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為孩子們做什麼呢?

2020-12-13 仰望主基督

毋庸置疑,大多數父母都期望將最好的給孩子。有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選擇出國務工。然而,出國一去就是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孩子的物質生活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心靈沒有得到滿足,這樣的愛是否是孩子所需要的呢?

有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想方設法在城裡紮根。然而,很多孩子離開了自己原有的朋友圈,對新環境不適應,即使有更好的教育環境,但是,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一落千丈。

有人說:「愛是投其所好,不是給己所要。」很多時候,父母為孩子做了很多,但是,卻不是孩子所需要的。因此,為人父母的,有必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我們該做什麼,才是孩子所需要的呢?

1、為我們的孩子禱告。

我相信為人父母的,多是愛自己孩子的。如果我們愛孩子,就要做孩子的守望者,要常常為我們的孩子獻上禱告。因為神是垂聽禱告的。因此,神也必垂聽我們為孩子所獻上的禱告。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7:7-8)

使徒保羅教導我們要為萬人禱告。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前2:1)更何況我們的孩子呢?豈不是更應當為我們的孩子獻上禱告嗎?使徒保羅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從保羅書信可知,他常常為教會的信徒向神獻上禱告。作為屬靈的父親,他常常為著屬靈的孩子獻上禱告,因為他愛他們。他為腓立比教會的信徒獻上禱告。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地祈求。(腓1:4)

作為父母,很多時候充滿了困惑,不知道可以為孩子做什麼?然而,從神的話語可知,我們可以為孩子禱告。借著禱告,將我們的孩子交在神的手中,神必定會親自保守我們的孩子。那時,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按手,就離開那地方去了。(太19:13-15)主耶穌樂意為孩子禱告,我們是否常常為我們的孩子守望禱告呢?

2、為我們的孩子感恩。

養兒方知父母恩,因為養育孩子之後,就會發現養育一個孩子長大成人是多麼的不容易,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因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孩子們在家借著網課學習,長達兩三個月的時間。家有低年級的孩子,很多父母需要陪讀。因此,他們開始抱怨,抱怨孩子不認真、不努力、不理解……

然而,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為著我們的孩子獻上感恩。因為孩子是神賜給我們的禮物。因此,無論我們的孩子有再多缺點、不足,我們都要學習為我們的孩子向神獻上感恩。我們不要緊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我們要學習看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如此,必定能夠常常感恩。

使徒保羅常常為著他屬靈的孩子獻上感恩。我靠著耶穌基督,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羅1:8)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你們的恩惠;又因你們在他裡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林前1:4-5)常常為我們的孩子感恩,使得我們會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孩子。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優點和可愛之處。

3、為我們的孩子祝福。

我們要為我們的孩子祝福。拿俄米的丈夫和兩個兒子死在摩押寄居之地,當她聽說神眷顧他自己的百姓,賜糧食給他們,拿俄米準備起身從摩押地歸回。因此,她就差遣兩個媳婦回她們的娘家去,並為她們祝福。拿俄米對兩個兒婦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於是,拿俄米與她們親嘴。(得1:8-9)

當米迦的母親得知自己的錢被偷了之後,就開始咒詛;當她得知小偷正是自己的兒子之後,她就立馬將咒變為祝福。以法蓮山地有一個人名叫米迦。他對母親說:「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詛,並且告訴了我。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裡,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士17:1-2)為什麼米迦的母親立馬將咒詛變為祝福呢?因為基督徒的話語是有權柄的,她害怕自己的咒詛臨到自己的兒子,她期望自己的祝福臨到自己的兒子。

不可輕看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言語是有權柄的。因此,為我們的孩子祝福,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父母在生氣的時候,會將氣撒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咒詛自己的孩子。這是不明智的行為。我們要學習為我們的孩子祝福,使我們的話語能夠造就、建立我們的孩子,使我們的孩子能夠在我們的祝福中,健康茁壯的成長。在這六一兒童節之際,忠心祝福所有的神的孩子都能夠平安、喜樂;也忠心祝福所有的父母有聰明智慧,曉得該為孩子做什麼,做在孩子的心意上,使孩子得益處、得滿足!

註:本文作者:Grace zhan,文中觀點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作為孩子們的身邊人的我們可以為兒童保護做些什麼呢?
    作為孩子們的身邊人的我們又可以為兒童保護做些什麼呢?如果不方便,可以提供之後另一個你可以保證的時間和地點。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步調告訴你他們需要告知的事情。Reassure 安撫千萬不要承諾保密,如果這意味著兒童正在受傷或處於危險之中。儘量保持鎮定,不要驚慌,不要顯得震驚或生氣。告訴兒童他不該受到責備,並且告訴他你認為他做得很對。
  • 臨近中高考,為人父母的我們,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孩子們從小學開始,直到大學畢業,不知道要經歷多少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考試。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慢慢地走向人生中最重要的中考,高考,然後邁向人生輝煌……作為家長,您肯定會說:「考試、學習,是學校是老師操心的問題,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只是空擔心罷了。」
  • 發現孩子吸菸,作為父母的我們能做什麼?該怎麼做?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這個宣傳片呀,有關於宣傳吸菸有害健康的宣傳片啊,或者是身邊有沒有做醫生的朋友啊,或者是你專門就去醫院。在醫生不忙的時候多做一些這個聊天諮詢呀。讓孩子認識到吸菸的危害可能還在這次在這個年齡段他是很難認識到吸菸的危害性的。他只知道吸菸對健康不好,但他不知道有哪些不好。第二個建議就是那對父母呢,要以身作則。
  • 好父母會為孩子們做的12件事,我們幫您整理好了
    好吧,為人父母真的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之一,但這不代表每個家長都要成為心理學大師,優秀的父母會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來讓他們的孩子快樂並健康地成長。知道每一位父母都需要一些幫助,所以我們列出了一份好父母會做的事情清單,以證明您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 孩子們總是喜歡唱相反的歌,這很聰明表現,父母可以這麼做
    我的朋友也遇到過這個問題,以前,每次朋友讓孩子做點什麼,他都很聽話、聽話,後來孩子上初中時,發現情況變了。氣溫下降時,朋友一直叮囑孩子多穿衣服,最好穿褲子,但朋友的孩子不聽,直接離開了。另外,以前朋友的孩子有每天喝一杯牛奶的習慣。可是,兩天前,他連自己的杯子都不願意喝,他連自己的杯子都不願意喝。
  • 作為父母,在孩子出現氣餒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作為父母,在孩子出現氣餒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辦呢?首先,不能繼續否定打壓孩子,比如「你怎麼那麼脆弱」 「你應該堅強一些」 「就這點兒小事至於嗎」,等等。其次,給孩子提供一個情緒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可以通過健康的方式把情緒宣洩出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自然的、最健康的,最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的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就是哭嗎?
  • 2020年秋季開學時間已定,我們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2020年秋季開學時間已定,我們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時光如梭,眨眼間就要進入到2020年下半學期的學習中了,秋季開學牽動著千萬家長的心,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1、安全防護:安全第一是永恆的話題,看似很遙遠,卻又距離我們很近,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安全是基礎,安全是一切活動開展的最基本保障。我們需要提醒孩子做好個人健康防護,保護好自己。
  • 寵物狗咬人事件頻發,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這完全是一個可以避免的悲劇,事件中的小女孩何其無辜,她只是在自己家的小區裡像平日一樣出門去同一個小區的親戚家上網課,為何要承受這天降之禍?試想一下,如果狗主人不養這種烈性犬,或者文明養犬,好好的把它關在家裡,帶出門時拿狗繩好好的栓著,這場悲劇都能避免。
  • 比爾蓋茨給父母的開學新書:動蕩的世界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新冠疫情之後、全球化逆流的這個更加不確定的世界裡,相信父母們都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所說的「準備」是什麼?如何才算是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準備?作為家長,是否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參考,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準備」呢?
  • 當孩子面對壓力,我們作為父母該談些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伴隨著壓力,在兒童的人生旅途中,他們必須學習如何應對壓力。壓力可以成為一種資源,或者它也可以摧毀一切。學會了解它、感受它,應對它和「管理」它,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的家庭作業。如果您的孩子屬於這種類型,您不能將他們的努力歸咎於徒勞無益,但您必須與孩子們取得聯繫,以便他們在需要時可以幫助他。逃避壓力會使許多父母感到沮喪,焦慮和遺憾。清楚地思考,清楚我們的孩子逃避的原因是向他提供幫助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幾乎沒有人喜歡壓力,但是每個人的心理動機都不一樣。可能會被誤解的是,逃避並不意味著孩子們不想做得好。
  • 面對兒童性侵,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這讓父母都難免擔憂孩子的安全!如何避免這類事件發生?我覺得作為父母,首先需要給孩子提前做好針對性的教育。在外人對自身造成侵害或者不正當行為的時候,及時機制,勇敢說不,並通過會告訴父母的方式威逼對方就此罷手。
  •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娃們的學習和生活父母需要做什麼呢?
    作為家長的我們怎麼了?難道每天讓孩子學這學那,逼著孩子們去拿各種獎盃獎狀,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不是應該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的長大嗎?是我們太苛刻了,我們只顧著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比成績,完全忘了我們的內心最想要什麼。我們想要的應該是孩子們健康快樂的長大,一個溫馨的家,孩子們在父母的陪伴中,度過陽光明媚的每一天。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 暑期到了,孩子們可以開心地瘋玩。作為父母,該對孩子提醒什麼?
    就算暑假什麼都不用幹,也要把每天的生活安排的豐富多彩。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計劃可以簡單一些,比如每天畫一幅畫,每天跳繩幾分鐘等等,請孩子在計劃表上用自己的繪畫畫下內容,父母幫助他在旁邊標註文字。而小學以後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制定計劃了,具體到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做什麼,什麼時候做暑假作業,幾點練鋼琴,哪幾個日子是出去旅遊或夏令營的,父母和孩子都可以詳細地把它們寫下來。
  • 作為家長可以為校園霸凌做點什麼
    而施暴者的魏萊,家境優越的優等生,父母對她的教育是精英教育,除了學習別的什麼都可以不管。她父母都在外打工,而家裡只有一個年老的奶奶在照顧她,所以這個時候他沒有可以求助的對象。防止孩子被施暴,我們可以這樣做
  • 作為父母,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教育要做一個怎麼樣的人,被教育做好好學習,這樣就能考上好大學,以後工作也會很輕鬆,很多事情都不用憂愁,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等我們真正思考,就會很疑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難道只教著我們去做這些嗎?
  • 「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不要讓成績毀了孩子們的幸福
    文|文言教育或許很多孩子都經歷過下面這些場面:在你搗鼓吉他的時候,父母氣呼呼地說:可是這有什麼用呢,能幫你考上大學嗎?在你做手工的時候,他們大呼小叫地說著:可是這有什麼用呢,能掙錢嗎?當你一下課就衝到籃球場上的時候,老師叫喊著:可是這有什麼用呢?能幫助你高考加分嗎?
  • 新時代下,作為父母,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作為父母,很多人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比如很多父母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拼命想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環境和條件;很多父母操碎了心,恨不得把孩子的人生提前安排到工作、結婚、生子。但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這個樸素的民間故事告訴我們,作為大多數父母來說,與其留給孩子很多物質滿足,
  • 馬上就要上大學了,做父母的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孩子馬上就要遠行去求學了,作為父母,我們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主要還是要徵詢孩子的意見,讓孩子為獨立生活做準備。上了大學不是終點,大學只是過渡,後續還需要讀研或者讀博或者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度大學需要考的證類目,還有為考研做準備,以及後續是否想出國深造。這麼一系列做下來,孩子上大學也有目標了,父母心裡也有底了,也知道該怎麼按計劃來準備。
  • 50歲父母吵架如何勸解,我們可以這樣做
    儘管兩個人覺得沒什麼,但是在自己的孩子看來,這就是父母關係不好的表現。 很多子女就會開始擔心父母的感情狀況,儘管兩個人的感情一直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出現爭吵的時候還是會讓孩子們覺得擔心。尤其是當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了之後,就有可能會進入更年期,這時候爆發的爭執就會越來越多。
  • 作為父母的你可以這樣做
    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如何引導孩子社交的問題,其實在孩子從出生開始便已經進入了非正式的社交了,為什麼說是非正式的呢?因為有父母陪同。比如說,家人朋友聚會帶上孩子和親朋好友一起玩啊,出去旅遊途徑陌生人一起聊天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非正式的社交。那麼當我們的孩子到了3-4歲的年紀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幼兒園階段,開始了他們正式社交交往了,其實幼兒園說白了就是幫助幼兒脫離父母后的真正的社交場所和交際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