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鴻鵠之志,卻做不成燕雀小事

2021-02-08 風水財神廟

心有鴻鵠之志,難做燕雀小事,為什麼連小事都做不好,還想得到大成功,人們總是仰慕成功的人做的大事,其實會做小事更重要,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的就是想要成大事、大氣候務必從小事做起的道理。

人們都想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願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又太少。

事實上,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真正所謂的大事越來越少,比如,一臺拖拉機,有五六千個零部件,需要幾十個工廠進行合作生產協作;一輛小轎車,有上萬個零件,需要上百家企業生產協作;一架飛機,共有四百多萬個零部件,涉及需要協作生產的企業單位更多。

對於很多人來說,堅持某件事或者想要達成某個目標非常難。比如,為了減肥,我們決定要每天跑步至少半小時;比如為了提升個人素養,我們決定讀很多書;比如為了練習寫作,我們決定每天更新一篇文章。可是,口號喊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非常難。很多人在這條路上,因為不能堅持而放棄。

從小事做起:

  1、工作中沒有小事:點石成金,滴水成河,只有認真對待自我所做的一切事情,才能克服萬難,取得成功。——佚名

  2、豐功偉績都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培根

  3、點滴的創造固不如整體的創造,但不要輕視點滴的創造而不為,呆望著大創造從天而降。()——陶行知

  4、勿以善小而不為,無以惡小而為之。——劉備教子

  5、寧可作小事,不可不做事。——俄羅斯

  6、天下大事當於大處著眼,小處下手。——清·曾國藩

  7、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公司董事長張瑞敏

  8、一個人一次只能著手解決一項有限的目標。——貝弗裡奇

  9、盡小者大,慎微者著。——資治通鑑

  10、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老子

  11、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南朝宋史學家範曄

  12、一切偉大的教子真理,一切神秘的天才秘密,都蘊含在那每一天最平凡的小事之中,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13、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可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的事,就是為此。——魯迅

  14、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羅蒙諾索夫

  15、一旦我們不停地關注那些我們能夠完成的小事,不久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我們不能完成的事情實在是微乎其微。——塞·巴特勒

  16、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務必從小事做起。——列寧

  17、要想獲得科學知識,就得從字母學起。——法國

《微習慣》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一點。讓我們在面對宏大的目標的時候,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目標。

一 什麼是微習慣?

微習慣就是很小很小的習慣。當你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你不會因為完成它感到困難。微小的事情堅持每天做,便容易形成習慣。

二 微習慣的優點

微習慣是很小的習慣。小到人們在內心不會對它產生反感。在普通的習慣與微習慣之間,微習慣更容易完成,讓人產生更少的牴觸情緒。人們偶爾會在某一時間不想完成當天的任務,此時,人們內心會做出較量,到底要不要完成這一事件,然後即使決定去完成,也需要強烈的意志力。然而完成微習慣時不會產生這個情況。當某天你的內心不想完成的時候,你會想:反正只有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並不會造成太多的困擾。並且完成微習慣可以鍛鍊意志力,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意志力有所提升。

三 如何形成微習慣?

1 選擇適合自己的微習慣

比如每天做一個伏地挺身,看兩頁書,寫五十個字或者背一個英語單詞。這些習慣都有利於自己的個人發展或者身體健康。比起每天做一百個伏地挺身,一周看一本書,每天寫一篇三千字的文章,每天背五十個英語單詞,微習慣顯得更切實際,也更容易執行。

2 列出實行計劃

建議微習慣不要選擇太多。三個左右為佳。當微習慣一下子太多的時候,很難記住一天需要做什麼。並且根據相應計劃,列出對應的實施時間。

3 記錄完成情況並及時反饋

每天做完微習慣的項目之後,作相應記錄。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會有驚人的發現。也許熟悉的單詞變多,超預期看完一本書,寫了很多文章或者身材開始變好等等。通過這一改變,微習慣更能夠堅持下去。

四 為什麼微習慣更容易堅持?

1 完成微習慣很輕鬆

當人們決定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會迅速地為這件事做初步的判斷。當面臨比較難的事情的時候,內心會激發出反感情緒。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事情不能堅持下去的原因。當任務量艱巨的時候,人們會在開始的時候,內心便選擇放棄。而微習慣因為任務量小,容易完成,所以受到的牴觸情緒少,容易堅持。

2 容易產生滿足感

當人們面對龐大的任務,卻無法完成的時候,內心感到很挫折。但是我們完成微習慣的任務量之後,會感到滿足,因為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五 微習慣中所做的事情能達到效果嗎?

也許你會很奇怪,每天做一個伏地挺身肌肉可以變得強壯嗎?每天跑步十分鐘能減肥嘛?每天看兩頁書,什麼時候可以看完一本書?每天寫五十個字,什麼時候可以寫出一篇文章?作者在書中提到,當你開始進行某一項事件的時候,比如開始讀書之後,一般情況下,你並不會因為讀了兩頁就停止讀書,你可能會被精彩的內容所吸引,一直翻下去,結果讀了很多頁書。長久下來,一本書很快就會讀完。即使某一天不想讀書的時候,讀兩頁書也並不難以完成。

作者就是從每天開始做一個伏地挺身開始,直到後來練出肌肉。

所以,微習慣真的可以改變人的生活習慣。如果你想改變自己,學習如何自我管理。


相關焦點

  • 鴻鵠之志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鴻鵠之志,鴻鵠:天鵝。天鵝所有的志向。比喻遠大志向。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近義詞有:雄心壯志、胸懷大志,反義詞有:碌碌無為、無所事事,鴻鵠之志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 職場:怕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工作中哪有什麼大事,你要先做好每件小事,做好小事,才能夠有力執行。面對自己的工作,只有百分之百的關注,才能夠將工作做到位。每一件大事的背後,都是無數瑣碎的小事。每一件大事的背後,都是無數瑣碎的小事,執行力提升也就在這一個個的小事中不斷體現出來。曾問過在大廠做項目總監的朋友,她在公司中做過幾件大事,她說回想起來全是些細微零散的碎片。其實,職場中很多職位都類似。
  • 論北大校長念錯「鴻鵠之志」及我家「鴻鵠」的來歷
    此時,陳勝長嘆一聲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意思是,你小小的燕雀怎麼能懂得天鵝的遠大志向呢? 如果把「鴻鵠之志」組在一起讀,多數人會讀正確。因為大家把「苟富貴勿相忘」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絮叨了多少遍了。但是,如果不留意,或者沒有做學問的追求,大家恐怕不會留意「鵠」的讀音和意思。北大校長林建華把「鵠」讀成「浩」,單個字讀錯,也許情有可原。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其實它不僅不知鴻鵠之志,更不知鴻鵠之苦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其實它不僅不知鴻鵠之志,更不知鴻鵠之苦「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從這句話中,你究竟讀出了什麼?但是生活在樹林間的單和麻雀,卻對鯤鵬的行為感到非常不解,甚至還出言譏諷,認為這麼做毫無意義。為在它們看來,這一片小樹林就已經是一片足夠廣闊的天地,可以滿足所有的生活需求,何必費這麼大的勁兒衝上雲層,再去遙不可及的南方。與其如此,倒不如在林間安然度日,也同樣可以過的逍遙快活。
  • 成語典故之鴻鵠之志:悲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為人擁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擁者笑而應曰「若為擁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鴻鵠之志比如人有遠大志向。典故是講秦朝末年,有一人名陳勝。對秦朝的法律制度很是不滿,(秦二世的時候,農民需要交大量的賦稅,還要建造秦皇陵、長城等等宮殿。可以說當時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陳勝此人,心眼多,路數廣。因此結交了很多官員。有一天,他和往日一樣,幫助別人收糧食。在休息的時候,就感慨道「如果以後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
  • 成語故事丨鴻鵠之志
    幾乎每個成語都有自己的故事,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故事裡有文化,文化裡有故事,讓我們一起聽故事、學文化。【成語】鴻鵠之志【 hóng hú zhī zhì 】【釋義】:鴻鵠:天鵝,鴻鵠之志,意天鵝之志向,因天鵝飛得高而遠,故喻意志向高而遠大!
  • 鴻鵠之志|麻雀怎麼會知道天鵝的理想?
    有一次,陳勝跟同伴在田邊休息,他就對同伴說了:「將來誰要是富貴了,可別忘了老朋友啊!」 同伴們卻都笑話他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怎麼可能有富貴之日?」 陳勝聽後嘆了口氣,自言自語說:「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燕雀怎麼能明白鴻雁高遠的志向呢!
  • 胡中輝代表:牢記總書記諄諄教誨,立鴻鵠之志、做奮鬥者
    胡中輝代表:牢記總書記諄諄教誨,立鴻鵠之志、做奮鬥者 發稿時間:2019-03-09 09:07:00
  • 增廣賢文: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命如紙薄,卻應有不屈之心
    染了風霜江湖故人十年奔波,遊子倦但終究是被現實打回了原型,被柴米油鹽磨平的當時的銳氣,奔波了數十年還是沒能成就一番事業,心也逐漸的疲憊了。午夜知音,書生一夢笑黃粱。舉杯暢飲不敢醉,終怕他鄉牽掛。臥榻之地,無人歸呀。濁酒話滄桑,莫笑世態炎涼。
  • 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命薄如天,應有不屈之心
    男人站直別趴下,有淚不輕易的擦,男人再苦也不怕,心中有夢闖天涯一段言語,讓你明白你的男人的辛酸。天下之大,男人各異;是才華橫溢,風流倜儻還是運籌帷幄,志勇雙全?但終歸是凡人。男人也有七情六慾,知酸甜苦辣,有欽慕女子,有追求的事業。沒有哪一個男人不想成為一匹黑馬,他們都有與生俱來的上進心,責任感,佔有欲。可當他們為感情盡心盡力,為生活奔波勞累後,還要面對女人的抱怨,上級的斥責,而所謂伊人,又在何方?一般女子忽略了男人的眼淚!可知道有的男人為何深夜買醉?可知道有的男人為何徹夜難眠?可知道有的男人為何鍾情遊戲?可知道男人為何沉默抽菸?
  • @年輕幹部 立鴻鵠之志、展騏驥之躍、履獬豸之忠
    面對新任務新要求,年輕幹部要以立鴻鵠之志、展騏驥之躍、履獬豸之忠的狀態,擔當新時代新使命。有奮進行動者的狀態鴻鵠去萬裡,歸來仍少年。年輕幹部站在創造未來的源頭上,無論歷盡千帆,都要有敢做時代弄潮兒的赤子之心。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的回信中勉勵:「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 胡啟生市長寄語青少年勇立鴻鵠之志展現青春學子的擔當與風採
    胡啟生市長寄語青少年勇立鴻鵠之志展現青春學子的擔當與風採 2020-06-08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鴻鵠之志中鵠字讀音是從哪裡來的?
    「鴻鵠之志」中「鵠」字的音怎麼來的?丁啟陣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一位教授也公開發表意見說:「鴻鵠之志的『鵠』字古讀hao是可以的,不能算太錯。」看來,有必要好好掰扯一下「鴻鵠之志」中「鵠」字的讀音問題。字(詞)典中字的讀音是從哪裡來的?為了更好地了解「鴻鵠」中「鵠」字的讀音,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字音的來歷,即字音是從哪裡來的,或者說怎麼來的。
  • 他是北京大學創始人,天之驕子當有鴻鵠之志,不可忘記!
    既然是「天之驕子」就一定要有鴻鵠之志,說到「鴻鵠」在古代漢語中,「鴻鵠」是天鵝的意思,據《管子·戒》:「今夫鴻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時。」「鴻鵠」是高貴的鳥,自然與一般鳥雀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被太史公納入諸侯層次的陳涉在屌絲時期就說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豪言壯語。孫家鼐(1827~1909),字燮臣,號蟄生、容卿、澹靜老人,安徽壽州(今淮南市壽縣)人。
  • 【讀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比如,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就怎麼也想不起出自何處。 幸好有「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百度,讓我們知道了它出自《史記》,中學語文課本裡曾經學過。 《史記· 卷三十六· 陳涉世家》載: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 陳涉,鴻鵠之志?夥涉為王?
    去年部編本教材刪除了《陳涉世家》就曾引起輿論的一片譁然,促使人教社就此問題向公眾做了官方聲明。今年小編拿到九下新教材,意外發現該文回歸了,現列於第六單元第3篇,是全書的第22課,內容依然節選到「殺之以應陳涉」,專取陳涉起義前期順勢,省略後面徵伐及戰敗的述論。
  • 說一不是二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應該是莊子文章的衍生品。在我們的文化歷史中,「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經常和「東海之鱉」相對,「燕雀」經常和「鴻鵠」相對,貶前者而褒後者,是我們的流傳幾千年的勵志名言,其效力至今不減。「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在我的印象裡,最早的出處應該是《史記》的「陳涉世家」。
  • 【多角度讀書】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陳勝年輕的時候,給人做幫工種地,休息的時候,他對身邊的人說:如果以後富貴了,可不要忘記彼此呀!只要是你身邊的朋友富貴發達了,那麼,就應該無相忘嗎?實際上,「苟富貴,無相忘」正確的理解應為,對於那些在自己微末時幫助過自己的人,當你發達時,不忘他人恩德,予以回報。
  • 傭耕者中的諸侯王,諸侯王中的傭耕者,他的鴻鵠之志卻沒被理解
    習題:鴻鵠之志最早出現在哪裡答案:《史記》作為中國歷史上帶領農民起義的第一人,陳涉的英雄壯舉足以讓他和歷代的諸侯王共同載入《史記》。那句最有名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也是出自陳涉之口。縱觀整部著作,筆者發現,人們僅僅停留在對陳涉外在性格特點的基本認知,對於這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理解更是只看到了陳涉想要展現自己雄心壯志的抱負和理想,對於字面下陳涉複雜的內心世界,卻沒有更加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更不要談正確理解了。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不為人知的陳涉以及他沒被正確理解的「鴻鵠之志」。
  • 感悟人生:從小事做起,還要把小事做到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小事做不到位,將釀成大錯;要防患於未然,就要從小事做起。我們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也要謹記這個道理,萬事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到位,就不會痛失良機,就不會因小失大。因為成功者,不僅需要有統籌全局、宏觀規劃的本領,還要有防徽杜漸、謹小慎微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