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不到1分錢的貼紙,是幼兒園老師的法寶,孩子就吃這套

2020-09-24 陪寶寶讀書

撰稿:Kiki

編輯:橙子

本文共1800字,閱讀需要約2.5分鐘

前天工作室有事,耽誤了去幼兒園接寶寶放學的時間。等我趕到幼兒園門口,看見寶寶班裡的嘟嘟正在嚎啕大哭,他媽媽站在一旁束手無策。

我問:&34;

嘟嘟媽媽看到我來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34;

&34;我蹲下來和哭鬧的嘟嘟說。

&34;孩子不依不饒。

&34;嘟嘟媽媽有點生氣的說。

&34;我說道,&34;

&34;嘟嘟媽媽不解的問。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老師常常會以&34;的形式來獎勵寶寶的某種優秀行為。而孩子出現視小貼紙如命的情況,是因為這個折合人民幣不到1分錢的小貼紙,對於孩子而言,可不僅僅是&34;這麼簡單。

貼紙背後的意義

寶寶進入幼兒園後,開始逐漸理解什麼是集體感、榮譽感、團隊合作以及個人成就感等。沒有人不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鼓勵,孩子亦是如此。因此,貼紙對於幼兒園寶寶來說,並不僅僅是貼紙那麼簡單,它對於孩子成長背後的意義比較深遠。

首先,滿足了孩子希望&34;的心態。

我們常說,看見即治癒,但往往卻做不到及時看到孩子的努力。但在幼兒園,可能會因為孩子吃飯好,或者是因為學會了系扣子、穿襪子等基本生活技能,老師會及時給予獎勵

這種獎勵無關乎價格,此時,多貴的玩具都比不上1分錢的貼紙重要。

其次,孩子如此在乎貼紙,是因為它承載了滿滿的正能量。

貼紙的作用是獎勵寶寶在幼兒園的良好表現,也就是說,那一張小小的貼紙上面承載了孩子的努力和優秀。

最後,是孩子努力適應幼兒園,積極向上的動力。

剛到一個新環境,能得到老師的獎勵,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心理支撐。這也是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重要環節,想要得到小貼紙,就需要表現好,然後就會逐漸喜歡上幼兒園,想要去幼兒園,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有家長說:&34;這是因為獎勵孩子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獎勵手段要正確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一書中提到,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就像上文中家長的疑問,我們的確平常在家裡也會獎勵孩子,甚至是一直在獎勵孩子,但卻無法起到&34;的作用。家裡的獎勵和幼兒園的獎勵,對於寶寶而言,還是有區別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獎勵,家庭和學校的要形成相互配合,給予寶寶正確的鼓勵和認可,方能起到獎勵的作用。因此就要求我們在獎勵孩子的時候,手段要正確。

1、 物質獎勵無關乎金錢多少

如嘟嘟媽媽所說,貼紙折合下來不到1分錢,卻能讓孩子心心念念。我們在家裡獎勵孩子也是這樣,也許昂貴的玩具和衣服,都比不上你帶娃去小區挖半個小時沙子開心。

2、 獎勵孩子的內心真正所需

既然獎勵孩子,就要考慮孩子內心所需。比如寶寶想要一個奶油冰激凌作為獎勵,但家長非建議孩子吃一個草莓蛋糕。這種獎勵就失去了意義,孩子吃完草莓蛋糕後,還想要奶油冰激凌。

3、 獎勵不能經常進行

獎勵得來的太容易,就失去了獎勵價值。若想真正起到獎勵的目的,建議父母需要明白獎勵的意義,孩子也要懂得獲得獎勵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感受到獎勵的意義和力量。

孩子需要鼓勵式教育

無論是幼兒園的貼紙獎勵,還是父母在家裡的物質獎勵,其本質都是&34;的一部分。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不能隨便表揚孩子,那是因為表揚以及獎勵的方式方法有問題。鼓勵式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獲得自信,尤其對於幼兒園的寶寶而言,使用正確方式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詹青雲曾說:&34;

並且從孩子的表現中,我們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孩子渴望得到老師獎勵的小貼紙,就說明他希望被表揚,他的內心需要這種動力。

鼓勵式教育配合恰當的獎勵手段,孩子的物質和精神都能得到滿足

Kiki有話說:

小貼紙雖然不值錢,對於孩子而言卻是意義深遠。這也給了我們當家長的一個啟發,在寶寶的教育問題上,應該多注重心理建設,而非昂貴的物質獎勵。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折合不到1分錢的貼紙,是幼兒園老師的法寶,孩子就吃這套
    等我趕到幼兒園門口,看見寶寶班裡的嘟嘟正在嚎啕大哭,他媽媽站在一旁束手無策。我問:「嘟嘟媽媽,孩子這是怎麼了?」嘟嘟媽媽看到我來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老師獎勵的小貼紙找不到了,就一直在這哭。」「小貼紙啊,我們再去買一個好不好?」我蹲下來和哭鬧的嘟嘟說。「不好,我就要老師給的那個!」孩子不依不饒。「你看,我什麼建議都說了,帶他去超市再買個玩具也不行,就要那不到1分錢的貼紙。」
  • 兒子的幼兒園生活—貼紙獎勵
    這周已經上了兩天幼兒園了,昨天去接他,發現他又沒有貼紙獎勵(老師有時會給表現好的小朋友貼貼紙,圖案有「小星星」「大蘋果」各色的「笑臉寶寶」)他主動和我說老師忘記給他貼了。我笑笑,他又說「媽媽,我不喜歡紅小豆」。我立馬明白孩子在幼兒園挑食了,下午的點心是紅豆蓮子羹。我說老師不是忘記了,是因為你不喜歡紅小豆,不肯吃挑食了,下次你試試看,紅小豆糯糯的挺好吃的。
  • 用貼紙獎勵孩子,做不好適得其反,家庭教育中如何避坑?
    現在大部分幼兒園乃至小學的老師都會有一套獎勵制度。孩子每天的各種表現,比如上課回答問題、打掃衛生等等,都有明碼標價,轉化為小紅花、小貼紙,這些貼紙又轉化為積分,積分可以兌換成不同的獎品。這種獎勵制度由來已久,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 幼兒園老師建議: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3件事
    而一位幼兒園老師,則對孩子們上幼兒園之前家長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進行了總結歸納,主要有3件事。 有很多家長在剛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會接到老師一些反饋:孩子又拉在褲子裡了,吃飯的時候弄髒了衣服,而其實這些說起來都是孩子自理能力缺失所導致的。
  • 壽命超常的貼紙書找到了!可反覆用,顏值超能打
    所以,我們在選書會上摸到這套貼紙書時,所有人都眼前一亮,特別是自家孩子正痴迷於貼紙的一同事,她表示,這套貼紙書簡直是家庭之光。不傷家,不傷錢包這套果凍貼紙書「不傷家」,因為它的破壞指數幾乎為0!它說的是,孩子鍛鍊手指,就是在鍛鍊大腦。每個孩子,都需要經過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特別是對於2-3歲的孩子。這套果凍貼紙書,非常適合用來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 寶寶「痴迷」貼貼紙,家長該不該阻止?不妨試試貼紙書
    家裡二寶自從3歲上了幼兒園,就迷戀上了「貼紙」,簡直可以說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上學時候一定要我們給她帶著貼紙上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分享,家裡更是淪陷為「重災區」,電視櫃、牆上、沙發上「無一倖免」。
  • 1~6歲孩子的貼紙書,你玩對了嗎?
    「互動書」是提高前書寫技能最直接、孩子也最喜歡的途徑:一個竅門邀請孩子來塗寫,家裡的互動書不浪費從之前的留言中,我能感覺到不少爸媽使用互動書時的「用力方法」是不對的,時常就是單刀直入地要求孩子按照紙面上的「正確方式」去答題,孩子做不到就會氣餒著急。
  • 寶寶「痴迷」貼貼紙,家長該不該阻止?不妨試試貼紙書
    家裡二寶自從3歲上了幼兒園,就迷戀上了「貼紙」,簡直可以說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上學時候一定要我們給她帶著貼紙上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分享,家裡更是淪陷為「重災區」,電視櫃、牆上、沙發上「無一倖免」。
  • 訓練1-4歲寶寶精細動作和專注力,推薦這套德國馬賽克貼紙書
    一套四本這套德國精選的馬賽克貼紙書一共4本,每本書都有2500多片馬賽克貼紙,30多種顏色,每本書都有1本圖案手冊、若干張貼紙和卡片。這套書怎麼玩?在玩耍的時候,孩子可以任意從一張卡片開始,從圖案手冊中找到對應的圖片,再從不同顏色的馬賽克貼紙中找出對應的顏色貼紙,粘貼到卡片上,最終完成卡片粘貼,將原本黑色的圖形變成有顏色的可愛圖案。
  • 女童沒湯匙只能用手吃飯老師送貼紙封口:回家不能說被打
    現在的學校已經慢慢減少對學生的體罰,不過幼兒園還時不時傳出相關的新聞。最近臺灣省的一位媽媽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女兒在學校遭到老師的拳.腳相向,但竟然私下給了女兒一張貼紙當作「封口費」,要孩子拿了貼紙回家就不能跟爸媽說,事件曝光令媽媽相當痛心。
  • 「去銀行提四五分錢」,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帶話,家長表示一臉懵
    孩子的成長中,從來不缺乏有挑戰的事情,很多父母也樂於看見孩子在這些挑戰當中,逐漸的成熟起來,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總能發現讓自己啼笑皆非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後
  • 培養專注力、觀察力,數學思維的貼紙遊戲書,2400多張貼紙,10多種益智遊戲,孩子玩到停不下來!
    孩子是否閱讀過相關繪本都不影響他們對活動參與的興趣和遊戲的理解。不論是作為生日禮物,還是下雨天和假期裡的消遣,這套貼紙遊戲書都是給孩子的很棒的禮物。咱們這套貼紙遊戲書裡的故事,都是半開放式的,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想像去貼,各種動物、場景相關聯,不僅強化他們對顏色、事物的認知,還可以引導他們把故事講出來,對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 學英語的另一大法寶-自然拼讀
    於是我向他推薦了美國幼兒園的這一套基礎課程:Progressive Phonics。Progressive Phonics作為基礎教材分為字母書寫和拼讀三部分。當然,很多同學已經掌握了字母和書寫,但之前國內教育都沒系統地教拼讀,很多同學都是學的國際音標。自然拼讀這塊是跳過去了。
  • 幼兒園老師對於哄孩子,似乎有「法寶」?這個「法寶」是什麼?
    「我兒子一直記得,有一個木老師。&34;「媽媽在下面,你帶我去找媽媽。&34;我爽快地答應他,並跟他說:「如果媽媽不在下面,我們就回來班上,但是,回來班上的時候,你不能哭,可以做到嗎?&34;。「一定要說到做到哦,那我們拉勾吧!」談完條件,我們手拉手往食堂走去,餐廳裡空無一人,卓卓馬上就哭了,我忙安慰:「剛才你不是答應我嗎?我帶你找媽媽,如果媽媽不在的時候,你也不哭的喲。
  • 在家不聽話的孩子,幼兒園老師輕鬆搞定,老師的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而在幼兒園裡,即便是剛進入幼兒園的新生,一些自理能力達不到,老師也只是會在短暫地幫助後,教給孩子獨立完成的方法。家長不妨學一學幼兒園老師的做法。在大人看來,不過是一張小貼紙或者是一朵小紅花。但是這對於孩子來說,是老師給予自己的肯定,給了孩子充分的自信心和滿足感。
  • 幼兒園的「小小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知道,孩子會更吃香
    而作為家長,我們如果不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學習的話,孩子無法始終去自己面對一些事情,而一個孩子想要成長也需要自己獨自面對新環境。但是幼兒園畢竟是一個大群體,一到兩個老師面對幾十、十幾個孩子,肯定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 「孩子在託班什麼都學不到?」幼兒園老師這樣回答
    「不要送託班,孩子什麼都學不到。」很多家長從託班把孩子接回家,發現一問三不知:吃了什麼不知道,學了什麼不知道,玩了什麼也不知道……於是,對送孩子入託這件事多少有些彆扭。可是,孩子在託班真的什麼都沒學會嗎?
  • 孩子上幼兒園,總說吃不飽!老師:我們不可能等他1個小時
    孩子上幼兒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麼有些孩子已經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但是有些孩子卻隨著在幼兒園的時間越來越長,也開始暴露出一些問題了。有這樣一個小朋友,今年剛上幼兒園,有一天這個小朋友的媽媽就在這個群裡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我家寶寶吃飯怎麼樣?她回來說她沒吃完飯。」
  • 【出版社團】超大場景靜電貼紙書, 輕鬆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
    這周我們要開的團品是兒童手工書,這套書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超級大;另一個是利用靜電貼紙,孩子可以反覆玩;總之拿到手的第一感覺是:好高大上呀!之所以喜歡這套法國原版手工書,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特別認同他們的設計初衷:讓孩子從認知世界開始,最終實現創造一個自己的世界。
  • 4G流量卡每兆還不到3分錢
    近日,濟南移動為這一熱詞再度加溫,繼11月初的「腰斬流量費」成為全國關注焦點之後,現在又進行了套餐價格大調整,不僅將4G入網門檻由原來的58元一舉降至18元,還針對當前上網用戶的使用需求,專門推出4G流量卡,28元就能包1G流量,折算之後1兆流量還不到3分錢。門檻放低:18元即可暢享4G  一年多前,4G剛開始商用時,一度被認為是只有少數人才能用得起的「高大上」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