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吼叫孩子
每一個全職媽媽的背後,都有著無盡的辛酸史,不管是輔導孩子作業,還是收拾被孩子弄得混亂不堪的環境,都能看到媽媽怒髮衝冠的樣子,大吼大叫是無可避免的,相信這是大多數媽媽陪伴孩子時出現的行為。
02、抱怨孩子
在每個媽媽的心中: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認為孩子可以更優秀,所以總是給孩子提出很多不切實際的要求。一旦孩子無法滿足就會抱怨,甚至會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對比,每次孩子都是"完敗"。
經過對比之後,幾乎每個媽媽都會中招,在管教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嘴"才是傷害孩子最深的利器,只有能管住嘴的媽媽,才有可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
管住"嘴"的媽媽,才能教好孩子
01、孩子更自信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只要給予充分的耐心和溫柔,他們一定會變得更加自信,性格也會更開朗,在如此溫馨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相信自己有更大的能量,這都是來自於溫柔教育環境下的養料。
02、勇敢擔當
不吼不叫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更有擔當,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解決問題和尋求幫助,而不是第一時間選擇逃避、推卸責任,這樣的孩子在成人後,也能承擔起自己的人生。
03、感恩、感激
能管住嘴的媽媽,在孩子教育上一定是非常理智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會被培養出感恩、感激的品質,這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能讓他們和父母之間有更和諧的關係,同時也能讓他們對待他人更和善,人際關係也不會成為他們日後的困擾。
04、有個性
能管住嘴的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是極具耐心的,對孩子的選擇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所以孩子並不是懦弱的,往往有著自己的性格特點,所以他們的人生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未來的可能性和創造性也會更強。
歌德說過: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面對頑皮的孩子,即使忍耐心再強的家長,依然會出現情緒崩潰的情況。但是不管孩子多麼調皮,家長只有管住嘴、耐心教育,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傷害。管住嘴的媽媽,才能從"狂躁症"的邊緣脫離,成為一個孩子心目中的好媽媽,別人眼中的溫柔辣媽,關鍵是孩子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研究表明,「更高認知能力」(包含概念形成、解決問題、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能力)發展巔峰是在10 個月到 4-5 歲之間。錯過了「窗口期」,再努力惡補,也是事倍功半。
除了日常的教育,還有一種立竿見影的方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就是給孩子玩邏輯思維訓練書。比如,我今天要推薦的這套《瘋狂大腦》。
這套書全冊是10冊,經過心理研究專家權威審定,十大場景開啟前所未有的快樂閱讀,非常適合3-7歲兒童練習和閱讀的,書單上很推薦這套大腦思維訓練書。
限時特價全10冊只需要99.9元,平均一冊9.9就能給父母和孩子一個快樂閱讀的情景訓練,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