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兒e科普】腦癱兒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孩子腦癱做康復治療多久能...

2020-12-18 騰訊網

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的腦損傷,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和感知障礙。強調兩點:1)症狀在嬰兒期出現;2)症狀非進行性加重。

腦癱的典型臨床表現包括:1)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2)肌張力異常;3)姿勢異常;4)反射異常。

腦癱患兒早期往往還有以下表現:1)過度激惹,持續哭叫,入睡困難;2)餵養困難,護理困難,持續體重不增;3)非常「敏感」或「激動」(非飢餓狀態下);4)對突然出現的音響或體位變化很「敏感」,似驚嚇狀。

腦癱的類型比較多,臨床表現相當複雜,有賴於詳細的病史和體格檢查。神經科常做的頭顱MRI、腦電圖等輔助檢查可以除外其他疾病,對腦癱的診斷不能起關鍵作用。

各種類型的腦癱治療原則是一樣的,那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中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法。腦癱的康復訓練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住院治療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治療需要在家裡完成,需要家長和醫生密切配合,制定康復訓練計劃,評估訓練效果。康復訓練計劃是個體化的,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根據效果調整。腦癱的預後因人而異,康復訓練的持續時間和療效,也因人而異的,醫生也不能預估具體明確的見效時間,只能邊康復邊評估。

文 | 董靜靜

編輯 | 宣傳中心

相關焦點

  • 寶寶得了腦癱早期會有哪些表現?最早多大可以發現?
    寶寶得了腦癱早期會有哪些表現?最早多大可以發現?根據調查,我國腦癱發病率0.18%~0.4%,大多數的患兒就是因為沒有在早期發現,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當然,現在隨著腦癱科普知識的宣傳,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關注這個疾病。
  • 腦癱孩子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腦癱孩子的主要症狀有哪些?在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中,首先要強調的就是早期發現,因為腦癱會對患兒的正常成長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這能為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於小兒腦癱的主要表現為發育落後,姿勢異常。   腦癱孩子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 重度腦癱兒的壽命是多久
    核心提示:對於嚴重的腦癱病患者,沒有簡單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問題,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改善疾病,如果沒有改善疾病的方法,要給患者特殊的照顧,這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負擔和影響。如果孩子是嚴重的腦癱病人,希望能找到正規的康復機構進行治療,如果不能做確切的治療,可以考慮其他一些方法,也許更好。
  • 小嬰兒手腳太有勁或是腦癱早期症狀之一
    經過檢查,寶寶曉陽的發育商僅56分,在52項神經運動測查中有多項不合格,初步診斷為腦癱患兒。該科高危兒幹預中心的池霞主任認為3個月時曉陽的「特殊本領」實際上是中樞運動協調障礙所致,這正是診斷腦癱的早期臨床表現之一。據池霞介紹,這是個典型的腦癱高危兒病例。
  • 寶寶輕度腦癱有哪些表現?哪些康復訓練能夠幫助患兒康復
    腦癱,是一種聳人聽聞的疾病,在嬰兒身上發病率最高。腦癱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是很大的。基於此,我們有必要了解腦癱的一些症狀表現,以儘快的發現和治療。寶寶輕度腦癱有哪些表現?1、先天性雙側痙攣性癱瘓。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腦癱是先天性鬆弛性雙側癱瘓,和以上兩種情況又不一樣,主要表現為關節活動範圍較大,肢體鬆弛無力。這種病例在臨床上比較的少見,預後最不樂觀。那麼,輕度腦癱有哪些康復訓練方法?
  • 重度腦癱兒能活多久,99%的人都不知道
    我的孩子重度腦癱,壽命到底有多久?  重度腦癱患兒能活多久?這是在醫院裡常聽到患者家屬向醫生詢問的一句話。重度腦癱兒一般需要在醫院做全面的檢查,檢查其它部位是否有併發症。若有的話是需要同時治療的,這樣才能儘可能地保證腦癱患兒的正常壽命。
  • 腦癱康復要把握方向性
    我們早已明白一點,腦癱患兒要得到有效的康復治療,早期發現與診斷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另外,在智力發育方面,正常小兒在2~3個月能引出微笑,4-5個月可認識親人和認生,10個月能聽懂1~2句話,1歲可有意識發音等。對智力發育狀況的了解,不僅可判斷腦癱是否伴有智力低下,還可早期發現以智力損傷為主的其他腦功能障礙。
  • 1歲寶寶總是用一隻手抓東西,家長別大意,可能是腦癱……
    腦癱兒的症狀 腦癱兒根據類型不同,症狀也有所不同;痙攣型腦癱患兒主要表現肌張力高導致的運動功能障礙,如:走路姿勢不正常、腿邁不開、上肢握筆或拿東西不靈活
  • 寶寶「腦癱」早期有哪些症狀?過4個月後,家長要注意這些表現
    檢查後醫生說的話全家人都聽懵了,孩子不是有緊握拳頭的習慣,而是患了一種腦癱,就是因為王琴平常不注意孩子的這個小細節,才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對孩子和家人來說都是一個大的遺憾。對於四個月以內的寶寶緊握雙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一旦超過了四個月,孩子的小手依然如此,那麼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存在腦癱的可能性很大,就需要帶孩子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那麼這裡來給家長普及一下孩子腦癱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呢?
  • 實用丨關於孩子腦癱、癲癇和康復訓練的專家科普匯總
    很多在早期被診斷為腦癱的孩子實際上是精神發育遲緩的孩子,甚至只是單純性的一過性運動發育延遲。醫生診斷時應採取慎重態度,不能因為有發育落後和肌張力低下就診斷為腦癱,應該對可疑的孩子進行追蹤和觀察,同時結合生活中的能力,還有孩子病情的變化以及四大必備條件來確定診斷。
  • 奶爸抱腦癱兒送快遞!造成孩子腦癱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孩子腦癱的原因也不少,在妊娠期、圍產期和成長期都有可能出現。比如生產時用產鉗有可能導致嬰兒外傷,或者是難產缺氧、嬰兒出生時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感染等都有可能導致嬰兒腦癱的出現。那麼,腦癱是怎麼回事兒,造成孩子腦癱都有哪些原因呢?
  • ...70度是腦癱嗎|足背屈角|肌肉痙攣|腦癱兒|屈角|腦癱|寶寶|神經|...
    患者諮詢,「我幫扶著寶寶站立時,寶寶站立不穩,足背屈角有問題,後來到網上查了下,對於寶寶的這種現象,好多說法都說寶寶的這種症狀是腦癱兒,於是我就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做了評估檢查,這個過程裡,醫生扶著寶寶的腿伸直,讓寶寶的足背屈向小腿,並且用手掌壓住寶寶的足底,足背和小腿前側形成的角度就是所說的足背屈角,而我的寶寶足背屈角大於70度,並且呈90
  • 腦癱寶寶的早期症狀
    核心提示: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新生兒腦癱是指小兒從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內,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當前,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在0-6歲的小孩裡,腦癱患病率大約為1.2%-2.7%,我國接近有600萬左右的腦癱患兒,由此可見其形勢之嚴峻。那麼,新生兒腦癱會發出哪些信號?
  • 為什麼說腦癱治療越早療效越好?小兒腦癱患者家長都來看看
    究表明,新生兒腦重340-400g之間,出生後6個月達800g;小兒生後3歲以內是大腦發育最快和可塑性最好的時期,此期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達60%,如果此期能夠早期發現和診斷腦癱,並注重加強患兒在神經精神方面的積極訓練,對於腦癱兒日後神經精神功能的開發和康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6歲前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達90%。
  • 早產兒腦癱症狀 這些方法可以治療腦癱
    早產兒腦癱症狀有哪些?哪些方法可以治療腦癱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早產兒腦癱症狀1.身體發軟或發硬: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腦癱或肌肉系統疾病會有身體發軟、自發運動減少或身體發硬的表現,這些表現如果在寶寶出生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出現,並且持續4個月以上,那麼媽媽們就要馬上帶寶寶到醫院做系統的檢查了。
  • 搖頭爺爺治腦癱?不注意這些表現難怪孩子是腦癱!
    近日,一則網上流傳的關於「搖頭爺爺治腦癱」的視頻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醫生以康復治療的名義對一名5歲腦部發育遲緩的男童瘋狂搖頭。我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粗暴的一幕,全身不寒而慄。「如何及時發現寶寶是否腦癱?怎麼治療?」一系列關於腦癱的問題縈繞腦海。今天在此寫下媽媽們想知道的腦癱問題,望我們做家長的多了解一點醫學常識,避免孩子們無辜受苦。
  • 小兒腦癱的症狀有哪些 越早做這些檢查越好
    原標題:小兒腦癱的症狀有哪些 越早做這些檢查越好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症候群,危害巨大。
  • 肌張力低下型腦癱的怎麼做康復治療
    核心提示: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是腦癱的類型之一,肌張力型腦癱比較少見,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肌張力低下型腦癱的具體表現症狀。那麼肌張力低下型腦癱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們就有請北京腦癱醫院的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
  • 孩子患腦癱就治不好了?錯了!這4大謠言別再信了,積極治療是關鍵
    說起腦癱,很多父母都會害怕,因為在他們的意識當中腦癱孩子就是智力有問題,一旦自己的孩子有這種情況他的人生就困難重重。但其實腦癱疾病當中很常見,也是一種讓人害怕的疾病,但對於腦癱的這些誤區身為父母要了解一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 中國600萬腦癱兒家庭之殤:24小時不間斷看護 經濟難以為繼
    今年,有一個叫張小娟的患者家屬讓李湘雲印象深刻。「當時張小娟找到我時,哭著說是幾家康復醫院因為孩子腦癱症狀特別嚴重不願意接受治療,但她不願意放棄,她說不管孩子是啥樣她都要治。」六個月過去了,張小娟臉上開始有了笑容,「剛來醫院的時候,我就想著寶寶能恢復多少就恢復多少,沒抱太大希望。可是隨著治療的進行,我能看到寶寶一點點的變化。」「正常情況下,患兒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理想,尤其是在1歲以內治療,效果最好。幸運的是,張小娟發現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