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檢查視力時,醫生為啥要讓做這個檢查?

2020-11-09 北京希瑪眼科醫院

前幾天,早上剛上班,就聽到門診一位年輕的媽媽在呵斥著孩子,原本以為是孩子不聽話,後來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原來是開學不久,老師就反映小明學習不認真,上課總是走神,想家長督促下,讓孩子收收心,好好學習。經過溝通才知道原來是小明看不清黑板,上課沒有辦法集中精力,聚精會神的學習。

媽媽心底犯起了嘀咕,難道是近視了?按理說不應該啊,孩子才8歲,之前眼睛一直特別好。帶著疑問,為了保險起見,媽媽還是決定帶著小明來到希瑪眼科,做一個詳細的檢查。

視光師驗光後發現小明雙眼近視-1.75DS(175度),來到診室見診,醫生安慰家長: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孩子這個不一定是真性近視。

媽媽有些疑問,但是沒有說什麼,繼續配合醫囑給孩子做詳細的檢查,視光師又給小明做了一個IOL-master檢查,發現眼軸長度顯示雙眼23.5mm。

醫生這才放心地和家長說:目前結果看孩子應該還沒有近視,散瞳以後度數就會恢復正常,應該是前段時間疫情原因網課比較集中,導致孩子出現調節痙攣,引起假性近視。

正常的成人眼軸是24mm左右,一般來說眼軸每增長1mm,會增長-3.00DS(300度)的近視度數,以此類推。

不過最近在最新的研究中認為在非近視兒童中,每增長1mm眼軸增加對應-0.8D(80度)至-0.9D(90度)的近視度數的進展。

對於近視兒童,每增長1mm眼軸對應-2.0D(200度)近視度數的進展,所以判斷兒童真假性近視尤為關鍵。

經過IOL-master的檢查,孩子的眼軸為23.5mm,說明現在孩子還沒有真性近視,不過根據孩子曲率、眼軸等檢查進行綜合分析,他的眼軸相對同齡人較長,以後如果不加以控制,很有可能導致真性近視。

其實像小明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不是所有家長都像小明媽媽這樣謹慎負責,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加以糾正。

來到醫院,醫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驗光、散瞳、再驗光

不過因為擔心散瞳有副作用,或是因為散瞳時間長影響學習,有些家長仍然不願意給孩子散瞳,貽誤了區分真假近視的最佳時間,孩子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小眼鏡」。

最近好多家長諮詢,如何知道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有沒有一個快速方便,準確程度高,無需散瞳即可完成的檢查來發現孩子近視的問題呢?

答案還是有的,就是上面故事中提到小明做的「IOL-master」檢查。

這是一個測量眼軸的檢查,是現在眼科醫生最常用的判斷近視度數是否與驗光度數相互印證的檢查,不僅可以準確評估出真假性近視,也可以評估出近視的進展速度。

什麼是眼軸?

眼軸顧名思義,就是眼球的直徑(前後徑),說我們的眼睛近似一個球形,眼軸用來表示眼睛從角膜中央到視網膜黃斑部(RPE層)的長度。

眼軸是決定我們屈光狀態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對於真假近視的判斷至關重要。眼軸其實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育的,剛出生時只有16.2mm,一直發育到成人以後達到24mm左右後停止增長。

如果長期處於不規範的用眼習慣,眼軸還是存在增長的風險

正因為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眼軸也會伴隨著生理性的增長,所以作為家長更應該定期監控孩子眼軸長度的變化,當眼軸增長超過年齡增長速度時(眼軸長度高於該年齡段平均水平),說明孩子就存在近視的風險。

其實孩子發育的過程也是孩子正視化的過程。

何為正視化?每個孩子出生時眼睛是一個遠視狀態,就是現在醫生常說的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遠視儲備量。

隨著年齡增長,眼軸正常增長,視力逐漸達到1.0,眼球逐漸完成正視化的過程。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體仍然在發育,同時因為課業學習、電子產品等外部環境的長期幹擾,孩子的遠視儲備提前被「消耗殆盡」,就會導致眼軸不斷過快增長,就開始出現近視了。

眼軸和近視的關係

我們的眼睛就好像是一臺製作精密的微型照相機。

角膜就是我們的鏡頭,它的屈光力佔到眼總屈光力的70%,雖然佔比很大但它是相對穩定的;晶狀體是我們的調焦旋鈕,通過調整屈光力,使我們看清不同距離的物體;最後的視網膜是我們的膠捲,負責接收圖像,傳入大腦。

近視主要分為指數性近視,曲率性近視和軸性近視三大類。

根據研究表明:其中軸性近視佔比最大,而真性近視往往都是眼軸增長導致的,所以眼軸是醫生常用來區分真假性近視的重要判斷依據。

大家都知道,一臺相機能不能把照片拍清楚取決於景深、鏡頭、焦深,其中焦深最為重要。

我們眼睛也是一樣,而眼軸就代表了焦深,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眼軸變長,外界的物像就無法正常清晰成像在視網膜上。這個時候我們就近視了,也是真性近視。

說到這裡提一下假性近視,假性近視是當我們驗光結果提醒有近視存在,但眼軸卻沒有明顯增長,這時候就懷疑可能是睫狀肌抽筋無法放鬆(痙攣)導致晶狀體屈光力變大而引發的「短暫性近視」。這時候醫生會散瞳驗光再次複查,因為散瞳可以放鬆「抽筋」的睫狀肌,使假性近視消失。

為什麼一定要用IOL-master儀器

來測量眼軸呢?

在剛剛結束的2020COOC大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許迅教授接受採訪表示在近視防控中,IOL-master眼軸測量是一個非常精準、恆定、客觀的硬指標。

長期監測眼軸變化對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預測、病程進展、預防控制具有非凡的意義。

所以說,無論是從孩子發育時期對眼軸的了解,還是對孩子近視增長進程的監控,和幫助區分真假性近視三個方面,給孩子做定期的IOL-master測量眼軸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實做眼軸檢查的設備有很多,它們大致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

其中接觸式的有A超,這類儀器是超聲類檢查,精度相比之下沒有非接觸式高,而且往往會因為壓迫角膜導致檢查結果出現偏差,因此對操作儀器的技師要求很高,也需要患者極高的配合程度。

而IOL-master則是來自德國蔡司公司非接觸儀器的典型代表,因其檢出率高,檢查時間短,採用新式的光學測量方法,使精度達到0.02mm,誤差率極小,是眼軸測量的金標準。

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同時測量出曲率,前房深度和角膜直徑等多項數據,而檢查時間卻為同類設備的1/4,孩子更容易集中精力配合檢查,數據結果也更加準確。

相關焦點

  • 孩子要做的視力檢查有哪些?一份視力寶,幫您及早發現視力問題
    其實小寶寶的視力問題是很難發現的,據世衛組織統計,發展中國家大約有100萬個盲人兒童,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可以通過早期篩查來避免的。那麼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孩子必須要做的視力檢查又有哪些呢?如果孩子出現了上述情況的任何一種都不能猶豫,一定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尋求眼科醫生的幫助。二、孩子必須要做的視力檢查又有哪些?孩子視力檢查是一項不容忽視的事情,因為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眼部疾病還是很多的。不同的年齡階段要做不同的篩查,一個都不能漏掉。
  • 孩子檢查視力前需了解的常識
    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的視力有問題呢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表現,就需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確診是否近視了,避免延誤治療。   那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視力標準是多少呢?根據2011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專家公布的新修訂的兒童弱視診斷標準,3歲≥0.5,4~5歲≥0.6,6~7歲≥0.7,低於這些標準則為異常視力。
  • 7歲男孩停止長高,檢查後醫生痛斥:為啥要給孩子吃這2類食物?
    這句話對於孩子而言,或許並沒有多少感觸,但父母作為過來人,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 英國媒體曾報導過一則消息,一名17歲的男孩視力莫名其妙地下降,醫生檢查之後,發現他的視力只有0.1,而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因素是,他從小學開始就在食用「垃圾食品」,直到14歲才感覺到了身體的不適。
  • 南京愛爾眼科專家提醒,寒假開學前一定要帶孩子去檢查視力
    南京愛爾眼科專家提醒,寒假開學前一定要帶孩子去檢查視力   寒假即將結束,新學期又要開始了。   「寒假天天抱著手機玩,近視度數肯定又加深了,趕緊帶孩子來檢查下視力」一早晨就帶著孩子排隊掛號的陳女士說。
  • 南昌普瑞眼科醫生揭秘:帶孩子檢查眼睛為什麼一定要散瞳?
    >  暑假開始了,不少家長選擇這個時候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視力
  • 如何保護寶寶的視力?各個階段的視力檢查和注意事項,父母要了解
    醫生告訴他們,弱視指幼兒時期眼睛視力發育不良。原因包括眼位不正或兩眼視覺品質不統一等,造成只有一隻眼看得比較清楚。因為習慣用看得清楚的那一隻眼看東西,所以導致有一隻眼變得較強,而另一隻眼因為使用的機會越來越少,很有可能成為弱視。聽了醫生的解說,他們真後悔沒有及時帶寶寶做視力檢查。
  • 幼兒園孩子檢查視力 僅15人超1.0 誰是視力殺手?
    近日,長春市一家幼兒園為4歲以上孩子進行視力檢查,150個孩子中視力在1.0以上的僅有15人,一名5歲女孩視力竟然只有0.3,還有兩個孩子視力為0.5,大多數孩子的視力在0.6-0.8之間。檢查結果讓孩子家長大吃一驚,而幼兒園的保健醫生告訴家長們,造成幼兒視力集體性下降的主兇,就是父母的手機和平板電腦!
  • 開學前,請帶孩子檢查視力
    突發的疫情總算快過去了, 孩子因為網課,每天長時間處於電子產品的近距離用眼的狀態。自教育部通知各地開展網課以來,就引發了許多家長的焦慮。各地逐漸開學後,孩子恢復正常上課,需要看遠距離的黑板。多數孩子的視力下降已經不可避免。
  • 周行濤答疑:為什麼要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孩子需要哪些視力檢查?
    首先增加戶外活動,千萬不要多宅在室內,要多到戶外,即使不是體育運動,在戶外自然光下的活動都可以,戶外活動對近視阻止和減緩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其次,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面,結合一部分的光學手段,包括配鏡手段、OK鏡的手段,科學規範的配鏡,讓孩子們的度數變化的時候及時得到清晰視覺。第三,建議到規範的眼科和醫院。問:如果帶孩子檢查視力需要做哪些檢查?
  • 視力檢查
    華雲園小太陽國際幼稚園,在10月22日上午,迎來了天津市濱海新區婦幼保健院的醫生,來到幼兒園,為每一個孩子檢查視力。       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與廣泛使用,孩子的近視也越來越多,年紀也越來越小,高度近視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 開學季 家長忙著帶娃檢查視力
    新學期即將開始,在孩子的開學清單上,家長們除了給孩子準備新書包、新文具,還增加了檢查視力這一必備事項。近日,教育部發布了中小學生視力情況抽樣調查結果。結果顯示,近半年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這一消息發出後,家長們紛紛行動起來,在各醫院眼科門診排起長龍。
  • 帶孩子檢查眼睛為什麼一定要散瞳?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暑假開始了,不少家長選擇這個時候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視力。當您帶著孩子來醫院驗光配鏡的時候,通常眼科醫生會安排做「散瞳」檢查。什麼是散瞳檢查?不少父母有些擔心,這個散瞳會對孩子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嗎?  什麼是散瞳?  「散瞳」在醫學稱為「睫狀肌麻痺驗光」。
  • 孩子上學用眼累,再忙也要帶孩子檢查視力
    「神獸歸籠開學季」不僅要為孩子準備好新學期的各樣東西還需要帶他們帶專業眼科機構詳細地檢查視力預防和發現潛在眼部問題確保眼睛健康開學第一課 護眼找華山近視防控指南(一)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戶外活動少、挑食偏食、父母近視或高度近視、睡眠時間少、都是近視危險因素;(二)孩子在三歲完成70%的眼球發育,所以應檢查一次視力、屈光度數、眼發育狀態。
  • 萊西家長注意啦,快帶孩子來檢查視力!
    半島記者 李雲天 通訊員 王海珍近日,許多家長帶孩子到萊西市市立醫院眼科檢查視力,不少孩子第一次檢查就已經達到中度近視,經常有家長問醫生,「怎麼就近視了呢?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的視力恢復正常?」為進一步提升萊西市兒童青少年視力水平,萊西市市立醫院眼科正在為3-17歲的兒童少年進行免費視力檢查和建立眼屈光發育檔案,這樣對萊西市青少年近視的早發現,早治療將有重大意義,對降低兒童近視的發病率的有實質性作用。
  • 八個月的寶寶能否做視力檢查?這些爸媽一定要注意
    從孩子呱呱墜地起,健康茁壯成長的每一步,家長們都傾注了無數心血,除了日常飲食保健之外,視力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哦! 對於嬰幼兒視力發育,家長可以通過寶寶眼睛外觀、日常爬動或者是玩耍的行為舉止來進行觀察,密切關注寶寶的視力發育情況,來保護寶寶的視力健康。
  • 孕婦第一次產前檢查很重要,為啥要做NT檢查?這個原因要搞清楚
    導讀:孕婦的第一次產前篩查很重要,為啥要做NT篩查?何時做NT篩查?懷孕以後,孕婦需要做很多次的孕期產檢,其中包括普通檢查,以及排畸檢查,其中最早的一種排畸檢查就是NT檢查,孕11-13周+6天的時候做,一般孕婦都會做,但是並非強制性的,具體還得看孕婦自己的選擇。孕期為什麼要做NT檢查?
  • 孩子應該在多大開始視力檢查?2、3歲孩子檢查視力很重要!科普一分鐘
    孩子出生後,都是從遠視狀態逐步向正視狀態過渡,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軸逐步在增長,遠視度數也在逐步下降,視力逐步上升。01小孩應該幾歲開始進行視力檢查?視力評估於生後就可進行,但普通的E字母視力表視力通常需要等到孩子有足夠認知和表達能力時才能進行,在此之前可採用圖形視力表、選擇性觀看、視覺誘發電位等嬰幼兒視力評估方法。觀察1歲以前孩子的視力發育情況,家長可以注意小孩對光線的反應,如果對光線或鮮豔的玩具沒有反應、對普通人沒有刺激性的光線過度敏感出現閉眼或流淚均需要帶小孩到醫院就診。
  • 視力檢查,寶媽的煩惱
    ,孩子出現任何一點兒狀況,做父母的都會無比擔憂和煩惱。調查顯示,全球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孩子的視力。作為一個近視眼孩子的媽媽,心裡的煩惱真的壓得我透不過氣來。且來看看我的煩惱。孩子上幼兒園中班的一天,老師發了一張視力檢查表,上面視力檢查結果為0.5,提示有弱視的可能,提醒我們儘快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
  • 哪幾類人要定期檢查眼睛?視力檢查多久做一次比較好?
    視力檢查是眼部檢查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正常的視力是眼睛的主要功能,特別是對於一些有器質性病變的人來說更要定期檢查。接下來,關於視力檢查的頻率、適用人群以及檢查的具體方法等問題; 哪幾類人要定期檢查眼睛?
  • 視力檢查場地要求和視力檢查方法
    場地:有遮光窗簾,可以形成暗房,安放2~4個標準視力表燈箱。燈箱和反射鏡:1.0視力行與被檢查者的眼睛位置平行;鏡子放置於距離牆面 2.8m標記處並正對燈箱的位置。距燈箱視力表平面1m、2m處分別做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