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自立的人?家長可以從這5個方面做起!

2020-12-13 愛笑寶媽歐丹丹

現在的樂樂寶貝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小小女漢子,該做什麼想做什麼要做什麼都拎得非常清楚。

很多朋友都來問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培養出一個這麼積極開朗、獨立自主的好寶寶。

其實很簡單,明確兩點:一是用對方法,二是家長必須擺正態度,並且堅持陪著寶寶一起改變。

因為,教育方法和家長的態度同等重要!

那麼,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孩子成長為一個自立的人呢?

01、想讓孩子自立,家長可以適當變懶

從小到大,我帶寶寶的理念就是「解放媽媽的雙手,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做」,教會寶貝一個技能之後,我立馬故意犯「懶」,看著她自己搗鼓。遇到不懂的地方,再稍微提示兩三個點,每個階段都是如此。

在我這個懶媽媽的「折磨」下,樂樂寶貝只能一直努力地學習著,從自己看書、自己拿勺子吃飯,到自己穿衣、自己用筷子夾豆等等,都做得很不錯,那絲毫不敢懈怠的樣子特別可愛,還常常給我小驚喜呢,比如下面的突發事件,她表現得超級像一個小大人,哈哈哈

樂樂寶貝兩歲生日時,開始教她如何使用筷子夾菜,幾天後,手法口訣都背得很溜啦,也能慢慢把菜夾起來放嘴裡,我估摸著練習得差不多了,就沒再管,任由她自己用筷子吃飯。

某天,我正吃得開心呢,突然,小傢伙把頭一扭,嚷嚷:「媽媽,筷子是這樣拿的,嗯,要這樣……吧啦吧啦……」還負責任地用我教她的方法比劃給我看,末了,不忘叮囑一句:「媽媽,你要記住,別弄錯啦。」

驚得我筷子一抖,本來夾得穩穩噹噹的秋葵都要掉下來了,連忙答覆:「好的,媽媽會注意的,謝謝樂樂提醒。你也別弄錯了噢!」

樂樂得到我的回應,興奮得大叫:「嗯!寶寶知道啦!」好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哈哈

為了照顧好我這個懶媽媽,樂樂寶貝真是操碎了心呀,說實話,我特別喜歡她一本正經地教我拿筷子的樣子,真的。

我們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樂樂寶貝能這麼認真地教我,那是因為我教她的時候也很認真呀。

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多一點耐心陪伴孩子,適當變懶,並不是啥也不管,寶寶有不懂的地方,還是需要我們多教幾遍噠。

02、想讓孩子自立,家長必須學會放手

有一段時間,我天天帶樂樂寶貝出去體驗生活,她可開心啦,在家準備的時候就一直嚷嚷:「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去賣東西呀?寶寶好想和媽媽一起去呢!」

看著她這麼興奮地跑前跑後,我也很激動,恨不得馬上就出門,哈哈哈

說實話,第一天帶她出去賣東西還是有點小擔心的,怕她到處跑,畢竟人家只是一個小寶寶,在外面不比在家裡,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都會發生。

可事實證明,她是很棒噠,不僅沒讓我操心,還幫我到處吆喝:「賣花啦!賣花啦!」

旁邊的路人都忍不住停下來左瞧瞧右看看,說這個寶寶實在是太可愛了,緊接著就開始掏錢買花,這都是樂樂寶貝的功勞呀。

想著以後每次出去都會有一個小跟屁蟲陪我一起,莫名地開心呢,嘻嘻~

所以,做大部分事情的時候,只要在安全範圍內,我們都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讓他自己去嘗試。

因為,好媽媽要學會放手

只有學會放手,才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讓孩子更獨立。

你越是親力親為,包辦一切,不捨得使喚孩子,孩子越是啥也不會。

03、想讓孩子自立,家長要創造成長機會

這個機會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在我看來,走出去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我本身就很喜歡到處玩,每次樂樂寶貝想去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我牽著她的手就出門。到目的地之後,她想去看大象,發現不知道往哪裡走的時候,小導遊會自己跑去問工作人員,然後再屁顛屁顛跑回來告訴我路線,完全不用我操心,這就是這麼有默契,嘿嘿

樂樂寶貝的性格能那麼活潑,那麼放得開,和我們頻繁出門辦事玩耍是分不開噠,你覺得捏?

不管怎麼樣,只要有利於她成長,我再辛苦也願意帶著她一起到處溜達。

下個月我們還要去雲南旅遊一圈回來,那時的她一定會認識同行的小朋友,遇到喜歡的小動物小花小草,像一匹脫韁的小野馬,闖出一片屬於她的小天地,學到的東西也會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04、想讓孩子自立,家長要記得多鼓勵

積極向上的語言可以將孩子的依賴感降到最低,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

鼓勵孩子自立的機會每天都有,大家比較認同的是以下6個小技巧:一是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二是尊重孩子的努力、三是不問太多問題、四是別急著告訴答案、五是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六是不要毀掉孩孩子的希望。

技巧看起來很簡單,可真正實施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鼓勵孩子自立的整個過程都會非常複雜。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理解培養孩子獨立的重要性,不要圖省事。

當然,鼓勵的語言也很重要,不能一味地誇孩子「很棒」「很優秀」之類的,我們要具體到某一個點,比如樂樂寶貝剛學會穿褲子的時候,我真的很開心,馬上給了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蹲下來捧著她的臉說:「寶貝,你學會自己穿褲子啦,真的很不錯,媽媽為你點讚!下次也記得自己穿噢,有不會的地方可以隨時問媽媽。」

05、想讓孩子自立,家長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從情感層面來講,很多家長都無法割斷與孩子的緊密聯繫,視孩子失敗為我們的失敗,不能承受孩子不再需要我們時的那種失落感。

沒錯,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

明明幾句話就可以讓寶寶避免痛苦或失望,為什麼要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對掙扎或犯錯呢?真的很難做到。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他們是與我們有著不同性情,不同品味、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夢想的個體。

每個父母都要經歷一次「痛並快樂著」的旅行,我們要學會調整心態,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讓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讓他們親自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掙扎,讓他們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我知道,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可我一直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著,也希望看文章的你能和我一起努力。

因為,孩子只有學會自立,才能奮發圖強,大步向前,適應環境,獨當一面,飛得更高更遠。

而這,也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對孩子最深的愛。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成長為自立的人。

(小調查:你家寶寶是怎麼學會自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噢)

我是愛笑、愛分享、愛旅遊、愛寫作的丹丹媽咪,【愛笑寶媽歐丹丹】就是我,專注分享育兒小知識第N年,嘻嘻。本文原創,禁止任何無授權的轉載,一經發現,堅決維權。歡迎直接轉發分享、評論、提問。(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學會自立,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如何讓孩子學會自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部分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幫助,這其實也就說明孩子長時間依賴媽媽和爸爸,產生了一種依戀關係。當出現任何問題的時候,也許只想著讓父母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從來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 快樂成長,對於孩子幫助很大,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方面培養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成長,是一個在學習中收穫進步,在苦痛中獲取快樂的過程。幼兒在成長中需要不斷提高自我,學會積極的笑對人生,才能更好的面對未知的挑戰。而家長的責任,正是幫助孩子培養能力,在快樂的成長中變成優秀的人,避免負面情緒過多,出現心理問題。
  • 《教育的本質》:如何培養自律、自立、自學的孩子?
    《教育的本質》一書,是陳錢林積多年教育、培訓經驗,從四個方面談論如何陪養孩子自律、自學、自立:一,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健全人格,重精神成長陳錢林年少時曾受過兩次磨難,一次發生在家庭,父親燒青磚賺錢被村民嫉妒陷害,家裡幾乎破產,他下決心發憤學習出人頭地。
  • 「窮養男」的危害,想讓孩子有出息,父母要給予這3個方面的富養
    ,父母一定要給予這3個方面的富養1、培養孩子自立許多家長都知道,溺愛孩子其實是在毀孩子,這種愛是不正確的愛。如果過分地寵愛孩子,他長大了會變成一個沒有能力沒有思想的巨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它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家長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通透的家長會意識到,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
  • 孩子做事太依賴父母?聰明的家長這樣教孩子學會自立
    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看到自己是個獨立的、有責任感的、有能力的人。父母需要停下自己的腳步,耐心傾聽孩子的感受、分享我們自己的感受、邀請他們和我們一起解決問題,所有這些都能鼓勵孩子自立。那麼,聰明的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做,幫助孩子擺脫對家長的依賴,成為一個自立的人呢?
  • 培養優秀的初中生,家長需要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抓好這三個方面
    培養優秀的初中生,家長需要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抓好這三個方面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優越的環境裡,一切生活瑣事都無需自己動手,缺乏獨立生活的磨練。初中,是孩子各種能力形成的重要階段,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抓好以下這三個方面。
  • 你也想要一個自立的孩子嗎?蒙特梭利老師給家長的建議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主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出正確的抉擇,成為具備各種克服困境的能力,成為一個自信而獨立的人。孩子的自立從何而來?在首位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華人培訓師遊騰鑑看來,自立不是一個標準,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歷程。
  • 讓你的孩子養成節制的習慣,從這五個方面做起
    這種品質需要我們從小就要去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因為孩子的心性尚未成熟,缺乏對於欲望的自制能力,只能通過家庭、學校及社會進行教育和引導。節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涵蓋多個方面;但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是「舌尖上的浪費」,對孩子的節制教育,可以從飲食開始。那麼,家長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由思想觀念到日常行為規範全方位進行,讓孩子逐漸養成節制的良好習慣。
  • 孩子上了高中不適應?家長用心做好這4個方面,幫助孩子順利度過
    當我看到劉稱蓮老師《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這本書的介紹時,我直覺這就是我需要的書。買來一口氣讀完,確實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站在一個普通高中生家長的角度,娓娓道來三年全家做了些什麼,樸實的語言就像在拉家常,給出許多具體的方法指導,但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方法中又蘊含著非凡的智慧。我腦中不禁湧出高爾基的那句話:愛孩子,這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教育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 孩子六歲之前,家長做到這四多三少,孩子將來才會更自信更自立
    導讀:孩子六歲之前,家長做到這四多三少,孩子將來才會更自信更自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六歲之前,家長做到這四多三少,孩子將來才會更自信更自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成長需要尊重,家長要懂尊重法則,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的成長需要尊重,家長要懂尊重法則,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很多家長在和親友閒聊時,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糗事講給親友聽,甚至會當著孩子面來討論孩子的事情,看著孩子發急的臉色內心卻非常愉悅。結果小華依然在說個不停,說到好笑處甚至直接指著女兒說,她就是這麼笨等等。最後女兒的情緒突然爆發了,對著媽媽說:"你為什麼總是說我,卻不知道說你自己呢?我不是一個好女兒,難道你就是個好媽媽嗎?
  • 自立要從小培養,過多的愛是成長路上的阻礙
    自立是孩子從家庭到社會成長的必然趨勢,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說孩子長到什麼年紀一下子就能夠自立,這個過程很漫長。現在很多孩子有知識有文憑學問也不低但就是自立能力差,正是因為老一輩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所以對現在的孫輩更是寵愛有加。父母忙於工作往往也會忽視孩子的自立教育,什麼都替他們準備好,講求效率的結果就是孩子沒有經歷過過程,直接一步到位地得到了結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將會成為未來社會的稀缺資源,所以在這方面家庭教育可以補足,這樣孩子也將會成為未來社會的稀缺人才。
  • 電子產品毀了孩子眼睛,如何保護孩子視力?家長可從5個方面入手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眼睛呢?1、家長應該身體力行幫助孩子大多數的家長會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平板,但是說完孩子之後,自己轉身就開始玩,甚至可能是在孩子面前玩,這些都是作為家長的失職,而且在陪伴孩子作業時,不斷的刷手機,這些都是對孩子影響比較大的。
  • 5個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的小工具
    很多研究表明,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尋求更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學習中願意付出更多努力,面對挫折會堅持不懈,並最終收穫更多進步和成長。  那麼孩子究竟是如何發展出這些思維模式的?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 孩子「玻璃心」禁受不住挫折?可以試試這5個國家的挫折教育法
    這5個國家的家長都知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就鍛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下面讓我們看看這五個國家的家長都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而這些美國孩子通常都以「要花錢,自己掙」為自己的準則,不論家庭條件是否優渥,通常12歲以後的孩子就要幫助父母做家務,修剪草坪,而家長也會給孩子相應的報酬。美國的家長普遍認為,只要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讓孩子吃再多的苦都很值。
  • 孩子產生焦慮心理怎麼辦?父母可以從5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克服
    打個比方,小英是一個開朗的女孩,但是最近因為他爸爸工作壓力大,在家裡也十分焦慮,說話態度不好,所以時間久了,小美也變得焦慮起來。④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前面4種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那麼兒童和成人就會變得焦慮。
  • 孩子成長那些事兒: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案例:甜甜小朋友是大班的女孩子,每次來幼兒園總是最後一個,老師跟家長溝通時,家長總是很無奈:「老師您快幫幫忙吧,我是真沒辦法了。」這是典型的缺少對時間的認識,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念,總覺得時間充足,不著急,久而久之形成了不緊不慢的做事習慣。一旦孩子磨嘰習慣形成了,對他們將來的成長也會起到反作用,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將制約孩子的發展。因此,樹立時間觀念,要從小抓起。
  • 孩子如何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心態直接影響孩子個性的健全發展。父母要致力於培養一個樂觀善良積極主動的孩子。個別殺父殺母的案例告訴我們,培養樂觀向上的孩子有多少重要! 首先,父母本身就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經常鼓勵陪伴孩子,利用榜樣的力量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寬榮的心態。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積極和陽光! 孩子的意志品質決定了孩子成長一個什麼樣的人。
  • 孩子說「2加2等於3」,家長快被氣死,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但是深入進去看孩子的考卷,會發現孩子很多都錯在基礎的題目上,也就是像家長說的粗心,覺得孩子都會,閉著眼睛都可以做的為什麼會錯呢?1、讓孩子自立,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從孩子身邊的小事做起,小到一塊橡皮擦,大到做家務,整理房間等,凡是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都讓他們自己完成。每天自己檢查書包,自己檢查文具,作業等,哪怕是寫一個字,寫完也得自己檢查,這些父母都不要去幫忙,讓他們自己去做,學會觀察和體驗生活微小事情的能力。
  • 孩子說「2加2等於3」,家長快被氣死,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每一次考試,家長關注最多的問題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細節的一些做題的思路沒有過多地關注,但是深入進去看孩子的考卷,會發現孩子很多都錯在基礎的題目上,也就是像家長說的粗心,覺得孩子都會,閉著眼睛都可以做的為什麼會錯呢?這個也是讓家長覺得很難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