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締不合格幼兒園,也要避免入園變得更難更貴

2020-09-04 光明網

作者:熊丙奇

據媒體報導,眼下正是開學季,不過這兩天,江蘇無錫江陰市長涇鎮有家長反映,開學前夕,孩子們原先就讀的幼兒園突然被關停,雖然當地有四所幼兒園可以分流,但由於種種原因,實際只有一所新建的民辦幼兒園可上。雖然新幼兒園總投資高達3000萬元,軟硬體設施一流,但大家卻不願意送孩子入園。

大家不願意送孩子去這所幼兒園的理由有三,一是「孩子們原來一學期花費3000多元,現在卻要6000元左右。」二是這所幼兒園是今年七月中旬剛剛建成,現在開門招生,室內空氣品質能否達標?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身體健康?三是這所幼兒園位於長涇鎮的新區,與現在老的鎮區距離10公裡以上,接送孩子十分不方便。

據報導,針對費用過高的問題,長涇鎮政府已經要求該園壓縮成本,把保教費從每月800元降為每月472元,再加上被子、園服、保險等費用,每學期一個孩子合計收費為4239元,比原來的收費降掉了1600元左右。對於空氣品質問題,幼兒園和當地政府都表示,如果不放心,可以請第三方檢測。而至於路途遙遠,接送孩子不方便的問題,目前暫時還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客觀上說,家長的訴求得到了部分回應,現實情況是,如果不去這所幼兒園,孩子無園可上。我國已經明確學前教育的普惠屬性,政府必須履行保障適齡幼兒入園的責任。下決心取締不合格幼兒園,是依法治教。但要做好取締不合格幼兒園的工作,必須增加其他園的學位數、建好可以分流的幼兒園。分流的幼兒園,需要儘量做到「就近」「普惠」原則。

取締不合格幼兒園的目的,是為了讓適齡幼兒接受更好的學前教育,如果取締之後,反而造成孩子入園更難、入園更貴,那就背離了初衷。因此,在取締不合格園時,地方政府部門應該聽取家長的意見,明確分流方案,如果取締不合格幼兒園不影響適齡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甚至可以讓孩子接受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家長顯然會支持、配合取消不合格幼兒園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資質的幼兒園就讀的幼兒大多為隨遷子女,他們家庭經濟情況本就比較困難,因此其父母對幼兒園的要求並不高,只要孩子能有一個去處就可以。取締學費低的不合格幼兒園之後,只能進高收費的民辦園,無疑會增加家庭負擔。事實上,如果他們能承擔這樣的學費,也就不會有無資質但學費更低的幼兒園的生存空間了。哪個家長不希望在能力範圍內讓孩子上更好的幼兒園?現實中,隨遷子女上的幼兒園,要麼是營利性的學費較高的民辦幼兒園,要麼是沒有合法資質的學費較低的民辦幼兒園。前者很少有進城務工人員能承擔,而後者的學前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

從進城務工人員的現實家庭情況出發,各地應該以公辦園、或者民辦普惠園為主保障隨遷子女接受學前教育。此前,為落實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我國已經明確以「流入地為主、公辦為主」解決隨遷子女的義務教育求學問題。有必要借鑑這一做法,明確以「流入地為主,普惠為主」解決隨遷子女的學前教育入園問題。

我國已經確定了發展普惠學前教育的目標,今年將實現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園率80%,公辦園率50%。在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過程中,要把隨遷子女納入普惠學前教育保障範疇,即讓隨遷子女享有同樣的生均撥款,以此加快發展普惠園,也減輕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的經濟負擔。(熊丙奇)

相關焦點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菏澤幼兒園「公立入園難,民辦入園貴」 教育局局長現場答覆
    問政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菏澤市區的公辦幼兒園收費相對較低,但是數量太少,園內孩子數量太多,名額有限;私立幼兒園雖然報名容易,孩子少,但收費普遍偏高。據記者調查了解,私立幼兒園有的收費每月2000多,還有的3000多。面對「公辦入園難、民辦入園貴」這樣的難題,節目中菏澤市教育局局長孔祥巖給出了答覆。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華中路附近一家幼兒園張姓負責人稱,報名火爆的現象不是今年獨有,近幾年都是如此,家長們擔心開學時報不上名,就提前搶著報名。「與前幾年不同的是,今年城區公辦幼兒園搖號招生。」為什麼家長如此青睞公辦幼兒園呢?記者調查發現,城區公辦幼兒園大多分布在人口比較密集的中心城區,再加上辦園時間長,社會聲譽好,收費相對不算高,家長覺得有保障。「公辦幼兒園安全相對更有保障。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山東三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830所
    據介紹,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學前教育作為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高度重視,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於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同步啟動實施了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制定出臺了1+10配套政策文件,牢牢把握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努力破解制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了學前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①|記者調查: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裡?
    【走基層強「四力」深度報導競賽】中國江蘇網訊 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進一步破解「入園難 入園貴」,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期盼,不僅是江蘇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更好落實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務實之舉。
  •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了嗎?家長:恐怕很難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入園難,入園貴」是當今家長都深刻感受到的一件事。準確的說應該是「入公辦園機會難,入民辦園學費貴」。民辦園佔據大多數,辦園水平不一,家長不小心就上當。二胎開放這麼幾年了,然而近兩年新生兒的出生率卻不增反降,也不知道是不是幼兒園這孩子入學的第一關就嚇退了不少年輕人?「孩子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
  • 入園難,入園貴,幼兒園「民轉公」,路還有多遠?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既生之則養之、教之,上幼兒園是當今幼兒教育的必選。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北京做法可借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被問到「近些年『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是否有所緩解」時,46.5%的受訪家長表示有所緩解,53.5%的受訪家長認為沒有緩解,其中45.5%的受訪家長認為和以前一樣,8.0%的受訪家長認為更嚴重了。
  • 幼兒園是否該納入義務教育?如何化解入園難和入園貴的矛盾?
    近日「關於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教育部組織專家做了研究論證。」《答覆函》指出,「專家們認為,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儘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貴港日報 記者 張思10月15日,市教育局代表市人民政府分別與盛世青雲府小區等8家小區幼兒園項目籤約,這些幼兒園建成後將無償移交市人民政府辦成公辦園。此次籤約儀式,為我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城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
  • 普惠性幼兒園既要「增量」更要「提質」
    珠海市香洲區教育局昨日發布《學前教育提升工作方案》,將通過在民辦幼兒園設立公辦幼兒園辦學點的創新舉措,全面提升民辦幼兒園辦園質量。目前已有67個公辦幼兒園辦學點掛牌,這些民辦幼兒園的保教費11月起全部下調。  「入園難、入園貴」是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
  • 安陽公辦幼兒園共有641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依然存在
    儘管如此,廣大群眾對於學前教育仍然不甚滿意,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依然困擾著大多數市民。每年臨近招生時,市區內的公辦幼兒園門前都會排起長隊,幾所辦園質量高的公辦幼兒園可謂是「一位難求」。公辦幼兒園對於家長來說有著很強的吸引力,為了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家長不得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提前幾天就排隊等候,甚至託關係找門路,等到最終結果公布,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幼兒園將納入義務教育?「入學難」「入園貴」問題迫在眉睫!
    教育部提出關於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教育部組織專家也對此做過研究論證。專家們認為,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儘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現在最迫切的是貫徹落實政府責任,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努力滿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求。
  • 記者調查:「二孩時代」入託難入園貴如何破解?
    記者了解到,何蒙家住育才街附近,除了何蒙報名的這所公立幼兒園外,該區域內還有五六所私立幼兒園,招生人數尚有不少餘額,那為何家長擠破頭也要上公立園呢?  不少受訪家長表示,從價格來說,公辦幼兒園更實惠一些,月花費基本都在千元以下。從師資和教學內容看,公辦幼兒園的老師更穩定一些,一般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內容都按國家規定的,不會有提前小學化的行為。
  • 家長嘆「孩子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為何那麼難?
    為何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那麼難?「義務」這兩個字,拆解開來看是普及、免費和強制,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不容易。「孩子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2018年11月發布的《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要達到80%。民辦園轉普惠園,經費保障是難題。
  • 新華社 | 山東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日照「家門口有了普惠幼兒園」
    這部地方性法規不僅旗幟鮮明提出「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學體制」,而且對治理幼兒園建設運營中的痛點、堵點給出法律依據,讓管理更透明、結構更合理、更符合教育規律的學前教育未來可期。一方面,幼兒園陪餐、一日生活規範有了「白紙黑字」。
  • 瞭望 | 山東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依法治理學前教育的痛點、堵點,將護航學前教育沿著普惠、科學方向行進學位空閒與緊缺並存、師資跟不上學位擴張速度、堅守學前教育規律壓力不小,破解這些問題需要更精細的頂層設計和更有力的協同推進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蕭海川全面兩孩政策進入第四個年頭,新一輪幼兒入託高峰近在眼前。一些家長因「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再陷焦慮。
  • 慧凡教育在行動:助力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難題-社會資訊...
    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討論,其根本原因在於老百姓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嚴重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教育部的回應劍指學前教育現階段矛盾的關鍵點——入園難和入園貴。前者歸根結底在於公辦幼兒園數量相對來說過少,名額相較於適齡兒童數量來說遠遠不夠,甚至很多年輕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要早早考慮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入園貴主要是指很多民辦幼兒園收費高昂,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四腳吞金獸名副其實。  可以說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任重而道遠,但勢在必行。而在這條路中,除了政府行為之外,一些品牌也早就有所行動。
  • 淄博|大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普惠性幼兒園:家門口享優質教育
    從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到建設大學城,從解決入學難、入園貴,到建設職教高地、積極引進本科院校,彰顯了我市大力發展教育、培育人才的鴻鵠志向。作為終身學習的開端、國民教育體系的起點,學前教育備受社會和百姓關注,十九大提出「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蘇仙區:出實招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
    10月28日上午,記者在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看到,老師們帶領小朋友愉快地做著遊戲,整個園區教學設施設備完善,環境舒適寬敞。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原名華美幼兒園,以前是一家民辦幼兒園,它在辦學理念、辦園規劃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今年7月份,蘇仙區將其納入公辦幼兒園,並對其進業務指導和培訓後,提升了其辦園品質和辦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