件事,為人父母,都該知道
    白巖松:拉開人和人之間差距的,只有一件事,父母要知曉大學畢業後的而這個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忙碌工作的問題,為他們鋪平前方的道路,殊不知,孩子未來的道路和他的價值觀、所處的環境和所見的人,都息息相關。白巖松曾經說過:社會和人生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沒那麼好事,也沒那麼多壞事,幾乎都是平平淡淡的一生。但如果你能多一分好奇,多一分等待的樂趣,那平淡的日子,可能會變成幸福的日子。
  • 孩子自己玩時,父母看書和玩手機,這兩者有區別嗎?
    本質上的區別在於:當孩子有所需求時,父母是否能夠及時回應,和孩子好奇時父母是否遮掩迴避,這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厭惡手機和書籍。厭惡前者,皆大歡喜,但生活總是會讓他喜歡起來;厭惡後者,卻是悲哀,因為書籍作為智力教育的工具是必不可少。
  • 遊樂場四大娛樂項目,6歲以下兒童不宜玩!
    遊樂場四大娛樂項目,6歲以下兒童不宜玩!但是幼兒教育專家小編提醒,遊樂場存在不少安全隱患,一些娛樂項目尤其不適合6歲以下兒童玩,請父母謹記!以下四大娛樂項目會對兒童造成傷害:  1.過山車  國內遊樂場的過山車彎度變化急,落差變化大,有的時速竟高達100英裡,軌道離地400英尺。這種激烈的變化,容易讓年幼的兒童恐懼,而且還容易對孩子們造成腦損傷,表現為智力下降、腦血腫和腦脊髓液滲漏等。
  • 孩子在遊樂場意外受傷誰該擔責 律師:家長商家都有責任
    浙江在線9月23日訊 每到假期,各種兒童遊樂場裡都是孩子們玩耍的身影,父母們往往也會陪同在旁。但是即使如此,也會有意外發生。市民陳先生一家就遭遇了這樣的意外。  9月16日,陳先生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到湖州觀鳳商城旁邊的銀泰商業大廈六樓一家兒童樂園裡玩耍。
  • 為何到了暑假很多孩子會抱著手機不放手?99%的家長都弄錯一件事
    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眼看著飯菜都涼了,你的耐心被消耗乾淨。於是忍不住的推開他的房門,朝他吼道:「喊了幾遍,飯都涼了,能不能早起一點吃點飯,天天就知道玩手機,能有啥出息」。結果孩子直接嚷道:「想吃自己吃去,我不餓」。說完轉身,把臉對著牆。而這樣的情形並不是只發生一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為了讓孩子放下手機,你是斷電斷網收手機,然而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件事,把你從「忙亂」拯救出來
    對於凱勒·帕帕森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我有以下三點感想:1.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我們要知道,同時處理幾件事等於同時搞砸幾件事。埃裡克說,如果我只有時間練習一個技巧,那就練音階吧。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精練」。做好最重要的事後,那其他事就會顯得容易許多,但是我們需要知道,我們不用做到完美,用一天的時間把所有的事都做一遍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所以把最重要的事做好,那麼其他事情不做成,也很正常。
  • 一件「虧心事」
    昨天晚上帶小朋友去廣場玩,遇到一件很尷尬的事。平時都是要吃完晚飯才出去玩一下的,昨晚沒吃晚飯就出去了。本想著玩一會就回來,出門也沒帶錢。到了廣場二樓有個專門給小孩子玩的地方,辦卡可以去裡面遊樂場玩,外面放了好幾部搖搖車。我家孩子就選了個可以坐三個人的旋轉搖搖車玩。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高效未必是多做事,專注的分量也許更重
    即便做著工作,我們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時不時習慣性的拿起手機,不是回覆郵件,就是打開微信,或者淘寶購物去了。太多的幹擾讓我們無法專注於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每件事都很重要,那麼我們會無時不在分心。這種狀態,工作怎麼可能做得好?生活質量怎麼可能高?就連陪伴孩子,也做不到心無旁騖。
  • 當紅爆款聯手知名網紅 最in遊樂場的全方位娛樂線下體驗之道
    在2019年的遊戲市場佔有率調查中,手機遊戲與平板遊戲的佔比已經達到了36%和9%,兩者加起來的市佔率接近遊戲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休閒遊戲在手機遊戲中的佔有率僅僅位列於策略遊戲之後,屬於「第二主打」,受眾人群也是相當之廣。最in遊樂場中展示的重點便是今年的幾款當紅爆款,從主打女性用戶的《我的小家》到在今年春節期間大火的《消滅病毒》,可以說是各具魅力。
  • 周邊娛樂設施缺乏 北京多個地鐵站"變身"兒童遊樂場
    周圍小區林立,學齡前的幼童也多,孩子們去哪裡玩呢?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期走訪發現,地鐵15號線關莊站、地鐵8號線安華橋站等客流較少的車站竟成了兒童滑板車「遊樂場」,經常有家長帶幼童在地鐵站玩滑板車或者扭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