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以後,除了孩子的健康問題,就屬孩子的教育是最令家長們關心的。家長對孩子教育,不僅僅是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家長的言行舉止也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一旦家長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可能會讓愛孩子的成長受到很大的影響。
兩種回答,兩種人生高度
之前,看到網上有這麼一則案例。講的是兩個孩子分別問自己的爸爸一個問題:「爸爸,你會給我買房嗎?」就是這個看似簡單,實則蘊含深意的問題,兩位爸爸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第一個爸爸回答說:「當然會了,爸爸現在這麼拼命的工作賺錢,就是為了給你一個幸福快樂的未來。別說是買房,就是以後你想買車,買別的,爸爸都會答應你的。」孩子聽了以後,很是高興。
而第二個爸爸的回答是:「爸爸不會給你買房。因為,當你長大以後,你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會有自己的生活和未來,而這些事需要你自己去奮鬥爭取的。爸爸現在為你創造的生活環境,是爸爸努力得來的,所以,你也要像爸爸一樣努力,為你自己的生活,為將來的家庭而奮鬥。」孩子雖然聽不懂爸爸的話,只聽明白了爸爸拒絕了自己,所以很傷心。
爸爸看到了孩子的傷心,隨後又說:「兒子,其實,生活就像你們的每一場考試,如果你不想學習也不想努力就想得到100分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想讓爸爸幫忙給你買房子,就好比考試通過偷看別人的答案,是不正確的。但是,如果你自己付出了努力,那麼,考試結果很有可能就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實現。」
兒子聽了爸爸的話,似懂非懂的樣子。爸爸又說:「如果你不想努力,而只要求爸爸給你買房子的話,那麼你將來住多大的房子,就只能由爸爸的能力所限制。如果你自己努力奮鬥,那麼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上限,為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爸爸相信,你的潛力和能力將來一定可以超過爸爸。」
兩個爸爸分別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思想高度卻有著天壤之別。第一個爸爸,雖然讓孩子對未來有了足夠的安全感,當下也很高興,但是,卻只會讓孩子的上限的能力得不到發揮;而第二個爸爸雖然沒有給孩子確切的答案,孩子也很傷心,但是卻讓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最大化,也讓孩子堅定了奮鬥的決心。
從長遠來看,第二位爸爸的思想高度可能會讓孩子更加成功。
的確,父母的思想高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那麼,父母應該注重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樹立人生高度的三大要點
培養長遠眼光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擁有遠大的理想,但是,想要孩子擁有遠大的理想,就必須擁有長遠的眼光。而父母對於教育的長遠目光則很重要,古代有「孟母三遷」的正面教育,也有「竭澤而漁」的反面案例,我們不難看家長擁有長遠眼光的重要性。
拓寬孩子視野
想要孩子擁有長遠的眼光,光靠父母教育是不行的,還需要孩子通過實際行動來拓展自己的視野。因此,家長要多帶孩子外出走走,參加社交活動,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增加經驗,拓寬視野,還可以讓孩子儘早的鍛鍊適應能力和情商能力。
樹立正確三觀
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孩子未來人生行事的根據和方法來源,是孩子不斷探索世界的標準。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孩子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