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上幼兒園中班,有一次午睡尿了床,老師發現後並沒有批評她,這讓小音感到很不好意思。於是小音小聲地問老師:「你能保證不告訴任何人嗎?」老師笑了笑點頭。
放學後,奶奶來接她。老師輕輕和奶奶說:「這是小音換下來的褲子,還沒有晾乾,要回家曬曬。」奶奶一聽,立馬高聲說:「小音越來越沒有出息,居然還尿床。」
身邊幾個小朋友捂著嘴笑小音,讓小音的臉漲得通紅,眼淚立馬掉下來了,誰知道奶奶還大聲說以後乾脆不要睡午覺了。此後,無論怎麼勸小音,她都不肯睡午覺,而且每隔30分鐘就要上廁所,可是上廁所後有時候又尿不出來。如果老師不立馬答應的話,小音就感到緊張焦慮。
其實小音這種表現是屬於焦慮症中的特殊恐懼症,是由奶奶大聲批評所造成的精神緊張。要知道兒童焦慮症不僅會帶給孩子精神上的痛苦,導致孩子抑鬱、自卑等,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一般來說,兒童會產生焦慮心理,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引起。
①恐懼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當他們會接觸到陌生的事物,會由此產生焦慮的心理。
②學習和模仿
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兒童不僅會因為親身經歷而產生焦慮,而且也會因為觀察、學習、模仿別人而產生焦慮的心理。
打個比方,小英是一個開朗的女孩,但是最近因為他爸爸工作壓力大,在家裡也十分焦慮,說話態度不好,所以時間久了,小美也變得焦慮起來。
③對自己認識不足
費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方面。
「本我」是人的意識,潛意識的衝動和本能;
「自我」是人格相對理智而現實的部分;
「超我」已經超出生存的基本需要,希望追求完美的自己,他是人格中的良知部分。
④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前面4種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那麼兒童和成人就會變得焦慮。
兒童焦慮中有許多不同的類型,看似十分複雜,但每一種焦慮症都有不同的特點,根據它們的主要特徵,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特殊恐懼症
所謂特殊恐懼症,是指對特某種特定的事物或者情景感到恐懼。比如對飛機、蛇、蟲、狗感到恐懼。一般患有特殊恐懼症的兒童,理智控制對他基本不起任何作用,所以心中總是充滿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社交恐懼症
所謂社交恐懼症,就是指兒童對一切社交活動產生恐懼的心理,害怕和人進行交流。一般患有社交恐懼症的兒童,會覺得自己在社交場合中會被嘲笑,會招來別人的羞辱,所以會儘量避開社交場合。
▲強迫症
所謂強迫症,就是指兒童頭腦中會反覆出現強迫意念或者做出強迫性的行為。強迫意念,它是思維層面的展示,而強迫行為它是動作層面上面的表現。打個比方,有的孩子會反覆確認門是否關上了,衣服是否擺放整齊了。
▲分離焦慮症
對於患有分離性焦慮症的兒童來說,一旦與父母或者家人分離時,就會產生焦慮、哭鬧、情緒低落、鬱鬱寡歡等。比如父母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看見父母離開時會大哭不止,或者死纏爛打。
▲廣泛性焦慮症
一般患有這種焦慮症的兒童,他對身邊的所有人、事、物都可能產生焦慮,其症狀為緊張,自卑,煩躁。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有2%~19%的兒童會承受這種焦慮的折磨,一旦患上這種焦慮症,至少要持續6個月的時間才會消失。
①對於特殊恐懼症的孩子
對於兒童來說,特殊恐懼症的形成或許只需要短短幾秒鐘的時間,但是要想把它驅走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父母要想幫助孩子克服特殊恐懼症,首先要把孩子的恐懼激發出來,然後讓孩子正面迎接恐懼,並戰勝恐懼。只有與孩子一起驅散心中的恐懼,才能讓孩子過上正常的生活。
②對於社交恐懼症的孩子
父母想要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症,
首先,要尋找導致恐懼的原因,探索頭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然後,要挑戰心魔,就是對恐懼發出挑戰,用積極的情緒來代替頭腦中的負面情緒。
其次,兒童要儘量放鬆心態。不要那麼緊張和焦慮,使身體呈現出正常的姿態。
最後,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一些角色扮演或者模擬場景的遊戲,讓兒童在實踐中鍛鍊克服恐懼,最終戰勝恐懼。
③對於強迫症的孩子
父母在幫助孩子擺脫強迫症的過程中,要懂得循序漸進,要有計劃的輔導,幫助兒童儘量在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採取一些措施。
比如小強每次出門前都要仔細檢查,家裡的每一扇門是否關好。可即便如此,他出門之後也需要回家數次看門窗是否關好。
小強的媽媽說:「如果今天出門,你可以不返回家檢查門窗,那麼周末我會帶你去遊樂場玩,如果你能堅持7天,我就帶你去旅遊。」最後小強接受了媽媽的建議。
④對於分離焦慮症的孩子
對於分離焦慮症的孩子來說,分離是最痛苦的事情。父母要想幫助孩子擺脫焦慮的困擾,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分離是一種必然性並建立起足夠的自信。
然後幫助孩子樹立獨立自主的觀念,讓他們認識到分離並不可怕,一個人也能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
比如小遙,是一個患有分離性焦慮症的孩子。只要父母離開他的視線範圍之內,他就感到很痛苦和焦慮。
可是當父母帶他治療後,他充分了解到自己這種情況後,就嘗試著自己一個人去學校,一個人呆在家裡,最後成功擺脫分離焦慮症。
⑤對於廣泛性焦慮症的孩子
對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兒童來說,身邊的一切事物都能成為焦慮的來源。父母要想幫助孩子克服這種焦慮症,可以嘗試這些方法:
●家長和兒童都要有堅定改變的決心,朝共同的目標前進。
●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幫助孩子認識身邊的一切事物,讓孩子知道焦慮不是處處存在的。
●在每天的一個固定時間,允許孩子隨意焦慮。孩子可以寫下自己所有擔心的事情。
●肯定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重新認識自己。
●告訴孩子任何人都無法掌控所有的事情,應該學著接受眼前的事實。
●讓孩子的頭腦保持冷靜,克制自己的衝動。
●當孩子焦慮症爆發的時候,讓孩子想像最糟糕的情況。因為最糟糕的情況都已經想到了,那麼其他問題也就無所畏懼的。
●教孩子學會直面焦慮,越想逃避的事情就越要去做。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出現過焦慮的情況嗎?歡迎關注,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