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流水線女工到年薪80萬紐約工程師:用10年改命,卻1天失業

2020-12-10 媒體人王耳朵

去年,一篇題為《出身湖南山村,我用10年,從深圳流水線走到紐約谷歌辦公室》的文章,全網刷屏。

時間回到一年之前,當文章的主人公孫玲拿著82萬人民幣的年薪,坐在紐約的谷歌大樓裡,回想十年之前的自己,還只是深圳一家工廠裡的流水線女工時,或許也曾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只是造化弄人。

2020,新冠來襲。

孫玲也成了失業大潮中的一員。

這個用生命中最寶貴的10年逆天改命的湘妹子,再次被命運打回原形,卻只用了1天的時間。

哪有什麼造化弄人,其實造化,從沒在意過任何一個人。

今天,耳朵想跟大家說說孫玲的故事,看看如你我一般出身底層的普通人,在這個風雲詭譎卻又壁壘堅固的時代,到底還有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可能?

01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但是你要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孫玲的出身普通至極,父母都是中國典型的農民。

從小放牛、餵豬、插秧、挑糞……什麼都得幹。

可能是太早承受生活的艱辛,所以孫玲對學習特別上心。

中考時,孫玲考上了縣城裡排名前三的高中。

但是父親卻以「女孩子讀書有什麼用」為由,中斷了她的學業。

在別人家的孩子開始忙著入學的時候,孫玲只能跟著舅舅學習理髮。

那時候孫玲其實對未來也沒有強烈的憧憬,但有一個念頭很明確,「我不想要過這種生活」。

孫玲的家鄉

所以她軟磨硬泡,把所有的親戚央求了一個遍,讓他們在自己父親面前幫自己說好話。

終於父親鬆了口,把她重新送回了學校。

只是她錯過了入學時間,只能進入一所民辦高中。

這所民辦高中的教學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2009年高考,孫玲的成績在全校應屆生中排名第一,卻連二本線都沒達到。

孫玲的高中畢業照,一排左四穿紅衣服

唯一幸運的是,一個軟體培訓機構在學校做推廣,7天的免費夏令營孫玲參加了。

那時,她有一瞬間感受到另一道希望曙光的降臨。

她想學編程,但是因為家境困難,她還是無奈地和這道光擦肩。

一個月後,孫玲遠離家鄉,來到深圳,成為了流水線上的一名普通女工。

在這裡孫玲的工作很簡單,負責電池檢測,工作不算辛苦,但是極其枯燥乏味,一個月工資最多也不過2000元。

她覺得和工廠裡那些冰冷的機器相比,自己更像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

所以心中漸漸有了逃離的衝動。

尤其是,這時還發生了一件事,對她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有一次她要進城,到了公交站發現自己連公交車都不會坐。

走在深圳的大街上,有人跟她搭茬,說能幫她找一份可以接觸到電腦的文員工作。

孫玲相信了,填表、繳費,從兜裡掏出400,又從ATM機裡取了1600。

離開後,她忽然意識到上當了。

閉塞的環境已經讓她喪失了對外部世界的判斷力。

那一刻孫玲更下定決心要離開,「不能活在那個無知的世界裡」。

有句話說得好: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即使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一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因此會將選擇權和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孫玲在深圳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孫玲想起了高考結束的那個夏天,想起了那次免費的計算機培訓。

那道名為「希望」的光穿過時間的阻隔,再次照耀在了她的身上。

2010年,孫玲鼓起勇氣,從工廠離職。

她用這一年來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去報了一家軟體培訓機構。

然後在日記裡寫道:

「我所認知的世界在社會上站不住腳,不是因為我的世界太小,是我站在世界的牆外。」

02

弱者相信命運

強者只信因果

離開工廠後的求學生活,孫玲已經做好了準備。

但是,命運絲毫沒有給她一點點的優待。

她的積蓄,只夠學習軟體編程第一期的學費。

沒有了工作,所以白天學習的孫玲,晚上6點到11點要去肯德基打工賺取生活費。

7塊多錢一個小時,掙的錢也只是夠溫飽。

學習完後沒有錢繼續報第二、三期,就想嘗試去找和計算機相關的工作,邊掙錢便學習,但是很不幸,沒有公司願意招她。

不過孫玲沒有放棄,她省吃儉用,費盡心思,終於讓她遇到一個IT培訓機構,提供邊工作邊學習的機會。

學費分期付款,上課方式也非全日制。

此後,孫玲周一到周六,做電話客服;

周三周五晚上,和周日全天上課。

錢還是不夠,就申請一張信用卡,負債交學費。

在辛苦一年的生活之後,一家合作公司過來招聘,就這樣平時學習拼命,能力出眾的孫玲成功突圍,正式進入了IT行業。

每月工資3000(轉正4000),朝九晚六,雙休。

後來她還跳槽了一次,工資漲到6000。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經典的臺詞: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我的命。」

有了穩定的工作,收入也漸漸水漲船高,但是孫玲也沒有將自己的生活停靠在舒適區裡。

2012年的4月,為了拓展自己的技能,孫玲報名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學費3萬。

這一次,她又近乎耗盡了自己所有的積蓄。

接著年底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學歷太低,影響了職業發展,又報名了西安交通大學的遠程教育,學費要一萬多。

這下更是讓本就捉襟見肘的生活,雪上加霜。

這些在外人看來可能有些「瘋狂」的舉動,孫玲自己卻甘之如飴。

最後不僅取得了西安交大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科學歷。

2015年,還拿到了深圳大學的學士學位和自考畢業證書。

這一年,孫玲24歲。

在很多大學生剛剛畢業,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感到迷茫的年紀,這個高考失利的打工妹,正在全力以赴地為自己的人生增磚添瓦,一點一點地去修正命運偏離的軌跡。

時間轉眼來到2017年,這時候的孫玲,不僅在英語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學業和工作上也已經讓人刮目相看。

但是更加出人意表的是,孫玲竟然不聲不響地報名了美國一所高校組織的計算機科學碩士留學項目。

學校要求必須有編程經驗,有本科學歷,有可以正常用英語溝通的能力,還要負擔的起一年的學費。

而這一切,孫玲都在不知不覺中全部達成了,為此她還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存了10萬塊錢。

想起一句話:

弱者相信命運,強者只認因果。

所謂的才華和機遇,都是基本功的溢出。

2017年9月8日,孫玲收到了從美國寄過來的錄取通知書。

當這個消息傳回家中,父親的第一反應是:「你怎麼還讀書?」

是呀,此時的孫玲已經28歲,在農村這樣的女孩早已經結婚生子。

不過,這一次父親已經無法改變女兒的命運,在大洋彼岸,孫玲開始了自己另一段嶄新的人生。

03

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

別按照活的方式去想

孫玲的留學生活很精彩,在努力學習之餘,她還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活動,甚至籌劃並主持了2018年學校組織的春節晚會。

很快,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孫玲要在美國找工作了,這對她來說又是新的挑戰。

2個月60多個不同形式的面試,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但是她始終沒有氣餒。

18年10月,孫玲獲得了EPAM Systems公司的offer,負責服務谷歌,工作地點就在谷歌的辦公樓,年薪82萬人民幣。

回想10年前,2009年的深圳街頭,那個被生活打擊得體無完膚的打工妹,恐怕她不會想到,自己的一次逃亡,竟然會是自己改變人生的開端。

從孫玲的經歷,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一個普通人,即使背景、天賦、運氣等等都平平無奇,也是可以做成點什麼的。

而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成為「孫玲」,是因為在自己的生活圈裡,選擇了隨波逐流。

雖然看上去也有起有落,但是放在命運長河裡,終究還是一潭死水。

就像網友@風小象說的那樣,她有著和孫玲類似的出身、類似的經歷,甚至有機會出國工作,但是漸漸她變得只關注眼前的得失,沒能堅持下去,自然也不會走進谷歌。

風小象自己也總結了這樣一種狀態:

「孫玲按想的方式去活,我變得按活的方式去想。」

2018年,孫玲拿著年薪80萬的offer,曾詢問過上司為何選擇她。

上司笑了笑,對她說:

第1,她的自學背景特別強;

第2,她接受反饋的速度特別快;

第3點,也是他最看重的是一點,「在遇到模稜兩可的問題時,你會先把問題搞清楚。」

說白了,就是孫玲身上有一種特質:敢想敢做

孫玲奮鬥的10年,其實就是解決人生問題的10年。

正如她在Tedx上的那一段演講中說的那樣:

「我想趁著我年輕的時候,做一件感動我自己的事情,去這個更大的世界看一看,看在這個世界裡我的生存能力到底有多強。」

孫玲想到了,也做到了。

因為,想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05

接受不能改變的

改變可以改變的

我們都知道,2020開啟了人類的噩夢模式。

尤其是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孫玲也無法置身事外。

因為父親重病,她回國探望,但是沒過多久父親就撒手人寰。

而這時全球病毒肆虐,孫玲不僅無法返回谷歌工作,連入境都是一種奢望。

於是,在短短的一個月中,她經歷了疫情、喪父、失業等一連串打擊。

有人在孫玲的個人公眾號上問她:

「你知道美國公司婉拒你回美國入職時,是什麼感受呢?有通過什麼方式發洩嗎?」

孫玲直言不諱道:

我期待公司在這個時候會幫我,但是沒有。沒有什麼發洩方式,對於發生了的事情,我的接受速度一般都很快,無論損失有多大,因為那已經成了現實,沒法改變。儘量在當下的狀態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當然該失落允許自己失落。我挺喜歡這句話: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

失業期間,孫玲去了一趟川藏線

跌入生活谷底的孫玲,依然還是最初那個那個從湖南山村走出來的農家女孩。

如果怨天尤人,期待有什麼救世主,那麼她永遠都只是流水線上的那個月薪2000的流水線女工。

度過最初的失落和焦慮之後,孫玲準備重新出發。

她更新了中文簡歷,再更新英文簡歷

安排時間學習和複習,積極地參加各個公司的面試,並且在LinkedIn(一個全球職場社交平臺)上求職。

雖然到現在她還是沒能獲得一份正式的工作,但是已經有一些海外公司給她提供了實習機會。

而就在我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孫玲在籤證到期之前,趕回了工作地。

孫玲說:

「辦法總比問題多,遇到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即使可能情況沒那麼好,沒那麼完美,只要能生活下去就好了,就是我的一個最低的要求了。」

面對時代的巨浪,個人的力量確實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你不放棄,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年,《南方周末》開了中國家書系列專欄,孫玲也收到了約稿邀請,她的主題是「寫給2049年的自己」。

我很喜歡其中的一段話:

如果將時針撥到30年後,也是正在看信的你了。我如今所處的每天都充滿著變化,30年後的世界真的無法想像,也許我已經不存在。如果還存在,我希望你是這樣的人。我希望你是一個愛記錄愛分享的人。我希望你是一個愛閱讀的人。我希望你是一個很自律的人。我希望你是一個有精彩故事的人。我會多做點感動自己的事情,讓未來的你可以跟孫子孫女來嘮叨炫耀。

這就是孫玲,純粹而簡單,真誠又努力。

所以我真的一點也不擔心還處在失業狀態下的她。

就像很多年前,她在微博上留下的那段語錄中說的那樣:

「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所以,春風得意時多些緬想,只要別背叛美麗的的初衷;窘迫失意時多些憧憬,只要別虛構不醒的苦夢!」

這個世界的確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平可言,但是耳朵還是願意相信:

一個人靠非凡的努力,靠知識和正確的選擇,而不是靠幸運和邪惡,也可以獲得想要的生活。

因為在這個看起來風起雲湧,實際上越來越固化的時代,一個出身貧寒的普通人逃出命運的樊籠,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事情。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相關焦點

  • 從深圳郊區工廠到谷歌程式設計師,流水線女工孫玲如何實現階層跨越
    從流水線女工到谷歌程式設計師,孫玲的故事被簡化為女工逆襲的雞湯敘事。但在孫玲真實的境遇裡,有驚險,有層層躍升中不斷被選中的偶然,還有她愣頭青般的執著和勉強。只是勉強之後,還是要面對階層打下的烙印。她與命運纏鬥許久,仍在故事的中途。
  • 美聯英語立刻說學員的10年,從流水線廠妹做到紐約年薪百萬程式設計師
    每天清晨,孫玲從紐約的布魯克林的公寓出發,一路乘著地鐵,來到紐約最繁華的地帶——曼哈頓,她所工作的谷歌大廈,位於切爾西區第八大道上。10年間,孫玲的收入從月薪2300人民幣,直飆到如今的年薪10幾萬美元,但這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當被問及十年前的自己是否想像過能有一天與世界top級程式設計師一起工作時,她坦言:「哪怕在一年前,我都沒有想像過現在能在谷歌上班。」
  • 最高年薪80萬!港中大(深圳)金融工程碩士畢業生成企業「香餑餑」
    但日前發布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屆金融工程理學碩士項目畢業生就業報告卻顯示,該專業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7.4%,平均年薪為29.5萬元,最高值達到了80萬元,就業率及平均薪酬均位於國內知名高校前列。
  • 從流水線女工到年薪80萬,廠妹學霸:想要逆襲,這一點很關鍵
    她出身貧困,初中輟學後,高中恢復學業跟不上學校的進度,最終在19歲那年高考結束後,成為了一名流水線女工。流水線的工作枯燥到讓孫玲難以忍受,於是孫玲參加了一個夏令營去放鬆心情,結果對學習入了迷,也意識到了學歷的重要性。之後孫玲報考了專升本,然後開始了人生的逆襲,從這以後孫玲一步步走出了國門,經歷了漫長的輟學、工作、重新上學、出國留學後。
  • 一個深圳流水線女工的10年:工資翻了40倍,我還不認命!
    2009年,19歲的孫玲和朋友一起,坐上了前往深圳的綠皮火車。經過14個小時的疲倦車程,她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工廠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名女工。2009年最炎熱的8月,她和朋友坐上了那班南下的綠皮火車,到堂哥介紹的深圳一家電池廠上班,成為流水線上眾多女工之中的一個。那是孫玲第一次出遠門,去一個陌生繁華的大城市,只是這座城市的絢爛精彩與她無關。
  • 用十年從流水線女工到年薪82萬,她打臉了想當「網紅」的年輕人
    最近有一篇人物報導很火,一個叫孫玲的女孩,出身農村,家裡條件不好,19歲時和朋友一起,成為深圳工廠流水線上的一名女工。大多類似出身的人,大概就是進廠沒日沒夜地工作,拿著微薄的工資,到年紀就跟另一個人結婚生孩子。但她不是。在採訪中她說:「我出身農村,父母都是農民。高中畢業,我去深圳當了流水線工人,在那裡,我第一次明確了我不想要過這種生活。
  • 從流水線廠妹到年薪百萬的谷歌紐約程序媛,她用十年書寫一個傳奇
    她在某社區一個問題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這個問題叫做——家裡沒錢可以出國留學嗎?現實卻是殘酷的,高中畢業後,學歷不高,又沒有什麼才能,孫玲經由堂哥的介紹,從湖南「深漂」到了深圳。進入一家電池廠做流水線工人,上晚班,晝夜顛倒。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工作非常簡單單調」。
  • 為什麼流水線上的女工越來越少了?真相很現實
    小周想到城市看看工作機會,聽父母說去工廠流水線做女工還挺好,所以她有些心動。前幾天正好周末,小周和父母一起上門來找我,想聽聽關於職業的建議。說到流水線女工,曾幾何時是無數農村女孩賴以謀生的職業,她們來到城市工廠上班,一臺流水線機器,就可以養活自己乃至一個家庭。
  • 【紫牛頭條】從流水線女工逆襲成高薪程式設計師,一度爆紅的她現在咋樣了
    19歲時因高考失利去深圳打工,一段時間後,她不甘心每天12個小時流水線上的枯燥操作,開始學習編程。經過不懈努力她成了一名程式設計師,又參加自考、自學英語,到美國讀計算機專業碩士,隨後拿到offer在紐約的谷歌辦公室上班。近日,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她說:「前段時間失業了,現在找到了新的工作來維持有效的學生籤證,在美國鹽湖城的高盛做程式設計師,收入要比之前稍微高一點。」
  • 高中畢業,從流水線做起,月薪從1千變成7萬,她做對了哪些事?
    最近看到一則報導,講的是一位叫王玲的高中學歷的女孩,19歲離開湖南來到深圳打拼,從一千多的流水線工作做起,逐漸變成了一個坐在紐約谷歌總部辦公年薪12萬美元(約83萬元人民幣)的高級程式設計師。這個故事聽起來真的讓人難以相信。
  • 2019年十大熱門AI崗位及薪資報告:算法工程師平均年薪超10萬美元!
    而相比之下,對其搜索在 2017 年 5 月到 2018 年 5 月之間增長了 32%,在 2016 年 5 月到 2017 年 5 月之間增長了 49.1%。今年的下降趨勢也表明符合要求的從業者比崗位需求要少得多。未來的 AI 工作人員可能還在學校學習或等待培訓。值得一提的是,AI 工作的搜索和 AI 崗位的提供並不成正比。
  • 從流水線女工逆襲成高薪程式設計師 一度爆紅的她現在咋樣了?
    19歲時因高考失利去深圳打工,一段時間後,她不甘心每天12個小時流水線上的枯燥操作,開始學習編程。經過不懈努力她成了一名程式設計師,又參加自考、自學英語,到美國讀計算機專業碩士,隨後拿到offer在紐約的谷歌辦公室上班。
  • 最高年薪80萬,520餘份offer,等你
    從最初的陌生到熟絡,此前從未到過天府新區的趙冠航,僅用了幾天時間就完全適應了。「天府新區未來的發展機遇,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各項人才政策都吸引著我。」趙冠航告訴記者,天府新區是一個充滿機遇、活力、溫度的城市,希望自己能夠在這裡安居樂業。
  • 從流水線女工逆襲成高薪程式設計師,一度爆紅的她現在咋樣了
    19歲時因高考失利去深圳打工,一段時間後,她不甘心每天12個小時流水線上的枯燥操作,開始學習編程。經過不懈努力她成了一名程式設計師,又參加自考、自學英語,到美國讀計算機專業碩士,隨後拿到offer在紐約的谷歌辦公室上班。近日,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她說:「前段時間失業了,現在找到了新的工作來維持有效的學生籤證,在美國鹽湖城的高盛做程式設計師,收入要比之前稍微高一點。」
  • 在職公務員接到阿里P7年薪80萬的OFFER,卻放棄了,為什麼?
    在某站,有位浙江在職公務員發布了一個求助帖,內容是說自己接到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的offer,年薪開到80萬,而自己現在的年薪才20萬,不知道應不應該去。我想換做誰,遇到這種情況都會糾結吧,畢竟是80萬的年薪,比自己現在的工資高了4倍!
  • 他們在深圳流水線做工,每個月存下了4000塊
    -「急著去火車站買票南下打工的心情,我相信憑藉我的高中學歷,能在深圳電子廠找到一份合適的流水線工作的。」任誰都聽得出來,這只是一個玩笑。但這脫口而出的調侃,清晰地得出了兩個信息:一、南下打工,首選的是深圳;二、實在沒出路了,就去流水線當工人。
  • 打造「英語趣配音」,流水線女工變身勵志女王
    85後女孩譚美紅是廣東省中山市一家玩具廠的流水線女工,但她借著有一天能用英語進行全球旅行的夢,在車間苦練英語,並因此走上創業路
  • 美國矽谷失業潮下的華人工程師
    更多失業的華人工程師們還需要考慮到居留身份問題——他們持有H1b工作籤證,若在失業後的60天內未找到新工作,就必須離開美國。在這個春夏之交,這群人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壓力與選擇人們知道30歲的孫玲,大抵是因為一篇名為《從深圳流水線廠妹到紐約高薪程式設計師》的文章。她十年的經歷被概括成一個「奮鬥改變命運」的故事:出生於湖南婁底的普通家庭,沒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後到深圳一家電池廠做女工,2010年離開工廠自學編程,成為程式設計師後開始學習英語,並拿到了本科自考的學位。
  • 復讀考入民辦高校,畢業年薪201萬,他不是真正的「天才少年」
    通過學習逆襲的故事,總是格外引人注目,無獨有偶,從工廠女工到谷歌程式設計師,打破「階級固化」,她用十年時間改變命運。用了10年時間,從月薪2000的廠妹到年薪80萬的谷歌程式設計師孫玲1)月薪2300-月薪4000孫玲來自湖南婁底的一個農村家庭,家庭收入來源都靠父親農閒的時候做木工,一年到頭所有收入加在一起,只能勉強餬口。2009年,孫玲高考落榜,去深圳的一家電池廠打工,負責正負極的檢測,每天上12個小時的班,白班和晚班輪換。
  • 年薪高達80萬
    又一波聘任制公務員,年薪高達80萬我們先來看看近期的一波聘任制公務員招錄情況,其中上海年薪最高可達80萬。1、年薪60-80萬元,2020年上海虹口區招聘5名聘任制公務員2、年薪40-50萬,贛州市面向全國公開招聘6名聘任制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