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價是成本幾倍甚至十幾倍,為什麼眼鏡店卻說自己不賺錢?

2020-12-15 陸超生財

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群體的規模有將近6億,青少年近視率更是排名全球第一,近視之後配眼鏡是剛需,否則就會影響學習與生活,由此可見我國的眼鏡市場非常龐大。

在公眾的認知中,眼鏡店又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一副眼鏡的鏡片與鏡架的成本可能只需要幾十塊錢,而眼鏡店轉手就能賣出幾百甚至幾千元的,因此在許多人看來,開眼鏡店的應該能非常賺錢才對,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一副眼鏡的成本有多低

中國的丹陽是全球第一眼鏡鏡片生產基地,世界上大約一半的鏡片都出自丹陽,而在丹陽,最低花10塊錢你就能買到一對鏡片,據說在那裡的工廠,鏡片不是按片數賣而是稱重賣的。

不僅僅是鏡片,丹陽鏡架的成本價也十分低廉,鏡架按照材質可分成許多種,比如記憶合金架、板材架、純鈦鏡架等等,在那裡同樣也花幾十元就都能搞定,

眼鏡店中售價數百甚至幾千元一副的眼鏡,他們的採購成本可能也就幾十到一兩百元,零售價是採購成本的幾倍到十幾倍,看起來似乎眼鏡銷售非常的暴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眼鏡店還需要負擔其他許多成本,就算一副眼鏡按照採購成本幾倍幾十倍來賣,利潤也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為什麼眼鏡店都說自己不賺錢

許多眼鏡店賺不到錢的原因還在於,人力成本、房租費用以及設備成本實在太大,同時眼鏡的消費頻次也特別的低,用戶買一次眼鏡後能用上三五年。

就拿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來說,這家公司的淨利率長期低於10%,10月31日剛剛發布財報,前三個月淨利潤更是同比下降了35.73%,可見這家公司也非常不容易。

國內許多眼鏡店會通過免費驗光的活動吸引顧客,網上資料顯示,美國公立醫院驗光的價格在30到50美元之間,而香港地區驗光的費用也需要數百港幣,眼鏡店會將驗光成本加入到眼鏡的售價中,也就提高了眼鏡的售價。

聘請一位優秀的驗光師,眼鏡店也需要付出不低的成本,因為正規的驗光師必須拿到國家認可的資質證書才能就業,至於眼鏡店中的銷售員,也不是一般的銷售,必須了解眼科相關的諸多專業知識才能解答顧客的各種疑問,因此給的工資也必須足夠高才行。

由於眼鏡的消費頻次非常低,國內大部分眼鏡店,平均每天大概只能賣出3到6副眼鏡,想要靠這點銷售數量支撐一家眼鏡店運營,眼鏡的售價自然也就高了,若是想增加客流量,必須將門店開設在人流量大的位置,同時裝修方面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這也會大大增加一家眼鏡店的成本,被迫賣高價,否則就入不敷出。

設備儀器的價格也是非常非常昂貴,開一家眼鏡店前期需要購買的設備有:驗光儀、磨邊機、視力投影儀、瞳距儀、角膜曲率計、裂縫燈、查片儀、清洗器、開槽機、鑽孔機等十餘種設備,一套下來也得花個20萬吧,一些高端眼鏡店光是購買進口高端設備就能花費上百萬,而且設備與儀器是會損耗的,換新或維護還需要額外的費用,由此可見,開一家眼鏡店需要投入的成本非常巨大,只能靠提高眼鏡售價來維持。

線上眼鏡店能否節約許多成本

答案是依然非常難,線上眼鏡店的日子一點都不比線下實體店滋潤,由於門檻並不高,隨著越來越多競爭對手加入這個賽道,利潤更是被進一步縮小,線上電商還需要給平臺抽成,還需要做推廣引流,客服以及網店美工等都是很大的開支。

而做推廣引流、數據分析這些電商運營的手段,又是一門很大學問,一個實體店老闆想要轉戰線上,往往沒有經驗,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研究學習。

由上可見,眼鏡店的利潤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幾十元的物料成本雖然賣到我們手上需要幾百上千,卻需要承擔其他的巨額成本,導致利潤大幅減少。眼鏡店的售價一點都不公開透明,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往往也是狠狠加價賣給顧客,因此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購買眼鏡時還是需要學會砍價減少被坑。

本文由陸超生財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眼鏡店暴利內幕:鏡片零售價是出廠價20倍以上
    一家知名眼鏡品牌的店長張娟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路邊的眼鏡驗配店經營規模不大,質量技術服務水平偏低,有些店甚至壓根兒不具備驗光配鏡的條件,也沒有足夠的品牌意識。由於它們同大型眼鏡驗配店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因此,通常就會在進貨渠道上做文章。這些小的眼鏡驗配店往往會去眼鏡批發市場採購鏡片、鏡架,由於成本低,所以售價也比較低,但是這樣的產品質量可能較差。
  • 山東記者揭開眼鏡暴利黑幕 價格翻十幾倍
    一副眼鏡房費就攤200多但是,一提暴利,包括打平價牌的「眼鏡直通車」超市在內,所有的眼鏡商都跟記者「瞪眼」。濟南的幾家傳統眼鏡商斷然否認眼鏡行業批零差價四五倍的說法。他們表示,批零差價達四五倍的有,但極個別,大部分只有兩三倍。部分品牌眼鏡甚至更低,某店BOSS眼鏡只按1.8加價。但是,他們並沒有掙到錢。
  • 眼鏡業被曝10倍暴利 成本十幾元的鏡片能賣到200元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今天是第17個全國愛眼日,首先要提醒大家注意形成並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愛護自己的眼睛。其實,說到保護眼睛健康,眼鏡的質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眼鏡行業大量銷售山寨貨品,驗光資質參差不齊,尤其是其中的暴利等亂象,經常受爭議,一直被規範,卻依然在延續。小小的眼鏡,也打造了一個暴利行業,甚至曾被列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之一。
  • 千元眼鏡成本僅為20塊,高達100倍的利潤被誰賺走了?
    在出廠價到實際零售價之間,眼鏡行業將近100倍的利潤差距,看起來比茅臺還令人咂舌。一支鏡架,兩片玻璃,一副看似不起眼的「小眼鏡」,到底憑什麼如此暴利?100倍的溢價,在三個環節是如何通過層層加價實現的?工廠表示,他們直供品牌,毛利率只有15%到30%,也就是說,市面價2000元一副的眼鏡,成本20元,工廠只賺3塊錢。
  • 比茅臺還賺錢!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據一家中高端眼鏡店的銷售人員所說,眼鏡「暴利』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導致,從顧客角度看確實是暴利行業,因為售價是進價的三倍,但從商家角度看,可能只是」假性暴利「。 為什麼說眼鏡行業沒有想像中那麼賺錢呢?
  • 為什麼眼鏡店平時一個顧客都沒有,卻不會倒閉?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很多眼鏡店特別冷清,一個顧客都沒有,昨天小編問了一家售貨員,這家店已經開了19年了,為什麼眼鏡店門可羅雀,最終卻沒有倒閉呢,他們靠什麼盈利呢?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首先眼鏡店不是走量的,它屬於高端產品,利潤不菲,眼鏡店的隱形眼鏡和護理液,因為行業透明不存在太多利潤,成本屈指可數,眼鏡店主要靠賣框架眼鏡來賺錢!
  • 眼鏡店真有那麼暴利?寫給行外人看的
    另外,這些東西的模具也是錢,模具做好以後還要人員裝配,這樣才能成為一幅合格的眼鏡,這也是錢,眼鏡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所以人員不會少,如果沒有人員開銷,你們消費者願意自己拼裝的話,可以廠家也可以生產出來,你們自己去弄。那樣就可以省了不少成本了。另外鏡架的設計也是要錢的,你以為設計師會免費幫你設計一幅眼鏡?此外,品牌鏡架會請明星代言。明星的代言費難道不需要出錢?
  • 成本20賣2000?入行24年的老廠長,帶你解讀眼鏡暴利背後的真相
    再過兩個月,手握八倍鏡都吃不了雞的你又該換眼鏡了。關於眼鏡,五環君有話要說。作為月薪五千的「高收入人士」,出門逛街五環君只有兩個門不敢進。一個是女廁所的門,另一個就是眼鏡店的門。每次進眼鏡店,五環君都十分膽戰心驚,店員問我配不配,五環君都連連表示我不配,我不配。
  • 武漢眼鏡消費亂象:同一副眼鏡價差最高10倍
    首篇,體驗眼鏡消費。同款鏡片品牌店與網店價差4倍日前,記者分頭從4種渠道,購買著名的德國蔡司銘銳1.600非球面蓮花膜鏡片,一線品牌店報價和網絡團購價,差距近4倍。6日,記者來到精益眼鏡水果湖店,根據該店的全國統一價目表,該款鏡片標價3550元。店員稱,如有現貨可打8.5折,如需定製9折。
  • 眼鏡價格「不靠譜」(視線)
    眼鏡店:價格有些不靠譜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北京王府井的某知名眼鏡店,看到不少鏡架價位都在千元以上,幾百元的鏡架在這裡只能被擺放在櫃檯的角落。  記者看著這些令人咋舌的標價,詢問導購為什麼如此之貴。「不瞞您說,幾千元錢的鏡架,在我們這還真算不上高檔貨。」一位導購介紹,「買這些眼鏡的人,主要是因為我們店信譽好,沒有假貨。
  • 暗訪調查眼鏡行業暴利 價格飆升10倍
    見記者猶豫不決,店員就指指身後更便宜的鏡架,「這款膠框鏡架最便宜,零售價每副18元。」  記者仔細觀察款式和材質,看不出什麼區別,只是鏡片上的商標不同。而這些商標是貼上去的。店員者透露,「這是我們自己貼上去的,用洗甲水就能洗掉,你買回去後也可以貼上自己喜歡的品牌。」「很多零售商這樣做嗎?」「這我們就不清楚了,買回去後就是你們的事了,反正有些零售商是這樣做的。」
  • 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國眼鏡業的三大坑
    鏡框材質參差不齊配過眼鏡的小夥伴都知道,眼鏡店裡有不同材質的鏡框,一般就有記憶合金架,板材架,時尚合金架等等,不同材質不同價錢,但是在鏡框的原產地丹陽,不管是什麼樣的材質,在當地成本都不會超過20元,但是只要從丹陽把這些鏡框拿到零售店,價格就能翻上幾十倍;說完近況我們就來說鏡片,眼鏡店裡面的鍍膜鏡片零售價在300元到800
  • 一塊鏡片身價9倍暴漲 蔡司等洋品牌被指控制價格
    北三環的一家眼鏡店主對記者表示,依視路、蔡司、豪雅等國際品牌在國內都有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對零售商也有最低價格限制,而這都會在雙方籤署的協議中體現,如果零售商突破限制,擅自低價銷售,則可能會被罰款或者取消供貨。對此,正在店內選購眼鏡的消費者小林表示,他並不知道眼鏡片背後的這些控價秘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事實上形成的價格壟斷對消費者不公平。
  • 配個眼鏡上千塊 業內人眼中的眼鏡店「暴利」內幕
    一家知名眼鏡品牌的店長張娟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路邊的眼鏡驗配店經營規模不大,質量技術服務水平偏低,有些店甚至壓根兒不具備驗光配鏡的條件,也沒有足夠的品牌意識。由於它們同大型眼鏡驗配店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因此,通常就會在進貨渠道上做文章。這些小的眼鏡驗配店往往會去眼鏡批發市場採購鏡片、鏡架,由於成本低,所以售價也比較低,但是這樣的產品質量可能較差。
  • 荒原:如何零成本快速提升傳單廣告效果10倍甚至100倍!
    那麼如何設計傳單的內容,讓人看了之後有進店購買的欲望和衝動呢?我有三個秘訣輕鬆搞定!學會這三個秘訣可以零成本輕鬆提高傳單廣告效果的10倍甚至100倍!但是,在我公布這三秘訣之前,我們一定要先了解普通的傳單為什麼會失敗?效果不好的原因在哪裡?只有我們找到了不好的原因,我們才能更好的知道應該怎麼設計傳單的內容。
  • 平價和品牌眼鏡價差3倍 高價未必好驗光精準最重要
    本著貨比三家的原則,武越去這些眼鏡店都問了一趟。 在本土老字號品牌老楊明遠眼鏡店,按照武越近視450度、輕便鏡架和防藍光概念鏡片的要求,工作人員表示,鈦材質鏡架零售價在800元至2400元左右,折後價在700元至1700元之間,板材鏡架相對便宜些。而鏡片的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都有,武越想要的依視路鏡片價格約為900元,打完折後,武越想要的眼鏡售價約為1800元。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眼鏡價格虛高還有人消費
    眼鏡一直是暴利行業,由於眼鏡是剛需,即便價格高還是有不少人消費。鏡片成本通常都不會很高。像明月鏡片這種大品牌,請了陳道明做宣傳,成本也是低得嚇人。鏡片僅僅6塊錢成本,但一副眼鏡價格要賣到200塊以上。即便加上鏡架,成本也不會大到哪去,眼鏡如此暴利也是有原因的。01、眼鏡大多數是近視的人需要,利潤高銷量不高眼鏡本身就是近視人群才需要,裝飾眼鏡除外。光這個固定消費圈就限制眼鏡店發展,算上同行競爭,如果走低價格路線,眼鏡店得倒閉不少。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 video 標籤,不是觸屏設備嗎?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這句話在眼鏡行業一直廣為流傳,不過看完明月鏡片的招股書,貓妹還是被震驚到了。
  • 哈爾濱女子兜售「假性藥」被刑拘,交代稱成本幾塊錢利潤能到40倍
    哈爾濱女子兜售「假性藥」被刑拘,交代稱成本幾塊錢利潤能40倍。你知道哪個行業最暴利嗎?我們在網絡上搜索得出五大暴利行業。舉個例子一瓶神仙水零售價是500元的話,而它的製造成本僅僅才達到6塊多,就算將研發成本、人力成本、設備損耗都加進去,一瓶的製造成本也不超過10元。暴不暴利?也正式因為這些行業的有著巨大的利潤空間,所以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一旦市場上有一個新產品上市,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假貨。而在這所有暴利行業裡最不能讓人容忍有假貨的就是藥品和保健品。