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孩子,一定要學會這幾個說話技巧

2020-09-10 熠起童行

最近小編收到了很多家長的私信,說孩子開學了,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表現為當眾發言害羞緊張、想競選班委卻不自信、希望當升旗手卻缺乏毛遂自薦的勇氣、和同學溝通表達不清產生誤會和矛盾……

▲開學啦,孩子還適應學校生活嗎?

語言表達的重要性無需贅述,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語言表達。今天,熠起說吧繼續為大家送上提高孩子表達力的實用技巧,家長記得點讚收藏哦。

01
自我介紹怎麼說

孩子開學複課,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紹,班委競選、演講比賽等也離不開自我介紹。自我介紹是孩子進行社會交往的第一步,如何讓孩子學會做自我介紹,提升孩子的語言魅力呢?

▲孩子自我介紹嗎有困難嗎?

其實,只要教會孩子以下四點就可以了:

第一,先問大家好。

第二,接著介紹自己的姓名、以及所在學校班級必要的時候可以說一下自己的職務,比如班長,課代表等。

第三,根據不同場景給出核心信息,比如學校的競賽,競選,可以直接說出自己想做什麼。


第四,再根據核心信息說出自己的優勢及不足

把這四點串起來,教孩子,平時再鼓勵他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相信你家孩子一定可以被你培養成演講小天才。


02
如何做才能避免受欺負

家長擔心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欺負。與其告訴孩子誰欺負你了你一定要打回去,倒不如教會他用嘴巴來解決問題。一語抵萬金。

▲孩子在學校有被欺負嗎?

比如有的小朋友總是借你家孩子的東西不還,你就讓孩子學會以下三句話,肯定能把東西要回來,還不用打架。


第一句話就是:筆我可以借給你,但不是給你。既堅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又示人以禮。

第二:請你用完就還給我。給對方規定時間。

第三:我還要用,不然下次不借給你了。向對方再次施壓,讓他不得不把借的東西還回來。

鼓勵孩子大膽禮貌地表達自我訴求,既能讓孩子免於被欺負,又培養了他們為自己解決事情的能力。


03
如何讓語言更具感染力?

老師讓孩子講述自己遊玩的經歷,有的小朋友半天都說不出話,怎麼辦呢?

「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玩啦,好開心呀。」這樣的表達過於簡單和直白,不會讓人感同身受。

▲周末帶孩子出去玩,不妨試試這個小技巧

教你一招,讓孩子學會用感官法。

視覺:滿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偶爾有小鳥飛過頭頂。

嗅覺:空氣中混雜著花和草的氣息,我摘下口罩,用力地聞了一口,好香啊。

觸覺:剛下車的時候微風拂過我的臉頰,我張開雙臂和風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聽覺:遠處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是在跟同伴報告,有新朋友來啦。

用感官法,增強語言感染力,是不是簡單很多了?

相關焦點

  • 《好好說話》:學會這幾個技巧,你就是控場達人
    所以說,想讓他人暢所欲言要講究技巧和方法。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雖不需要我們有主持人的應變能力,但是一些談話技巧的運用,能讓我們達到某種想要的目的。在《好好說話》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幾種引導別人說話的思維方法
  • 孩子6歲前,如何學會100以內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幫娃收藏吧
    後來我開始搜尋起如何教孩子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我總結出了4個比較好用的技巧,在這裡分享給所有的父母們!所以我給孩子準備了100根小木棍,先讓孩子查木棍,然後讓孩子拿出5個木棍和3個木棍,之後混在一起等於多少。這個過程中孩子就學會了加法,孩子覺得這個過程很受用也明白了加法的意思就是將兩個數字合在一起。
  • 教寶寶學說話,父母掌握3個誤區和8個技巧,貴人說話不語遲
    父母正確的做法不是一直強調和糾正,而是放慢自己的說話速度,讓孩子可以聽清和看清,這樣便於寶寶模仿。3、替孩子說話孩子剛剛學會說話,說話時難免會慢一點兒。很多父母會催孩子說快點,或者做孩子的代言人,殊不知這樣會剝奪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父母在聽孩子說話時,一定要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只有在孩子說話不合乎邏輯或太短的時候,家長才能完善。
  •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文|親子心理師徐婧英婷婷的兒子快三歲了,前幾天剛上幼兒園,一開始適應的還可以,後來,突然不喜歡去了。婷婷以為,孩子上幼兒園都有個適應過程,慢慢就會好起的,就依然堅持送兒子去。有一次,婷婷送完孩子沒馬上離開,發現幾個孩子在欺負兒子。
  • 想要孩子6歲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別錯過
    後來在這吃過虧的我決定尋找教孩子們10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查詢了很多文獻資料之後我總結出四個有用的技巧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輕而易舉的學會了加法,這個過程對孩子的算數啟蒙很有效,也讓他明白了加法的意思就是找出放兩個數字一起後的結果,同樣的我又拿了20根棍子問孩子要去掉五個之後還剩多少讓他學會了減法。
  • 口語表達技巧 | 簡單幾招,教孩子快速學會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是培養和提高兒童認知能力、發散型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也是幼升小面試語言能力中必考的題型。相信很多家長都正在苦惱如何提高孩子看圖說話的能力。今天小編給大家支幾招,希望能幫助各位粑粑麻麻們正確引導孩子進行看圖說話。
  • 孩子6歲前,如何學會100以內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幫娃收藏吧
    後來我開始搜尋起如何教孩子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我總結出了4個比較好用的技巧,在這裡分享給所有的父母們這個過程中孩子就學會了加法,孩子覺得這個過程很受用也明白了加法的意思就是將兩個數字合在一起。後來我又拿20個木棍,讓孩子拿出5個,於是他學會了減法。
  • 孩子說話太晚怎麼辦?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媽媽要學會這樣做引言朋友的孩子小時候吃東西總是很慢,而且每次東西都是煮的爛爛的他才能吃下,起初朋友的媽媽以為是孩子的咀嚼能力不行,等到後來孩子長大依舊沒有好轉後才開始擔心,因為孩子不但咀嚼能力差,並且也不會發音,沒辦法跟媽媽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媽媽開始發現孩子幾乎不怎麼說話,於是內心就開始擔心。父母的那些行為導致孩子說話太晚?
  • 包子饅頭想要鬆軟不塌,一定要學會這幾個技巧,學會可以開店了
    包子饅頭想要鬆軟不塌,一定要學會這幾個技巧,學會可以開店了。麵食對於北方人來說,是飯桌上常見的主食,但是要想自己做好,還是有訣竅的,一定要注意一些細節的處理,具體注意問題,注意看我文章後面的小貼士喲。學會這幾個技巧,怎麼做都會成功,個個鬆軟不塌陷,學會都可以去開店啦。
  • 孩子6歲前這幾個敏感期,一定要抓住哦~
    孩子處於敏感期時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具有非常強烈的探索熱情和超強的吸納能力。這個時候如果咱們家長能施教得當,那麼必然事半功倍,促使孩子的能力發展蹭蹭蹭↑↑↑在孩子3歲前,雖說有30多個敏感期,但重要性可不一樣。今天給大家重點說說其中需要大家重點關注的5個。
  • 1歲的孩子晚上很難入睡?學會這幾個小技巧,讓父母親輕鬆育兒
    孩子剛出生的那一段時間,多數時候是在睡覺狀態。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睡眠的時間再也沒有之前那麼多了。差不多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有好多父母親發現,之前寶寶晚上還能夠正常入睡,可是慢慢的卻發現難了。不管是抱著孩子,還是把孩子放在小推車裡面,怎麼哄著睡覺,都不怎麼管用。有的時候要過一兩個小時,父母親自己都快睡著了,孩子還是精神抖擻。
  • 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這幾個小技巧你一定要會.
    ,只有讓孩子學會沉下心來,才能解開題目中的奧秘;開放性思維:在做題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遇到答案不是唯一的題,這一點能教會孩子多站在幾個角度想問題,不被常規思維所局限。所以,利用孩子愛玩遊戲的特點,讓他明白數獨規則並不難。我們陪孩子玩時,先教他們怎麼玩才能成功、才能贏,給他們示範幾次。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一般很快就能學會。玩數獨最好先從簡單的開始,一是方便孩子理解數獨;二是孩子玩起來也更容易產生成就感,保持對數獨的興趣。數獨畢竟是個腦力遊戲,當難度加大時,孩子怎麼都擺弄不出來,會感到沮喪,所以玩數獨也需要講究技巧。
  • 寶寶6個月-2歲學說話實用方法
    說話是孩子開始與社會交流的第一課。來給各位寶爸寶媽分享一下寶寶學說話的實用方法吧。在寶寶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他喜歡媽媽的聲音,父母需要多跟寶寶說話,在他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及時給予回應。
  • 1~3歲孩子學說話的8個實用技巧,正確引導不踩雷
    許多父母教孩子說話會不斷糾正發音和語速,殊不知這樣做不但無法幫助孩子發展語言,還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討厭說話。避開4種錯誤做法、掌握8技巧、破解3大誤區,聰明引導孩子說話!有些求好心切的家長在孩子的學語期,會不斷糾正發音或要孩子反覆練習,卻忽略小小孩還沒有足夠能力像大人一樣說話。
  • 3-8歲的孩子要學會理財
    孩子為什麼要學會理財(3-8歲)理財是人生重大課題之一1、養成孩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孩子們自己將零花錢或壓歲錢積攢起來建立一個小金庫(可以買個存錢罐),家長可以規定存多少就給他一定的獎勵,鼓舞孩子理財道路上的信心,並且讓孩子練習記帳、買東西之前列出規劃,做事有始有終、有規有矩。2、可以培養孩子投資能力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僅要讓孩子不亂花錢,更要使孩子懂得正當的花費可以製造出更多財富。
  • 寶寶學說話晚?別擔心,6個月-2歲學說話實用方法
    1、6個月-1歲寶寶學說話在寶寶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他喜歡媽媽的聲音,父母需要多跟寶寶說話,在他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及時給予回應。等寶寶6個月以後,他看著媽媽的笑臉,可能發出「巴、姆姆、諾諾」等牙牙學語的聲音,父母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往往會激發他更大說的興趣。
  • 6個月-2歲寶寶學說話的實用方法
    終於他要開口說話了!寶寶學說話,看似成長過程中一個普通的階段,其實學問大著呢!說話是孩子開始與社會交流的第一課。來給各位寶爸寶媽分享一下寶寶學說話的實用方法吧。6個月-1歲寶寶學說話在寶寶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他喜歡媽媽的聲音,父母需要多跟寶寶說話,在他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及時給予回應。
  • 如何教寶寶開口說話?家長學會這8個小技巧,很管用
    每一位父母在生下自己的孩子後,都希望他能早日開口說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寶寶的語言發展遲緩,從而引起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推遲。下面就讓說一下如何才能讓寶寶早日開口說話吧。一、教手語對於父母來說教寶寶手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些重要的手語,例如爸爸、媽媽、要等都會有助於寶寶更快的學會說話。二、不要讓電視一直開著電視的背景雜音也會導致寶寶的語言發展推遲。並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寶寶吃飯時一定不要把電視開著。
  • 寶寶2歲了只會「哼唧」,寶媽心態崩了,學會這幾招寶寶說話快
    閨蜜的寶寶現在也2歲了,話說得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問好啊什麼的說的賊溜,再看看自己的寶寶只會哼哼唧唧,更別提說話了,這讓蔣女士非常的上火,瞬間心態就崩了,閨蜜還對自己說寶寶8個月的時候就會簡單的發音了,建議蔣女士帶寶寶去兒科看一看。寶寶出生多久後就會說話了呢?
  • 寶寶不說話、說話晚、說不清?家長一定要學會這6招!
    寶寶不張口說話,很多家長都用「貴人語遲」來安慰寶寶和家人。但家長聽說過「狼孩」的故事嗎?被父母拋棄或丟失的孩子,機緣巧合下被野生動物「收養」。語言發育的黃金期,「狼孩」整日與動物為伴,沒有接觸過任何人類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