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母羊不思公羊,快找葛根幫忙」,是啥意思?

2020-12-10 老胡說三農

李大哥退休在家,雖然有一些退休工資,但由於退休工資比較低,對於維持一家人的經濟開支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李大哥便打算搞一些家庭副業,以便增加收入。但搞什麼家庭副業好呢?李大哥也很迷茫。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李大哥聽說利用養殖母羊下羔能夠賺錢,於是,便到集市上買回來了5隻母羊,試圖靠這5隻母羊給自己賺取財富。

母羊買回來了,但這5隻母羊的表現卻令李大哥大失所望。因為這5隻母羊全部不願意與公羊呆在一起,一旦看見公羊,便會撒腿就跑,至於靠這5隻母羊下羔的事情,就更沒有著落了。

上個月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談及了自家的母羊。當李大哥講完自家母羊的情況後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母羊不思公羊,快找葛根幫忙」。你可以用葛根飼餵一段母羊試試,說不定葛根還真能夠幫到你家母羊的忙呢!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葛根是什麼東西呢?它能夠幫助到我家的母羊嗎?」李大哥疑惑地問。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葛根是什麼,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至於葛根能不能幫到你家母羊的忙,只有試試才知道。

接下來,老農開始給李大哥講起葛根來。老農說:

葛根為多年生藤本植物,在我國的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均有野生資源分布。

葛根的藤蔓可長達10米,全株被有黃褐色粗毛,葉片互生,呈菱狀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圓形,具有長柄,而且,兩面均被有白色伏生短柔毛。葛根的花為蝶形花,呈藍紫色或紫色。一般情況下,其花期為4~8月,果期為8~10月。

葛根是一味中藥材,以其乾燥根入藥。乾燥根內含有多種黃酮類成分,主要活性成分為大豆素、大豆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等。性涼,味甘、辛。

據資料介紹,葛根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比大豆裡的黃酮類物質含量高許多,而異黃酮是一種弱的植物雌激素,是能夠幫助母羊增加雌性激素的。基於此,有些有經驗的母羊養殖戶就經常利用葛根粉飼餵母羊,而凡是經常利用葛根粉飼餵過的母羊,一般都會喜歡與公羊呆在一起,都不會出現見了公羊就跑的現象了。因此,民間便有了「母羊不思公羊,快找葛根幫忙」這種說法。

另外,葛根粉雖然是中藥材,但它也是一種保健食品,對任何生物都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因此,即便是葛根粉不能夠幫助母羊解決問題,也不至於對母羊的健康帶來危害,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地利用葛根粉飼餵母羊。

一般情況下,每次在給母羊飲水時可以取葛根粉15克放進飲水裡供母羊自由採飲,只要堅持這樣做一個月,母羊就會有思念公羊的欲望了呢!

李大哥聽老農講到這裡,便迫不及待地到中藥店購買了一些葛根粉用於飼餵母羊。經過一個多月的飼喂,母羊果然願意與公羊呆在一起了。由此可見,葛根粉還真的能夠解決掉母羊沒有欲望的問題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公羊不『上床』,快找露蜂房」,是啥意思?
    當李大哥聽說利用公羊配種可以賺錢後,便到集市上購買回來了一隻公羊,用於配種賺錢。然而,李大哥買回來的這隻公羊著實讓李大哥大失所望,無論李大哥怎麼調教,這隻公羊都不願意與母羊待在一起,接下來就更別說配種的事情了。上個月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自家的公羊身上。
  •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
    文/青夕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工作學習會用到 我們都清楚在農村流傳下來了各種各樣的俗語,設計的範圍也特別的廣泛。
  • 俗語:「公羊不爬跨,蒺藜沒到家」是啥意思?蒺藜能幫公羊爬跨?
    這兩天老李有些心煩,因為老李買了一隻公羊並想利用公羊配種賺錢,但公羊的性機能非常低下,根本就沒有xing欲,見了母羊後也不爬跨,所以,老李也就無法利用公羊配種賺錢了。當蘇大伯一聽老李是因為公羊不爬跨而愁煩時,蘇大伯開口了。蘇大伯說:你不用為此事發愁。你只需要去田地裡找一些蒺藜回來,並將蒺藜粉碎成碎末,然後將蒺藜碎末用水打溼,最後拌入到飼草中飼餵一段時間後,你的公羊就會提高xing欲,就會正常爬跨了。「怎麼?蒺藜怎麼會有這種功效?」
  •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文/農夫也瘋狂現在農村很多的老人,依然習慣用農曆來記事。最為常見的就是過生日,或者是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選日子,其中就是依據農曆為主。而俗語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的意思是說,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不適宜動工建房子,而到了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就不適宜搬家了。這是為什麼呢?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五月不起房每年到了農曆五六月份的時候,農民都是比較忙碌的。
  • 喜馬拉雅藍羊被蒼鷹偷襲,公羊幫忙用角頂,母羊蒼鷹一同滾落山崖
    作為空中的霸主,蒼鷹的食譜上也有喜馬拉雅藍羊這一道菜,它們還經常在懸崖上狹路相逢,但是蒼鷹一般不會捕食比自己體型大很多的動物,成年喜馬拉雅藍羊的體重大都在40千克以上,蒼鷹一般不敢獵食成年羊,但對小羊絕不會手軟。一群喜馬拉雅藍羊在山崖上舔食鹽,突然,一隻盤旋半空中盤旋的蒼鷹瞄準了它們。
  • 農村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是啥意思?
    俗語是漢語詞彙中為群眾所創造而且在群眾中口口相傳的一種語言單位。這種語言具有通俗、簡練和形象化的特點,能夠被許多群眾所接受。一般來講,大部分俗語都比較易於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俗語卻有些晦澀難懂。比如,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就是比較難懂的一句農村俗語。
  • 老農說:「一旦公羊欲望差,雄蠶蛾兒請到家」,雄蠶蛾兒有用嗎?
    羊價大漲,想飼養肉羊的農戶已經越來越多,而飼養肉羊則是需要羊崽的,因此,打算飼養母羊用來下崽的農戶也在增多。而要想使母羊下崽,公羊也一定不能少,但飼養公羊的農戶卻並不多。李大哥是一個退休工人,由於退休工資較少,因此,總想搞一些副業用來補貼家用。但搞什麼副業比較好呢?
  • 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是什麼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
    農村跟城市不一樣,城市裡人吃畜禽肉,農村人得養,農村人若是不養,城裡人就得挨餓。所以農村裡也有很多關於家畜家禽的諺語,就像這句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慢慢的,驢覺得不爽了,因為它比馬要有耐力得多,可是主人老是不滿意,於是有就有了脾氣。脾氣一上來,誰都害怕,不是怕它不做事,而是怕它尥蹶子。驢要一尥蹶子,能把人活活踢死,可是如果你順著驢的脾氣的話,那它能幹好多事情。給驢蒙上眼睛讓它拉磨,它能拉上一整天都不帶停下來的,它是農村每個家庭絕對不可以或缺的強勞動力。
  • 農村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人情關係中,親戚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親戚關係有親疏之分,此前就有這麼一種親戚屬於不討好的類型,那就是親家。為此還產生了一句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這句話啥意思呢?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
    農村人都知道以前農村有三大吃香的手藝人,木匠、石匠、鐵匠,尤其木匠最受尊重,傳說是因為魯班留下《魯班書》的原因,農民子女結婚做家具都要找他們打制,我叔就是一名木匠,日常打制板凳、桌子、柜子,到了春節,我就纏著他做木刀、木劍,別提多高興了;屠夫也很多,農民家家戶戶都養豬,殺豬過年很喜慶,但是他們也都非常講究
  • 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到底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老一輩人為了方面農事,把一些日常的生活經驗編成了俗語,方面人們進行勞作。其中有一部分俗語說的就是天氣方面的,比如「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這也是今天咱們要說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啥意思?
  • 農村俗語:「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五月端的水」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總結,和人生體驗的結晶,有許多俗語說得既形象生動,通俗易懂,還活潑有趣,合轍押韻。關於節氣和節日的農村俗語也不少,比如「清明曬死柳,一叉打一鬥」等等,說得還是挺有道理的。那麼,俗語:「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五月端的水」是啥意思?又有什麼道理呢?
  • 算一筆帳:農村養10隻羊,9隻母羊一隻公羊,一年有多少利潤?
    養羊不僅能賣羊肉,羊毛也能帶來可觀的收益,農村地界廣闊,有大量的青草供其食用,家裡賣不完的糧食,也是飼養羊的好飼料,看似在農村養羊收入很高,令不少朋友有所心動。但大家切不可盲目養殖,養羊要了解怎麼養最科學,也要掌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及預估的收益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要求。
  • 農村俗語:「院內不栽松與柏,院外不栽桑與槐」是啥意思?
    對於父親的做法,李大哥著實有些不理解,他不知道父親為啥會反對他在院子中栽植松樹和柏樹,但他知道父親的脾氣不好,因此,也不想多問。於是,李大哥只好將栽樹的工作停了下來。父親走了以後,李大哥找來了王大爺進行傾訴。王大爺了解了情況後對李大哥說:你父親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會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是咱們所說的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重要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大家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7月7日,迎來了今年的今年的小暑節氣。而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遊等地區流傳著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下雨好嗎?小暑和大暑一樣,都是反映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氣,其對應的則是小寒和大寒。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小暑的解釋是:「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啥意思?燕子是如何分辨的?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家門」啥意思?燕子是如何分辨的?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來傳給他們的後代,以免後輩們走了彎路。農村老人常說:「燕子不進愁家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那燕子又是如何分辨自己要安家的地方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而不是愁家呢?「燕子不進愁家門」,這句話的意思,通俗的說就是燕子不會在那些家裡人經常吵吵鬧鬧,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和諧的人家裡築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