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規定夜間強拆,周末、法定節假日強拆屬違法強拆,可依法維權

2020-09-05 徵拆法律諮詢

徵地拆遷領域是存在允許實施的合法的強拆行為的,這就是司法強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28條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當然,實施司法強拆有必要的前提條件,比如徵收方必須得履行了「先行補償」的義務;被徵收人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未搬遷;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複議,也未提起行政訴訟等等。如果徵收方為趕工期或因為其他原因,在不經應有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實施了強拆,那麼就是違法強拆,被徵收人可以走合法途徑維權。

此外,被拆遷人注意,房屋強拆不允許發生在這3個時間點,拆違也不行,否則涉嫌違法。



一、「強拆」行為不允許發生在夜間

根據《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在晚上是不允許強制執行的,而強拆則是強制執行的一種,這是禁止性規定,除非是緊急情況不然是沒有其他特例的,因此凡是在晚上強拆的行為,均屬於違法行為。

《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但是,情況緊急的除外。《行政強制法》第六十一條第四項中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從規定中可以看出,對房屋的進行強制拆除,依法不應當發生在夜間或法定節假日。而對於正常被納入徵收範圍的房屋來說,明顯是不能直接構成需要被在夜間或法定節假日強行拆除的「緊急情況」的。因而,半夜強拆是涉嫌違法的。

二、「強拆」行為不允許發生在法定節假日

「不得在法定節假日強拆」的法律條文,上文中已明確的表述出來了。所謂法定節假日則包含了春節假期、五一、十一等節假日,在這些時間內,行政機關是沒有權力強拆拆遷戶的房屋的,拆違也不行,否則便是違法行為。


三、「強拆」行為不允許發生在周末

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強制執行,「夜間」大家都懂,但是這個「法定節假日」卻有點讓人犯迷糊,法定節假日包不包括平時的周末呢?還別說,不止大家有這個疑問,就連基層法院也有過這樣的疑問,並且還就此向最高法請示過,收到了最高法回復即《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在星期六實施強制拆除是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請示的答覆》:行政機關不得在星期六實施強制拆除,但情況緊急的除外。總而言之,執法部門在實施強制拆除時並不應當在周六日實施,否則就應當承擔違法行政的責任。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徵地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相關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點擊文章尾部「了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法律明確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夜晚和節假日強拆
    被徵收人應要儘量沉著冷靜,遇到違法之事,要通過合法手段去解決。顯然,我們的國家法律是嚴厲禁止拆遷領域的暴力違法行為的,法律明文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周末和節假日強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此外,周末也應當屬於不允許實施強拆的時間範疇內。
  • 法律明文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夜晚和節假日強拆
    顯然,我們的國家法律是嚴厲禁止拆遷領域的暴力違法行為的,法律明文規定,拆遷部門無權直接強拆,更不能在周末和節假日強拆。,而如果是在夜晚或法定節假日實施,那更是錯上加錯,是雙重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此外,周末也應當屬於不允許實施強拆的時間範疇內。
  • 被拆遷人應該要知道的法律常識:節假日不能實施強拆
    這家太難搞了,死活不讓拆,等周末、節假日他們家沒人了,直接給推了,實踐中有的徵收方抱著這樣的想法。節假日到了,想要帶著一家人出去遊玩一番,但自家房子被劃入徵收範圍內,出門不在家房子會不會莫名其妙地就沒人,實踐中有的被徵收人有著這樣的擔憂。
  • 房屋被強拆而且補償很低?了解行政強拆法,為自己維權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部分拆遷公司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強拆房屋,且只給予一點點補償,對於被拆遷人來說,嚴重影響了原有的生活水平,直接違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那麼國家對於《土地管理法》以及強拆都制定了哪些規則?房屋被強拆後如何合理維權?律師結合被拆遷人的需求,列舉出以下幾步關於強拆的法律條文,希望被拆遷在面臨強拆時能依法維權。
  • 拆遷戶一定要知道,這些行為都是違法強拆
    如果行政機關在強制拆除過程中違背了上述程序要求,則屬於行政違法行為,行政機關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行政強制法)第六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賠償。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違法強拆導致的損失賠償,舉證責任是怎樣的?
  • 農村「外來戶」房屋夜間遭強拆,徵收方這些說辭難成立
    ,強拆其合法擁有的房屋違反了法律規定,請求法院確認徵收方強拆案涉房屋的行為違法。2019年6月5日,指揮部發布了限期搬離通知書,韓先生也按照通知自願騰空了房屋,積極配合城中村改造徵遷工作,因此不屬強拆,請法院依法駁回韓先生的起訴。
  • 遭遇違法強拆,該怎麼補償?違法強拆後進行法律維權,能獲賠多少
    團隊律師接到不少被拆遷人類似這樣的諮詢:遭遇違法強拆,該怎麼補償?違法強拆後進行法律維權,能獲賠多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被拆遷人既然會有這樣的發問,說明現實的拆遷環境還是不容樂觀。今天就圍繞大家關心的這一話題做一做法律解答,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幫助。
  • 2020房屋徵收工作中,哪些行為屬於強拆,遇到強拆如何維權
    因為強制強拆不僅會給相關單位帶來負面的影響,還可能會激化更多的社會矛盾。所以強拆一直是明令禁止的,但是還是有不少單位和個人為了謀取私利,經常會出現強拆暴力拆遷的情況。對於強制強拆,很多被拆遷人選擇以暴制暴的方式。可想而知拆遷的事情得不到解決,而且還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說遇到強制強拆的時候,被拆遷人一定要冷靜應對,通過合法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 面對違法強拆不用怕,律師幫你來維權
    可讓方先生沒想到的是,就因為補償的問題,這件事是一拖再拖,多次協商也沒個結果。於是方先生決定找專業的拆遷律師問一問,看看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是還沒等方先生委託律師,拆遷方竟然就把方先生的房子給強拆了,這可把方先生氣壞了,方先生決心一定要通過法律途徑,讓違法強拆者承擔法律責任。
  • 年底迎來偷拆、強拆頻發小高峰,廣大拆遷戶要小心
    有法可依《行政強制法》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實施強拆,違法首先,在星期六強拆是違法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在星期六實施強制拆除是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請示的答覆》中明確表示,「行政機關不得在星期六實施強制拆除」。
  • 遭遇違法強拆後,出現「這種情況」再維權,律師也無能為力
    明明知道補償是不合理的,而且徵收方前面也做了不少的違法徵收行為,甚至已經威脅說要強拆了,但在提及委託律師維權時,可能是出於不願與徵收部門公權力對抗或者覺得還有望談判,有的被徵收人總是說要再觀望一下,並且很多拆遷戶還明確地表示,等遭遇非法強拆了之後再找你們律師。對於這種「強拆後再來維權」的說法與做法,律師感到有些無奈。
  • 違法強拆為何屢禁不止?
    只有制度上真正能夠打破徵收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才能從根本上消滅徵收方的違法強拆。違法強拆法律後果的嚴重弱化《徵補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 違法建築與行政強拆
    一:行政強拆的對象只能是「違法的」建築物。《行政強制法》第44條規定的內容最終落在了「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上,也就是大家通常所理解的「法院不管」的強制拆除行為。但能夠由行政機關依法強拆的,只能是「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故此,對合法房屋的拆除都要經過法院的依法裁定,行政機關無權擅自做主拆老百姓的房子。「合法建築,司法強拆;違法建築,行政強拆」在這裡又一次得到了強調。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究竟何為「違法建築」?
  • 遭遇司法強拆怎麼辦?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可知,司法強拆指的是房屋徵收雙方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就補償協議達成一致,徵收方依法作出相關補償決定後,被徵收方在法定期限內既不申請行政複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並且在拆遷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市縣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行為。
  • 有人要夜間強拆房屋?不合法!情節嚴重的可判刑
    相信大家看到在文章的標題之後,就明白我們要說啥了,沒錯,這就是讓眾多拆遷戶恨到牙根痒痒的夜間強拆。在前些天,國內某知名媒體人家中就遭遇了強拆的情況,為了阻止房子在夜間被強拆,這位媒體人在夜裡堅持住在斷水斷電、寒冷刺骨的家中,其遭遇令人唏噓不已。
  • 面臨強拆,究竟什麼樣的建築會被強拆?違建就一定要被強拆嗎?
    無證房屋是不是違建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來進行認定,2008年1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明確了違建的概念,而對於違建的判斷,不僅僅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更多要尊重歷史情況、建築當時的條件、狀態等原因,來綜合判斷,其次,認定違法建築的法定依據應該充分,在考慮歷史原因的前提下,適用法律應遵循立法精神。
  • 某水電站被強拆,最高院認定徵收方強拆行為違法
    近日,由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任戰敏執行主任和張婷律師代理的某水電站強拆賠償案件,經最高法再審,裁定徵收方強拆行為違法,案件發回重審。雖然案涉房屋仍登記在許先生名下,但是案涉房屋所在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屬於水電站,水電站與房屋強拆行為當然具有利害關係。第四,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 被違法強拆可申請行政賠償
    拆遷中被拆遷人有權拒絕籤署安置補償協議,尤其是對補償不滿意時,被拆遷人拒絕籤署協議的同時還應儘早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現實生活中,被拆遷人不同意拆遷與拆遷方拒絕談判,又不進行法律援助,與拆遷方僵持不下,因拆遷工作進度等多方面因素,被拆遷人的房屋極有可能遭遇強拆,雖說強拆行為違法,但是與被拆遷人不作為有一定關係
  • 企業無手續廠房就面臨被強拆了,違建廠房被強拆就不能維權嗎?
    但如若發生拆遷行為或者違建整治工作,企業沒有合法手續的廠房就面臨被強拆了,違建廠房被強拆就不能維權嗎?違建是可以強拆的,但需要有權機關依法進行認定,經過合法程序才可以被強拆。根據《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的規定,有權認定違建的有權機關主要有:鄉鎮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門以及自然資源部門。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是是城市規劃區外的違建拆除,城市管理部門主要是負責城市規劃區內的違建拆除,自然資源部門主要是負責違法佔用耕地進行建房的違建拆除。
  • 補償協議不滿意,法院判定後可以強拆?司法強拆要滿足哪些條件?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