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愛情的時候,都在談些什麼?

2020-12-24 慢點兒沒關係

讀詩人:陳星

出鏡:陳星、王偉剛

攝影:廖晉振

導演、剪輯:慢小姐

排版:zz

讀詩人說

我想要和你分享它,就像春天花園裡明明有那麼多美麗芬芳的花朵,而我只想把我心底最喜歡的那一朵指給你,它不必耀眼奪目,也不並芳香撲鼻,它只是悄然盛開在並不起眼的位置,雖素淡靜雅,卻耐人尋味,讓人難以忘記。

初次讀到紀伯倫的《先知》,就被它優美又富有哲理的字句深深打動——它就像甘泉般浸潤乾涸的心田,像清水般洗滌汙濁的心靈,像陽光般驅散昏暗和陰霾——《論愛》就是其中之一

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過往的畫面一幅幅浮現在我的腦海:初戀的純真,熱戀的狂喜,分離的憂傷,爭吵的焦灼,和解的輕鬆,相處的平淡——人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因為愛而增添了情節,變得曲折離奇又鮮明濃烈,讓我感受到快樂的天堂和痛苦的地獄竟是愛的兩面。

正如書中所說:「愛,會給你加冕,也把你釘在十字架上。他雖栽培你,也會刈剪你。」它像一面神奇的鏡子,把我身上的所有優點和缺點都無限放大並清晰地照了出來,它讓我發現了隱藏的「我」,完整的「我」,不完美的「我」······於是我相信,不是人們創造了愛,而是愛創造了人們!

「當愛向你召喚的時候,請跟隨著他吧;當愛對你訴說的時候,請信從於他吧。」願你聆聽心中的愛,在愛的指引下走向更加完善的自我,擁有更加豐滿的人生!

編後記

喚起一段多年的感情,需要多少時間?

那日,收到一條微信,她說來找我。距離這句話出現,我們已經幾年沒見,幾年未有過聯繫。我說,我已經不在原來的城市,我來找你。

說起拍「讀詩」的短視頻,她欣然應允。她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聊起教師,她總說這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在業餘的時間她也觀晴空雨天、綠樹紅花,學習插花茶藝……

她大抵沒有想到一場讀詩會這麼拍。要讀的詩是一首紀伯倫的關於愛的詩,那日吃完晚飯,我在餐桌上把寫好的腳本給她看——視頻的故事講述了一對異地戀的情侶,女孩到男孩的城市找他,從與男友的甜蜜戀愛,到甜蜜戀愛中迷失,最終找到自己,學會愛自己再愛別人的故事。在討論到某處時,她險些要哭出來,她說,我們倆就是分隔兩地,這些場景我太熟悉了,那些甜蜜的、失落的,看著這腳本,好多回憶湧上心頭。

只不過,她和他並未迷失,在拍攝過程中,兩人的甜蜜要溢出屏幕。大概有些人表演需要假裝,而拍攝他們甜蜜的片段,那種相互之間的幸福感藏都藏不住,令人感染。

在拍攝的兩天裡,我們聊了很多,聊到了曾經年輕時的事、這幾年各自的發展,我們覺得神奇的是,在上學的日子,我們努力學習社會的法則,而等走到了社會,我們又開始拋棄唯物主義的論點,開始向內去尋找某些東西。

生活還在繼續,她又回到了自己學校的生活中,這個暑假讀詩的日子或許只是人生道路中一個小小的小小的意外,卻於我於她而言,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好。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途轉而去了銀泰的新華書店,沒有什麼興趣打量熙熙攘攘的店堂,熟知書籍更新的姿勢,並不是慢騰騰,而是不對版,有幾個人一直在自拍,與書籍的合影,我閃躲出門,惡狠狠瞥一眼灰濛濛的天空,零下幾度,雪又被錯過了。
  • 當我們在談論託育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這裡我借用了一句美國作家卡佛的成名書籍標題《當我們在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的句式。我今天談的不是選擇誰來帶娃的問題。我今天談的不是娃多大的時候送託的問題。我今天想談論的是當我們想託娃的時候,我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 當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媽媽B:我和孩子之間從沒迴避過死亡,死亡本來是怎樣就怎樣的,在她想知道的時候不要刻意迴避。媽媽C: 我之前都跟女兒說,科學家在發明長生不老藥,她問我什麼時候發明出來,我說你18歲的時候。現在她12歲了,前幾天我問她:世界上有沒有長生不老藥?她說:沒有的,人都要死的,這是生命的規律,但是人的思想可以活在電腦裡,以後都數位化了......
  • 當我們在談論發音練習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對於成人來說,錯過了語音學習的關鍵期後,要想習得不帶口音的外語將會變得極其困難,因為此時他們的發聲器官已經固化了(fossiliazition),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去消除母語帶來的影響,重塑發聲器官[3]。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感到沮喪的結論,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一旦錯過幼年學習語音的關鍵期,在成年後要想練就不帶口音的外語會變得極其困難。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應該放棄語音學習。
  • 靈魂在紙背上——《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村上春樹著
    今天,與你分享的這本書來自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當我談跑步時談些什麼》這本書,起初是因為這本書效仿了雷蒙德卡佛的短篇集《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這樣的標題書名而感到好奇,又或者會被作者的名字吸引,又或者像我一樣會因為「跑步」這兩個字,在這本書前有所停頓,但是當你翻開這本書,卻會感到一絲驚喜和意外,村上曾經的作品中那些略帶憂鬱、彷徨、頹喪的氣質好像都不見了蹤影。
  • 當我們談論保險,我們在談些什麼?
    活著和死了都是風險(太難了.jpg)。保險,就是保生,保死。活著的風險,保生面對疾病、意外事故,我們是否能避免因病返貧,是否能在有錢看病的基礎上也不降低家人的生活品質?這裡涉及到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等。
  • Lean In RUC | 當我們在談論改變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我們為什麼總是難以改變?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對我們的大腦神經元迴路產生影響,每個神經元與多達10000個其他神經元通過名為突觸的結構形成聯繫,這些相互聯繫的神經元,就潛藏在我們的習慣背後。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這本書叫《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我很好奇一個作家寫跑步能寫出點什麼。因為我平時也寫些「個人感悟」,恰好我也跑步,真的有點巧合。整本書其實很短,我是在2天的碎片時間內閱讀完的。看完後並沒有什麼特別強烈的感覺,可能緣於我對村上沒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挪威的森林」是本暢銷書,很多年,他都差一點贏得諾貝爾文學獎。
  •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由泡泡瑪特帶動的「盲盒」式消費熱潮,悄然間已風靡大街小巷——商場的鋪位、自動售賣機,甚至是超市的生鮮大禮包都玩起了「盲盒」式營銷。媒體關於泡泡瑪特的分析文章不少,今天我們換個角度,來議議從走紅的盲盒消費背後所看到的一些趨勢。
  • 當我們在談論貝聿銘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談生活:特別喜歡紅燒肉新京報:你是什麼時候得知貝先生去世的?林兵:(北京時間)今天(5月17日)早上知道的。貝先生的兒子也給我打了電話。新京報:貝先生具體是什麼時候走的?去世時是什麼情況?林兵:美國時間周四(5月16日)凌晨兩點,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的。最後是在醫院,年紀大了,各方面功能可能衰竭,走得很安詳,沒什麼痛苦。
  • 當我們在談論孩子成長時,為什麼必談運動?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村上春樹說:&34;。運動,對於人的影響至關重要,看得見的,是保持身形和健康;看不見的,是塑造性格和韌性,而無論哪一種,都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備素養。有研究表明,孩子小時候的運動能力強,認知能力就越好,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對於信息的處理速度也會更快,克服困難的心態和韌性都會更好。
  • 當我們談論「關係」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心理諮詢師說
    諮詢師們(尤其是關係學派的諮詢師們)幾乎認為「關係」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這「關係」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那麼,當我們談論「關係」時,在談些什麼呢?我們在談論「關係」時談的是你在關係中的需要前文的角度,是我們在關係中主觀的情緒情感體驗是什麼,以及我們是如何與這些情緒體驗相處的
  • 當我們在談論高考錄取掉包事件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在看待別人時,應該有這種基本的換位思考的能力。>至於高考成績,老李以自己的例子再多說一句,高考屬於一次考試定大學的考試,它有偶然性,除了超級學霸外,不少在高考中都可能會有與平時不同的發揮我們應該允許這種偶然性的存在,它是高考一次考試定大學的必然結果,我們要改也是想辦法去完善這種考試制度,而不是否認這種偶然性,甚至用這種偶然性去否定一個人。當我們在談論高考錄取掉包事件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回到高考錄取掉包本身,我們在談論它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我們關注的焦點是什麼?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
  • 【經濟學人】當我們在談論葬禮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面對親人的離去,並非只有黑紗和眼淚才能代表我們的哀思,一定還可以有溫馨、平和甚至精彩和熱烈。當我們在談論葬禮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Tulley的網站上寫道:「在這裡,我們不會將人們成排安葬。你或你的家人可以自由地選擇一片你們喜歡的安息之地。」有些臨終病人會在他們選擇的安息之地舉行家庭野餐。對子女來說,當他們拜訪墓地的時候,可以回想起與當時尚在人世的父母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這是很有意義的。
  •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2-2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星分手,我們不討論八卦問題,我們只談論愛情問題
    最近有兩個一直在常說的大明星分手了在這裡,我們不討論八卦問題,我們只談論愛情問題。都說談一次戀愛,會讓你成長許多。如果你非常的幼稚的話,可以從戀愛中學會很多。大家好像都在拼命展示自己的優點。拼命地對對方好。這樣看起來好像有些幼稚,但是正是因為沒有任何經驗,我們才會像小說一樣,表達自己對喜歡人的愛。就是那種牽一牽手,就可以臉紅半天。還有寫情書,發簡訊,說我好想你啊。還有就是一起去吃路邊的小吃,一起去看電影,然後偷偷接吻。慢慢地,我們好像都有了戀愛的經驗。但是我感覺初戀的時候才是最讓人心動的。那種小心翼翼。
  • 青銅器大揭秘:當我們談論青銅器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那麼,對於初入門的愛好者來說,除了欣賞那種不可言說的「獰厲神秘」,我們還應知道些什麼呢?大體上,我們可以從器型、紋飾、顏色、製作方法、銘文等幾個方面去了解它們。一、 器型——青銅器的用途和命名大部分青銅器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用途是什麼,比如鼎是用來煮肉的鍋,鍾是用來敲擊的樂器,尊是用來盛酒的,爵是用來直接喝酒的。還有一些器型不太常見,比如觚[gū]、觶[zhì]、甗[yǎn]等,我們下面會做一些簡單介紹。
  • 文化可以被豢養嗎——當我們談「傳承」的時候談些什麼
    既然是復興文化,或許偶爾也還是該談談一些基礎的思路,譬如當我們談「傳承」的時候,指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方向。霍格沃茲的偉大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總是在正確的事和容易的事之間做選擇」。大部分人都會對這樣的「雞湯」點頭,不同之處則在於,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往往都認為自己選擇的,是那件「正確的」事。
  • 初夏,當我們在談廈大附中時我們談些什麼
    高考能決定你的什麼?別人總是會說它決定了你去什麼學校遇到什麼人,以及獲得什麼樣的資源。然而這一切只是高考最後的考試帶來的!高考對於我們的價值還在於我們經歷的過程以及留下的回憶。我們在這其中受到鍛鍊,有所成長,並將形成的一切品質在以後的日子裡加以堅持,這才是高考對於我們的真正價值!
  • 書評丨混在文學書架上的勵志書——孫小滿評《當我們談論村上春樹...
    《當我們談論村上春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作者:彭麥峰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孫小滿 如果你不確定村上春樹有多麼喜愛雷德蒙· 卡佛,只需看看他模仿卡佛的短篇小說集《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書名而寫成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總能窺得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