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驚三伏盡 又遇立秋時 08.07|今日立秋

2020-12-20 悠遊吉林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盛夏的餘熱還未散盡,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緊接著款款而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這一天,是天氣由熱轉涼的節點,也掀開了秋天詩意的序幕。

立秋習俗

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流行於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區。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稱為「最美中國符號」之一,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前去賞秋拍攝。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寫秋

秋天的啟幕,開啟了文人墨客的靈感。古往今來,在許多詩詞中,「傷春悲秋」都是時尚的主題。

唐代詩人李益在立秋當天攬鏡自照,感慨韶華不再,寫道:「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而杜甫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等,更是進一步借秋景來抒發傷感情懷,給「秋」字更增添了一份惆悵。

就在眾多詩人紛紛「悲秋」之時,唐代詩人劉禹錫卻「不走尋常路」,在詩人朋友圈中脫穎而出。《秋詞二首》中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他的眼中,秋天比春天還要生機勃勃、令人振奮。這首詩也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作。

節令提示

按四大穴位降服「秋老虎」

立秋後常會出現短期的回熱天氣,高溫難耐,溼熱如夏,民間常稱之為「秋老虎」下山。秋老虎下山威力不淺,稍有不當,就會招致熱傷風等疾病侵襲,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戴奇斌用四大穴位降服「秋老虎」。

祛燥:按「迎香」

入秋後天氣會逐漸由暑溼轉為秋燥,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點揉迎香穴具有清熱散風,去燥潤肺,宣通鼻竅的作用。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約0.5寸、鼻唇溝中。按摩前全身放鬆、舌尖抵上顎,將雙手中指指尖點於迎香穴,待有酸脹感後,再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順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發酸、發脹、發熱為度。

養心:按「極泉」

「秋老虎」發威時不少人會總是感到心裡煩悶。這主要是因為入秋後偶爾的氣溫回升堪比盛夏。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第一要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該穴對治療心痛、胸悶、咽幹煩渴有效,經常彈按「極泉」能調暢氣血,進而寬胸理氣,養護心肺。彈按時力度應柔和,動作應連貫。每次彈按的量應因人而異,一般彈按10次左右。

健胃:按「四縫」

立秋後脾胃功能也逐漸恢復,比起夏季來食慾明顯好轉,加之秋季也需要補充一些脂肪以備冬天禦寒,因此,立秋後正是進食肉類、貼秋膘的好時機。四縫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屬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點。四縫穴原本是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縫」效果也較好。該穴對輕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顯著。

防熱傷風:按「足三裡」

末伏時期的感冒仍是暑天感冒,俗稱「熱傷風」。足三裡」是強身健體、養胃敗火的黃金穴。該穴位於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節的背面作為著力點,或者手自然展開,以拇指腹作為著力點,在選定的穴位上繞圈按揉。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綜合自揚子晚報、健康時報)

立秋養生謹記四點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王樂榮介紹,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以「養收」為原則,提醒人們立秋後養生調養要謹記以下四點。

少辛多酸慎進補

王樂榮說,秋季養生要遵從「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的原則。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所以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蓮子百合湯、雪梨銀耳湯等以滋陰潤燥、健脾祛溼,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亂補」。因為經過炎熱的夏季,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秋季進補要適當。患有胃腸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攝入太多肉食。與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淡補功效更為突出,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溼的功效。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辦法又是秋季養生、抗衰老的飲食良方。

心情舒暢忌憂鬱

王樂榮介紹,秋應於肺,在志為憂,這個時期是抑鬱症的高發期。因為從夏天進入秋天,陽光照射逐漸減少,人體的生物鐘尚不能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容易出現情緒及精神狀態的紊亂。而對於有抑鬱症或抑鬱情緒的人來說,秋天意味著抑鬱症到了易發作期。

秋季保持心情愉悅是戰勝悲觀情緒的基礎,多增加陽光照射,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可以調動人的情緒,增強興奮性,減輕或消除抑鬱情緒;勤於運動,多參加一些室外活動放鬆心情;培養興趣愛好,秋季情緒容易低落,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可以有效轉移注意力,同時能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秋季可以適當多吃些熱量較高的飲食來滿足身體的需要等。另外情緒低落時可以適當喝點綠茶或咖啡,吃點香蕉等可以起到興奮神經系統,改善心情的作用。

早睡早起防受涼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在起居上應做到「早睡早起」,因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

同時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立秋後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等疾病,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儘量少用空調。早晚清涼時分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適度運動忌過度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涼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項目。王樂榮提醒,秋天是養「收」的時分,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期間,故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

秋天在運動的時候,要科學選擇一些使情緒穩定、安定心神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瑜伽,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養生操都是不錯的選擇。要顧護陽氣,不適合選擇運動量大的運動,避免運動後出汗過多,容易使邪氣趁虛而入。尤其是老人、體質虛弱者更要注意運動適度。

此外,秋季運動還要格外留意防秋燥,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較多,可適量彌補些鹽水,彌補時以少數、屢次、緩飲為原則。

來源:人民健康網綜合自新華網、健康時報、中國中醫藥報、北京晚報等

相關焦點

  • 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 微言夜讀 · 經典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21時31分迎來「立秋」節氣,末伏夏盡,涼風漸至。隨著立秋的到來,整個秋季漸次拉開序幕。立秋標誌著年度周期律中秋季的開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成語。立秋節氣有哪些知識?古人們怎麼描述立秋?
  • 【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
    關於【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朋友圈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金醫養生|立秋篇
    金醫養生|立秋篇 2020-08-07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秋遇上三伏天,這麼吃就對了!
    立秋遇上三伏天,這麼吃就對了! 2020-08-07 17:5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二十四節氣】今日立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今日9點06分迎來「立秋」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款款而來今年的立秋時節處在中伏和末伏時段熱氣騰騰的「秋老虎」提醒著人們暑氣的餘威仍在初秋的景致別有一番滋味雖然樹林還滿是夏意但已開始夾雜著淡淡的紅黃色也許是一個邊角也許是半片葉子因為晝夜溫差變大清晨時分會有霧氣朦朧
  • 立秋文案唯美句子簡短 立秋發朋友圈說說關於秋天句子
    明日,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一起來看看立秋節氣可以發哪些唯美可愛的朋友圈吧。秋 by:dll  暑意尚存,立秋已至,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夏天的遺憾終歸被秋風溫柔化解,祝我們好在秋天  初秋天氣晴,宜收集快樂  希望這個秋天可以帶來很多好消息
  • 今日立秋:落葉知秋,願君安好!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早在周代,逢立秋這日,天子就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奏。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 今日立秋|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古人說的一點也不錯,雖然到了立秋,然而暑熱未退,夏秋交際之時,夏天的味道還多了些。在眾多落葉喬木中,最先感知秋的氣息的,是梧桐。立秋一到,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與大自然的入秋法則不同,人類對於「入秋時間」的討論,還有著更多層次的表達。
  • 今日立秋 | 接下去還有36℃五連擊!收好這份高溫「福利」!雨水何時...
    今日立秋 | 接下去還有36℃五連擊!收好這份高溫「福利」!雨水何時來降溫? 2020-08-07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幾點立秋 2019立秋會下雨嗎?立秋三候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海都記者 包華 圖  8月8日,3時12分,立秋至。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 立秋將至,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是什麼意思?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間距立秋也有五天的時間。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令,是秋天的第一個節令。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關鍵的一個節令,對農活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在農村中有關立秋的俗話有很多,例如今日說起到的俗話「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立秋後油」的叫法,那麼這句話俗話代表什麼意思呢?
  • 今日立秋|這些和立秋相關的語文文化常識,快和孩子一起學起來吧
    ——二十四節氣歌今日立秋,你知道「秋處露秋寒霜降」中哪一個「秋」代表立秋嗎?有趣的立秋儀式:一葉知秋宋朝的時候,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 今日幾點立秋 2019立秋會下雨嗎 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海都記者包華圖     8月8日,3時12分,立秋至。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
  • 今日立秋: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③立秋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的季節到了。④我國地域遼闊,此時大部分地區仍處炎夏,需提防「秋老虎」。⑤民間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立秋時節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其中「立」為開始的意思,「秋」為莊稼成熟的時期。
  • 立秋圖片朋友圈立秋說說配圖 2020立秋文案關於秋天唯美句子
    海峽導報記者 陳巧思 攝  立秋了。立秋之後,暑去涼來,白露降,寒蟬感陰而鳴。  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眼前的暑氣未消,遠方的夜風漸涼,趁綠葉還沒金黃,賞盡夏末風光。  清風拂面來,一葉藏秋意。
  • 今日立秋!這些要點需記牢
    分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時節「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雖是暑去涼來之時但立秋後要小心「秋老虎」!運動時,也要順應「收、養」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登山是立秋後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既可以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收縮力增大,還可以降低血糖;同時,入秋後還可以逐漸進行一些步行、太極拳等耐寒訓練。
  •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立秋
    護苗課堂|認識二十四節氣——立秋 2020-08-07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秋注意什麼
    今日立秋在這夏秋轉換的時節,空氣也逐漸乾燥起來,體質稍弱的寶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調整養護策略,以免在換季時受到疾病的侵襲。那麼今天小編和大家談談,立秋寶寶要注意什麼。 寶寶秋季腹瀉是十分典型的季節性疾病,立秋之後,是嬰幼兒發生腹瀉的高發時段。家長應做好預防寶寶腹瀉的護理工作。人工餵養要注意飲食衛生,食具要用開水洗燙,消毒。
  • 今日立秋,別忘了陪孩子做這6件事
    一轉眼便「立秋」了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預示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從今天起秋天來臨,月明風清,氣溫開始逐漸下降。讓我們一起看看,感受一下不同的風俗吧~1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
  • 關於立秋的古詩詞詩句諺語大全 描寫立秋節氣的文章句子賞析
    2018年立秋具體時間是幾月幾號幾點?2018年8月7日21時30分34秒是立秋。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區別,所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即是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