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韓國人吃飯,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碗碟?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一到臨近過年,聚會扎堆,老藝術家就想原地隱身。

作為社恐晚期患者,推杯換盞間的商業互吹,已經足以讓人尷尬到用腳趾摳出一套海景大別墅了;而身為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打工人,對三姑六婆們查戶口一般無微不至的關心,更是從頭到腳寫滿抗拒。

而今年,不願參加聚餐的理由又多了一條:身邊人的公筷意識,真的太差了。

不管是面對疫情,還是「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60%」的國情,公筷公勺的使用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可就是有人不習慣、嫌麻煩……即使在家吃飯,也常常因為公筷代言而喜提媽見打套餐。

△多一雙筷子,也不是什麼難事嘛 / 圖蟲創意

可不管是公筷制還是雙筷制,僅僅多備一雙筷子的事,還真不算什麼麻煩事。

看看隔壁踐行分餐制,碟碟碗碗鋪滿全桌,吃個飯就像搞餐具展示的韓國和日本,那才真正讓人頭大。

的確,「西方分餐,東方合餐」的固有印象該被打破了,東方人分餐起來,可比西方人精緻講究得多。

01

緣起中國的分餐制

傳統的日韓料理常給人「菜少碗多」的鋪張感,原因之一,便是分餐相比合餐,需要的碗盤更多。

而考慮到這兩個國家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程度,四捨五入可以推測他們的分餐制應該也是和中國古人學的。

△中國分餐制由來已久 / 視頻截圖

在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裡,紫部式曾這樣描述源氏設席大宴賓客的場景:「鋪設四十張中國席,其他坐墊、憑肘兒等物也都一律嶄新精緻。」

此處的「中國席」,便是一人一案分桌而食、在周秦漢晉年代皆有史可考的用餐傳統。

可吃飯,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氣氛。

到了唐朝,民風開化,森嚴的等級和禮制觀念也逐漸弱化,分桌而食的絕對分餐制又進化成了相對分餐制——會食制,即眾人圍坐於一桌,但各自配齊一套專屬食具。

△唐朝開始的會食制 / 視頻截圖

時至明代,夾菜布菜的合食制才成為主流。

反觀日本,遣唐使從古代中國學得了一人一套食具的講究,明治維新時又受到了西方分餐的影響,日本的分餐制幾乎是從娃娃抓起的。

二戰後,政府免費供應給小學生的午餐就採取了單獨的餐盤分裝,因此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分餐制就已經完全滲透了日本。

△日本便當就是單獨餐盤分裝的典例 / pixabay

「夫妻杯」「夫婦筷」成了常見的新婚賀禮;甚至家庭成員之間,連放菜盛湯的碗碟都要區別花色,避免混用。

甚至於在外就餐,公筷都沒了用武之地。因為日本街頭的中餐館裡,還安排了專門給人布菜的服務員。

菜上齊了,服務員會先轉動圓盤「讓客人眼嘗一番」。接著便把大盤裡的菜按人頭進行分盤,為了避免不同菜式間相互串味,分盤後的食物絕不能直接堆在客人面前的大盤子裡,而是要用小碟,一道道分開盛放。

02

一汁三菜和水剌床

除了嚴格到媽不認的分餐,傳統的和食還是出了名的「花樣多分量少」。除米飯之外,常規都有三菜一湯之多,俗稱「一汁三菜」。

最早期的「一汁三菜」指的是豆腐和菌菇蔬菜做的味增湯、有葷有素的日式燴菜、以烤魚為代表的烤物以及用鰹魚高湯燉煮而成的各色煮物。

△最基本的一汁三菜 / unsplash

如今食材多樣化,「三菜」的內涵得以豐富,形成了量大扛餓的主菜、均衡營養的副菜和口味至上的副副菜三菜鼎力的局面。

正宗的和食完全遵照這個制式展開,哪怕是早餐也絕不潦草,一飯一汁三菜的形式必須保留,頂多把耗費時間的燴菜和煮物,用玉子燒這種「副菜」、以及醃菜加海苔這種「副副菜」做替代。

如此看來,就算只有兩個人吃飯,就算吃的只是早飯,隨隨便便就得擺上多達兩位數的碗碟。

△精美的一汁三菜 / ins

而這隻最最最基本款。從一汁三菜變形而來的日本高級料理,那才真叫一個費碗。

比如一頓吃下來需要近兩個小時的懷石料理,從「先付(前菜)、八寸(下酒菜)、向付(季節性的生魚片)、炊き合わせ(蔬菜、魚、豆腐等切小塊燜煮)、蓋物(湯或茶碗蒸)」到「燒物(季節性的魚類燒烤)、酢餚(醋醃菜)、冷缽(冰鎮過的食器放熟食,如涼拌時蔬等)、中豬口(酸味的湯)、強餚(肉類主菜)」再到「御飯(米飯)、香物(季節性的醃菜)、止碗(醬湯)、水物(餐後甜點)」。

△懷石料理 / ins

單人所需要的餐具數量,絕對是一雙手數不過來的。

好在懷石料理是上一道吃一道,不會因菜式過多而導致席面擁擠。而起源於室町時代、代表武士階級傳統料理的本膳料理就不同了,不管碗碟多少,都是一股腦兒往上端。

不過為了場面好看,食物的出場不止講究一定的搭配和順序,還會用上託盤。而盛放食物的託盤就被稱之為「膳」。一汁三菜和米飯剛好夠擺滿一個大尺寸的長方形託盤,於是這種搭配被稱為「本膳」或「一膳」。

△「本膳」 / unsplash

本膳之外,還有椀物、刺身,以及作為禮物不可現場食用需用禮盒包好帶回家中細品的引物膳等。本膳料理中,食盤的數量可多達五膳,最多可容納的菜式為三汁九菜。酒足飯飽後的現場清理,算起來,也是一項讓後廚洗碗工頭痛的大工程。

高端的料理往往需要更多的盤子,即便是被嘲「美食盆地」的韓國也不例外。

朝鮮時代,韓國就偷師了我們老祖先「九鼎八簋」這種用食具數量來劃分等級的套路。在基本款飯、湯、醬和泡菜之外,用碟子數量來表示尊卑。

一碟對應一菜,平民階層的日常飲食是三碟式,也就是在基本的飯湯醬泡菜之外,還有三樣菜;兩班貴族按身份尊卑分為五、七、九碟式,王室成員則是最高階的十二碟式。

△一個韓國人日常飲食的餐具數 / unsplash

而其中專供君王的正餐十二碟式,又稱為「水剌床」。一道水剌床單食案就有三個,分別為大圓盤、小圓盤和長方形的冊床盤。其中大圓盤上擺放白米飯、海帶湯和絕大多數的主配菜,稱為白御膳;小圓盤上擺放紅豆糯米飯和牛骨湯,稱為紅豆御膳;冊床盤則放置肉蛋蔬菜等小菜。

而水剌床的十二碟式具體由十二道主菜和十二道小菜構成。

十二道主菜分別為「兩飯」,即白米飯和紅豆糯米飯;「兩湯」,即海帶湯和牛骨湯;除此之外,還有大醬湯和魚蝦醬湯的兩種醬湯;泡白菜、泡蘿蔔、鹽水泡菜三種泡菜;醬油、醋醬、糖醋辣椒醬三種醬料和一道燉菜。

△我已經為洗碗感到頭疼了 / pixabay

聽起來毫無食慾對不對?且把目光投向十二道小菜,有煎餅、肉片、烤魚、水蒸蛋、生魚片、涼拌時蔬等等,雖然只有小小份量,但足以點亮乏味的用餐時光。

因為水剌床涵蓋的食材種類較齊全,一度成為韓國君王判斷地方是否穩定的晴雨表。「當突然少了某道菜或是換了某種食材,則證明原來進貢這個食材的地方有事情發生了。」

如今,由水剌床又衍生出了韓定食這種有錢就可以吃到的全席料理。依舊是按菜碟數量進行分級,豐簡由君。不過食物的擺放可比之前精緻多了,比如小麥薄餅搭配葷素八種小菜、類似於春餅的「九折板」,就會用特質的分格八角食盒進行裝盤。

△八角食盒 / pixabay

日常的韓式家庭餐雖然沒有這麼多講究,但通常也會搭配三到五個諸如泡菜蛋卷之類的小菜。由於泡菜容易串味,這些小菜只能分碟登場,所以在碗碟的使用上也並不節制。

03

洗碗機還是咖喱飯

能夠吃到更多種類的菜式,且每一口都能留下可供回味的空間,對於食客而言,品嘗這種用料克制、碟碗繁多的料理不失為一件樂事。

可對於主婦們而言,洗碗帶來的麻煩簡直會讓人懷疑人生。

曾有嫁到日本的中國媳婦這樣吐槽:

「以六口之家為例,每頓飯假設有六道菜,其中四道菜需要按人頭分盤,單單裝菜的盤子就有二十六個,再加上所有人的小碟子、飯碗、湯碗、茶杯、酒杯…也就是說,吃一頓飯我要洗六十五個杯盤碗碟!早中晚三餐加上下午茶,一天下來就有二百來個!假設我三十秒洗一個碗,一天就有將近兩個小時在洗碗!」

只是讀完這段文字,老藝術家都感覺到了窒息。

△碗碗碗碗碗碗 / unsplash

為了讓肩負重任的主婦們在碗碟堆裡笑著活下去,松下電器在1960年研發出了第一臺日本本土洗碗機。可由於居住空間太小等原因,洗碗機沒能徵服崇尚智能家居的日本人,至今仍只有30%左右的普及率。而這,已經是中國的十倍之多。

與此同時,腦洞驚人的日本人民們沒有放棄掙扎。針對不便安裝洗碗機的家庭,他們發明了一款名為「Kurasa Wash」傻瓜式手持洗碗機,簡單的清潔刷頭配上每分鐘高達五百次的轉速,就能清洗「最大直徑22釐米,深度6釐米」的碗碟。

△不用動手的傻瓜式手持洗碗機 / youtube視頻截圖

而隔壁韓國的洗碗機普及率也不高,不過年初被疫情困於家中為家務所煩,這一突發狀況的直接後果就是:2020年上旬,韓國的洗碗機銷量同比暴增了516%。

可不同於不想洗碗就老老實實花錢買服務韓國人民,想要逃避洗碗的日本主婦們才不止寄希望於洗碗機這一條道路。

他們還可以通過更改餐單,來接近不用洗碗的人生目標。

有調查顯示,日本家庭中「一汁三菜」的餐食比例正在逐年降低,原因之一就是洗碗帶來了繁重的家務負擔。

△集於一盤的牛丼是日本家庭主婦的首選菜單 / unsplash

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習慣用咖喱或是牛丼作為一家人的晚餐,這種飯菜集於一盤的蓋飯,相比傳統的和式晚餐,不管是準備過程還是清潔過程,都極大地節省了人力。

不說讓人愛上洗碗,但至少,讓人沒那麼討厭做飯。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吃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呢?
    中國人吃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呢?米飯,這種由水稻產出的食材,在亞洲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們將米飯看作是自己的主食,即便是在土地遼闊,有著南北方區分的中國,大部分中國人還是認為米飯是他們的日常主食。
  • 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是如何吃飯的,看完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小妖個人覺得咱們中國在主食方面還是有點奇葩的,因為中國兩個地區的人所食用的主食都是不同的,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而北方地區的人們則是選擇麵食。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是如何吃飯的,看完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咱們中國人對於主食方面講究的就是分量多、菜式多。
  • 真愁人,日韓料理咋這麼多碗碗碟碟
    因為日本街頭的中餐館裡,還安排了專門給人布菜的服務員。菜上齊了,服務員會先轉動圓盤「讓客人眼嘗一番」。接著便把大盤裡的菜按人頭進行分盤,為了避免不同菜式間相互串味,分盤後的食物絕不能直接堆在客人面前的大盤子裡,而是要用小碟,一道道分開盛放。一汁三菜和水剌床除了嚴格到媽不認的分餐,傳統的和食還是出了名的「花樣多分量少」。
  • 韓國人吃飯不能端碗,日本人吃飯要端碗,我們中國人吃飯端碗嗎?
    但即便受到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日本和韓國也對美食進行了本土化改良,一些文化習俗隨之改變,比如說吃飯要不要端碗這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見解。 吃飯 韓國人吃飯是不能端碗的。在韓國人看來,吃飯端碗是一件非常沒有禮貌而自私的事情,沒有人和你搶飯,為什麼要把飯碗端起來吃呢?
  • 中國人請客吃飯,韓國人請吃飯,日本人請吃飯,網友:差距忒大
    中國人請客吃飯,韓國人請吃飯,日本人請吃飯,網友:差距忒大 「請客吃飯」這個話題應該所有人都不會陌生,忙碌一天之後要是有人請個客吃個飯實在是美事一樁呀,一天的勞累都會化在一聲「走,我請大家吃飯,想吃什麼隨便點」裡。
  • 都是吃米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中國人吃飯,習慣差太多
    雖然西方人少有吃米飯的習慣,但是米飯在亞洲各國還是重要的主食。除了中國,韓國和日本也都以米飯為主,而且也都是使用筷子的國家。不過在吃米飯這件事上,不同國家還是有很多的不同。都是吃米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中國人吃飯,習慣差太多,一起來看看。
  • 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吃米飯,看到他們的吃飯方式,網友:不一般
    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吃米飯,看到他們的吃飯方式,網友:不一般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美食和我們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美食就代表著我們的一日三餐,當然除了一日三餐之外,也是有很多其它的食物,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主食,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最主要的主食就是米飯和麵食
  • 中國人請吃飯,日本人請吃飯,韓國人請吃飯,沒對比就沒傷害!
    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也是很多人都喜歡去遊玩的國家,而且這兩個國家與我們中國的文化風俗都是不一樣的,就連請客吃飯也是各有各的特色,一起看看這三個國家都是有著怎樣的待客之道呢?先說日本,日本這個國家不光是地勢位置小巧,飯食也是十分的別致,品種比較多樣化,而且營養係數也高,光是一個料理裡面就有很多食材。
  • 「筷勺文化」:韓國人和中國人,誰更會用筷子?
    有心的觀眾在看《大長今》《一起用餐吧》等韓劇時可能會發現,雖然同屬東亞文化,韓國的飲食文化相較於日本和中國,還是有著一些明顯的區別,大同之道在,小異之處亦有。就拿最普通的餐具——筷子——來說,韓國的筷子就和中國與日本有很大的不一樣。它們多為金屬製成,短、細且扁平,拿在手上卻更有重量。
  • 為什麼日本媽媽不愛洗碗?看完他們的一日三餐就懂了,碗碟太多!
    日本菜給讓人第一印象就是精緻、好看,不僅是在外面店鋪吃的日料,就連不少家庭自製的便當都非常用心。日本早餐一般也是吃飯,同時還會配一碗味噌湯,光吃飯太單調,通常還會有一些配菜,比如醃製菜,醃蘿蔔、醃海帶等等,為了看起來好看,這些醃製菜會用日式風格的小碟子裝著。除了這些還會煎一條秋刀魚或者煎點牛肉或者是豬排,日本人也喜歡把食物分成一份份的。也就是一人一小碟豬排或者是牛肉。
  • 為什麼韓國人都用「金屬筷子」,木質筷子和金屬筷子哪種更好?
    為什麼韓國人都用「金屬筷子」,木質筷子和金屬筷子到底哪種更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平時吃飯時,少不了使用筷子,而在中國和日本,大家都普遍習慣使用木質的筷子,但在韓國,他們卻習慣使用金屬制的筷子,多使用不鏽鋼材質的筷子,為什麼韓國人喜歡使用金屬筷子呢,難道他們不嫌重嗎?那究竟木質筷子和金屬筷子哪種更好?
  • 韓國人請客,日本人請客,中國人請客,差距一目了然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小妞妞美食家推薦語:從大方向上沒錯,但是也要避免鋪張浪費,不過現在菜都比以前貴多了,首先你得有錢,400也能吃頓好的,40萬的天價菜也能吃頓土豪的,再講究也得先講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國旅遊,在我們國家,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是不同的,那麼在不同的國家,飲食文化自然也是不同的,我今天就帶你們來看看,韓國人請客,日本人請客,中國人請客,差距一目了然,你最喜歡誰的請客方式呢?
  • 100年了,韓國人和日本人還在吵
    調侃歸調侃,韓國和日本吵起來是認真的。在首爾,有日本女遊客因為拒絕韓國男子搭訕而被暴打;在日本,媒體上已經出現了「和韓國說再見」「斷韓」之類的說法或主張,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涉事男子對媒體表示,是日本女生先用日語罵他「照鏡子看看」。
  • 沒想到韓國人吃飯的禮儀這麼多,網友:不愧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
    在古代韓國或者說朝鮮、高麗,作為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在飲食文化上,也和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就是,韓國和中國的飲食禮儀差異。在中國,我們通常吃飯的時候,都會有將碗端起來,然後用筷子夾著吃的習慣,但是在韓國人眼中,這就是一種不合規矩的行為。
  • 中國人吃飯用的筷子,再看看韓國人用的筷子,網友:區別真不小
    所以對我們來說吃飯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文化,關於吃飯的文化更是多種多樣,吃飯的方式也不同。中國人喜歡用筷子吃飯,英國人喜歡用叉子、刀具吃牛排,印度人喜歡用手去抓飯。有一些國家是使用筷子吃飯的,但是他們的使用各有各的特色。中國人吃飯要用筷子,筷子起源於中國,同時也是中國飲食的標誌,發展至今已經有3000多年歷史了。
  • 臺灣人有多喜歡日本人?同樣的問題兩個反應,連韓國人都看不下去
    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更多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看到覺得好的話給小編點讚哦,您的每一份肯定都是小編的動力,祝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臺灣人有多喜歡日本人?同樣的問題兩個反應,連韓國人都看不下去大家都知道臺灣人和日本人的關係是非常好的,那他們的關係到底有多好呢?
  • 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吃米飯有何區別?網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吃米飯有何區別?網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文化差異以及一些飲食差異上面還是比較明顯的,就比如說韓國日本中國就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雖然說這三個國家距離的還是比較近的,可是這三個國家的文化差異比較大,當然飲食差異也更是巨大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韓國人,日本人,中國人吃米飯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很多網友在看到了這三個國家的人吃米飯的特點之後
  • 韓國人端出火雞面,日本人捧出豚骨面,中國人犯愁:這麼多咋選?
    韓國人端出火雞面,日本人捧出豚骨面,中國人犯愁:這麼多咋選?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當然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不僅有好看的風景,更有非常多的美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而且美食的味道也是千差萬別的,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麵食:韓國人端出了火雞面,日本人當初團購,中國人犯愁這麼多怎麼選?
  • 日本人為何最愛「黑」韓國人?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蔣豐 李軍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張倍鑫】在遭受歧視的在日外國人群體中,韓國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彬彬有禮」的日本人「黑」起韓國人一點也不「嘴軟」。5月初,一則視頻席捲日本和韓國網絡:一名韓國遊客到京都旅行,在一家有名的拉麵店附近徘徊了一陣後,推開門用日語問「這是拉麵店嗎?」
  • 吃米飯,韓國人配泡菜,中國人炒菜,日本人用它,網友:刷新三觀
    吃米飯,韓國人配泡菜,中國人炒菜,日本人用它,網友:刷新三觀。韓國:現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在流行著韓國風,很多韓劇和韓國飲食也被很多中國人所喜歡,說道韓國的飲食,很多人都是會想到韓國泡菜,在電視上我們也經常看到韓國人吃飯的時候總要搭配上一盤韓國泡菜,然後把菜澆蓋到米飯上面,再把它們攪拌均勻,這樣大口狼吐虎咽起來,韓國人覺得這樣吃米飯是最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