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早上剛上班,就聽到門診一位年輕的媽媽在呵斥著孩子,原本以為是孩子不聽話,後來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原來是開學不久,老師就反映小明學習不認真,上課總是走神,想家長督促下,讓孩子收收心,好好學習。經過溝通才知道原來是小明看不清黑板,上課沒有辦法集中精力,聚精會神的學習。
媽媽心底犯起了嘀咕,難道是近視了?按理說不應該啊,孩子才8歲,之前眼睛一直特別好。帶著疑問,為了保險起見,媽媽還是決定帶著小明來到希瑪眼科,做一個詳細的檢查。
視光師驗光後發現小明雙眼近視-1.75DS(175度),來到診室見診,醫生安慰家長: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孩子這個不一定是真性近視。
媽媽有些疑問,但是沒有說什麼,繼續配合醫囑給孩子做詳細的檢查,視光師又給小明做了一個IOL-master檢查,發現眼軸長度顯示雙眼23.5mm。
醫生這才放心地和家長說:目前結果看孩子應該還沒有近視,散瞳以後度數就會恢復正常,應該是前段時間疫情原因網課比較集中,導致孩子出現調節痙攣,引起假性近視。
正常的成人眼軸是24mm左右,一般來說眼軸每增長1mm,會增長-3.00DS(300度)的近視度數,以此類推。
不過最近在最新的研究中認為在非近視兒童中,每增長1mm眼軸增加對應-0.8D(80度)至-0.9D(90度)的近視度數的進展。
對於近視兒童,每增長1mm眼軸對應-2.0D(200度)近視度數的進展,所以判斷兒童真假性近視尤為關鍵。
經過IOL-master的檢查,孩子的眼軸為23.5mm,說明現在孩子還沒有真性近視,不過根據孩子曲率、眼軸等檢查進行綜合分析,他的眼軸相對同齡人較長,以後如果不加以控制,很有可能導致真性近視。
其實像小明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不是所有家長都像小明媽媽這樣謹慎負責,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加以糾正。
來到醫院,醫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驗光、散瞳、再驗光。
不過因為擔心散瞳有副作用,或是因為散瞳時間長影響學習,有些家長仍然不願意給孩子散瞳,貽誤了區分真假近視的最佳時間,孩子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小眼鏡」。
最近好多家長諮詢,如何知道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有沒有一個快速方便,準確程度高,無需散瞳即可完成的檢查來發現孩子近視的問題呢?
答案還是有的,就是上面故事中提到小明做的「IOL-master」檢查。
這是一個測量眼軸的檢查,是現在眼科醫生最常用的判斷近視度數是否與驗光度數相互印證的檢查,不僅可以準確評估出真假性近視,也可以評估出近視的進展速度。
什麼是眼軸?
眼軸顧名思義,就是眼球的直徑(前後徑),說我們的眼睛近似一個球形,眼軸用來表示眼睛從角膜中央到視網膜黃斑部(RPE層)的長度。
眼軸是決定我們屈光狀態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對於真假近視的判斷至關重要。眼軸其實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育的,剛出生時只有16.2mm,一直發育到成人以後達到24mm左右後停止增長。
如果長期處於不規範的用眼習慣,眼軸還是存在增長的風險。
正因為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眼軸也會伴隨著生理性的增長,所以作為家長更應該定期監控孩子眼軸長度的變化,當眼軸增長超過年齡增長速度時(眼軸長度高於該年齡段平均水平),說明孩子就存在近視的風險。
其實孩子發育的過程也是孩子正視化的過程。
何為正視化?每個孩子出生時眼睛是一個遠視狀態,就是現在醫生常說的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遠視儲備量。
隨著年齡增長,眼軸正常增長,視力逐漸達到1.0,眼球逐漸完成正視化的過程。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體仍然在發育,同時因為課業學習、電子產品等外部環境的長期幹擾,孩子的遠視儲備提前被「消耗殆盡」,就會導致眼軸不斷過快增長,就開始出現近視了。
眼軸和近視的關係
我們的眼睛就好像是一臺製作精密的微型照相機。
角膜就是我們的鏡頭,它的屈光力佔到眼總屈光力的70%,雖然佔比很大但它是相對穩定的;晶狀體是我們的調焦旋鈕,通過調整屈光力,使我們看清不同距離的物體;最後的視網膜是我們的膠捲,負責接收圖像,傳入大腦。
近視主要分為指數性近視,曲率性近視和軸性近視三大類。
根據研究表明:其中軸性近視佔比最大,而真性近視往往都是眼軸增長導致的,所以眼軸是醫生常用來區分真假性近視的重要判斷依據。
大家都知道,一臺相機能不能把照片拍清楚取決於景深、鏡頭、焦深,其中焦深最為重要。
我們眼睛也是一樣,而眼軸就代表了焦深,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眼軸變長,外界的物像就無法正常清晰成像在視網膜上。這個時候我們就近視了,也是真性近視。
說到這裡提一下假性近視,假性近視是當我們驗光結果提醒有近視存在,但眼軸卻沒有明顯增長,這時候就懷疑可能是睫狀肌抽筋無法放鬆(痙攣)導致晶狀體屈光力變大而引發的「短暫性近視」。這時候醫生會散瞳驗光再次複查,因為散瞳可以放鬆「抽筋」的睫狀肌,使假性近視消失。
為什麼一定要用IOL-master儀器
來測量眼軸呢?
在剛剛結束的2020COOC大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許迅教授接受採訪表示在近視防控中,IOL-master眼軸測量是一個非常精準、恆定、客觀的硬指標。
長期監測眼軸變化對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預測、病程進展、預防控制具有非凡的意義。
所以說,無論是從孩子發育時期對眼軸的了解,還是對孩子近視增長進程的監控,和幫助區分真假性近視三個方面,給孩子做定期的IOL-master測量眼軸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實做眼軸檢查的設備有很多,它們大致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
其中接觸式的有A超,這類儀器是超聲類檢查,精度相比之下沒有非接觸式高,而且往往會因為壓迫角膜導致檢查結果出現偏差,因此對操作儀器的技師要求很高,也需要患者極高的配合程度。
而IOL-master則是來自德國蔡司公司非接觸儀器的典型代表,因其檢出率高,檢查時間短,採用新式的光學測量方法,使精度達到0.02mm,誤差率極小,是眼軸測量的金標準。
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同時測量出曲率,前房深度和角膜直徑等多項數據,而檢查時間卻為同類設備的1/4,孩子更容易集中精力配合檢查,數據結果也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