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不可缺少的一種與他人的聯繫方式,我們在和他人交流的時候,通常是按照本能反應進行,不會進行有意識的思考,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學習到的關於溝通的一些信息,或許可以讓我們提高溝通能力,幫助我們在工作時可以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溝通,是我們和他人共享信息和思路的一種方式,有書面溝通,口頭溝通,非語言溝通,涉及到的內容很多,這裡就針對性地講解一下最常用的口頭語言溝通。首先,無論是何種溝通方式,大體都包含五個要素:
目的意圖、溝通對象、信息內容、方式方法、時間安排
1. 溝通的目的意圖
在溝通中首先要考慮的是溝通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溝通目的決定了不同的溝通內容。溝通的目的通常有下面幾種:
獲取信息;發送信息;
獲得反饋和意見;說服他人執行某件事;
對決策施加影響;向某人諮詢;
其他作用(比如培訓和訓練)
在進行溝通和交流時我們經常希望達到多種目的,但是我們要清楚溝通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2. 溝通對象
溝通對象,需要考慮兩方面內容:
(1) 誰是你的溝通對象
是否應該向所有上級經理遞交報告,還是只向自己的主管經理遞交報告就可以;是否需要給部門內所有成員發電子郵件,還是僅給與信息直接相關的人員發送就可以了;
(2) 溝通對象對溝通的影響
確定了溝通對象,就可以從他們的監督出發進行思考,使我們發出的信息更為有效。要明確以下幾類問題:
他們需要掌握多少背景知識—確定傳達信息的深度和廣度;
他們對同類任務的熟悉程度—確定是否需要解釋涉及的專業術語;
他們的溝通習慣—確定最合適的溝通方式。
3. 溝通的信息內容
如果溝通的主要目的和溝通對象的需求已經明確,那麼就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出信息的主要內容,以及過於這些信息的進一步說明。
4. 溝通的方式方法
從信息的載體和渠道來看,溝通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口頭語言溝通
為了共享思想和見解,口頭聯繫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由於是面對面交流,所以可以實時交換意見並得到反饋,使雙方的交流更加充分,要表達的信息更為豐富。
書面語言溝通
書面語言溝通一般適用於需要保留記錄或是有大量信息需要傳送的情況。使用書面形式進行溝通能特意為接受信息者留出一定時間,以便其對內容加以思考,考慮如何做出反應。目前,在某些組織內,電子郵件已經大量地替代信件、傳真和電話。
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形式是指不運用語言文字的形式來傳遞信息,而是通過某些特定的媒介來進行溝通,比如眼神、表情,甚至是一些語音、語調上的變化,都可以作為溝通的方式。
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往往比語言溝通方式更加真實與直接,它也可以作為口頭語言溝通的一種輔助,在溝通中它們通常是同時使用的。
5. 溝通的時間安排
在安排溝通與交流時間時,需要考慮以下各項因素:
你需要在什麼時候達到目的;
參與溝通的人是否需要花費時間做準備;
自己在溝通中的任務以及其他人的任務分別是什麼;
別人在什麼時間方便;
其他可能出現的事件,比如重大變化。
溝通中的優質信息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要學會提取優質信息,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學會向他人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
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要求員工提供準確的信息,但是他們並沒有完全按照要求去做。
優質信息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 正確的內容
符合需求者的意圖
準確實際
經過檢驗
2. 正確的形式
繁簡適度
格式恰當
3. 恰當的時間
信息提供及時
4. 正確的人員
相關人員的參與
5. 適度的費用
獲取信息的費用必須與其需求相適應
獲取優質信息
首先必須準確無誤地確定收集信息的目的,然後確定以下內容:
需要哪些信息;
以何種形式提供;
何時提供;
時間期限;
提供給誰;
費用額度。
提供優質信息
在將信息傳遞給他人之前,務必再次進行確認—內容是否正確、形式是否正確、時間是否正確、人員是否適合、費用是否適度。
口頭溝通語言的五要素:
1. 目的意圖
目的意圖是溝通的基礎。在溝通之前需要對自己的溝通目的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
2. 溝通對象
你需要對你的溝通對象有一個相對的了解,比如他的職責範圍、性格等等。因為溝通對象的不同將直接影響溝通的形式和溝通的效果。
3. 信息內容
在口頭語言溝通中,要善於捕捉他人傳達的信息,同樣也有準確無誤地傳達自己的信息,因為它不像書面溝通那樣,可以留出比較充足的思考時間。
4. 方式方法
口頭語言溝通也有一些常用的方式方法。
口頭語言溝通方式 優點 缺點
一對一 可發現單獨的問題,了解他人 不利於信息共享
電話 及時回應,可及時溝通 不能得到全部反饋,手頭有其他事,容易分心
小組討論 討論團隊問題和不同意見 不適於討論涉及個人的問題
講話/簡短指示 命令性強,傳播面廣 不能獲得充分的反饋
5. 時間安排
溝通的目的、對象、方式都會對口頭語言溝通的時間安排產生影響,同樣,時間安排也會影響溝通的質量和效果,所以要慎重安排好溝通的時間。
口頭語言中的溝通障礙
一般除了信息失真,還有以下障礙:
溝通雙方表達不準確;
言辭不當;
姿態、表情、聲調不當;
方法不當。
查找溝通障礙
從溝通的以下三個環節可以查找到障礙所在。
1. 發送者
對所發送的信息不清楚
缺乏規劃:如目的含糊去、意圖不清、對象不明、方法不當、不能講信息發送到位等;
需要通過表情或姿態表示其含義時,採用的方式方法並不能將它們充分表達出來。
2. 傳送過程
方法本身的限制,例如通電話時看不到面部表情;
環境幹擾,例如噪聲或其他突然發生的事件。
3. 接收者
由於心胸狹窄或者偏見,聽不進信息中的內容;
理解力低下,聽不懂;
由於疲勞、睏倦、身體不適或者精神分散不能專注於信息的內容。
溝通技巧
在進行口頭語言溝通時應該儘可能使用各種溝通技巧,並做到以下幾點:
1. 善於與交往者建立友善與良好的關係;
建立友好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輕鬆相處,找到共同愛好、興趣,無拘無束地相互交談。與新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可以:
坦言自己的一些私事。
關係其處境。
尋找工作中共同的興趣和意向。
2. 善於聆聽,從而理解他人的觀點;
聆聽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防止注意力分散;
看著對方
專心致志聽對方講述;
嘗試著用對方的觀點進行思考;
偶爾簡單地概括對方所講述的內容;
適時提出問題,以便弄清楚疑惑之處;
如果對方正在思考,坦然地靜靜等待。
3. 善於提出問題,以期獲得更廣泛的了解;
提問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
運用開放式提問鼓勵對方發言,通常是在討論剛開始時提出。
運用封閉式問題找出特定信息,可以用「是」或「否」等回答;
避免提出誤導性問題而直接引向自己想得到的答案;
運用假設性式提問徵得更多意見,觀點和看法。
4. 善於把自己的觀點傳達給對方。
使觀點要合乎邏輯
講述的內容與對方密切相關。
總結:
在溝通之前明確溝通的目的,了解自己溝通對象的特點,組織好溝通的信息內容,用恰當的溝通方式,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溝通,溝通才能達到高效。
針對溝通中遇到的障礙應該記下來,進行改進,防止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
在工作中,要學會尋找優質信息,提供優質信息,為大家工作提供實質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