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騷亂難平,莫迪面臨治理難題

2020-12-13 澎湃新聞

修法騷亂難平,莫迪面臨治理難題

8月15日,在印度新德裡,印度總理莫迪在獨立日慶祝活動上講話。(新華社發,帕塔·薩卡爾攝)

印度議會最近通過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引發全國多地大規模遊行示威並演變成騷亂。據媒體最新報導,連日的騷亂已導致全國21人死亡。

不少抗議者認為,該法案違反了印度世俗憲法及其提出的平等原則。分析人士認為,反對黨很可能會藉機發難,莫迪政府面臨考驗。

修正案引發騷亂

《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本月10日和11日相繼在印度議會下院和上院獲得通過,隨後由總統籤署成為法律。印度政府稱,這項法案是為了保護在自己國家受迫害而逃離的宗教少數群體。印總理莫迪在推特上發文慶祝該法案在議會通過。

根據這一修正案,印度政府授予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進入印度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三國非法移民印度公民身份,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天主教教徒都有資格申請印度公民身份,但唯獨把穆斯林排除在外。此外,該修正案將歸化入籍的要求之一從申請人必須在印度居住11年的時限放寬至5年。

修正案一經通過即引起強烈抗議和騷亂,騷亂從東北部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等地開始並迅速向全國蔓延。到目前為止,抗議示威已波及包括首都新德裡、加爾各答、孟買、班加羅爾、海得拉巴等在內的印度主要大城市。據報導,騷亂已導致北方邦15人喪生、阿薩姆邦4人喪生、南部卡納塔克邦2人喪生。

阿薩姆邦等東北地區的民眾擔心,大量移民入籍將會改變當地的種族結構,進而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宗教習俗,還會使更多移民藉機湧入。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前主席梅赫塔指出,修正案釋放出一個不好的信息,即宗教信仰將在評估公民身份時起主導作用。歧視性的修正案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相反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

莫迪政府面臨考驗

由於大規模抗議活動,阿薩姆邦、特裡普拉邦等一些地方鐵路服務中斷,航班被迫改期或取消。阿薩姆邦、特裡普拉邦、梅加拉亞邦和西孟加拉邦的部分地區實施網際網路禁令。

而隨著騷亂持續,英國、美國、法國、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政府向本國公民發布了去印度的旅行警告,要求其公民「謹慎行事」。莫迪原定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的印日首腦會議也被迫取消。

修正案通過後,孟加拉國內政部長和外交部長相繼取消了對印度的正式訪問。孟加拉國政策研究所經濟學家拉赫曼撰文稱,印度內部最近的政治事態發展可能會威脅到兩國已經建立的友誼。

修正案遭到反對黨國大黨的強烈反對。國大黨表示要「保護印度憲法」,並在喀拉拉邦等地組織了大規模示威遊行。國大黨領導人索尼婭·甘地17日率領反對黨代表團拜會了總統科溫德,要求總統向政府施加影響撤回該修正案。

印度西孟加拉邦、旁遮普邦、喀拉拉邦、中央邦和恰蒂斯加爾邦的首席部長表示,他們將拒絕執行該修正案。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認為,印度騷亂可能不會很快平息,原因是莫迪上臺以來推行的個別政策引起一些群體的不滿,加之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通貨膨脹上升,反對黨國大黨不會坐失良機,必然會藉機向莫迪發難。

印度資深記者穆霍帕迪耶說,這次反修正案抗議浪潮「無疑是莫迪自擔任總理以來面臨的最大政治挑戰」。印度的旅遊旺季已經開始,騷亂持續勢將影響旅遊業並使印度經濟雪上加霜。抗議活動究竟將持續多久,目前還難下定論。修正案引起如此大的反應是莫迪始料不及的,但這並不表明莫迪會輕易作出讓步。

(原題為《修法騷亂難平 莫迪面臨治理難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印度,莫迪,穆斯林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克什米爾大騷亂,警察遭襲!莫迪是如何「教科書式」處置的?
    因此,莫迪的決定引發了印控克什米爾民眾的強烈不滿,當天就發生了非常大的騷亂。數萬名民眾走上街頭,他們用頭巾蒙著面部,並向警察扔石頭、燃燒瓶等雜物。那麼,印度總理莫迪是如何處置這場騷亂的呢?以上都是準備階段,下面是莫迪真正開始動手的時候了。在8月5日宣布廢除憲法第370條的前兩個星期,莫迪不動聲色地向克什米爾地區增兵,使得該地區的印度軍人超過3.5萬人。
  • 印度騷亂失控!新德裡街頭亂作一團,前線20萬大軍將面臨斷供?
    最近,印度的騷亂已經到達不可控的局面了,上萬"農民大軍"浩浩蕩蕩地進軍新德裡。據媒體之前報導稱,印度各行各業都出現罷工、罷市的現象,印度大部分農民都加入到抗議的大軍中,一夜之間,街頭如同戰場,打罵聲、哭聲混做一團。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騷亂,和印度總理莫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30萬印度農民聯手起義,強烈要求莫迪下臺,新德裡已徹底失守!
    目前,排在全球疫情第二位的印度也陷入失控,而為了能夠轉移國內矛盾,莫迪政府開始不斷在邊境地區挑起事端,即便鬧出的動靜再大,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該國內憂外患的局面。據報導,為了對莫迪政府的相關政策表示抗議,新德裡四周湧出了大批示威者,且這些抗議者還上演了對莫迪「逼宮」的戲碼。
  • 印度總理莫迪的核心權力圈都有哪些人?
    莫迪領導的印人黨在2014年和2019年大選中表現亮眼,分別獲得282席(當時全部議席為543個)和303席(當時全部議席為542個)。  從目前趨勢看,國大黨領導的反對黨及其他地方政黨還難以挑戰印人黨的影響力,但印人黨執政亦面臨巨大壓力,包括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結構性改革難以推進等。印度人民黨執政的印度,會成為一個「印度教國家」嗎?
  • 一星期內兩名印度高官被殺,或對莫迪敲響警鐘
    作為莫迪所在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與反對黨國大黨長期以來水火不容,在德拉德文死亡事件上,印度人民黨高層幾乎持偏袒的態度。印人黨全國秘書長凱拉什甚至直接稱,在西孟加拉邦,草根國大黨「暴徒」謀殺印人黨領袖是很常見的。同時他還表示,將向總統「報告」該邦日益惡化的法律和秩序狀況。
  • 川普首訪印度:與莫迪的「化學效應」難掩美印利益分歧
    據法新社24日報導,川普在大型板球場收穫了「隆重歡迎」,與印度總理莫迪一同參加這場名叫「你好,川普(Namaste Trump)」的活動。艾哈邁達巴德是莫迪的故鄉,世界多國領導人在訪問印度的旅程中都曾到訪此處。川普印度之行首站從這裡開始,無疑是在展現莫迪與川普間的「密切關係」。
  • 補壹刀:印度連日來這場騷亂,根子在這!
    但是,印度高層沒有預料到的是,就是這部法案這兩天在印度國內引起了罕見的大規模騷亂,已經有數人在騷亂中死亡和大量財產損失。連原計劃造訪阿薩姆邦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不得不宣布推遲行程。在西孟加拉、阿薩姆等事態嚴重的邦,雖然印度政府已經推出催淚彈驅散、宵禁、斷網等強力壓制措施,但事態仍不斷升級,可能醞釀更大規模的騷亂。
  • 莫迪焦頭爛額,印軍又遇一大難題,這一仗還沒打就輸了
    現在印度總理莫迪的自信已經很難保持了,莫迪一直隱瞞著的印度劣勢也一點點暴露出來,這個劣勢對印度來說可能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讓印度在開始前就輸掉這場勝負。 印軍又面臨大難題 駐紮在印度西北部邊境地區的士兵們面臨的最大難題已經出現,那就是嚴酷的天氣。
  • 莫迪的崛起和印度教民族主義:莫迪會害怕民族主義失控嗎?
    在印度的政壇上,莫迪之所以能夠崛起,很多大程度上就是他鼓吹印度教民族主義,並且充當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旗手,這使得大批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成為莫迪的支持者,以至於狂熱的印度教教徒在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為莫迪修建神廟以此紀念莫迪,可以說莫迪多年的政治經驗使得他對於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了如指掌,試問莫迪這樣的人可能害怕民族主義失控嗎?
  • 印度騷亂發酵已有上千人被拘,當地官員:25年沒有過的情況
    據印度媒體8月25日報導,因印度西北部邪教組織頭目、「大師」古爾米特·拉希姆·辛格(Gurmeet Ram Rahim Singh)被判強姦罪引發的騷亂還在不斷發酵。新德裡電視臺報導,截至當地時間下午18時,騷亂已造成31人死亡,300多人受傷。2002年辛格被控強姦兩名女性信徒,在案發15年後終於被叛有罪。他是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省和哈裡亞那邦一個叫「Dera Sacha Sauda」的組織領導人。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此次開庭前,約有20萬支持者湧入法庭所在的潘切庫拉,造成安全威脅。
  • 萬聖節前,英國面臨的治安難題
    英國面臨治安難題安光系五 對一些諸如聲稱要修房屋或整理花園的不速之客,要打一個警方電話確認。六、只去一些大人們熟悉的有朋友所居住的區域。七、不要和陌生人在街上說話。八、不要進任何人的房間。此外,倫敦的大都會警方還特別提醒家長,今年如果孩子出門要糖,家長一定要跟隨一起。
  • 英美俄法無視莫迪的求助信號:這回,印度又讓全世界看笑話了!
    英美俄法無視印度的求助信號雖然印度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其並未積極從本國政府尋找原因,及時做出改變措施,而是想要向英美俄法發出求助信號。而一直被印度諂媚奉承為「好兄弟」的英美俄法卻無視了印度的求助,這讓印度總理莫迪走投無路之下,在推特上發文稱鼓勵人民群眾向國家捐錢,屬實做到了貽笑大方。
  • 莫迪帶領的印度到底怎麼了?
    5月23日,為期43天的印度大選終於落下帷幕,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再次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2019年印度大選,莫迪總理將開啟第二任期。隨後,莫迪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感謝,他稱:我們將共同打造一個強大和包容的印度,印度再次獲勝。
  • 又一高級軍官被殺,莫迪喪失一得力助手,印度局勢失控或爆發內戰
    自從莫迪連任印度總統以來,印度就一直沒有消停過,起初是設法謀取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而後又提出國民身份修正案,致使印度國內不斷發生示威活動,而這種混亂的局面雖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才逐漸好轉,不過可惜的是,印度在抗疫工作中的表現並沒有讓其民眾滿意。
  • 印抗議活動不停,莫迪強調農業改革是為了幫助農民,法媒指明要害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940字,閱讀約需2分鐘 印度總理莫迪雖然近年來在印度軍事部署上用心良苦,但是在邊境上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在國內的農業改革也沒有達到既定目的,還導致國內局勢動蕩不安。
  • 尋找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鑰匙」
    樓宇維修資金匱乏的難題,有何途徑破解……這兩年,黃浦區探索了「黨建+法治」的基層法治建設新模式,找到了破解這些大城市治理難題的「鑰匙」,打造出一個個可複製可推廣的法治實踐案例。今年上半年,街道共收到小型住宿投訴27起,已對其中6家小型住宿按照「七步工作法」開展了整治,成效顯著。  專家點評  劉建軍(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教授):  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治理空間與新的治理議題不斷出現,故基層社會治理經常出現「無法可依」和「權責不明」的尷尬局面。
  • 外媒:莫迪安撫穆斯林應對抗議浪潮 指責反對黨縱容暴力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外媒稱,在暴力的、有時是致命的抗議活動連日來席捲印度後,總理莫迪12月22日在首都新德裡領導了一場支持他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的集會。印度的抗議活動針對的是一部被批評人士視作歧視穆斯林的新公民身份法。
  • 法國推出《整體安全法》部分城市示威巴黎騷亂
    中新網12月6日電 綜合報導,5日,法國多個城市再次發生遊行示威,反對法國政府近期推出的《整體安全法》,警方和示威者在部分地區發生衝突,巴黎地區示威活動出現升級為騷亂的跡象。據英國《衛報》報導,法國5日共出現了約90起反對《整體安全法》的遊行示威,分布在法國的各大城市。在巴黎,抗議者向警察扔石頭和鞭炮,並點燃了照明彈。警方則使用催淚瓦斯作為回應。
  • 全球觀察丨從莫迪大勝連任的政治招數看印度的社會變化
    今年1月,莫迪的民望支持率從2017年的65%下滑到46%。莫迪的廢鈔令也備受爭議。經濟成了印度人民黨再次當選的最大風險,外界也因此認為莫迪連任之路不會太順利。但是,大選的結果讓許多政治評論員出乎意料,難道選民都不在乎關乎切身利益的經濟政策理念了?莫迪何以獲得如此壓倒性的勝利呢?
  • 莫迪與馬哈蒂爾會談後發了條馬來語推特,此前還發過日語俄語
    9月5日,出席俄羅斯東方經濟論壇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了雙邊會談。在會晤後,莫迪發出了馬來語的推特,表示他與馬哈蒂爾舉行了良好的會面。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馬哈蒂爾此前指出,若讓扎基爾被引渡回印度,扎基爾將面臨生命危險。不過馬哈蒂爾表示,若扎基爾的確做了傷害馬來西亞的事情,可以取消他的永久居留權。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6日報導,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賽夫丁表示,馬哈蒂爾未就扎基爾引渡一事作出回應,認為這個問題不會影響兩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