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南京:不管來的是洪秀全還是曾國荃 屍積如山的總是老百姓

2020-12-18 小佛說史

【太平天國系列六十九,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想必很多人對劉禹錫這首《石頭城》非常的熟悉,寫的正是六朝古都——金陵,金陵又名石頭城、建安城、應天府,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市,建城2500多年,先後有500年以都城的名義出現在歷史舞臺,就是這樣一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城市,在中國近代史上可以說是非常悲慘的城市,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名為天京),城中死了很多人;曾國荃攻入天京,城中又死很多人,再到日本人在南京進行屠殺,死三十多萬同胞,一個城市在近百年的歷史中死亡如此多的人,實屬罕見。

1853年,太平軍攻破安慶後,根本沒有在安慶進行駐守直接撲向金陵。他們首先佔領雨花臺,然後偷挖地道,數日內連續不斷的對城內守軍發起進攻,二月初十攻入城中,江南提督福珠洪阿督率領守城滿漢將士和太平軍巷戰整整兩天,奈何太平軍實在有太過於明顯的人數優勢,福珠阿終究不敵,「以力竭捐軀」。

那麼除去戰死在巷戰中的江寧將軍福珠阿督,還有哪些清朝官員殉國?小佛在自己買了書中查了一下,的確不少,下面列舉一些:陸制軍、鹽巡道塗文鈞;江寧將軍署總督祥厚;江寧將軍署副都統霍隆武;前廣西巡撫鄒鳴鶴;前總督陸建瀛;上元知縣劉同纓……其實不光是清朝官員和滿漢士兵,從相關時人的記錄中可以看出,普通老百姓也是死亡很多,「凡百姓觀望者皆被殺,一日間屍積如山」「合城男婦或全家殉亂,或罵賊身亡,或御賊殞命,死者不計其數」「日屠萬人,旬日不絕」,「為避長毛而溺江者屍被江面十裡無水」,「屠駐防嬰孺無遺,復驅隱匿之婦女出聚寶各門盡於橋上殺之,河水皆赤」。國人殺國人真是一點都不手軟。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存活下來的人,生活一下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城中需要建造大量的王府、將軍府之類,太平軍就在天京附近城鎮四處抓人,一時之間竟抓到農民工匠數萬人,會修房子的就修房,不會修房的就去當太平軍士兵,太平軍人數一下就擴充到五十軍。既然已經定都天京,那麼就要好好的執行太平天國那一套制度。

首先是聖庫制度,把城中百姓的財富和糧食收刮一空,每天按人頭給米,財務之類就充公做軍費之類使用。其次是男女分營,均以二十五人為一個單位,男的由司馬管理,女的由「廣西大腳婆管束」,一個好好的家庭一下就四分五裂,妻離子散,父子夫婦不能相顧。

當太平軍挨家挨戶的進行收刮財務的時候,有人嘗試對這些事情進行反抗,但是換來的結果是非常慘痛的,「又是或縊、或溺、或舉宅自焚者慘不勝計」,剛在城中進行的戰鬥還沒有平息,百姓又死了一大批,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參考資料:羅爾綱、王慶成,《太平天國》

相關焦點

  • 洪秀全悲慘的結局:臨終前已經精神錯亂,死後被曾國藩焚骨揚灰
    我們今天不討論性質的話題,只談談洪秀全悲慘的結局,看看他在臨終前及死後都有哪些遭遇?不可否認的是,儘管洪秀全在起兵時打出正義的旗號,但他的行為跟之前的農民軍領袖相比,其荒唐程度往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在追求享受方面更是如此。此君剛剛佔領一個村(金田村),便迫不及待地宣布建國,自稱天王;剛剛佔領一座縣城(永安縣),便大封五王,並為自己挑選數位皇妃。
  • 湘軍第一悍將:曾國荃,「曾剃頭」寵愛有加,結局卻有一絲落寞
    在四處傳來湘軍兵敗消息,曾國潘坐立不安,唯有曾國荃的吉字營給他帶來了好消息:曾國荃率領軍攻破了吉安城。此後曾國潘處處重用曾國荃,並將曾國荃的部隊看作精銳嫡系來對待,弟弟討要的洋槍洋炮儘量給,雖然他本人並不贊成大量裝備洋槍。曾國荃在戰場上也沒有讓自己的兄長失望,他不斷拿出一個又一個驕人戰績,以此回報了自己的兄長。
  • 如果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造反大清王朝,會怎麼樣?
    打仗打得就是錢,曾國藩在財力人力上,根本沒辦法與滿清抗衡,如果選擇割據自立,最後的結果必定和洪秀全一樣,只剩下敗亡一途。更何況,曾國藩的膝蓋已經習慣了跪拜,沒有了主子他會精神崩潰的!曾國藩在剿滅了洪秀全之後,的確有不少人勸他格局稱王,這其中有他的弟弟、部將、幕僚等等人,其中表現最激烈的就是號稱「揮金如土,殺人如麻」的曾國荃,他帶著湘軍的驕兵悍將們把曾國藩堵在房間裡,意圖上演「黃袍加身」的戲碼。曾國藩思慮良久之後,送給大家兩句詩: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 若果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結局會怎樣?
    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國荃率湘軍合圍天京(今南京)。7月,湘軍攻破天京,已經攻佔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徹底剿滅。同年,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並賞戴雙眼花翎。曾國藩走向人生的巔峰。
  •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差點惹出大禍來,嚇得曾國藩冷汗直流
    曾國藩 可是興師勤王這種事還不能忽視,也不能坐視不管。再給皇上的奏摺發出的同時,他也給他的九弟曾國荃寫了一封信,信上說萬一皇帝真的要他回去,他打算帶上曾國荃,並要曾國荃提前做好準備。 而此時的曾國荃也在安徽攻打太平軍,正是圍困安慶的關鍵時刻,萬一真的和曾國藩北上勤王,自己的圍城太平天軍就有了喘息之機。
  • 彭玉麟號稱晚清包青天,是曾國藩提拔上來的,為何非要除掉曾國荃
    還真的對不起,用鐵面無私來形容彭玉麟一點都不過分。 這哥們什麼人都敢得罪,發起火來,甚至連自己的親外甥也敢宰了。彭玉麟的外甥擔任知府時,有一次貽誤軍機,結果彭玉麟二話不說就把他給拖出去宰了。 除了自己的外甥,就連李鴻章的侄子他也敢動。
  • 清軍攻入南京後,看到洪秀全的床,曾國藩氣得跳了起來:你是活該
    洪秀全於1814年出生於廣州的一般家庭,他本來是想通過中舉換得功名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的,但是經過了多次落榜後,他看到了這個機會,統帥平時一些玩的不錯的市井無賴,在廣西進行了起義,創辦了一支隊伍,名為「太平軍」。何況偶然的起義軍發展的特別順利,隊伍始終在擴大,到後期完全可以和正規軍相提並論了。
  • 假如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建議,起兵反清,結果會是怎樣?
    曾國荃勸說哥哥曾國藩稱帝只是傳言,如今並沒有確鑿的文字記載證實過這回事。當然,無風不起浪,除了曾國荃以外,傳聞彭玉麟、趙烈文、李秀成都曾勸說過曾國藩擁兵自立,反了滿清朝廷。按照傳言的說法,曾國荃認為朝廷歧視漢人,明明說好了克服金陵者封王,但卻只封了曾家兄弟一個侯爵和一個伯爵,距離王爵差得太遠,明顯就是過河拆橋。對此曾國荃非常不滿,進而勸說哥哥曾國藩反清,恢復漢人天下。
  • 曾國荃故居——雙峰大夫第
    「大夫第」是曾國荃(1824-1890年)修的宅子。曾國荃是清朝著名大臣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字沅甫,號叔純。鹹豐二年(1852年)舉優貢。1856年招募壯勇3000人增援江西吉安,助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所部稱吉字營,成為曾國藩的嫡系。1857年秋,奉命統領江西各軍圍攻吉安,12月擊敗增援太平軍之石達開部。次年9月陷吉安,升知府,加道銜。1859年佔景德鎮,升道員。
  • 曾國藩給弟弟曾國荃一個肥差,弟弟不幹,李鴻章替補,成就了晚清中興...
    我們不難發現,曾、左、李三位都是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只有張之洞後來居上,以清議和辦洋務出名。熟悉近代史的夥伴有沒有發現,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顯名比李鴻章還早,獲得過攻陷南京的「頭功」,他為什麼沒能躋身四大名臣之列呢?
  • 洪秀全長子,天平天國的幼主洪天富貴,結局如何?
    湘軍圍攻天京(今南京),城破只是時間問題,公元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死,他的長子洪天貴福繼位,但是大局依然崩壞,李秀成這幹人尚且無能為力,更不要說洪天貴福這個14歲的少年了。洪天貴福是洪秀全的長子,在金田起義後他就被冊立為「幼主」,其身份相當於封建王朝皇太子,而洪秀全死後,洪天貴福又成了新的天王,此時洪秀全病死,天京也已陷落,對朝廷來說,抓住洪天貴福是第一要務,而因為走脫了洪天貴福,曾國藩、曾國荃都收到了斥責。
  • 天國鬧劇:洪秀全殺東王全家,臨死前還指望楊秀清搬天兵來救自己
    因為當時的太平天國內部發生了一次驚天動地,改變命運的大事,這就是天京事變,天京事變的結果就是天國的大批老兄弟被殺害,不僅如此,天京的領導階層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壞,最具有軍事才能的東王楊秀清被殺害,石達開也被逼出走天京,最後在大渡河全軍覆滅,而當時奉旨進京殺害楊秀清全家的北王韋昌輝也被洪秀全砍了腦袋,洪秀全為自己的傑作洋洋得意,認為自己終於揚眉吐氣,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是他卻並不知道自己這種行為直接使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
  • 洪秀全後宮究竟有多少美女?多到名字都記不住,只能用數字來稱呼
    後來,廣西連年發生旱災,老百姓吃不起飯,眼看就要支撐不下去了,洪秀全抓住時機,在1851年的1月11日,帶領群眾發起金田起義,建立太平天國,還自稱為王。1953年3月19日,天平天國攻佔南京,洪秀全把南京城改為"東京",並定都於此。
  • 曾國藩出手營救曾國荃,慈禧再不情願也得給面子
    一年之後,清廷因剿捻所需,再次啟用曾國荃,任命曾國荃為山西巡撫。貧瘠苦寒的山西並非理想之所,曾國荃無動於衷,當然這是曾國藩的意思。這次,曾氏兄弟再無猶豫,曾國荃隨即赴湖北上任。此時的曾國藩正深陷剿捻泥潭,正需要曾國荃這樣的一位悍將助力。與昔日曾國藩重新出山後重新拜訪各級官員,梳通上下關係不同,曾國荃一到武昌,便兇狠盯上了湖廣總督官文。官文有件事讓曾國荃耿耿於懷,就是官文當年拒不派兵救援湘軍李續賓、曾國華所部,讓曾國荃因此受了不小損失。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筆者認為,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還是實力不允許。在此,我們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一事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彭玉麟在鹹豐十一年(1861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兩次向曾國藩提出建議,希望他大義滅親,「誅殺」九帥曾國荃,但曾國藩拒絕,還書信回復彭玉麟,說他為何非要置九帥於死地不可呢!
  • 力王千歲張朝爵:洪秀全表弟,私藏糧食,劃小船從安慶突圍
    韋昌輝兒子韋以成《天國志》記載:「湘軍破城,安慶陷,芸來、定彩以下萬六千人皆殉國。」可知,安慶之戰非常慘烈,太平軍損失精銳眾多,元氣大傷。 湘軍攻破安慶,16000餘太平軍戰死,卻有一人可以突圍而出,此人就是天王洪秀全表弟,被冊封為力王千歲的張朝爵。那麼,為何他能突圍而出呢?《天國志》記載:「惟朝爵猶有餘力,單舟冒重圍而遁。」
  • 曾國荃攻破天京後奏報朝廷請功 朝廷卻對他嚴詞警告
    為了這一天,曾國荃等候了兩年之久。1862年,曾國荃率領湘軍兵臨城下,將天京圍困得水洩不通。從那一刻開始,曾國荃就對這座城池志在必得。太平軍採取「圍魏救趙」之際,由忠王李秀成率軍東進,在清廷財稅重地江浙一帶攻城陷地,吸引曾國荃分兵。曾國荃像沒有看到似的。
  • 清朝最慘烈的大災荒,災民多達2億,曾國荃:全是鴉片惹的禍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山西地區的災荒,當時的山西的巡撫是曾國荃,他向政府匯報了當時的災荒的情況,赤地千裡,饑民達到五六百萬,就連不能當食物的樹根還有樹皮,都被災民吃光。甚至有挖土的當飯吃的,腸子吃壞,最後死亡。詢問當地的老百姓,都說是200年未有的奇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