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跳床:蔣夢婕吳謹言合一起的體重,VS杜海濤體重,結果意外了

2020-12-18 三毛帶你讀娛樂

彈跳床:蔣夢婕吳謹言合一起的體重,VS杜海濤體重,結果意外了。

說起杜海濤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主持了多年的快樂大本營,在節目中憨憨的形象贏得大家的好感,而隨著他在節目中多年的主持,杜海濤的體重也是越來越重了,在長胖的路上停不下來,雖然他有一直減肥,但是反彈的效果也很明顯,本來個子就高的他,體重更是一般人無法超越了,站在臺上是人高馬大的。最新一期節目中,有一個遊戲環節,是一個人端一碗水,站在彈跳床上,另一個跳上去, 用自身的重量讓碗裡的水灑出來。

杜海濤是一個人與兩個女孩子pk的,本來其他的組都是一對一的,但是杜海濤的體重還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超於的,所以就安排了兩位女孩子,不過杜海濤也並不會吃虧了,因為蔣夢婕和吳謹言都非常瘦,屬於纖瘦的女孩,蔣夢婕更是直言自己的體重,只有杜海濤的三分之一,足以可見蔣夢婕是非常輕了,吳謹言更是不用說了,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瘦。

但是當蔣夢婕吳謹言合一起的體重VS杜海濤體重,站在彈跳床的時候,本來以為會形成一個天平,雙方保持平衡的狀態,但是完全不是這樣的,杜海濤用自己優越的體重,戰勝了吳謹言和蔣夢婕合一起的體重,可以看到在彈跳床上的兩位,被杜海濤的不停彈跳下,是完全站不住的,都亂了陣腳了,手裡面的碗也都快拿不住了,何況是裡面盛的水。

結果自然是和大家想些不一樣,很讓大家意外了,因為杜海濤把兩位女孩碗中的水全部抖灑出來了,一滴都不剩,不得不說女星是真瘦啊,而杜海濤是真的重量級的選手了。

相關焦點

  • 蔣夢婕吳謹言站彈簧床,杜海濤跳下去那刻,兩人反彈高度真實了
    蔣夢婕吳謹言一起站彈簧床,杜海濤跳下去那刻,兩人反彈高度真實了。最新一期節目中,有一個遊戲互動讓觀眾印象深刻,就是一個人負責端著一碗水,站在彈簧床上,另一個負責起跳,直到把端著碗的人,碗裡的水灑完為止,在杜海濤作為起跳人的時候,是給他安排了兩位站彈簧床。
  • 彈跳林彥俊,翻轉吳謹言和蔣夢婕。在蹦床遊戲,杜海濤變成王者
    首先,根據導演組的安排,單挑杜海濤的嘉賓是林彥俊。一看到杜海濤形狀,瞬間就會枯萎。當主人何炅問他是否有信心時,他只能回答弱弱:「有」,但根據他的身份,他沒有足夠的信心。熱身賽開始時,杜海濤站在蹦床中間。他盡力從左到右彈杜海濤,這讓他有點自信,以為自己能搖杜海濤樹。
  • 蔣夢婕的「直角蹲」火了,一般人難以模仿,體重過百就別試了
    自從2008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紅樓夢》後,蔣夢婕就開始進入演藝圈發展,至今入圈已有多年時間,參演過多部影視劇,像《百年情書》和《雲巔之上》等,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雖說近兩年在事業發展上略顯緩慢,但依舊擁有很高人氣;她在日常穿搭上也很有品味,一起來看看吧。
  • 4個彈跳床動作,進行10分鐘燃燒的卡路裡=30分鐘慢跑!
    利用彈跳床減肥有效嗎?不只是彈跳床,任何增加你日常能量消耗的運動,都可以幫助減輕體重。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中,將一群超重的義大利女性納入了一項為期12周的彈跳床計劃,該計劃的身體組成得到「顯著改善」腰圍變小,脂肪減少,同時瘦肉和肌肉增加。且研究表明,因為彈跳床是一個相當有趣味性的鍛鍊方式,很多鍛鍊的學員在不知不覺的趣味中得到鍛鍊的效果。
  • 體重和壽命的關係被發現,哪種體重的人長壽?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調查顯示,人類的健康壽命和體重是密切相關的體重,哪怕只超重少許,也可能會影響健康和壽命。一、體重和壽命的關係被發現,哪種體重的人長壽?答案可能讓你意外過去有人認為人越胖利於健康,尤其是女性生育也需要脂肪,但是壽命和體重是成反比的,即使只胖一點也可能損害健康,主要是縮短了壽命,尤其是男性。長期肥胖會加重人體患病的機率,長期偏瘦會導致抵抗力下降,營養不良。
  • 體驗人辟穀7天血糖意外回升 體重下降6.5公斤
    斷食七天是常人生命極限,體驗人彭藝勇表示自我感覺良好,檢查發現其體重已降6.5公斤。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15天的辟穀(斷食)實驗到昨日已經是第7天。常人在只喝水不吃飯的情況下,7天是一個生命極限。那麼在實驗室中辟穀7天的彭藝勇身體狀況如何呢?
  • 體重相差60斤,詹姆斯能否打得過泰森?分析結果令人太意外
    體重相差60斤,詹姆斯能否打得過泰森?分析結果令人太意外在NBA出現打架的情況,也不是很意外,畢竟NBA球員的身體素質都是非常出色的,並且球員也是有脾氣的。我們先來看看兩人的基礎數據,詹皇身高2.03米,體重130公斤,泰森身高1.78米,體重100公斤。這兩人從重量上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並且詹皇身高臂展都佔有優勢,泰森巔峰時期的出拳力道是800公斤,可以說一個普通人根本扛不住泰森這一拳,甚至會直接去世。然而詹皇畢竟是籃球運動員,沒有測試過一拳的力道,不過詹皇的臥推能夠達到190公斤,這可是泰森都做不到的。
  • 沈夢辰身高體重三圍是多少?擇偶標準是什麼?
    沈夢辰身高體重三圍是多少?擇偶標準是什麼?時間:2015-05-11 21:29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沈夢辰身高體重三圍是多少?擇偶標準是什麼? - 沈夢辰,一個89年湘西女孩,在眾星匯聚的湖南衛視出頭不易,但最近她還是火了一把。
  • 熊貓寶寶芝麻稱體重,結果體重計一直響,熊貓養成了豬!
    熊貓寶寶芝麻稱體重,結果體重計一直響,熊貓養成了豬!17:30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熊貓寶寶芝麻稱體重
  • 胎兒體重計算器 胎兒b超體重計算器
    胎兒體重是如何計算得出的?胎兒b超體重計算器是一個能夠準確計算胎兒體重的方法。相信懷過寶寶的孕媽媽們都知道,到了懷孕中晚期的時候,孕期檢查(B超檢查)時會註明此時胎兒的體重,其實這是根據測量得出的一個結果,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方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吧!
  • 焦慮症:她一天稱10多次體重
    【長江網訊】 (39健康網)48歲的劉女士,總覺得體重下降,一天反覆稱體重10多次;30多歲的吳女士,腰痛了一年多,總以為自己患上了腎臟病,但檢查結果正常。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最近接診了兩名特殊的女患者,醫生診斷的結果,她們的「怪病」其實都是「心病」導致的。
  • 護理卓越醫院的極低出生體重兒轉歸較好
    根據文章的背景資料:「每4個極低出生體重(VLBW)的嬰兒(低於1,500克[3.3磅])中有1個會在出生頭1年中死亡;這些死亡幾乎都發生的頭1個月中(87%)。VLBW嬰兒要求高強度的護理。在美國,護理作用對這些嬰兒的結果是未知的。」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護理學院的Eileen T.
  • 體重終於下百了!!!
    從2015年生下閨女後,我的體重一直在120徘徊,控制飲食一段時間,會減下去那麼幾斤,恢復正常,又回到120,斷奶後,胖到125斤,這個時候意外懷孕,後來不捨得打掉,就留了下來,2017年生下了兒子,懷孕二胎的時候體重就很重了,所以懷孕期間我稍微控制了一些,剖腹產之前142,和剖閨女的時候一樣重,兒子39周帶不動了,醫生不讓剖,說胎兒沒到時候,羊水很清澈,孕期時間算的肯定有問題,奈何我天天太累了
  • 胎兒體重計算器 胎兒體重計算器cm的
    efw怎麼算胎兒體重的公式一般在嬰兒剛出生後會測量嬰兒的體重,但其實胎兒的體重也可以測量,只不過不是直接測量,而是根據公式進行測量,在胎兒發育到一定的時期,大腦和四肢發育的都比較完全。為胎兒體重估測,並不代表嬰兒出生的實際體重。預測胎兒體重的目的在於要及早發現胎兒發育上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出生時的實際體重與預測體重會有±10―15%的誤差。
  • 胎兒體重預估 胎兒體重預估方法
    胎兒的體重是否均衡是孕媽媽時時刻刻想了解的狀態,因為胎兒體重的發展跟媽媽是息息相關的,孕媽媽吸收的營養量直接關乎到孩子體重是否會有過高或過低的狀況。現在的研究表明是有很多公式來衡量胎兒的體重的,可以供孕媽媽自行來測量。那麼,怎樣估算胎兒體重公式?
  • 體重與死亡的關係被發現,8萬人研究證實:這樣的體重最長壽
    體重與壽命的關係大家應該對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概念非常熟悉,看一個人是胖是瘦,不能只看體重,得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也就是說:相同BMI的白人和亞洲人比較,亞洲人更胖亞洲人的BMI標準更嚴格所以亞洲人的體重指數一般以23為界限,科學家發現,體重指數超過23的成年人,體重每增加10斤,男性晚年全因死亡風險(指一定時期內各種原因導致的總死亡人數與該人群人口數之比)增加9%,女性增加14%。
  • 胎兒體重 預估胎兒體重準嗎
    胎兒體重既然胎兒體重超標會有那麼的危害,那麼如果媽媽們前期沒有做好預防,出現了胎兒體重超標怎麼辦?首先,當媽媽發現胎兒體重超標的時候,可以先檢查是否因病理性的妊娠糖尿病所引起,如果是,那麼就必須先控制媽媽的血糖。
  • 不同時間稱體重,結果都不一樣?用4種辦法稱,都不是真實體重
    「體重多少」是每位女性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減肥期間,體重的多少關乎著飯量、運動等多個方面。還有的人會衡量體重是否符合健康標準,從而保護身體健康、預防疾病。可有的人發現,為什麼在不同時間稱體重,結果都不一樣呢?
  • 孕期體重控制很重要,胖誰都不能胖媽媽
    在中華醫學會第十九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上,來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孫侃教授分享了目前肥胖與妊娠不良結局的前沿研究,並提出了孕期體重管理的具體方式。孕期體重增加多少才正常?事實上,隨著胎兒的體重增加和母親體內的水和脂肪增加,妊娠期女性的體重本來就會生理性增加。
  • 新生兒體重暗示智商?醫生:體重決定不了智商,但會決定健康程度
    《英國醫學期刊》上曾刊登一篇Marcus Richards博士的研究報告指出,新生兒的出生體重,會影響寶寶長大後的認知功能,體重不足的嬰兒,大腦發展可能會受到限制,有可能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所以說,與其說新生兒的體重決定了智商,倒不如體重決定了健康。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出生後,醫生會做各種評估來評定新生兒的健康程度,比如阿氏測評等都是基本的健康評判標準,其中體重和身長等項目都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