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要吃臺灣麻油雞面線

2020-12-17 騰訊網

  想做一個面系列食譜很久了,無論天氣再怎麼冷,一碗麵總可以治癒一切。

  說到臺灣味道,很多人會想到三杯雞,集結了你印象中的標準臺灣菜一定會有胡麻油和米酒,是一種熟悉又溫暖的味道。

  而胡麻油味更濃鬱的,是今天要做的麻油雞。相比三杯雞,減少了醬油的用量,滋味更清淡,加入少許枸杞也更養生,適合大雪節氣後來吃。(

  傳送門:薑母鴨也好吃

  )

  臺灣面線是非常家常的食材,用米麵製作,筋韌爽滑,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吃起來的口感嘛,類似粉絲加米線。

  雞肉建議選用雞腿肉,可以提前去骨吃起來也更方便。重點則是加入大量的姜,姜的辛辣味伴著雞肉的鮮香,一碗麵下肚整個人都暖起來了。

  這次的材料很簡單,我就不做框框了!雞腿一隻、老薑半個、面線一把、胡麻油、紅標臺灣米酒生抽、枸杞適量。一碗麵的食材,念起來仿佛就是首詩,色香味俱全了。

  1.雞腿切塊,老薑切片,在鍋中倒入胡麻油下薑片煸出香味,倒入雞腿塊翻炒變色。

  2.倒入1/4瓶米酒翻炒出香味,加入開水,枸杞煮10分鐘再加生抽調味。

  3.另一個鍋倒水煮開下面線,煮過的面線會吸水漲出很多,所以一個人吃就下一小把就可以了。

  4.撈出煮好的面線,倒入湯放上雞腿肉就好啦

  這樣的天,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就躲進廚房做一碗麵吧,讓顫巍巍的熱氣,成為冬季最溫潤的開端。

相關焦點

  • 又要降溫了,來碗麻油雞面線暖暖身吧!
    今天開始又要降溫了,來一碗麻油雞面線,身心靈都暖呼呼!用全酒來烹煮,湯頭自然甘甜好滋味。一個人的獨享鍋,料理也能簡單又美味!
  • 美食分享:教你用10分鐘,快速做出香氣四溢的「麻油雞面線」!
    天一冷,咱們南方這邊的人總是會想來碗熱呼呼的薑母鴨、或是羊肉爐或麻油雞來吃一下,特別是手腳冰冷的女性,晚餐來上個這麼一大碗,大多能暖和一整晚而且對睡眠效果非常好。可惜這三樣在家裡製作,有些費時費工,且成本也比較高,小編也就一直都在想想,一直都還沒試過。
  • 冷,要吃臺灣麻油雞面線 | Lola's Table
    想做一個面系列食譜很久了,無論天氣再怎麼冷,一碗麵總可以治癒一切。
  • 舌尖上的中國:滋補強身的麻油雞這麼做,吃完全身舒坦,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滋補強身的麻油雞這麼做,吃完全身舒坦,美味天氣入秋,可以開始進補了,一個黃酒雞,一個麻油雞,我最愛,又香又好味,又可以補身。麻油雞,其實同客家黃酒雞有點像,臺灣朋友坐月就是吃這個補身,就像我們吃雞酒補身一樣,於是便請教朋友阿嬤(即嫲嫲)做法,原來和黃酒雞相似,但味道更勝10倍麻油雞在臺灣是滋補聖品,對女性日常及產後調養有很好的功效,也適合體寒人群。
  • 嗅覺是飢餓的起點,讓你抵擋不住地香味刺激 麻油雞面線
    ▼▼▼泰麻油雞面線:「我長這個樣子!」
  • 臺灣菜麻油雞湯臺灣菜麻油雞湯的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姜雞腿雞肉臺灣菜麻油雞湯最適合的是產婦吃,有坐月子湯之稱。在臺灣是一道非常普遍傳統的坐月子湯。麻油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E、鈣、磷、鐵等礦物質、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食用油。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延緩衰老之功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麻油雞湯的做法吧。
  • 臺灣人坐月子有講究,第一二周就吃這個!麻油豬肝
    產婦月子裡,麻油雞,麻油豬肝和麻油腰花都是大補的菜餚,講究的臺灣人會在月子的一二周吃麻油豬肝和麻油要花,排水補血,到第三周才吃麻油雞來滋補,否則容易長脂肪,月子菜要用胡麻油和米酒來烹飪,少鹽味淡不影響乳汁。今天要做的便是其中一道麻油豬肝!
  • 滋補暖身的麻油雞面線,暖暖的味道,香噴噴到無法抗拒!
    今天帶大家做的這道菜是叫做麻油雞空心面線。麻油雞是我們中國的一道名餚。屬於川菜。有兩種地方風味,一個是四川風味川式麻油雞,另一個是臺灣風味臺式麻油雞。而麻油雞空心面線是在麻油雞這道菜式上添加一種新的吃法。而麻油雞是以雞腿為主料製作的。好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開始學習吧。
  • 臺灣一碗好面獨家技術製作:麻油雞面線
    主料:白面線35克,土雞肉3000克,甘藍100克,老薑300克,調味料:黑麻油240克,米酒600毫升,雞粉2大匙注意事項麻油的味道要香醇濃厚,要注意爆香薑片時不能炒焦,油溫不要過高才能讓薑汁與香氣更加融入麻油中且不會有苦味,此時再將雞肉下鍋爆炒與熬熟。您的關注轉發是小編最大的動力!感謝關注!
  • 麻油雞裡的臺灣味道(行走臺灣)
    媽媽的味道 臺灣的味道   「這是全臺灣最好吃的麻油雞了吧。」「哈哈,你以前都在餐館吃的吧,那肯定不如自家煮的。」黃家大姑子娓娓道來:原來,麻油雞美味的秘訣,在於全酒——也就是一點水都不放,全部用酒烹煮。而市面上賣的麻油雞囿於成本,一般都要加水,味道自然打了折扣。一鍋好的麻油雞,上好的麻油、米酒、雞肉,缺一不可。
  • 麻油雞空心面線 | 無法抵擋的嗅覺誘惑,這道詹姆士的家傳菜和空心面結合再次讓人驚豔~
    只要一聞到麻油和姜炒出的香味,就會讓很多臺灣人想到家的味道。今天《詹姆士的廚房》「好物推薦」還是手作空心面,不同的是詹姆士將用這款空心面做一道他的家傳菜——麻油雞空心面線。三年前詹姆士在節目中曾經做過麻油雞面線,這次用空心面來做,味道會有怎樣的提升呢?一起來看看吧!
  • 臺灣產婦坐月子必吃的料理,麻油雞的做法
    臺灣菜麻油雞,這道菜來自臺灣,那邊產婦坐月子必吃的調理身體的料理,麻油有很好的潤滑腸道,通便的功效,所以大受產婦的歡迎,來學習一下麻油雞的做法吧檯灣菜麻油雞的做法  用料主料;雞1隻 輔料:幹香菇15
  • 瀘州美嬰兒月子餐|麻油蛋煎椪餅|臺灣古早味月子餅
    這是在臺灣都知道的「月內餅」,之所以稱為月內餅是因為早期物資缺乏,窮苦人家坐月子沒錢吃麻油雞,所以會以麻油煎黑糖椪餅再加顆蛋補充產後婦女的營養,如今煎椪餅已成為臺灣人平時的小點心。
  • 麻油雞裡的臺灣味道
    近日,臺灣大部分地區達到入冬以來的最低溫。這個時候,臺灣家家戶戶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之一,是麻油雞。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臺灣美食,也是麻油雞,準確地說,是臺中黃家的麻油雞。別誤會。所謂的臺中黃家,並非公開營業的餐廳,而是來自大陸的楊燕芬女士的婆家。初次到黃家正是冬天,為了表示對兒媳婦「娘家人」的熱情歡迎,楊燕芬的婆婆做了滿滿一桌菜,大姑子親自上陣煮了拿手的麻油雞。
  • 教你自製麻油米糕,軟糯鹹香真好吃,學會後,夏天來了不用買
    教你自製麻油米糕,軟糯鹹香真好吃,學會後,夏天來了不用買!今天好冷唷!昨天不是還有個26度?熱到都拿出短袖了,今天瞬間又把大衣給穿上,這詭譎多變的天氣實在讓人吃不消啊~不過天冷正好適合吃補,之前一直想嘗試的麻油米糕派上用場了,這下就讓它發光發熱吧 喔~對,它之所以被我稱為「半自助」是因為先炒過,再用懶人電鍋來完成剩下的步驟。
  • 臺灣麻油雞,好吃又滋補,學會了,隨時做給家人吃
    今天分享一道好吃又滋補的菜品——臺灣麻油雞。臺灣麻油雞是最適合冬天手腳冰涼,寒性體質,生理期、產婦坐月子以及體弱之人的平日滋補湯方。食用雞肉是因為其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 鱸鰻麻油飯,味道鮮美,吃起來很滿足
    鱸鰻麻油飯By Jesse.Lu原料:鱸鰻、大米、幹香菇、紅蔥頭、薑片、蒜頭、米酒、麻油、鹽巴、胡椒粉。第3步、少許輕油,鰻魚塊冷鍋入鍋,中大火煸香。第4步、煸至雙面金黃,關至中小火,加入麻油。第5步、麻油燒熱後,馬上加入薑片。第6步、薑片燒熱後, 馬上加入紅蔥頭。第7步、紅蔥頭燒熱後,馬上加入蒜頭。
  • 臺灣味道:麻油雞有媽媽的味道 紅標米酒衍生政治學
    媽媽的味道 臺灣的味道  「這是全臺灣最好吃的麻油雞了吧。」「哈哈,你以前都在餐館吃的吧,那肯定不如自家煮的。」黃家大姑子娓娓道來:原來,麻油雞美味的秘訣,在於全酒——也就是一點水都不放,全部用酒烹煮。而市面上賣的麻油雞囿於成本,一般都要加水,味道自然打了折扣。一鍋好的麻油雞,上好的麻油、米酒、雞肉,缺一不可。
  • 臺灣飯店業者端午粽子搞創意 麻油雞也入味
    原標題:臺灣飯店業者端午粽子搞創意 麻油雞也入味  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端午節將屆,臺灣各飯店業者搶食應景的粽子商機,紛在粽子內餡搞創意,蘆洲成旅晶贊飯店將傳統麻油雞入餡,吃起來更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