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博物館中的這兩幅宋代名畫,究竟誰才是宋畫第一?

2020-12-19 巡文閣

在綜合國力逐步提升的同時,文化滲透也越來越重要,像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的文化宣傳力度在很久之前就做得很好。

最近有一位在法國留學的中國女孩在街頭彈古箏宣傳的時候,有很多的外國人都問是不是從日本或者一些亞洲國家來的,女孩會和他們細心的解釋。

不過,最近這幾年隨著我們實力越來越強,文化輸出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北京奧運會之後,更多的外國人喜歡上了我們的文化。

央視最近的有很多文化類的節目,國家寶藏就是裡面非常著名一檔節目。主持人是我國非常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張國立先生,他的聲音雄厚,很適合這樣的節目,又有很多著名的表演人員、歌手擔當護寶人,共同守護我國的珍寶,以表演的形式為現場觀眾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展示寶貝的由來和歷史發展軌跡,當真是一部很優秀的節目。

在這裡我們發現有很多的寶貝都流傳海外,這樣的事情發多發生在中國近代,那個時候國弱民弱,沒有任何自保的能力,就連飯都吃不飽何來守護寶藏。在解放戰爭時期,很多寶貝又被蔣介石帶去臺灣,在臺灣的博物館中有很多寶貝都不輸故宮博物館。

裡面有一幅作品《千裡江山圖》。這幅作品,真的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詞彙來形容它更為合適,似乎用在它身上的什麼詞語都不足以形容他的恢弘大氣。

作品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畫作,畫家王希孟在十八歲的時候就完成了此畫,因為過於年輕,很多地方處理不是很好,還沒有達到巔峰的狀態,仔細看這幅作品的時候,還是會有一些小缺陷,可是這並不影響整個作品的感官,畢竟看的人大多還是不專業的。

第二件是宋代的《溪山行旅圖》,是第一名畫,是水墨畫的巔峰之作,大家單看氣勢就可以看出來,層次感很強,一點一點的暈染開,大氣磅礴,雄偉壯觀,層層山水,錯落有致。

為什麼說此作品無人出其右。一般來講中國古人的畫作都是代表著畫家的世界,代表著他的思想,第一眼看到這幅作品的時候,就能感受到畫家的心情,感受它的一種精神復甦,積極向上,大氣磅礴的作品。

相關焦點

  • 宋畫中的中國山水
    圖/《秋江漁隱圖》 中國山水畫的巔峰在宋代 當代名氣最大的宋畫,莫過於北宋畫家張擇端的社會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國外漢學家看到的第一張宋畫大多是它。2010年上海世博會,巨型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博物之美。但這幅國寶級北宋風俗畫並不是宋畫的最高代表。
  • 《溪山行旅圖》為何被稱宋畫第一?
    圖 | 《溪山秋色圖》 宋徽宗 宋宋代山水畫的繁榮興旺,名家名畫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堪稱古今一流。如今許多名作都誕生於這個時代,其中就包括範寬那幅被稱為「宋畫第一」的《溪山行旅圖》!「宋畫第一」、流傳了近千年的畫作,首先要判斷是否為真跡,畢竟自古以來造假、販假的層出不窮。
  • 科學網—兩幅「新月」畫
    待曲終人散熄燈之後,只見彎彎的月亮早已掛在天穹,淡淡的月光如水一般,照得室內一片亮白,此時酒酣耳熱的豐先生頓時覺得心中澄清如水, 宋代詩人謝無逸《詠夏境》裡的詩句「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的意境便映現在眼前。如此詩情畫意,實在是令人陶醉。故畫中之新月,乃先生心裡突然感悟到的清澈之明月也。至於此時懸在天上的究竟是新月,還是殘月,我想先生也未必在意。
  • 此畫展現宋花鳥畫最高水平,現藏東京博物館,今價值4.3億難回國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繪畫藝術堪稱中國眾多藝術中的精華,早在中國漢代,馬王堆出土的漢畫就栩栩如生,宛若天成,而要論中國花鳥畫的巔峰時期,那麼筆者不得不提到宋朝,中國宋代是一個繪畫寫實主義盛行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裡,很多畫家和觀看者對於繪畫的第一要求,就是力求逼真。
  • 這幅畫只畫了一船一人,為何成千古名畫?一個細節千年無人超越
    古人繪畫釣魚其實很早就被古人繪入畫中,關於釣魚的繪畫就有一幅千古名作,這幅畫只畫了一船一人在垂釣——準確地說應該是畫了一老翁釣魚,除此之外是啥都沒有畫,堪稱古今垂釣第一圖。這樣一幅以釣魚為主題的畫又為何被譽為千古名畫呢?這幅畫對於釣魚史又有何研究價值呢?咱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千年之前被畫入畫中的釣魚翁吧!
  • 宋畫裡的花鳥魚蟲叫醒春天,6幅在美國,2幅在日本
    〔北宋〕趙佶 桃鳩圖 花鳥畫在宋代有著飛躍般的提高,這得感謝宋徽宗趙佶。或許,這一字一畫可以抵消江山之恨?我們不得而知。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趙佶的《桃鳩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我們還是從趙佶的這幅《桃鳩圖》開始,穿越千年,從詞人的詩句裡去欣賞宋代的花鳥魚蟲吧!
  • 「宋畫第一」《溪山行旅圖》,它還有個小秘密
    《溪山行旅圖》是我國宋代著名的畫家範寬的作品,它被收藏與我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溪山行旅圖》堪稱臺北故宮三寶之首。它是存世繫於範寬名下的山水畫中,最受肯定的真跡,被譽為"宋代繪畫第一神品"。範寬範寬宋陝西耀縣人,他的山水畫總體特徵雄強渾厚、深沉健壯。作品章法突兀,境界開闊,筆墨拙重,刻畫精微。他性情寬厚、崇尚道家、師承北派、隱居關陝。
  • 都說宋畫好 宋畫到底好在哪裡?
    它將分布於全球100多家收藏機構的1000多幅宋代繪畫作品集結成一套「全家福」,打造了迄今為止最權威、最完整的宋畫圖像與文獻集成,共7卷。中央文史館館長袁行霈評價:「這樣全面地把宋代繪畫收集到一起,與《全宋詩》、《全宋文》可以相提並論。」
  • 故宮隱藏最深得一幅千古名畫,被誤解千年,院長發現樹葉下的秘密
    其實這幅畫在之前,一直是被看成一幅佚名古畫,並不知道畫家是誰,只知道這是一幅千古名畫,流傳了上千年的歷史,有著悠久的歷史價值,但是對於藝術價值,卻一直未有定論。他在畫作中,並沒有像以往的畫作一樣,專門留空白題名,反而是把自己的名字隱藏了起來,而故宮博物館的前副院長李霖燦,在研究這幅畫很久之後,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 這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被譽為畫中蘭亭,臨摹之作被賣到880萬
    如果讀者來到浙江博物館,那麼有一個國寶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定要睜大眼睛好好地欣賞個夠,它雖然只剩下一半,那一半也足以體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被譽為畫中蘭亭,臨摹之作被賣到880萬。這就是有中國山水畫蘭亭集序之稱的《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傑作之一,號稱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卻因為要焚畫殉葬變為兩段,前半段名為剩山圖,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段被稱為無用師卷,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與我欣賞宋畫,了解宋畫,學習宋畫
    與此同時我們欣賞宋畫,了解宋畫,學習宋畫。《晴春蝶戲圖》,宋代,李安忠,紈扇,絹本設色,縱23.7釐米,橫25.3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中無落款,是否為馬麟作品尚不確定,但從梅枝的筆法表現與馬遠派相通,此外,梅花、雀等的表現手法細膩,屬於南宋院體畫的特色。《月下觀梅圖》,宋代,馬遠,絹本設色,縱25.1釐米,橫26釐米,大都會博物館藏。《月下觀梅圖》是一件團扇小景畫山水作品,構圖簡潔而爽朗,畫面豐富而寧靜。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我國兩幅牛轉翻車圖研究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我國兩幅牛轉翻車圖研究 史曉雷 摘要: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手鑑《筆耕園》收錄有60幅我國宋代至明代的繪畫。其中傳郭忠恕繪的《柳龍骨車》和傳李嵩繪的《龍骨車圖》描繪有我國傳統的農具「牛轉翻車」。
  • 藏在日本國立博物館裡的宋畫
    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寬平六年(唐乾寧元年、公元894年)中止了遣唐使,日本同中國政府間的交流也一度停止,而傳到日本的這一部分的唐代文化卻慢慢融入了日本文化中,並且被傳承和發展,從而孕育出了一段新的日本國土文化。隨著唐的滅亡,經歷了五代直到宋代,日本又開始吸收嶄新的宋代文化。
  • 【漢採畫院】100幅名畫,說盡中國美術史
    34、《雙喜圖》/宋代/崔白《宋崔白畫雙喜圖》是宋代畫家崔白創作的,描繪了兩隻山喜鵲,向一隻野兔鳴叫示警。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39、《秋庭戲嬰圖》/宋代/蘇漢臣此軸畫風活潑清麗,表現庭院中,兩孩在湖石花叢下嬉戲,用筆極為細緻,精到而剛勁。特別是兩孩瞳如點漆,炯炯有神,堪稱「點睛」妙筆。
  • 發現宋畫之美_文化頻道_鳳凰網
    展覽中,吳南生捐給省博的北宋《群峰晴雪圖》成為全場焦點之一。宋畫難得,一方面,是受「紙壽千年」的自然條件限制;另一方面,是約十個世紀以來,社會變遷,人文變化,庋藏於大家望族、皇宮王府裡的藏品,往往流散,所餘者十不存一。對於宋畫的存世量,有人認為不過1500張左右,有人認為超過2000張,還有另外一些數字。但不論怎樣,「稀少」是大家的共識。很多存世的宋畫,都進入了著名的收藏機構。
  • 《宋畫大系》:坐擁一座完整的宋畫博物館
    宋人成熟完備的技法中,是高雅超逸的文人意趣,是找尋心靈的寬解和棲居。宋畫山水 雲林墨象 含容萬有曾經的宋代士人,崇尚丘園養素,泉石嘯傲,漁樵隱逸,於山水中寄託性靈,追求雅致的精神生活。《宋畫大系》甄選海內外存世宋畫720件,採用原比例、原色、超高清技術複製精印,億萬像素呈現經典原貌,規模空前,盡閱天下宋畫,藏用兩宜;長卷、立軸、團扇、鬥方、冊頁,歸類飾裱,編年排序,欣賞臨摹,便捷實用,可賞、可摹、可藏。
  • 他把老虎畫成了病貓,為何成為傳世名畫?放大10倍才知道緣由!
    歷代名畫有很多,比如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還有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韓滉的《五牛圖》等等,這些名畫或是畫時代面貌,或是畫風土人情,或是山水風景,或是人物動物,無不栩栩如生,引人流連忘返。
  • 梵谷名畫被盜:疫情期博物館關閉,小偷凌晨闖入輕鬆偷走
    3月30日是梵谷誕辰,在荷蘭辛格·拉倫博物館裡的梵谷畫作《春天花園》卻神奇被盜。為了防止疫情蔓延,這家博物館最近正處於關閉狀態。小偷選在梵谷生日這天,凌晨闖進博物館,輕而易舉就盜走了這幅名畫。希望你能夠把畫儘快歸還給博物館。梵谷的畫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盜了。2002年,竊賊爬梯子自博物館屋頂進入,只花4分鐘就得手兩幅梵谷的畫,分別是《斯赫弗寧恩海景》和《離開尼厄嫩教堂的信眾》,然後以繩索逃脫。
  • 為什麼選這些畫?為什麼配這些框?一個個博物館逛過來、一幅幅原畫看過來,我們才敢試著回答.古典畫來了! | 伽羅精選
    到今天,你甚至可以不用了解這兩隻手的宗教含義,而可以自己聯想出各種各樣新的含義。因為這幅再創作的畫,也是現代意義上的一幅新的名畫了。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漢堡,都是主要城市,也都有各自重要的博物館。波提切利的這幅《年輕女子像》,就是法蘭克福施泰德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代表著這個博物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早期畫作的高水準。這幅畫也是一個世界名畫,感覺跟烏菲茲的《維納斯的誕生》很像,但面容更加生動,我們配了兩種古典畫框。
  • 梵谷畫作被盜!警方發現這些細節…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
    據了解,一位名叫奧克塔夫·達勒姆的人從梵谷博物館偷走了這兩幅畫。後來他公開了整個犯罪過程他說:那天晚上,我們倆偷偷把梯子搬到了梵谷博物館的牆角,從那裡爬上了屋頂。我們用一把錘子砸開了玻璃窗,那個洞足夠大,我們從那裡翻了進去,把牆上的兩幅畫取下來塞進包裡。接著我們回到屋頂上,抓住之前就在固定在外面的繩子滑到地面,整個過程其實就花了3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